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端电子学系统电流监测电路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凡 王东 +1 位作者 黄光明 周代翠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720,共4页
对ALICE/PHOS前端电子学(FEE)系统电流监测电路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FEE板电流监测电路测量结果存在比较大的离散性,而这为电流门限的设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对FEE电流监测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定量分... 对ALICE/PHOS前端电子学(FEE)系统电流监测电路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FEE板电流监测电路测量结果存在比较大的离散性,而这为电流门限的设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对FEE电流监测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定量分析被测电流对采样电阻阻值的灵敏度,找出了此前电流测量结果离散性比较大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电子学系统 电流监测电路 测量误差 灵敏度
下载PDF
ALICE/PHOS前端电子学板基线漂移和能量分辨率研究
2
作者 冯伟 宋子轩 +3 位作者 王东 张凡 周代翠 黄光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0,25,共4页
ALICE/PHOS实验控制单元由RCU升级为SRU,实现更稳定的远距离点对点控制读出以及每块前端电子学板20MB/s的读出速率。结合新研制生产的90块前端电子学板在SRU系统下的测试结果,着重分析了SRU读出控制方式以及电子学板信号链路的测试结果... ALICE/PHOS实验控制单元由RCU升级为SRU,实现更稳定的远距离点对点控制读出以及每块前端电子学板20MB/s的读出速率。结合新研制生产的90块前端电子学板在SRU系统下的测试结果,着重分析了SRU读出控制方式以及电子学板信号链路的测试结果,评估了基线漂移的影响并由大量测试结果表明,现行设计的前端电子学板满足电子噪声小于5MeV的能量分辨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U 读出控制 基线漂移 能量分辨率
下载PDF
P级计算中心集群资源开放共享实践
3
作者 李胜泰 刘军 +2 位作者 袁强 宋子轩 罗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267,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对GPU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与研究所纷纷建立高性能计算中心。因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服务器种类多样化,存在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闲置等问题。某高校计算中心通过搭建三套独立的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研究对GPU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与研究所纷纷建立高性能计算中心。因缺少专职管理人员、服务器种类多样化,存在计算资源利用率不高、闲置等问题。某高校计算中心通过搭建三套独立的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支持调度异构资源的SLURM任务提交系统,整合不同计算资源做好开放共享。通过长期实践,集群运行稳定,整体资源利用率接近100%,在充分利用所有计算资源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使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U 计算中心 开放共享 SLURM
下载PDF
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会议
4
作者 周代翠 王新年 +2 位作者 王群 王恩科 殷中宝 《国际学术动态》 2013年第5期51-52,共2页
2012年10月21-24日,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高科技中心(CCAST)、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联合资助下,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PT Physics at LH... 2012年10月21-24日,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高科技中心(CCAST)、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联合资助下,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PT Physics at LHC)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横动量 LH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物理 华中师范大学 WORKSHOP
下载PDF
基于MFC的网络串口服务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政涛 夏应清 +3 位作者 余笑 叶亮 田翠 冯飞飞 《信息技术》 2018年第7期154-158,161,共6页
