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兰晓莉 张永学 +2 位作者 谭旭波 吴志坚 贾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5-308,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结果。15例HD患者,1例治疗前、后均做了PET/CT显像,14例为治疗后患者。75例NHL患者,治疗前PET/CT显像24例...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结果。15例HD患者,1例治疗前、后均做了PET/CT显像,14例为治疗后患者。75例NHL患者,治疗前PET/CT显像24例,10例治疗前、后均进行PET/CT检查,41例仅治疗后显像。结果15例HD患者,接受化疗和(或)放疗后PET/CT显像4例正常;4例改善或部分改善,7例进展或缓解后复发,其中仅8例CT、MR或超声见软组织影或淋巴结肿大。34例未治疗的NHL患者,PET/CT显像32例为阳性(94.12%),同期CT或MR的阳性率为85.71%。51例治疗后的NHL患者,23例PET/CT显像为正常(45.10%),9例改善或部分改善(17.65%),19例(37.25%)病灶有进展或缓解后又复发。结论^(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复发与残留的评价方面是灵敏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诊断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肺部肉芽肿性炎症的PET/CT特点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军 郑智 +4 位作者 潘铁成 汤应雄 陈涛 刘立刚 贾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649-1651,1655,共4页
目的本文就肺部肉芽肿性炎症的PET/CT特点进行分析。方法2002~2006年我院共10例肺部肉芽肿性炎症患者行PET/CT检查,分析病灶大小与FDG摄取的关系。结果10例患者18个病灶:结核性肉芽肿7例(11个病灶),肺隐球菌病2例(6个病灶),炎性假瘤1... 目的本文就肺部肉芽肿性炎症的PET/CT特点进行分析。方法2002~2006年我院共10例肺部肉芽肿性炎症患者行PET/CT检查,分析病灶大小与FDG摄取的关系。结果10例患者18个病灶:结核性肉芽肿7例(11个病灶),肺隐球菌病2例(6个病灶),炎性假瘤1例(1个病灶)。病灶大小0.8~7cm,SUVave值范围从1.8~14.1,平均值5.09,中位数5.50,其中SUVave<2.5的3个,5.5>SUVave≥2.5的6个,SUVave≥5.5的9个。≤2cm的病灶7个,其SUVave、SUVmax、延迟SUVave、延迟SUVmax值分别为(4.09±1.41)、(5.34±2.22)、(4.31±2.18)、(5.91±3.41);>2cm的病灶11个,其SUVave、SUVmax、延迟SUVave、延迟SUVmax值分别为(5.74±3.55)、(7.24±4.32)、(4.67±2.61)、(6.77±4.04)。两组病灶在SUVave、SUVmax、延迟SUVave和延迟SUVmax4项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2cm的7个病灶中,延迟显相的SUV值稍增加,但与早期显相的SUV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2cm的11个病灶中,延迟显相的SUV值稍减低,与早期显相的SUV值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部肉芽肿性炎症的PEF/CT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诊断时应仔细鉴别,延迟显相或其他造影剂联合应用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炎症 FDG—PET/CT 临床特点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评价分葱白提取物对猪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介眉 柯于鹤 +7 位作者 郝建军 夏豪 吴志坚 ?欣 王腾 吴斌 朱旭 朱浩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947-951,共5页
目的:采用^(18)F 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ion emissiontomography,PET)心肌代谢显像技术评价分葱白提取物对猪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24只猪随机分为假手术... 目的:采用^(18)F 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ion emissiontomography,PET)心肌代谢显像技术评价分葱白提取物对猪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24只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和葱白提取物组,每组6只。通过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第4天,葱白提取物组用葱白提取物灌胃(5.93 mg/kg,2次/d),曲美他嗪组灌胃曲美他嗪(0.36 mg/kg,2次/d).其他两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各组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 h 行^(18)F—FDG PET/CT 心肌显像检测,采用4级评分法评价相应节段心肌细胞活力。结果:分葱白提取物与曲美他嗪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活力而保护心肌细胞,与空白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葱白提取物组与曲美他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葱白提取物可以改善猪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葱白提取物 曲美他嗪
下载PDF
^(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永学 吴志坚 +3 位作者 贾清 魏昊 兰晓莉 高再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185~370MBq后45min和2.5~3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 目的探讨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185~370MBq后45min和2.5~3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获得病灶区不同时相的平均SUV(SUVmean)和最大SUV(SUVmax),并以延迟显像SUV值的变化大于10%判断为增高或减低。结果在肺癌组28例中,早期显像24例SUV明显增高(85.7%),延迟显像除1例SUV值无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高,4例早期显像结节处为可疑阳性(SUVmax为1.5~2.1)者,延迟显像3例明显增高,1例SUV未见明显增加,延迟显像阳性率为96.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8例,其中17例早期SUV升高(94.4%),1例为阴性,延迟显像18例均增高;其他肿瘤13例,早期均为阳性,延迟显像SUV进一步增高。