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成分对原位TiC_p/Fe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严有为 魏伯康 +1 位作者 林汉同 梅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化学成分对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该材料的最佳化学成分。结果表明:Ti是影响复合材料组织中TiC颗粒形核率的关键因素,而C主要影响组织中TiC颗粒的尺寸;在合金熔体中,加入一定... 系统地研究了化学成分对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该材料的最佳化学成分。结果表明:Ti是影响复合材料组织中TiC颗粒形核率的关键因素,而C主要影响组织中TiC颗粒的尺寸;在合金熔体中,加入一定量的Si有利于TiC颗粒的形成,而Mn主要用来细化珠光体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化学成分 碳化钛 铁基 组织
下载PDF
原位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及其组织形成机理 被引量:41
2
作者 严有为 魏伯康 +2 位作者 傅正义 林汉同 袁润章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研究了反应铸造工艺制备的原位TeCp/Fe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TiC颗粒尺寸细小(4.48μm)、数目多(2169个/mm2)且在珠光作基体中分布均匀;TI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干净,无间... 研究了反应铸造工艺制备的原位TeCp/Fe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TiC颗粒尺寸细小(4.48μm)、数目多(2169个/mm2)且在珠光作基体中分布均匀;TI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干净,无间隙和界面反应产物生.成这些组织特点使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如下平均性能:硬度HRC=42冲击韧性αk=8.6J/cm2,抗拉强度σb=422MPa,延伸率δ=1.6%.分析认为:TiC颗粒是在Fe-Ti-C合金熔体的等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而有害化合物R3C和Fe2Ti则在蒋体的凝固过程中桥出;对熔体进行Cu,Ni微合金化及孕育处理可防止有害化合物的形成,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碳化钛
下载PDF
TiC颗粒含量及尺寸对原位TiC_p/Fe复合材料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严有为 魏伯康 +2 位作者 傅正义 林汉同 袁润章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研究了 Ti C颗粒的含量及尺寸对原位 Ti Cp/ Fe 复合材料耐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Ti C 颗粒的尺寸为 5.0 μm 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随 Ti C 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 Ti C颗粒的含量为10.1%... 研究了 Ti C颗粒的含量及尺寸对原位 Ti Cp/ Fe 复合材料耐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Ti C 颗粒的尺寸为 5.0 μm 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随 Ti C 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 Ti C颗粒的含量为10.1% 、尺寸小于 5.0 μm 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提高;而当颗粒尺寸大于5.0 μm 后,耐磨性因 Ti C 颗粒的剥落反而下降.分析认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与其组织中 Ti C 颗粒的间距密切相关,间距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颗粒间距 耐磨性 铁基 碳化钛
下载PDF
淬火处理对原位TiC_p/Fe复合材料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有为 魏伯康 +2 位作者 傅正义 林汉同 袁润章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研究了淬火处理对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经淬火处理后,其基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且进一步析出了一定量的细小TiC颗粒.这种组织变化使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略有下降,但其硬度和耐磨性均显著提高,且其耐... 研究了淬火处理对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经淬火处理后,其基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且进一步析出了一定量的细小TiC颗粒.这种组织变化使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略有下降,但其硬度和耐磨性均显著提高,且其耐磨性是高铬白口铸铁的1.3倍.用扫描电镜和能谱观察分析发现,在淬火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上,TiC颗粒未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处理 铁基 复合材料 组织 磨料磨损
下载PDF
液态搅拌铸造SiC_P及SiO_(2(P))增强Al-4wt%Mg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梅志 崔昆 +1 位作者 顾明元 吴人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分析透射电镜研究了液态搅拌铸造原始态与氧化态SiCP以及SiO2(P)增强Al-4wt%Mg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情况。结果在原始态和氧化态碳化硅颗粒表面观察到细小的MgO,石英粒子在高温下与基体中的镁反应生成Mg... 利用分析透射电镜研究了液态搅拌铸造原始态与氧化态SiCP以及SiO2(P)增强Al-4wt%Mg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情况。结果在原始态和氧化态碳化硅颗粒表面观察到细小的MgO,石英粒子在高温下与基体中的镁反应生成MgAl2O4,并运用扩散理论分别解释了其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搅拌铸造 界面反应 铝镁基 复合材料
下载PDF
Fe-Ti-C熔体在大气条件下原位合成TiC_P/Fe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严有为 魏伯康 +1 位作者 傅正义 袁润章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54,共4页