文中基于MFC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103通信规约的网络&串口服务器。本服务器用于管理嵌入式下位机设备,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分为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串口服务器的搭建以及103通信规约的实现三部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网... 文中基于MFC开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103通信规约的网络&串口服务器。本服务器用于管理嵌入式下位机设备,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分为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串口服务器的搭建以及103通信规约的实现三部分。网络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网络通信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对下位机的当前状态进行实时的显示以及对返回的数据进行解析、查看和处理。串口服务器的作用是通过串口通信接收下位机传送过来的数据并进行相似操作。两种服务器都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相互配合且都是基于103通信规约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103通信规约 TCP/IP服务器 串口通信 网络通信
下载PDF
基于SOI工艺的自刷新检纠错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6
作者 陈俊磊 高超嵩 +1 位作者 孙向明 杨文伟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7期10-16,共7页
对一种自刷新检纠错电路(EDAC)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应用于单字节写操作SRAM中,提高了SRAM抗单粒子翻转效应(SEU)性能。EDAC采用hamming(12,8)编译码,实现"纠一检一"功能,数据宽度为32 bit的SRAM的EDAC由4组hamming(12,8)编译... 对一种自刷新检纠错电路(EDAC)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应用于单字节写操作SRAM中,提高了SRAM抗单粒子翻转效应(SEU)性能。EDAC采用hamming(12,8)编译码,实现"纠一检一"功能,数据宽度为32 bit的SRAM的EDAC由4组hamming(12,8)编译码电路组成,实现单字节操作,同时最多可纠4 bit错误。外围逻辑电路将EDAC电路纠错后的正确数据回写到SRAM对应的地址中,实现刷新功能,减少了SRAM的错误累积。同时,利用了Synopsys公司的EDA数字综合工具design compiler和Cadence公司数字后端工具Encounter在130nm Silicon-On-Insulator(SOI)工艺上进行设计,并结合SRAM的verilog模型使用Cadence公司的仿真工具NClaunch仿真验证了该EDAC电路的可行性。SOI工艺具有很好的抗辐射效果,也增强了EDAC的抗SEU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可靠性 Hamming码 单字节写操作 检纠错电路 自刷新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重离子碰撞中QCD相变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甫鹏 庞龙刚 王新年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4-221,共18页
高能重离子碰撞将夸克和胶子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形成一种新的核物质形态,即解禁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研究普通核物质或强子共振气体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需要在超级计算机上数值求解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 高能重离子碰撞将夸克和胶子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形成一种新的核物质形态,即解禁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研究普通核物质或强子共振气体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需要在超级计算机上数值求解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但是,格点QCD只能给出零重子化学势以及附近可泰勒展开区域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并预测这种条件下QGP到强子共振气体之间的相变为平滑过渡。在不能做泰勒展开的有限重子化学势区域,格点QCD会遭遇著名的符号问题,无法给出有效的核物质状态方程以及QCD相变类型。本文综述了利用机器学习在核物质状态方程、相变分类以及临界点寻找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在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数据以及相对论流体力学模拟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利用核碰撞末态粒子分布来确定核物质状态方程以及相变种类;另一类是利用机器学习直接帮助格点QCD的采样,解决有限密系统中的符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机器学习 QCD相变 深度神经网络 Ai4Science
原文传递
QCD手征相结构的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丁亨通 黄玮平 李胜泰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8,共12页
强相互作用核物质在极端高温下的相结构一直是高能重离子碰撞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相结构研究本身为长程、非微扰的物理,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CD)是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方法.在这篇简要的综述中,我们首先给出强相互作用核物质... 强相互作用核物质在极端高温下的相结构一直是高能重离子碰撞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相结构研究本身为长程、非微扰的物理,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CD)是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方法.在这篇简要的综述中,我们首先给出强相互作用核物质相结构的研究背景,接着介绍有限温度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和夸克质量平面下的哥伦比亚相图,再概述近期关于小夸克质量区间的哥伦比亚相图的研究进展——物理点时的相转变温度、2+1味及3味QCD在手征极限下的相变温度,之后重点讨论手征反常及其微观本质的格点QCD研究进展,最后给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D相结构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手征对称性
