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应现代教育理念创建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屏 贺永文 +2 位作者 揭盛华 彭义香 郑军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为顺应现代教育观念,笔者在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5年制)传染病学教学中进行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方法以课程结构改革为研究主体,以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为主线,以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思想、课程... 目的为顺应现代教育观念,笔者在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5年制)传染病学教学中进行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方法以课程结构改革为研究主体,以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为主线,以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结果学生完全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理论考试成绩好于上届,试验组平均成绩77.65±9.28,对照组69.60±8.84,差异显著。97.6%学生对这次教学改革持满意态度,95.2%学生认为通过这次学习能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95.2%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89.5%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知识印象,89.4%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结论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传染病学 现代教育理念
下载PDF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谌辉 周汝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 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 :62例发生感染 ,感染发生率 53 4% ,医院感染率为50 9%。感染部位以腹腔最多见 ...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 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 :62例发生感染 ,感染发生率 53 4% ,医院感染率为50 9%。感染部位以腹腔最多见 ,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组出现 2个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 5% ,病死率为 56 5% ,均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合并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肝炎 医院感染 临床分析 合并症 预后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魏屏 揭盛华 +2 位作者 贺永文 彭义香 郑军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2期397-398,共2页
在传染病学教学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讨论题和病案的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 传染病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IL-2、TNF-α的表达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令兰 罗端德 +2 位作者 李淑莉 刘薇 贺永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0-152,153,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期肝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方法 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分3组,每组16只,其中2组于感染6wk后分别隔日注射(ip)IL-2和TNF-α连续4wk,... 目的 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期肝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方法 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分3组,每组16只,其中2组于感染6wk后分别隔日注射(ip)IL-2和TNF-α连续4wk,另设未感染正常鼠为对照组,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观察相关因子活性。结果 感染未处理组小鼠肝脏中IL-2和TNF-α含量随感染时间(8、11、14、18wk)延长而缓慢下降,而感染6wk后经腹腔注射IL-2或TNF-α组小鼠则随着相应因子的补充而显著上升,末次注射后1~8wk,肝内IL-2或TNF-α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肉芽肿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小鼠6wk后(成虫排卵后)给予外源性IL-2或TNF-α注射,能诱导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增强,并有减轻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感染 肝脏 IL-2 TNF-Α 表达 注射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膦甲酸钠抗乙肝病毒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珍武 蔡淑清 +6 位作者 叶进 罗端德 李淑莉 曾令兰 吴国栋 徐志斌 覃宗坦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788-790,共3页
目的 :用Amplisensor定量PCR技术考核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为膦甲酸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2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给予膦甲酸钠 2 .4g ,加入5 %葡萄糖液 10 0ml稀释后静脉滴... 目的 :用Amplisensor定量PCR技术考核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为膦甲酸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2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给予膦甲酸钠 2 .4g ,加入5 %葡萄糖液 10 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bid ,用 2 8d ,同时用常规护肝药物 ;对照组 10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共 2 8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乙肝三系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 2 2例患者中有 14例血清HBV DNA水平在治疗结束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平均值 (对数值 )由 7.6 0± 1.41下降为 6 .89± 1.2 8(P <0 .0 5 ) ;12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 3例阴转。对照组 10例患者中有 7例HBV DNA水平下降 ,平均值 (对数值 )由 8.5 0±0 .81下降为 8.2 8± 0 .91(P >0 .0 5 ) ;7例HBeAg阳性患者中无 1例阴转。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ALT和T Bil的变化无明显差异。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甲酸钠 定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 药理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小鼠血吸虫病肝组织即早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标 何生松 韩春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分别运用槲皮素及吡喹酮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槲皮素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中即早基因c-fos与c-ju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与吡喹酮组相比,c-junmRNA、Ⅰ、... 