为了在大气条件下利用 Fe- Ti- C熔体中 Ti C的合成反应制备原位 (in situ) Ti CP/Fe复合材料 ,研究了三种覆盖剂对熔体中 Ti元素氧化烧损率的影响 ,并分析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所开发的混合盐型覆盖剂能在大气... 为了在大气条件下利用 Fe- Ti- C熔体中 Ti C的合成反应制备原位 (in situ) Ti CP/Fe复合材料 ,研究了三种覆盖剂对熔体中 Ti元素氧化烧损率的影响 ,并分析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所开发的混合盐型覆盖剂能在大气条件下制备出原位 Ti CP/Fe复合材料 ,且原位合成的 Ti C颗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 ,从而使制备的复合材料特别是经淬火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C合金 覆盖剂 原位反应 铁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原位TiC_P/Fe复合材料组织中的有害相及其防止措施 被引量:12
7
作者 严有为 魏伯康 +1 位作者 傅正义 袁润章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研究了原位 (in situ) Ti CP/Fe复合材料组织中有害相 Fe3C和 Fe2 Ti的形成过程及其防止措施。结果表明 :Fe3C和 Fe2 Ti均在 Fe- Ti- C熔体等温反应后的凝固过程中形成 ,且与奥氏体中固溶的 Ti量有关 ;对熔体进行微量Cu、Ni合金化及孕... 研究了原位 (in situ) Ti CP/Fe复合材料组织中有害相 Fe3C和 Fe2 Ti的形成过程及其防止措施。结果表明 :Fe3C和 Fe2 Ti均在 Fe- Ti- C熔体等温反应后的凝固过程中形成 ,且与奥氏体中固溶的 Ti量有关 ;对熔体进行微量Cu、Ni合金化及孕育处理可促进熔体中 Ti C颗粒的形成 ,并有效地防止组织中有害相的产生 ,从而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有害相 合金化 TICP/FE复合材料
下载PDF
(Al_2O_3-SiO_2)_(sf)/Al-Si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岳山 吴效明 蒙继龙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68-672,共5页
本文对液体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涂层处理的方法,在Al2O3—SiO2短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非晶态的SiO2,从而改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方式,使界面由熔解结合转变为反应结合,并产生... 本文对液体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涂层处理的方法,在Al2O3—SiO2短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非晶态的SiO2,从而改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方式,使界面由熔解结合转变为反应结合,并产生了MgAl2O4界面反应相.MgAl2O4相的大小和分布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MgAl2O4在界面呈非连续的块状分布时,复合材料强度最高;当界面反应剧烈,MgAl2O4在界面呈连续分布时,复合材料强度将大幅度下降.通过对界面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可以对界面的微观结构进行有效调整,使复合材料获得界面性能较好的非连续反应结合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液体浸渗 界面反应 金属基
下载PDF
Al_2O_3-Ti系梯度功能材料残余热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臻熙 张同俊 李星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对Al2O3-Ti系梯度功能材料(FGM)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线弹性分析。详细讨论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成分梯度指数对应力大小和分布的... 采用有限元方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对Al2O3-Ti系梯度功能材料(FGM)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线弹性分析。详细讨论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成分梯度指数对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各项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残余热应力 有限元 分析模型
下载PDF
激光加热在Al_2O_3/Ti系梯度功能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克平 张同俊 +1 位作者 李星国 段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界面连续化的新型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激光加热在合成Al2O3/Ti系梯度功能材料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同时用激光大光斑加热方法制备出直径11mm厚度3mm完整的FGM试样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激光加热 温度梯度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硬质合金模具材料中相组织结构述评 被引量:7
11
作者 熊惟皓 胡镇华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24-29,共6页
详细地论述了硬质合金模具材料WC-Co合金、TiC基合金、钢结硬质合金中的相组织结构,并就影响相组织结构的主要物理冶金因素及相界面组织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几点见解,为生产优质合金模具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硬质合金 模具 材料 相结构
下载PDF
金属陶瓷拉伸模具材料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中良 熊惟皓 +2 位作者 张杰 胡镇华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8-1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拉伸模的受力状况、性能要求及常用拉伸模具材料,并指出WC-Co硬质合金是目前最常用的拉伸模具材料,分析了该类材料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新型模具材料——Ti(C、N)基金属陶瓷。综述了金属陶瓷的制备工艺、合金元素... 简要介绍了拉伸模的受力状况、性能要求及常用拉伸模具材料,并指出WC-Co硬质合金是目前最常用的拉伸模具材料,分析了该类材料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新型模具材料——Ti(C、N)基金属陶瓷。综述了金属陶瓷的制备工艺、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微观组织对机械性能的影响,最后强调了Ti(C、N)基金属陶瓷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模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模 硬质合金 金属陶瓷 钛基
下载PDF
粉状纳米材料的表面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润 谢长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3-46,共4页