原文传递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计划 被引量:7
9
作者 曹须 常雷 +84 位作者 畅宁波 陈旭荣 陈卓俊 崔著钫 戴凌云 邓维天 丁明慧 龚畅 桂龙成 郭奉坤 韩成栋 何军 黄虹霞 黄银 Kaptari L P 李德民 李衡讷 李民祥 李学潜 梁羽铁 梁作堂 刘国明 刘杰 刘柳明 刘翔 罗晓峰 吕准 马伯强 马伏 马建平 马余刚 冒立军 Mezrag C 平加伦 秦思学 任航 Roberts C D 申国栋 史潮 宋勤涛 孙昊 王恩科 王凡 王倩 王荣 王睿儒 王涛峰 王伟 王晓玉 王晓云 吴佳俊 吴兴刚 肖博文 肖国青 谢聚军 谢亚平 邢宏喜 徐瑚珊 许怒 徐书生 鄢文标 闫文成 闫新虎 杨建成 杨一玻 杨智 姚德良 尹佩林 詹文龙 张建辉 张金龙 张鹏鸣 张肇西 张振宇 赵红卫 赵光达 赵强 赵宇翔 赵政国 郑亮 周剑 周详 周小蓉 邹冰松 邹丽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共59页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0 GeV的极化束流,并建造2.8~5 GeV极化电子束流,从而实现质心系能量为15~20 GeV的双极化电子-离子对撞。EicC设计的亮度为(2~4)×10^33cm^-2·s^-1,质子束流极化率达到70%,电子束流极化率达到80%。该装置除了能提供极化轻离子束流(例如:氦-3)外,也可产生非极化重离子束流(碳-12~铀-238)。EicC将聚焦核子海夸克部分子结构、原子核物质结构与性质、奇特强子态三个方面的物理研究。高亮度、高精度的对撞机有助于精确地测量核子结构函数并对核子进行三维成像,揭示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原子核部分子分布包括核子短程关联以及原子核介质效应同样是该提案的重要科学目标;EicC能区接近重味夸克产生阈值,在研究重味强子谱方面拥有低背景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现研究新的奇特强子态。质子质量起源问题也可以通过重味矢量介子的产生来研究。为了完成上述物理目标,我们将利用最先进的探测器技术建造接近全立体角覆盖的EicC对撞机谱仪。在准备EicC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支持。EicC的物理与已有的实验和美国即将建设的EIC中的物理项目相互补充。EicC的建成及运行有望引领前沿的中高能核物理研究,使我国在加速器和探测器先进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核物理与强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对撞机 核子结构 核子质量 奇特强子态 量子色动力学 螺旋度 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 广义部分子分布 深度虚康普顿散射 深度虚介子散射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 极化度 自旋旋转器 三维成像
原文传递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EicC)物理及探测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须 陈旭荣 +10 位作者 龚畅 梁羽铁 刘天博 王荣 肖博文 许怒 杨一玻 杨智 姚德良 赵宇翔 郑亮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72,共19页
核子(质子和中子的总称)大约占宇宙中可见物质总质量的99%.作为构成宇宙可见物质中的最主要成分,核子也是研究强相互作用,尤其是禁闭区非微扰QCD的重要实验室.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EIC),被称作当代卢瑟福散射实验,是... 核子(质子和中子的总称)大约占宇宙中可见物质总质量的99%.作为构成宇宙可见物质中的最主要成分,核子也是研究强相互作用,尤其是禁闭区非微扰QCD的重要实验室.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EIC),被称作当代卢瑟福散射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深层次结构,特别是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项目设想在已开建的HIAF高能离子束的基础上升级建造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IC in China,EicC),为我国核物理与粒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本文综述了EicC在核子内不同味道海夸克的一维自旋味道结构、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函数、广义部分子分布函数测量的理论和模拟研究,展示了EicC在以上测量中可达到的预期精度,以及与现有测量精度的对比.另外,本文也综述了EicC在质子质量起源、重味强子谱、核介质效应及π介子的内部结构等重要物理问题中的潜在贡献,以及EicC探测器概念设计.EicC装置将有力地促进人们对核子自旋和质量的起源、夸克胶子禁闭机制等基本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对撞机 量子色动力学 核子结构 核子自旋 质子质量 重味强子谱 核介质效应
原文传递
ALICE实验内径迹系统探测器升级
11
作者 张彪 张李昂 +10 位作者 邓文静 刘军 张文靖 柳东海 谭亚蕾 王亚平 孙向明 殷中宝 周代翠 黄光明 许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4-741,共8页