分别运用槲皮素及吡喹酮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槲皮素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中即早基因c-fos与c-ju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与吡喹酮组相比,c-junmRNA、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而c-fosmRNA、TIMP1含量无显著改变,提示其远期抗血吸虫肝纤维化效果优于吡喹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即早基因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吡喹酮治疗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熊莉娟 李淑莉 +1 位作者 罗端德 曾令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 研究吡喹酮治疗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前后血清 TNF-α,IFN -γ水平的变化。方法 制备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应用 EL ISA方法检测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在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喹酮治疗组 TNF-α含... 目的 研究吡喹酮治疗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前后血清 TNF-α,IFN -γ水平的变化。方法 制备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应用 EL ISA方法检测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在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吡喹酮治疗组 TNF-α含量较感染组显著降低 (P<0 .0 1) ,吡喹酮治疗组 IFN-γ含量较感染组显著增加 (P<0 .0 1)。结论 吡喹酮可通过降低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血清 TNF-α的含量 ,提高 IFN-γ的含量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肝纤维化 血吸虫病 TNF-α IFN-Γ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TGF- β1和 、 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熊莉娟 罗端德 +1 位作者 曾令兰 李淑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 (pentoxifylline,PTX)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  4 0只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均分 4组 ,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 5 0 0mg/ (kg· d)治疗 2 d,高剂量 PTX组 36 0 mg/ (kg· d)治疗 8wk,低剂量 PTX组 180 mg/ (kg· d)治疗 8wk。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 ,观察不同剂量 PTX治疗前后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PTX对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的影响与治疗剂量有关 ,高剂量 PTX组 TGF- β1和 、 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而低剂量 PTX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剂量 PTX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可显著降低其肝脏 TGF-β1和 、 型胶原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胶原 己酮可可碱 肝纤维化 日本血吸虫病 化生长因子β1 I型胶原
下载PDF
和络舒肝胶囊抗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童巧霞 吴艳艳 +1 位作者 徐标 罗端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和络舒肝胶囊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4只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和络舒肝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鼠攻击感染小鼠,6周后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和络舒肝混悬液灌胃(2粒/20ml... 目的观察和络舒肝胶囊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4只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和络舒肝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鼠攻击感染小鼠,6周后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和络舒肝混悬液灌胃(2粒/20ml生理盐水,1ml/只),每天1次,连续8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局部黏着斑激酶(FAK)、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和络舒肝胶囊能减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尤其是III型胶原(P<0.01)。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中,VEGF和FAK的表达增加,使用和络舒肝胶囊可显著抑制肝组织中VEGF和FAK的表达(P<0.01)。结论和络舒肝胶囊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肝内血管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日本血吸虫 和络舒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局部黏着斑激酶
下载PDF
大黄对硫代乙酰胺致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锋 何生松 +1 位作者 朱清静 罗欣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试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2次,间隔24h,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大黄干预处理。结果:大黄可以使急性肝衰竭大鼠IL-6水平明显降低,c-met蛋白表达增强... 目的:观察大黄对试验性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蛋白的表达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mg/kg体重,2次,间隔24h,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大黄干预处理。结果:大黄可以使急性肝衰竭大鼠IL-6水平明显降低,c-met蛋白表达增强,改善肝组织病变。结论:大黄减轻TAA致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IL-6并增加c-met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硫代乙酰胺 急性肝衰竭 白介素-6 c—met蛋白
下载PDF
