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腹腔镜联合与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琴 张岖 +2 位作者 贺诗荃 邹群招 索质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92-96,共5页
目的观察内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联合LC)围手术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患者120例... 目的观察内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联合LC)围手术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均分为EST联合LC治疗和LCBDE联合LC治疗围手术护理组,常规护理对照组,每组包括60例患者,按照围手术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进食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来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评价。结果在EST联合LC治疗组与LCBDE联合LC治疗组中,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进食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围手术期组患者,在EST联合LC治疗组与LCBDE联合LC治疗组中,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48%、53. 5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5. 71%、84. 375%(P<0. 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来说,内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联合LC)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联合LC)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均是有效,但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来说,相比于常规护理的方法,围术期护理的方法更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腹腔镜联合 腹腔镜下联合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护理研究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俊光 邓晓妃 +1 位作者 林树俊 雷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诊治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50例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1例,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全部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诊治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50例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1例,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全部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汁透声差、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粗糙和Murphy征阳性率分别为85.4%、92.7%、82.9%和90.2%,均显著高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者(分别为52.0%、60.0%、62.0%和28.0%,P<0.05);在4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2.4%)被误诊为胆汁淤积,1例(2.4%)被误诊为单纯胆囊结石,3例(7.3%)被误诊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术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15.1±3.5)×10^(9)/L,显著高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者[(9.8±4.9)×10^(9)/L,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25.3±2.7)μmol/L,显著高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者[17.1±3.1μmol/L,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97.1±5.6)U/L,显著高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者[(36.7±4.7)U/L,P<0.05];术后,血清AST水平为(50.3±4.3)U/L,显著高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者[(29.8±4.6)U/L,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评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形态、胆囊壁厚程度、胆汁透声和超声Murphy征,可为诊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囊切除术 诊断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与再次肝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甫誉 缪丁丁 +1 位作者 程新生 魏巍巍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 对比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与再次肝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复发性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再次肝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 对比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与再次肝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复发性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再次肝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且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同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 再次肝切除 复发性小肝癌 疗效
下载PDF
ERCP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甫誉 缪丁丁 +1 位作者 程新生 魏巍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4280-42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以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以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照组35例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ED)联合LC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基本治疗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相当(P>0.05),试验组术后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效果确切,结石残余率低,术后恢复快,无须长期带T管,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ERCP 腹腔镜手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索拉菲尼联合肝癌介入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波 朱巧珍 刘小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索拉菲尼联合肝癌介入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索拉菲尼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索拉菲尼联合肝癌介入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索拉菲尼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浓度和卡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76.67%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浓度和卡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甲胎蛋白浓度(115.10±12.88)μg/L低于对照组的(196.30±26.82)μg/L,卡氏评分(83.6±19.2)分高于对照组的(70.5±18.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肤反应发生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后通过对症干预,不良反应全部得到有效治愈,对之后的治疗过程并未产生不良影响。结论应用索拉菲尼联合肝癌介入手术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和卡氏评分,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能够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索拉菲尼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钟波 朱巧珍 刘小裕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8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67例患者生存39例,死亡28例,死亡率41.79%,平均生存期(18.53±3.76)个月。单因素分析示,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治疗方式以及合并肝硬化和肝外侵犯对患者平均生存期有影响(P<0.05),引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示TNM分期、肝功能分级、合并肝硬化、治疗方式是影响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综合考虑患者肿瘤分期、肝功能分级及有无合并肝硬化,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自发性肝破裂出血 预后 生存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Glisson蒂横断式荧光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的1例报道