粉状纳米材料表面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用热物理法,化学法和机械制造法都可制得纳米粉,但其表面却有所不同。热物理法能得到表面比较纯净的纳米粉。纳米粉表面与其成分、结构和形态有关,它对纳米粉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有着决定... 粉状纳米材料表面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用热物理法,化学法和机械制造法都可制得纳米粉,但其表面却有所不同。热物理法能得到表面比较纯净的纳米粉。纳米粉表面与其成分、结构和形态有关,它对纳米粉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粉状纳米材料应用前景也取决取于其表面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特性 性能 粉状纳米材料 应用 制备
下载PDF
钢铁材料的相变超塑性焊接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建华 李志远 +1 位作者 胡伦骥 熊建钢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9,共5页
首次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金属材料相变超塑性焊接过程及接头性能的探讨。试验证明低碳钢、铸铁及A3-T8异种钢接头利用相变诱发的超塑性状态来进行固相焊接是可行的,作为介于一般压力焊与扩散焊之... 首次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金属材料相变超塑性焊接过程及接头性能的探讨。试验证明低碳钢、铸铁及A3-T8异种钢接头利用相变诱发的超塑性状态来进行固相焊接是可行的,作为介于一般压力焊与扩散焊之间的一种新焊接方法,相变超塑性焊接对很多金属材料的连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相变超塑性 热循环 金属材料
下载PDF
材料制备新技术——机械合金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君友 张同俊 +1 位作者 李星国 崔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14,共4页
简略回顾了机械合金化(简称MA)法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其应用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MA法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功能材料 功能合金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梅志 杨峰 +1 位作者 严有为 段汉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6-19,共4页
采用不同化学成分基体制备了原位合成 T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并以透射电镜为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Ti C增强相周围基体组织与基体含碳量有关 ,基体中较高的含碳量有助于抑制 Fe2 Ti相的形成 ,在含钼基体中 T... 采用不同化学成分基体制备了原位合成 Ti 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并以透射电镜为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Ti C增强相周围基体组织与基体含碳量有关 ,基体中较高的含碳量有助于抑制 Fe2 Ti相的形成 ,在含钼基体中 Ti C增强相与基体之间存在一富钼的包覆层 ,进一步改善了基体对碳化钛的润湿性 ,有利于增强体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铁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TIC颗粒
下载PDF
新型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克平 张同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1-15,共5页
主要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各项技术进行科学的分类并简述其原理和优缺点,同时展望了梯度功能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制备技术 热应力
下载PDF
LOM 原型材料性能的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樊自田 黄乃瑜 +1 位作者 李焰 刘志力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6-39,共4页
通过对LOM原型材料性能要求的分析,阐述了能反映原型性能的测试指标.认为:在LOM用纸被选定之后,热熔胶的起始粘结温度、热熔胶的流动性、热熔胶与纸的粘结力、LOM原型的废料剥离性能等四个性能指标基本能反映LOM原型材... 通过对LOM原型材料性能要求的分析,阐述了能反映原型性能的测试指标.认为:在LOM用纸被选定之后,热熔胶的起始粘结温度、热熔胶的流动性、热熔胶与纸的粘结力、LOM原型的废料剥离性能等四个性能指标基本能反映LOM原型材料的性能特征.介绍了上述四个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分层物体制造 LOM原材料 性能测试指标
下载PDF
Al_2O_3-Ti系梯度功能材料残余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臻熙 张同俊 李星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3-536,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FiniteElementMethod)对Al2O3-Ti系梯度功能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线弹性分析。详细讨论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成分梯度指数对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各项最... 采用有限元方法(FiniteElementMethod)对Al2O3-Ti系梯度功能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线弹性分析。详细讨论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成分梯度指数对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各项最佳参数。非梯度功能材料(NFGM)与优化后的梯度功能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对比结果显示:梯度功能材料缓和热应力的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功能材料 氧化铝-钛系 残余热力 有限元
下载PDF
应力对材料磁声发射频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咸尧 孙大千 +1 位作者 邱保文 罗慧倩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83-87,共5页
通过对A_3钢、45钢在不同应力条件下产生的磁声发射信号的强度分析,得出了磁化场、材料中所受应力及材料内的组织结构等对材料磁声发射强度影响的规律。当试样分别处在拉、压应力状态下时,通过对磁声发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中... 通过对A_3钢、45钢在不同应力条件下产生的磁声发射信号的强度分析,得出了磁化场、材料中所受应力及材料内的组织结构等对材料磁声发射强度影响的规律。当试样分别处在拉、压应力状态下时,通过对磁声发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中找出了利用磁声发射方法测量应力时鉴别应力正负值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声发射 频谱分析 应力 无损检测 金属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