37例良性病变早期有12例SUV增高(>2.5),延迟显像4例仍为阳性。本文病例早期显像总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67.6%、82.3%、68.4%和83.3%;延迟显像分别为98.3%、86.5%、93.8%、92.1%和97.0%。结论18F-FDGPET双时相显像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价值,几乎所有的早期显像为阳性的恶性肿瘤,延迟显像有进一步摄取增高,但部分良性病灶也具有相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双时相 肿瘤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评价胃癌肺转移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昊 兰晓莉 +5 位作者 廖姗珊 夏晓天 贾清 吴志坚 吴科 张永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患者肺转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3月间通过手术切除或胃肠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且在该中心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选取91...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患者肺转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3月间通过手术切除或胃肠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且在该中心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选取91例术前怀疑肺转移的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60.6±14.2)岁(年龄范围17~86岁),统计肺转移灶的直径,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记录胃原发灶及肺部转移灶的SUVmax值。91例患者中原发灶为腺癌70例,其中管状腺癌29例、黏液腺癌6例、乳头状腺癌22例、低分化腺癌13例;原发灶为印戒细胞癌21例。所有患者在检查后都经过了6~36个月随访,随访至2015年7月,随访包括穿刺或手术活检、监测血浆CEA水平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91例GC术前怀疑肺转移的患者中,通过病理活检或临床/影像学随访证实63例为恶性,其中2例PET/CT显示为阳性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肺鳞癌,在61例肺转移患者中55例PET/CT显示为阳性,6例为假阴性;28例肺部良性病灶患者中,23例PET/CT显示为阴性,5例为假阳性。PET/CT对于胃癌患者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6%、82.14%、87.64%、91.67%和79.31%。转移病灶的平均直径为(13.21±9.15)mm,而转移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5.53±3.78),二者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原发灶为腺癌SUVmax平均值为(6.25±3.67),印戒细胞癌SUVmax平均值为(3.14±3.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肺转移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5.53±3.78),胃原发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为(6.19±3.18),两组间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658,呈正相关。而肺转移病灶的SUVmax平均值低于胃原发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胃癌患者肺转移病灶的发现及良恶性判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病灶大小和SUVmax值正相关,病灶越大SUVmax值越高,肺转移病灶的SUVmax值和原发病灶的病理类型及SUVmax值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18F-FDG PET/CT 肺转移
下载PDF
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下丘脑PET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涛 刘波 +6 位作者 吴志坚 杨波 刘继红 王军凯 王少刚 杨为民 叶章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02-605,共4页
目的:研究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下丘脑代谢的改变,以期为心理性ED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6例心理性ED患者和4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双侧下丘脑的葡萄糖代谢特点... 目的:研究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下丘脑代谢的改变,以期为心理性ED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提供线索。方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6例心理性ED患者和4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双侧下丘脑的葡萄糖代谢特点,给予视听性刺激,测定脑组织中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放射强度,计算单位像素内左(右)丘脑计数/全脑总计数。结果:接受视听性刺激后,健康志愿者双侧下丘脑的18F-FDG代谢明显增高(左:1.026±0.115vs2.400±0.210;右:1.003±0.187vs2.389±0.196;P<0.05),而心理性ED患者双侧下丘脑的18F-FDG代谢变化不明显(左:2.781±0.156vs2.769±0.223;右:2.809±0.129vs2.793±0.217,P>0.05)。结论:心理性ED可能不单纯是功能性疾病,下丘脑可能参与了心理性ED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下丘脑 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昊 贾清 +4 位作者 兰晓莉 吴志坚 谭旭波 李虹 杨镇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1期767-76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疑肝转移患者肝脏手术前18F-FDG PET/CT显像研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对143例确定或怀疑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肝脏手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通过双盲回顾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病理活检或临床/影像学随访确定...