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言形象术研究”的基础与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永红教授访谈 |
刘永红
邬忠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2
|
新建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单元布局评定——以华中师范大学即将投入使用的图书馆为例 |
张军华
韩全会
|
《现代情报》
CSSCI
|
2010 |
1
|
|
3
|
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变革与创新——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
李向农
洪早清
|
《教师教育论坛》
|
2014 |
3
|
|
4
|
世纪之交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之走势──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座谈会纪要 |
萧国政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
1995 |
4
|
|
5
|
新历史条件下高校离退休教工管理工作漫谈——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
朱亦农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6
|
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者——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 |
汪国胜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7
|
“批评的力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
陈富瑞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2 |
0 |
|
8
|
中国传统节日高校传承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 |
庄茵茜
孙正国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5 |
3
|
|
9
|
校园标语浅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
马艳华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2 |
1
|
|
10
|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试验班毕业生毕业调查及对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
龚祎
肖宇
安霖
贺晓岚
|
《中外企业家》
|
2014 |
0 |
|
11
|
人际功能角度下的大学校园标语浅析——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标语为例 |
叶婧雅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2 |
0 |
|
12
|
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 |
|
《中学俄语》
|
2008 |
0 |
|
13
|
语境考辨与意义生成:语文学科的“情境”界说 |
杜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比较文学与比较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评《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第五卷:比较故事学》的研究路径 |
邹建军
|
《学术评论》
|
2023 |
0 |
|
15
|
文学史上跨代作家属代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元末明初代表性作家为例 |
王齐洲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掘耕于华文文学的麦田:江少川教授访谈录 |
王冠含
江少川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17
|
AI文学的批评:路径、范式与重点 |
曾巍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高档次的华中师大学报 |
邢福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内外统一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及其路径——邹建军教授访谈录 |
邹建军
黎骄阳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24 |
0 |
|
20
|
古天文学知识与古典文学作品解读 |
付林鹏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