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9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耀灿教授 被引量:4
1
作者 万美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1年第12期4-14,共11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引领社会建设、思想动员、社会治理、凝神聚力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引领社会建设、思想动员、社会治理、凝神聚力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迈进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治党治国重要方式的高度坚持守正创新发展,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机活力。为此,万美容教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名学者、参与并长期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与发展的张耀灿教授进行访谈,就如何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和规律、守思想政治教育之正、创思想政治教育之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党史 思想政治工作 守正创新
原文传递
应用型学院构建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为例
2
作者 杨青松 穆帆 蒋可鸣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0-24,共5页
实践育人凸显了教育的实践属性,实践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科学实践理念,强化实操能力培养,开展系统品牌活动以及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是高校应用型学院构建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遵循。从高等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构... 实践育人凸显了教育的实践属性,实践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科学实践理念,强化实操能力培养,开展系统品牌活动以及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是高校应用型学院构建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遵循。从高等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构建"双全、双星、双品、双进"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以此提升实践育人水平,同时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学院 实践育人 四位一体 模式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路径探析——基于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芳 陈道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5,共5页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件头等大事。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深耕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片"责任田"...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件头等大事。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深耕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片"责任田",在精读细研进教材上用力,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融会贯通进课堂上发力,进一步增强阵地意识,坚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推动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的转化;在多措并举进头脑上着力,努力提高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实效,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朝清 鞠阳 《青年探索》 2009年第5期82-86,共5页
"90后"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观,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认知误区;人生积极主动,但存在功利主义倾向;思想开化,传统与变革并存;学习选择性强,但学习风气有待提高;新型消费观念正在形成;恋爱自主性强,深受女性主义影响。社会... "90后"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观,政治参与热情高,但存在一定认知误区;人生积极主动,但存在功利主义倾向;思想开化,传统与变革并存;学习选择性强,但学习风气有待提高;新型消费观念正在形成;恋爱自主性强,深受女性主义影响。社会大众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包容的态度来看待"90后"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思想生活状况
下载PDF
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桥 刘静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软件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习成绩具有正相关关系。文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对如何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提高学习成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成绩 正相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与话语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伟 姚秉轩 顾慧卿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知的深化,引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热潮。在自然生态领域,基于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真理性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性,厘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可能性与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扎根中华大地,推进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优化——基于全国18份培养方案的分析
7
作者 孟飞 邵彦涛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设立是新时代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建设起着把方向、定基调的关键作用。通过对18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考查发现,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设立是新时代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建设起着把方向、定基调的关键作用。通过对18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考查发现,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7年多以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专业类基础课开设不足、专业类必修课专业化程度偏低、专业类选修课较为杂芜等问题。基于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未来发展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专业类基础课程的规范性;明晰专业边界和学科边界,强化专业类必修课程的专业性;协调课程关系,增强专业类选修课程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下载PDF
智能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路径研究
8
作者 黄凯斌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水平师范大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将教学和科研并举,兼顾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建立以培养教师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水平师范大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将教学和科研并举,兼顾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建立以培养教师研究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压缩课程总量,增加研究方法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高水平师范大学应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兴建小班讨论教室,成立写作指导中心,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讨论、思考和写作,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高水平师范大学 研究型教师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利用校园特色资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娟 郑帅 +1 位作者 张彦平 张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3,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必须依托校园资源,针对高校的实际制定措施,彰显校园特色。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理论和现实必要性。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资源丰富而有特色,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必须依托校园资源,针对高校的实际制定措施,彰显校园特色。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理论和现实必要性。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资源丰富而有特色,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应以大学精神为核心、以校园大数据为导向、以校园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推进其融入校园建设的大格局,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特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精神 校园大数据 红色文化资源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实施策略研究——基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芳 王丹竹 熊富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91-95,共5页
高校思政课"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是一种四位一体的新型备课模式,它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抓好专家指导环节,为"同课"把控方向;二是抓好教学展示环节,为"异构"做好示范;三是抓好自由... 高校思政课"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是一种四位一体的新型备课模式,它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抓好专家指导环节,为"同课"把控方向;二是抓好教学展示环节,为"异构"做好示范;三是抓好自由发言环节,为"协同"凝聚智慧;四是抓好专家答疑环节,为"共研"消除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 集体备课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基于逻辑学课程的实践育人模式探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荣 贺沙 高进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54-61,共8页