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疑肝转移患者肝脏手术前18F-FDG PET/CT显像研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对143例确定或怀疑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肝脏手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通过双盲回顾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病理活检或临床/影像学随访确定病灶的发展或转归.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在疑诊132例中确诊有肝转移的127例显示阳性,确诊无肝转移的患者11例均显示阴性,经统计学处理对于肝转移的确定PET/CT敏感性96.2%,特异性100%.用传统的诊断方法(CT、MRI、超声等)未发现的肝外转移病灶26例中有13例患者排除肝转移,故有27.3%的患者改变了手术治疗措施.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现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肝外转移灶的发现也优于传统的诊断手段.建议18F-FDG PET/CT显像应被加入到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手术前患者的诊疗计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结直肠癌 肝转移
下载PDF
PET显像在临床神经科中的应用
8
作者 贾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7年第1期43-44,64,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神经科 临床
下载PDF
远隔性小脑出血CT表现 被引量:6
9
作者 章凯敏 杜希剑 +3 位作者 管汉雄 贾清 姜琼 周义成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幕上开颅术后远隔性小脑出血(RCH)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3例脑膜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行紧急CT平扫发现并发RCH,回顾性分析RCH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术后手术部位可见大量硬膜下血肿及少量蛛网膜下腔岀血,... 目的:探讨幕上开颅术后远隔性小脑出血(RCH)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3例脑膜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出现意识障碍,行紧急CT平扫发现并发RCH,回顾性分析RCH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术后手术部位可见大量硬膜下血肿及少量蛛网膜下腔岀血,此2例可见两侧小脑上表面脑沟、脑叶岀血,呈"斑马征";1例手术后可见少量左侧小脑上表面叶及右侧天幕缘出血。结论:典型RCH表现为小脑单侧或双侧表面沟或小脑叶裂弧条线高密度影,呈"斑马征",为其特征性CT表现,与术后颅内压突然增高或降低,引起脑组织移位,导致桥静脉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性小脑出血 脑脊液 神经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儿童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98例
10
作者 张雪琴 魏昊 魏明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13-314,共2页
胆总管囊肿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胆道畸形,表现为胆道的囊性扩张。现回顾性分析作者于1986~2010年手术治疗的9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诊断 胆总管囊肿/治疗 儿童
下载PDF
^(18)氟-2-脱氧-D-葡萄糖PET/CT全身显像对不明原发灶肿瘤处理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志坚 张永学 +1 位作者 魏昊 贾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2253-2256,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PET/CT 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处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已行^(18)F-FDG PET/CT 全身显像而常规检查未能发现肿瘤原发灶患者。PET/CT 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方法。组织... 目的探讨^(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PET/CT 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处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已行^(18)F-FDG PET/CT 全身显像而常规检查未能发现肿瘤原发灶患者。PET/CT 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方法。组织病理、细胞学结果和/或临床随访对 PET/CT 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4例患者中,FDG PET/CT 显像发现可疑肿瘤原发灶20例,其中位于肺部9例,结肠3例,直肠2例,胰腺、右杓会厌壁、食管及乳腺各1例,卵巢2例。20例可疑原发灶中,17例经组织病理学、细胞学和/或临床随访结果证实为真阳性,其中位于肺部8例,结肠2例,直肠、胰腺、右杓会厌壁、食管及乳腺各1例,卵巢2例。另3例假阳性分别位于肺、结肠及直肠各1例^(18)F-FDG PET/CT 全身显像对不明肿瘤原发灶榆出率为50.0%(17/34),假阳性率为8.8%(3/34)。50.0%(17/34)的患者^(18)F-FDG PET/CT 显像后因发现原发灶和/或新的转移灶而改变临床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 显像对不明肿瘤原发灶病例的处理决策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常规检查无法确定肿瘤原发灶的病例,^(18)F-FDG PET/CT 全身显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 未知原发灶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结合MRI在癫(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旭 舒凯 +2 位作者 雷霆 贾清 李龄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MRI定位致(癎)灶,指导癫(癎)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 