7
作者 马东恒 钟家健 陈斯聪 《循证医学》 2023年第4期252-256,共5页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约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为探讨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治疗方式,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期先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1个月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贝伐珠单抗2...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约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为探讨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治疗方式,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期先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1个月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贝伐珠单抗2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后,行Glisson蒂横断式荧光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后病理提示无癌细胞,提示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术后5个月复查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病理完全缓解 ICG荧光染色 Glisson蒂横断式 解剖性半肝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壁侵袭性纤维瘤切除一期腹壁重建的病例报告
8
作者 钟家健 马东恒 +1 位作者 陈斯聪 赵永灵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我院行腹腔镜下腹壁侵袭性纤维瘤切除联合自固定补片一期腹壁重建的患者,并查阅文献,探索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以供临床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 腹壁 侵袭性纤维瘤 腹腔镜 自固定补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建国 李志鹏 程新生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9期44-47,共4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病理生理复杂,影响患者临床预后,通过合理的干预性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目前认为,在I/R当中出现的无氧代谢、Ca^(2+)超载、活性氧ROS、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均会加重肝脏损伤。最新的研究结果显... 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病理生理复杂,影响患者临床预后,通过合理的干预性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目前认为,在I/R当中出现的无氧代谢、Ca^(2+)超载、活性氧ROS、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均会加重肝脏损伤。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参与肝脏I/R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NETs在肝脏I/R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预测多发伤患者入院72 h内死亡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天 张象达 +3 位作者 程彬 黄敏 王士凯 欧思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建立能够评估多发伤患者院内早期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对Dryad开放数据库中一项关于多发伤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原数据中18~65岁的多发伤患者,剔除入院时血乳酸(La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目的建立能够评估多发伤患者院内早期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对Dryad开放数据库中一项关于多发伤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原数据中18~65岁的多发伤患者,剔除入院时血乳酸(La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和72 h内死亡等变量缺失的患者。分析72 h内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时Lac、ISS评分、GCS评分等各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72 h死亡危险因素,并应用R语言软件将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并通过自举法(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使用决策曲线(DCA)分析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共纳入2315例多发伤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Lac、GCS评分和年龄>55岁为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ac:优势比(OR)=1.36,95%可信区间(95%CI)为1.29~1.42,P<0.001;GCS评分:OR=0.76,95%CI为0.73~0.79,P<0.001;年龄>55岁:OR=1.92,95%CI为1.37~2.66,P<0.001〕,使用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展示。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预测能力显著高于血Lac(AUC=0.743)、GCS评分(AUC=0.774)单项危险因素和ISS评分(AUC=0.699),均P<0.05。模型校准图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趋于一致;同时DCA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对多发伤患者72 h死亡风险预测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多发伤患者72 h内死亡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实现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为多发伤的分级诊疗以及精准医疗提供良好的诊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血乳酸 死亡风险 列线图
原文传递
泛炎症性死亡的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天 杜楠 +1 位作者 王士凯 程新生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泛炎症性死亡是2019年Kanneganti团队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时提出的,他们发现甲型流感病可同时激活焦亡、凋亡和坏死性凋亡,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该现象是由同一种复合物调控的,被称为泛炎症性死亡小体(PANoptosome)[1-3]。作者对泛炎... 泛炎症性死亡是2019年Kanneganti团队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时提出的,他们发现甲型流感病可同时激活焦亡、凋亡和坏死性凋亡,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该现象是由同一种复合物调控的,被称为泛炎症性死亡小体(PANoptosome)[1-3]。作者对泛炎症性死亡(PANoptosis)定义为一种由PANoptosome调控的独特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包含焦亡、凋亡和坏死性凋亡三者的交互作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甲型流感 程序性细胞死亡 炎症性 团队研究 焦亡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前入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血管切割闭合器两枪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林树俊 钟波 +6 位作者 王甫誉 郑永彬 陈斯聪 黄诗栋 程新生 缪丁丁 高金亭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LRH)血管切割闭合器两枪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62例行前入路LR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34,采用传统方法行前入路LRH)和两枪组(n=28,采用血管...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LRH)血管切割闭合器两枪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62例行前入路LR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34,采用传统方法行前入路LRH)和两枪组(n=28,采用血管切割闭合器两枪法行前入路LRH)。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其中重复测量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余均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枪组手术时间、断肝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ALB、TBIL、AST、ALT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切割闭合器两枪法行前入路LRH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损伤,还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且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前入路 血管切割闭合器 两枪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