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湖北汉剧在当代高等院校中的传承方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
鲁诗琪
陈文旋子
|
《戏剧之家》
|
2015 |
2
|
|
2
|
高师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
郑晓明
|
《艺术大观》
|
2019 |
0 |
|
3
|
师范院校舞蹈教育调查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为例 |
张逸
张梦妮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4
|
如何建设高校音乐类“第二课堂”——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
李雅璇
杨嘉妮
余芷璇
|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
2019 |
0 |
|
5
|
浅论综合性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
张骅麟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3
|
|
6
|
海外孔子学院音乐文化传播诸问题与对策——以美国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
康瑞军
|
《音乐探索》
|
2015 |
4
|
|
7
|
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 |
张凯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2 |
6
|
|
8
|
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李方元
周琼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5
|
|
9
|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张艳芸
|
《科教文汇》
|
2007 |
6
|
|
10
|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从双语教学走向全英文教学 |
张凝
|
《北方音乐》
|
2019 |
1
|
|
11
|
“音乐欣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
胡建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
2014 |
1
|
|
12
|
历史选择与文化担当——中国钢琴音乐家多重身份解读 |
张凯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论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阶段的专业培养——以红色音乐教学与实践课为例 |
涂波
|
《教师教育论坛》
|
2020 |
0 |
|
14
|
当代大学生音乐偏好现状的初探 |
刘珂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20 |
0 |
|
15
|
中国中古音乐史研究的“新感受力”——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 |
陈永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音乐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实现 |
许锋华
王蓉
|
《保山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7
|
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偏好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喻意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8
|
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万姝懿
闫大卫
|
《艺海》
|
2013 |
4
|
|
19
|
关于德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以科隆音乐学院2008年夏季学期课程设置为例进行分析 |
杨玫
|
《科教文汇》
|
2009 |
1
|
|
20
|
大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
赵晨
|
《当代音乐》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