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文献分析(1994—2021)
1
作者 杨萌萌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8,共15页
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该文依托CNKI数据库、读秀资源库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限定主题词为“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1年中国地理... 地理学研究可持续发展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该文依托CNKI数据库、读秀资源库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限定主题词为“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采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1年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核心力量、重点区域与重要领域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过程可分为快速兴起(1994—2001年)、稳定发展(2002—2011年)和整固深化(2012—2021年)三个阶段.2)中国开展“可持续”研究的地理学者多达624位,主要是自然地理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研究机构多达258个,主要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地理单位,机构间合作具有空间邻近性,机构空间分布具有东、中、西梯度分异性;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对象区域以地方行政区域为主,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特色鲜明.3)中国地理学者“可持续”研究的重点领域有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伦理、消除贫困与可持续生计、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4)未来中国地理学者的“可持续”研究应在可持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拓展、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 研究力量 重点区域 重要领域 中国地理学者
下载PDF
基于环境要素的民国时期黑热病流行危险分区
2
作者 李孜沫 龚胜生 +3 位作者 陈丹阳 王晓伟 石国宁 张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3-681,共9页
黑热病是一种新传入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在部分地区曾造成深远影响.该文综合运用Grapher时序分析、GIS空间分析、MaxEnt生态位分析等方法,探讨民国时期黑热病流行的时空特征、危险分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国时期,黑热病的流行频度... 黑热病是一种新传入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在部分地区曾造成深远影响.该文综合运用Grapher时序分析、GIS空间分析、MaxEnt生态位分析等方法,探讨民国时期黑热病流行的时空特征、危险分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国时期,黑热病的流行频度为78.95%,集中流行于夏、秋季,并分别在1923年、1934—1937年、1946年形成流行高峰期.2)民国时期,黑热病几乎全部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并在苏、皖、豫、鲁4省交界地带形成密集分布区.3)黑热病“长江北、类圈层”的适生范围,奠定了黑热病危险等级的地理格局,表现为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省份危险等级高,尤其是特危等级的江苏(含上海)、安徽、河南、山东和高危等级的河北(含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等省份.4)黑热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中,河网密度(20.2%)、日照时数(17.3%)、海拔高程(14.5%)、最低气温(10.0%)等因素的贡献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热病 时空特征 危险分区 影响因素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下载PDF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研究
3
作者 李向强 刘海朦 +2 位作者 杨梦琪 刘目兴 万金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7-1064,共8页
三峡库区是中国地理的重要过渡带,文化遗产丰富,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研究,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和批次变化,并... 三峡库区是中国地理的重要过渡带,文化遗产丰富,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研究,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和批次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旅游活化路径。结果表明:①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差异明显,级别结构呈金字塔型,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类型结构齐全,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为主;②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为“西密东疏”,呈现“一主核三大核两小核”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批次格局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6批非遗呈现“东北—西南—西北—东南”的转移趋势,表现出先扩散后集中的动态演变特征;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业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从核心层、原则层、目标层、驱动层、策略层构建其旅游活化路径,并提出4种旅游活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三峡库区
下载PDF
2009—2020年湖北省流行性感冒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萌萌 龚胜生 +1 位作者 黄淑琼 霍细香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目的探析湖北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进行短期时间预测,为制定科学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法来分析2009—2020年流感流行的时空演化特征,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2020... 目的探析湖北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进行短期时间预测,为制定科学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法来分析2009—2020年流感流行的时空演化特征,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2020—2023年各月发病率。结果湖北省流感以每年冬末春初(12月~次3月)为流感高发期,近年来流感流行有加重趋势。流感流行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以“A型骨架”周边县域的病情较为严重;流行重心经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空间演化过程。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流感发病率较2019年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年内以冬春季高发。结论湖北省流感流行以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发期,鄂东南地区为重点流行地区,提示应当因人、因时、因地加强宣传和防控,鼓励重点人群、重点地区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时空分布 预测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地区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的时空关系 被引量:21
5
作者 龚胜生 陈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卫生资源是维护居民健康的物质基础,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资源水平密切相关。采用空间变异系数、GIS空间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分析方法,对2000-2015年中国南方地区的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的时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过去15年间,中国南... 卫生资源是维护居民健康的物质基础,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资源水平密切相关。采用空间变异系数、GIS空间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分析方法,对2000-2015年中国南方地区的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的时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过去15年间,中国南方地区绝大多数地市(96.02%)的卫生资源水平都是持续提高的;卫生资源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渐减小,均等化程度不断提升,表现为最高区不断扩大,最低区不断缩小,空间变异系数下降23.29%;川西高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卫生资源水平最高区。②过去15年间,中国南方地区所有地市的居民健康水平都是持续提高的;居民健康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降低的空间分异,最高区不断扩张,最低区不断收缩,空间差异大幅减小,空间变异系数下降了64.62%。③中国南方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资源水平呈中度显著正相关(r=0.49),但在不同的地市,卫生资源水平对居民健康水平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居民健康 时空关系 中国南方地区
原文传递
清代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6
作者 石国宁 张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7-63,共7页
基于清代畜疫史料,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代(1644-1911年)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清代畜疫流行频繁,畜疫频度高达55.60%;夏秋季节是畜疫的高发季节;畜疫流行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基于清代畜疫史料,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代(1644-1911年)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清代畜疫流行频繁,畜疫频度高达55.60%;夏秋季节是畜疫的高发季节;畜疫流行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清后期最为严重,清前期次之,清中期相对稀少,此外,畜疫流行还存在90年左右的波动周期。2)清代畜疫流行空间分异明显,清前期,畜疫高发区位于河南省,清中期南移至湘、琼、两广交界、赣东北和浙西北地区,清后期转移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清时期,畜疫流行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两个高发区中心以及“赣东北-湘东-两广交界-海南岛”的高发带。3)清代畜疫流行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畜疫流行对温度、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三者的联合效应敏感、显著,然而,在这三个因素中,仅极端旱涝事件与畜疫流行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联,极端旱涝事件是畜疫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疫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清代(1644-1911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