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以自然为根的绿色发展伦理
被引量:
3
1
作者
龙静云
吴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以自然为根"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本性源于以下事实:人生命的产生源于自然之演化,自然是人类生身之"母";人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自然之养育,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人的发展与幸福离不开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自...
"以自然为根"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本性源于以下事实:人生命的产生源于自然之演化,自然是人类生身之"母";人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自然之养育,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人的发展与幸福离不开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并过上美好生活之"基"。而近代以来人类的发展实践在创造工业辉煌与奇迹的同时,由于悖离"以自然为根"的人的自然本性,已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造成人类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下降,使人的身心健康遭受各类危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观点、原则与要求的前提下,为超越黑色发展模式及其造成的发展困境,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由此破解人类发展不可持续这一时代难题而作出的历史性谋划与创造性决策,因而具有重要的伦理属性和伦理价值。从认识论的层面看,绿色发展无疑是人类认识史的一次实质性飞跃,是人类的生态认识和生态智慧的结晶。从实践论的层面看,绿色发展恰恰是对人的自然本性--人类对自然的亲缘和依赖关系--有机协调、互利共生关系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自然为根
自然本性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伦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的发展能力与乡村美好生活——以乡村振兴为视角
被引量:
29
2
作者
龙静云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5,共10页
一般来说,发展能力的贫困是制约人们过上良善和美好生活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农村一部分群众之所以深陷贫困,其内在原因之一恰恰是他们发展能力的贫困。这是横卧在他们走向富裕和过上美好生活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因此,乡村振兴迫切需要...
一般来说,发展能力的贫困是制约人们过上良善和美好生活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农村一部分群众之所以深陷贫困,其内在原因之一恰恰是他们发展能力的贫困。这是横卧在他们走向富裕和过上美好生活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因此,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民发展能力的提升,而乡村振兴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农民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也即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最终使所有农民彻底告别贫困,步入美好、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这是乡村振兴伦理价值和人性光辉的体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围绕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和创造乡村美好生活,应着力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农业农村整体现代化与农民个体现代化的关系,扩大对农村经济科技投入与增加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与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维护农民生态幸福的关系,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与营造农村健康文化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共创美好生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发展能力
美好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以自然为根的绿色发展伦理
被引量:
3
1
作者
龙静云
吴涛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
主义
理论与
中国
实践湖北
省
协同
创新
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17ZDA022)。
文摘
"以自然为根"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本性源于以下事实:人生命的产生源于自然之演化,自然是人类生身之"母";人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自然之养育,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人的发展与幸福离不开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并过上美好生活之"基"。而近代以来人类的发展实践在创造工业辉煌与奇迹的同时,由于悖离"以自然为根"的人的自然本性,已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造成人类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下降,使人的身心健康遭受各类危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观点、原则与要求的前提下,为超越黑色发展模式及其造成的发展困境,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由此破解人类发展不可持续这一时代难题而作出的历史性谋划与创造性决策,因而具有重要的伦理属性和伦理价值。从认识论的层面看,绿色发展无疑是人类认识史的一次实质性飞跃,是人类的生态认识和生态智慧的结晶。从实践论的层面看,绿色发展恰恰是对人的自然本性--人类对自然的亲缘和依赖关系--有机协调、互利共生关系的恢复。
关键词
以自然为根
自然本性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伦理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的发展能力与乡村美好生活——以乡村振兴为视角
被引量:
29
2
作者
龙静云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
主义
理论与
中国
实践湖北
省
协同
创新
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研究”(13&ZD0037)
文摘
一般来说,发展能力的贫困是制约人们过上良善和美好生活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农村一部分群众之所以深陷贫困,其内在原因之一恰恰是他们发展能力的贫困。这是横卧在他们走向富裕和过上美好生活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因此,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农民发展能力的提升,而乡村振兴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农民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也即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最终使所有农民彻底告别贫困,步入美好、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这是乡村振兴伦理价值和人性光辉的体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围绕提升农民发展能力和创造乡村美好生活,应着力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农业农村整体现代化与农民个体现代化的关系,扩大对农村经济科技投入与增加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与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维护农民生态幸福的关系,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与营造农村健康文化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共创美好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发展能力
美好生活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farmer
Better life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以自然为根的绿色发展伦理
龙静云
吴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民的发展能力与乡村美好生活——以乡村振兴为视角
龙静云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