大型重离子对撞实验(A Large heavy-Ion Collision Experiment,ALICE)按计划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第二次停机(2019—2021)期间进行探测器升级工作。为了对强相互作用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 大型重离子对撞实验(A Large heavy-Ion Collision Experiment,ALICE)按计划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的第二次停机(2019—2021)期间进行探测器升级工作。为了对强相互作用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的性质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作为升级计划中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把ALICE实验现有的内径迹系统探测器(Inner Tracking System,ITS)全面升级为基于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Monolithic Active Pixel Sensor,MAPS)技术的硅像素探测器(习惯称之为ITS2),并在Run3和Run 4期间采集更多的铅核-铅核碰撞数据。新的ITS2共由7层(内3层,中间2层和外2层)探测桶面组成,共由24000余片尺寸为3cm×1.5cm的MAPS硅像素芯片(该芯片称之为ALPIDE)构成,有效探测面积达10m^(2),共约120亿像素。ALPIDE芯片厚度为50μm,单个像素的尺寸是27μm×29μm,该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空间分辨率和高速读出等特点。ITS2将使ALICE探测器在测量极低横动量粒子时具备优异的探测效率和碰撞参数分辨率,同时也使ALICE探测器适应于LHC高束流亮度环境。目前ITS2的探测器模块量产和测试已于2019年完成,并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洁净室完成了7层桶面的组装与安装,于2020年完成试运行测试。2021年1月启动ITS2在ALICE探测器中的安装与试运行工作,计划于2021年5月底完成ITS2的安装与测试。本工作将对ALICE/ITS2的探测器结构、ALPIDE芯片和升级进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 ALICE 内径迹系统探测器 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 试运行
原文传递
应用光核反应计算μ原子中的核极化效应
12
作者 计晨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5-610,共6页
近年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CREMA合作组通过测量μ氢原子兰姆位移显著提升了质子半径的测量精确度。然而这一新实验结果与已知质子半径标准值(CODATA)相差5.6个标准差,被称为质子半径之谜,受到众多物理学家的关注。受此启发,CREMA合... 近年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CREMA合作组通过测量μ氢原子兰姆位移显著提升了质子半径的测量精确度。然而这一新实验结果与已知质子半径标准值(CODATA)相差5.6个标准差,被称为质子半径之谜,受到众多物理学家的关注。受此启发,CREMA合作组在不同的μ原子中展开了一系列兰姆位移光谱的测量实验。他们计划从这些μ原子的测量中得到轻核(包括^(2,3)H,^(3,4)He)的电荷半径。除了对光谱测量精度的要求外,轻核半径的实验精度当前仍被一项理论输入量限制:核极化效应对μ原子光谱的修正。核极化效应体现了μ子与原子核进行双光子交换中对核的虚激发,进而对μ原子能谱产生高阶修正。因此,这一效应与光核反应以及康普顿散射直接相关。核极化效应对兰姆位移的修正可通过计算光核吸收截面以及虚光子康普顿振幅的求和规则而得到。本工作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核结构计算方法,研究了μ原子中的核极化效应。通过结合现代核力模型与超球简谐基展开多体方法,计算了一系列与核极化相关的光核反应及康普顿散射求和规则。这一理论研究为从μ原子光谱测量中对核半径的精确提取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半径之谜 核极化效应 光核反应 第一性原理计算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在相变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寓翔 李炜 +5 位作者 申建民 王艳阳 庹奎 徐点 陈向娜 马飞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7-150,共14页
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和图形识别功能,在统计物理尤其是相变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主要相变模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背景知识,及应用在平衡相变中的... 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和图形识别功能,在统计物理尤其是相变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在主要相变模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背景知识,及应用在平衡相变中的开创性工作.其次,以一个典型的非平衡相变模型——有向逾渗为例,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运用监督、无监督和半监督学习在相分类、临界点预测、临界指数测量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接着阐述了机器学习算法在量子多体、软物质物理以及高能物理等领域中相变研究的相关工作.最后进行了相应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相变 非平衡相变
原文传递
一种低功耗快速瞬态响应的LDO电路
14
作者 刘佳佳 叶庆文 杨苹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3-438,共6页