实践育人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课程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学术+志愿”、“专业+实践”的三... 实践育人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课程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学术+志愿”、“专业+实践”的三重实践形式的结合,将逻辑知识植入小组活动、逻辑方法渗入科研项目、逻辑素养融入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逻辑学课堂的育人功能,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学课程 实践育人 育人模式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校“评优评先”政策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12
作者 孙艺伟 司徒杨子 +1 位作者 邱静桐 张敏娜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8期133-134,共2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高校“评优评先”政策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发现“评优评先”政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与学生自身发展存在矛盾。在本研究基础上,为学校和学院“评优评先”政策的制定和...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高校“评优评先”政策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发现“评优评先”政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与学生自身发展存在矛盾。在本研究基础上,为学校和学院“评优评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优评先”政策 学习动机
下载PDF
浅析开展新进教师教学模式评价对师范生的意义——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13
作者 王静静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25期149-151,153,共4页
新进教师作为具备一定教学经验且已经接受过入职培训的教师,他们已完成生涯角色的转变;而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急需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师范生有必要对新进教师教学模式进行观摩学习... 新进教师作为具备一定教学经验且已经接受过入职培训的教师,他们已完成生涯角色的转变;而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急需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师范生有必要对新进教师教学模式进行观摩学习并予以评价反思,为今后实现角色转变做准备。本文正是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探究开展新进教师教学模式评价对师范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类型 特点 意义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教育探赜
14
作者 邵莉莉 封裕 《领导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其主要阵地和第二途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教育具有渗透性、灵活性、主...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其主要阵地和第二途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教育具有渗透性、灵活性、主体性、综合性、人本性的显著特点。当前,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教育中存在注重单向灌输而双向互动不够、注重理论教育而解决问题不够、注重知识学习而情感交流不够等问题。相应的,要实现由“物本型”向“人本型”的理念转变,实现由“灌输型”向“渗透型”的传播转变,实现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视野转变,以期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教育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对提高“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梅萍 罗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0,共4页
伴随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90后"大学生的信仰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开放性、包容性的发展态势和矛盾性、多变性、不稳定性的特点,这给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为大... 伴随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90后"大学生的信仰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开放性、包容性的发展态势和矛盾性、多变性、不稳定性的特点,这给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既需要从理论上准确把握信仰教育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理性与非理性、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也需要在实践中加强理论透视、价值引导、情感体验和网络辐射,增强信仰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实效性
下载PDF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视域中精神生活的审视与超越
16
作者 穆佳玮 张艳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1-96,共6页
拜物教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由全球蔓延和中国渗透,侵扰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平衡状态。原本发展态势良好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具体表现为“安宁平和”与“轻浮急躁”交织的心理生活、“道德至善”与“道德失范”兼具的伦理生活、... 拜物教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由全球蔓延和中国渗透,侵扰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平衡状态。原本发展态势良好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具体表现为“安宁平和”与“轻浮急躁”交织的心理生活、“道德至善”与“道德失范”兼具的伦理生活、“旨趣高雅”与“审美低俗”叠加的文化生活、“崇高笃行”与“淡化缺失”并存的信仰生活。鉴于此,新时代要善于运用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武器,多维审视人民精神生活现状,从重塑对精神生活的正确认知、营造精神生活发展的良好氛围、保障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加强理想信念培育等多角度探索美好精神生活的超越之路,有效推动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拜物教 精神生活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中“人的问题”困境的解答——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17
作者 冯倩倩 萧诗美 《理论导刊》 2024年第4期97-103,116,共8页
“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核心问题域也是“人的问题”,他不仅关注“人的问题”,更要解决“人的问题”。现代性中“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着重表现为人的异化境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 “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核心问题域也是“人的问题”,他不仅关注“人的问题”,更要解决“人的问题”。现代性中“人的问题”在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着重表现为人的异化境遇。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论证“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三者的逻辑联系,对“人的问题”的困境给予解答。他首先把异化劳动同私有制联系起来,分析异化劳动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系,进而强调要结束人的相互异化必须消灭异化劳动、废除私有财产,而其解决之道正是促进人的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问题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共产主义 人的本质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阐释——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据
18
作者 毛华兵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建立在对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考察的基础上,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阐释共同体思想的典型文本,他们在该文本中对共同体思想作出了逻辑完整的论...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建立在对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考察的基础上,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阐释共同体思想的典型文本,他们在该文本中对共同体思想作出了逻辑完整的论述,即通过批判“虚假的共同体”,揭示出共同体的演化规律,并提出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的价值目标。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旨归,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实践逻辑,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要求。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真正的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供给的启示
19
作者 夏少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需要进行前提性反思,即什么样的劳动才具有立德树人之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以“真正自由的劳动”为逻辑前提,规制出“美”的劳动应具有创造性、社会性、实践性,...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需要进行前提性反思,即什么样的劳动才具有立德树人之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以“真正自由的劳动”为逻辑前提,规制出“美”的劳动应具有创造性、社会性、实践性,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供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职业院校需要重视劳动教育的人文价值,增加创造性、协作性的劳动供给,不断提升劳动教育供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美学 职业教育 劳动供给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后福特制时代的一般智力与诸众解放——保罗·维尔诺对马克思“一般智力”的重构及其缺陷
20
作者 唐艺洋 雷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福特制时代,知识、技术和信息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罗·维尔诺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认定马克思的“一般智力”范畴已经不符合如今的资本主义语境,应当对其进行超越。由此他基于资本主...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福特制时代,知识、技术和信息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罗·维尔诺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认定马克思的“一般智力”范畴已经不符合如今的资本主义语境,应当对其进行超越。由此他基于资本主义后福特制的变化,重构了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概念,并提出了诸众解放的全新革命战略。然而,维尔诺的当代重构,一方面对马克思的“一般智力”产生了超历史性的概念误读,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空谈大众解放,终将沦为后现代主义式的幻想而无法真正实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审视一般智力的当代解读,有助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强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科学阐释力和理论生命力的深刻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智力 保罗·维尔诺 《诸众的语法》 科学知识 革命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