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春霞 贺永文 +2 位作者 彭程 李文庭 翁志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采用尾静脉液压法建立小鼠急性HBV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以液压法将具有复制能力的HBV质粒pAAV-HBV1.2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免疫功能正常的BALB/c小鼠体内,注射后第1、2、4、6、8d,分别采用改良赖氏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采用尾静脉液压法建立小鼠急性HBV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以液压法将具有复制能力的HBV质粒pAAV-HBV1.2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免疫功能正常的BALB/c小鼠体内,注射后第1、2、4、6、8d,分别采用改良赖氏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HBsAg、HBeAg、抗HBs、抗HBe、HBV DN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16只小鼠注射pAAV-HBV1.2后,有14只(85.7%)小鼠在注射后第1d血清中可检测到HBsAg,小鼠血清中HBsAg和HBeAg水平在第1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第8d均未能检测到。小鼠血清中HBV DNA在第2d达高峰,之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至第8d时为1.9×104copies/mL。至第8d肝组织中可见约5%的HBcAg阳性肝细胞和2%的HBsAg阳性肝细胞。结论采用尾静脉液压法成功的建立了小鼠急性HBV感染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 液压法
下载PDF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先智 蔡淑清 +2 位作者 金阳 张建初 白明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组织胞浆菌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8例确诊并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组织胞浆菌病特点如下:患者长期发热,多系统损害,消化、血液和呼吸系统常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贫血貌、消... 目的分析总结组织胞浆菌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8例确诊并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组织胞浆菌病特点如下:患者长期发热,多系统损害,消化、血液和呼吸系统常受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贫血貌、消瘦、皮肤出血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轻度贫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比例<0.73,杆状核粒细胞偏高,淋巴细胞减少或正常,单核细胞比例偏高,C-反应蛋白增高程度明显高于血沉,血IgG升高,血浆清蛋白/球蛋白(A/G)比值降低;特殊检查以肝脾和腹腔淋巴结肿大为主,肝CT密度值下降疑似脂肪肝。结论具有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进行油镜下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巨噬细胞内发现组织胞浆菌,并经骨髓真菌培养,见双相生长的真菌而确诊。治疗用两性霉素B,总剂量约350 mg,疗效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发热 肝大 脾大 两性霉素B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国平 尹成进 +3 位作者 欧阳曙明 郑乃青 杨业金 李文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L)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增殖抑制试验(MTT法)了解TL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了解TL对VEGF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L)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增殖抑制试验(MTT法)了解TL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了解TL对VEGF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TL对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2.5~200ng/mL的TL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12~48h,其生长和增殖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L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24h,下调VEGF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TL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雷公藤内酯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急性戊型肝炎抗-HEV-IgG及抗-HEV-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和龙 杨小铭 +2 位作者 何生松 李淑莉 曾令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由于戊型肝炎病毒RNA(HEV RNA)检测手段较复杂,同时它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短,其结果受抽血时间影响较大,故戊型肝炎主要靠检测血清中抗-HEV-IgG及抗-HEV-IgM来进行诊断.
关键词 急性戊型肝炎 抗-HEV-IgG 抗-HEV-IgM 检测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抗病毒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生松 李淑莉 +2 位作者 熊莉娟 刘薇 曾令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α 干扰素 (IFN α)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的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标本 - 2 0℃保存 ,通过ELISA法同步检测并与正常...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α 干扰素 (IFN α)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的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标本 - 2 0℃保存 ,通过ELISA法同步检测并与正常人做对照。结果 :IFN α应答组 (n =10 )在治疗前血清中TNF α水平明显低于非应答组 (n =15 )和正常组 (n =10 ) ,P <0 0 1;但IFN α治疗后无论是应答组还是非应答组均较治疗前下降 ,尤其是非应答组下降更明显。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例血清中IL 8水平均较正常组低 ,经IFN α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并接近正常人水平 ,但应答组和非应答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的失调 ,IFN α具有抑制TNF α和增进IL 8表达的调节作用 ,但体内病毒复制消长与TNF α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肿瘤坏死子-α 药物治疗 白细胞介素-8 Α-干扰素 抗病毒应答
下载PDF
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春荣 熊莉娟 +1 位作者 罗端德 曾令兰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Fas/FasL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并对照经吡喹酮、已酮可可碱治疗前后其表达的变化,分析其意义。 结果Fas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Fas... 目的 探讨Fas/FasL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并对照经吡喹酮、已酮可可碱治疗前后其表达的变化,分析其意义。 结果Fas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FasL主要在浸润淋巴细胞浆、肝细胞核表达。经吡喹酮及高剂量已酮可可碱治疗后其肝组织Fas/FasL表达明显减少(P<0.01)。 结论 血吸虫感染可诱导肝细胞Fas/FasL的表达,增强Fas/FasL途径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吡喹酮及高剂量已酮可可碱可明显下调Fas/FasL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细胞凋亡 FAS/FASL 肝纤维化 吡喹酮 已酮可可碱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童巧霞 吴艳艳 罗端德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与HBeAg的关系。