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国非裔文学:2000-2016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罗良功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6,共9页
-
文摘
21世纪之初,美国国内一系列重大事件改变了美国非裔文学的语境。论文对新世纪之初的美国非裔文学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新世纪之初美国文化界关于非裔文学的多次论争巩固了美国非裔文学作为民族文学和美国文学的独特部分的身份共识,美国的社会现实加强了美国非裔文学现实关怀的社会责任与文学传统。论文还认为,新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作家身份更加丰富、当下意识更加凸显,这使得其文学结构趋向多元;在艺术方面,美国非裔作家为了建立自己的艺术个性,同时融合黑人性、美国性、世界性和当下性,与美国非裔文学传统和其他文学传统进行对话,展开了多样化的艺术创新,展现出更大的民族自信和艺术自信。
-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文学身份
文学责任
文学结构
文学创新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外语”及相关词语的演变考
- 2
-
-
作者
高晓芳
宋志明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58,共2页
-
文摘
史料记载,汉语中指称外语的词语始于13世纪的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夏五月,忽必烈在元大都设立回回国子学,培养外语人才,教习波斯文、亦思替非文等。当时以“专名+类名”的方式指称外语。元以后,明代继续与西域往来,亦注重外语教育,于永乐五年创立四夷馆,教习境内少数民族与亚非国家通行的语言。除了“专名+类名”的方式外,明人还用“番语”、“番文”指代外语,如嘉靖二十八年,明廷规定:“各馆在本馆选年深、通晓番语的通事1人,立为教师,教习本馆通事”。18世纪初,因北方边关事务的需要,康熙四十七年京师创办俄罗斯文馆,教习“俄罗斯文”,
-
关键词
外语人才
词语
演变
史料记载
13世纪
外语教育
亚非国家
少数民族
-
分类号
H3-4
[语言文字]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安·瓦尔德曼的表演诗歌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罗良功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3,共9页
-
文摘
本文旨在系统考察当代美国著名表演诗人安·瓦尔德曼的表演诗歌。她的表演诗歌源于她的诗歌表演,又随着诗歌表演走向成熟。瓦尔德曼表演诗歌体现了突出的表演性,其口头表演特征同时也体现在诗歌的纸质文本中。作为一种诗歌样式,她的表演诗歌展示了一种"耗散结构"美学模式,同时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女性主义观和以多元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理想。
-
关键词
安·瓦尔德曼
表演诗歌
诗歌表演
耗散结构
-
Keywords
Anne Waldman performance poetry poem performing dissipative structure
-
分类号
I7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