67例癫(癎)外科治疗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根据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致(癎)灶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MRI定位致(癎)灶,指导癫(癎)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 67例癫(癎)外科治疗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根据术前评估以及术中皮质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致(癎)灶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根据Engel分级将患者分为癫(癎)发作完全控制组(Engel Ⅰ)和癫(癎)发作未完全控制组(Engel Ⅱ~Ⅳ),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67例中48例患者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Engel Ⅰ,71.6%),11例Engel Ⅱ,5例Engel Ⅲ,3例Engel Ⅳ.18F-FDG PET/CT定位定侧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一致或基本一致者63例,其中71.4%(45/63)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18F-FDG PET/CT与MRI检查结果不一致者4例,其中3例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63例中MRI与18F-FDG PET/CT均发现局限性异常者为41例,其中80.5%(33/41)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MRI发现局限性病变,但18F-FDG PET/CT呈更广泛性代谢异常者20例,其中55.0%(11/20)术后癫(癎)发作完全控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结论 18F-FDG PET/CT结合MRI可为致(癎)灶定位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外科手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临床及相关特征(附1例报道) 被引量:8
13
作者 骆翔 贾清 +4 位作者 霍江涛 黄涛 肖庚富 王伟 卜碧涛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7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研究1例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amilial Fatal Insomnia,FFI)的临床及相关特征。方法分析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动态脑电图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基因测序等相关检查结果。结果朊蛋白基因分析基因D178N突变,并与129... 目的研究1例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amilial Fatal Insomnia,FFI)的临床及相关特征。方法分析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动态脑电图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基因测序等相关检查结果。结果朊蛋白基因分析基因D178N突变,并与129Met等位基因连锁;动态脑电图检查未见睡梭波出现,慢波睡眠明显减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丘脑代谢明显降低。结论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基因学、动态脑电图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 朊蛋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肿瘤诊疗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学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一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是当今医学影像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领域。文章着重介绍了PET—CT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决策中的作用,尤其是^18F-氟脱氧葡萄糖(mF-FDG)PET-CT显像在肿瘤分期、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一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是当今医学影像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领域。文章着重介绍了PET—CT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决策中的作用,尤其是^18F-氟脱氧葡萄糖(mF-FDG)PET-CT显像在肿瘤分期、治疗决策、疗效与预后评估、放疗计划、肿瘤残留与复发监测以及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诊断 治疗决策
原文传递
含磺胺嘧啶基团的葡聚糖钆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倩 韩林 +5 位作者 鄢国平 涂园园 袁辉 邹头君 邵春桃 刘慧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磺胺嘧啶(SD)、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与葡聚糖(dextran)大分子侧链羟基偶联,合成葡聚糖大分子配体(SD-Dextran-DTPA),再与金属钆离子Gd3+配合,从而制备肿瘤靶向性葡聚糖大分子钆配合物(SD-Dextran-DTPA-Gd).对所合成... 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磺胺嘧啶(SD)、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与葡聚糖(dextran)大分子侧链羟基偶联,合成葡聚糖大分子配体(SD-Dextran-DTPA),再与金属钆离子Gd3+配合,从而制备肿瘤靶向性葡聚糖大分子钆配合物(SD-Dextran-DTPA-Gd).对所合成的配体及钆配合物进行FTIR、UV和1H-NMR等结构表征,测试了配体及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钆配合物的体外弛豫率、细胞摄取与T1加权磁共振成像性能.与小分子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d-DTPA)相比,SD-Dextran-DTPA-Gd具有较高的弛豫率,对肺癌细胞系H460、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T40D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可被肿瘤细胞较好地摄取,并能获得较好的肿瘤细胞磁共振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肿瘤靶向 葡聚糖 磺胺嘧啶 细胞摄取 二乙三胺五乙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