方法 研究病例为 138例 ,其中抽取 39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5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和 1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 ,用微板核酸杂交_ELISA法测定其基...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及与HBeAg的关系。方法 研究病例为 138例 ,其中抽取 39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5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和 1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 ,用微板核酸杂交_ELISA法测定其基因型。结果 基因型B、C及混合型在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分别为 2 0 % ,30 %和 4 8% ) ,混合型只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基因型D仅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炎症活动度所划分的轻、中、重度慢性肝炎中 ,基因型B检出率逐渐降低 ,基因型C检出率逐渐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在以年龄分组中 ,基因型C患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患者 ,特别是 31~ 4 0岁组。在重型肝炎、肝硬化组中 ,基因型C组HBeAg阳性率高于基因型B组。结论 混合型及基因型C更易发生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而基因型B则较少。基因型C组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型B组 ,混合型和基因型C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HBEAG阳性 肝硬化患者 临床意义 检出率 混合型 分布 发生 病例
下载PDF
Wnt抑制因子-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文庭 陈西柳 +4 位作者 李宜 朱传龙 徐瑗瑗 沈强 高人焘 《肝脏》 201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wnt抑制因子-1(WI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WIF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将pEGFP-C1-WIF转染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株,用TGF-β1刺激转染(试验组)和未转染的HSC-T6细... 目的观察wnt抑制因子-1(WI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WIF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将pEGFP-C1-WIF转染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株,用TGF-β1刺激转染(试验组)和未转染的HSC-T6细胞株(对照组),并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包括正常细胞组)smad3、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试验组HSC-T6细胞株smad3、β-catenin 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HSC-T6细胞株,更低于对照组HSC-T6细胞株(P<0.05)。β-catenin和smad3蛋白质的表达均与α-肌动蛋白(α-SMA)蛋白质的表达显著相关(r=0.800,P<0.01;r=0.743,P<0.01)。结论 WIF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以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效应抑制HSC-T6细胞的活化,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Β-连环蛋白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wnt抑制因子-1
下载PDF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组织Bcl-2、Bax的表达及己酮可可碱对它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屏 罗端德 +1 位作者 熊莉娟 曾令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每只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1组感染后继续喂养10周,不作治疗,作为感染...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每只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1组感染后继续喂养10周,不作治疗,作为感染对照组;2组分别于感染后2周用PTX 360 mg/(kg.d)和180 mg/(kg.d)灌胃治疗8周;另1组不感染、也不接受药物治疗,与上述3组同步喂养10周,作为正常对照组。10周后将上述4组小鼠分别剖杀取肝组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变;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Bcl-2、Bax的水平。结果感染对照组中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PTX治疗组Bcl-2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PTX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P<0.05)。而Bax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对照组、低剂量PTX治疗组、高剂量PTX治疗组等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剂量PTX治疗组肝组织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较低剂量PTX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轻。结论高剂量PTX可能通过促进Bcl-2表达,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阻断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虹吸虫 BCL-2 BAX 己酮可可碱
下载PDF
慢性乙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水平与HBV病毒及IFN-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程 贺永文 +1 位作者 揭盛华 郭春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POBEC3G mRNA的水平,以及其与IFN-γ mRNA、血清HBV病毒载量及ALT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7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6名健康人PMBC中APOBEC3G和IFN-γ mRNA的水平,并分别...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POBEC3G mRNA的水平,以及其与IFN-γ mRNA、血清HBV病毒载量及ALT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7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6名健康人PMBC中APOBEC3G和IFN-γ mRNA的水平,并分别检测每个乙肝患者血清HBV病毒载量及肝功能ALT。结果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APOBEC3G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IFN-γ mRNA无明显增高,A3G还与患者血清中的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73,P<0.01),但与IFN-γ及ALT水平无关(P>0.05)。结论表达增高的APOBEC3G蛋白可能只是HBV慢性感染的伴随表现,APOBEC3G蛋白是否具有抗HBV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APOBEC3G 荧光定量RT—PCR 免疫逃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