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31956例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周瑜瑾 罗迪贤 +2 位作者 刘权 蒲荟洁 李一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1985-1988,1993,共5页
目的 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31 956例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血清抗原检测结果,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各种肿瘤标志物的差异。方法 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肿瘤标志物抗原,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 目的 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31 956例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血清抗原检测结果,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各种肿瘤标志物的差异。方法 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肿瘤标志物抗原,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CA242、CA199、CA724、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CA153、人附睾蛋白(HE4),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深圳市31 95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男女共有的10项肿瘤标志物中异常比例较高的是CA724(7.02%),其次是CEA(2.39%),其余几种相对较低。男女之间10种肿瘤标志物异常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60岁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异常人数最多。不同年龄CEA、AFP、CYFRA211、CA125、SCCa、CA242、CA199、CA724、ProGRP异常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健康体检人群12项肿瘤标志物男、女异常比例为分别为21.68%、20.14%,性别和年龄对各种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比例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健康体检人群 抗原检测 筛查
下载PDF
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被膜抑制机制
2
作者 曹心怡 沈宗霖 +4 位作者 李桂秋 林志伟 郑金鑫 余治健 魏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常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分析其抑制生物被膜的相关机制。方法取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 目的探讨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常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步分析其抑制生物被膜的相关机制。方法取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生长曲线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情况,在不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浓度下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及生物被膜内细菌存活率。采用蛋白质组学筛选康替唑胺、利奈唑胺作用下革兰阳性菌生物被膜差异表达蛋白,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观察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康替唑胺及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被选入实验所用菌株MIC均≤4µg/mL,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康替唑胺、利奈唑胺在1/2×MIC并未影响细菌生长,结晶紫染色及生物被膜存活菌计数显示亚抑菌浓度下两种药物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康替唑胺、利奈唑胺作用下革兰阳性菌生物被膜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290、222个,差异蛋白主要涉及rpmJ、rplE、SasG、luxS、ald1、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GO注释分析显示,康替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丙酮酸代谢过程、氨基酸代谢等过程相关;利奈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嘧啶代谢过程、嘌呤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KEGG分析显示,康替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萘降解、嘧啶代谢、糖酵解、核糖体切除修复等过程;利奈唑胺作用下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氨基酸降解、脂肪酸降解、嘌呤代谢、戊糖和葡萄糖磷酸盐转化过程。PPI网络分析显示,两种抗生素作用下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核糖体相关。结论康替唑胺及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菌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及生物被膜抑制效果,两种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群体感应系统、初级代谢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来抑制革兰阳性菌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唑烷酮 康替唑胺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 抗菌活性 生物被膜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龚慧 林冰纯 +6 位作者 李一凡 米茜茸 林熙妍 唐培 蒋一雄 劳健醒 李桂秋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50-1153,1195,共5页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及其与相关临床检验指标、NS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探究25(OH)D在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9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肾内科...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及其与相关临床检验指标、NS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探究25(OH)D在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9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肾内科初次确诊的NS患者155例为NS组,同时期在本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检验指标,比较两组25(OH)D均值的差异。分析25(OH)D与相关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根据25(OH)D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分析两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患者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NS组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P<0.05)。25(OH)D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成正相关(r=0.321、0.306、0.295,P均<0.05),与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甘油三酯均成负相关(r=-0.256、-0.199、-0.165,P均<0.05)。25(OH)D低值组的总蛋白、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显著低于高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7、-2.665、-2.005,P均<0.05),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高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3,P<0.05)。四种不同NS病理类型患者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膜性肾病不同分期中,相对于Ⅰ期患者,Ⅱ、Ⅲ期患者的25(OH)D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3,P<0.05)。结论25(OH)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密切相关,25(OH)D有望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