CEE实验中的束流探测器上集成了大量像素传感器芯片,为了给这些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针对硅像素芯片对供电电路小面积和低功耗的高要求,在国产GSMC 130 nm CMOS工艺中,实现了一种由单个密勒电容补偿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 CEE实验中的束流探测器上集成了大量像素传感器芯片,为了给这些芯片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针对硅像素芯片对供电电路小面积和低功耗的高要求,在国产GSMC 130 nm CMOS工艺中,实现了一种由单个密勒电容补偿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egulator,LDO)电路。提出的基于翻转电压跟随(Flipped Voltage Follower,FVF)结构的LDO采用小尺寸晶体管,在负载电流快速变化时能实现高稳定性、快速瞬态性能和低功耗,且不需要片外电容。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负载电流为20 mA时能驱动0~100 pF的容性负载,此时线性调整率为3.3 mV/V,静态电流为8.5μA,版图的面积仅为103.5μm×95.2μm,适用于高度复杂的探测器系统芯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E 读出电子学 翻转电压跟随器(FVF)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在核物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庞龙刚 周凯 王新年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0-726,共7页
深度学习是目前最好的模式识别工具,预期会在核物理领域帮助科学家从大量复杂数据中寻找与某些物理最相关的特征。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技术的分类,不同数据结构对应的最优神经网络架构,黑盒模型的可解释性与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介绍了... 深度学习是目前最好的模式识别工具,预期会在核物理领域帮助科学家从大量复杂数据中寻找与某些物理最相关的特征。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技术的分类,不同数据结构对应的最优神经网络架构,黑盒模型的可解释性与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介绍了深度学习在核物质状态方程、核结构、原子核质量、衰变与裂变方面的应用,并展示如何训练神经网络预测原子核质量。结果发现使用实验数据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未参与训练的实验数据拥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基于已有的实验数据外推,神经网络对丰中子的轻原子核质量预测结果与宏观微观液滴模型有较大偏离。此区域可能存在未被宏观微观液滴模型包含的新物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核结构 核物质状态方程 核裂变
原文传递
核环境中的多重散射和能量损失
16
作者 代巍 邢宏喜 +2 位作者 张本威 王恩科 王新年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67,共20页
当快速部分子在核介质中传播时会和介质中的其他部分子发生多重散射,从而导致横动量展宽效应以及喷注淬火效应.本文综述了基于微扰QCD高扭度因子化计算核环境中部分子横动量展宽的最新进展,讨论了高扭度展开框架下的部分子能量损失计算... 当快速部分子在核介质中传播时会和介质中的其他部分子发生多重散射,从而导致横动量展宽效应以及喷注淬火效应.本文综述了基于微扰QCD高扭度因子化计算核环境中部分子横动量展宽的最新进展,讨论了高扭度展开框架下的部分子能量损失计算及其在RHIC和LHC上高能核碰撞中领头强子产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扭度-4过程的次领头阶计算,论证了核环境中双重散射的QCD因子化定理,证明了核介质性质的普适性并推导出了核介质性质的QCD演化方程,发现RHIC和LHC质子-原子核碰撞中向后快度区强子产生的核增强现象可被解释为非相干双重散射效应.进一步给出了高扭度展开框架下部分子能量损失效应对高能核核碰撞中大横动量强子谱产生的次领头阶数值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π0,η,ρ0,?, KS0和ω等领头介子的产额及其核修正因子,讨论了不同领头强子的产额比,通过对核修正因子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来抽取喷注输运参数,发现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领头强子谱的压低需要同时考虑初始喷注谱、能量损失机制和真空部分子碎裂函数这三个部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散射 喷注淬火 横动量展宽
原文传递
基于Android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
17
作者 曾怡 张国平 +3 位作者 冯飞飞 汪纯云 王宇飞 朱毅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年第11期239-243,共5页
针对目前库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使用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服务器的搭建和客户端的开发。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库房监控中... 针对目前库房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在Android移动设备上使用的智能库房监控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SQL Server数据库的设计、服务器的搭建和客户端的开发。数据库主要用于存储库房监控中各传感器状态数据以及用户登录的认证数据。用户通过认证登录系统后,服务器实时查询数据库中最新的设备状态,并回传至客户端,在客户端界面展示出来。除此之外,系统还具备远程控制模块,可以远程控制库房中各设备的工作状态。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各项功能运行正常,实现了实时查看和远程控制库房设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 库房 客户端 服务器 安卓 SQL SERV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