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国际学术会议暨《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二十周年庆典征文通知
1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年第12期715-715,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编辑部 国际学术会议
下载PDF
第二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国际学术会议暨《临床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二十周年庆典征文通知
2
作者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40-240,共1页
下载PDF
成年大鼠与新生鼠嗅鞘细胞形态学和生长特性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 肖传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24-4126,共3页
目的:对成年大鼠和新生鼠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特征的差异进行观察。方法:使用相同培养纯化方法分别培养成年大鼠和新生鼠嗅球表层中的嗅鞘细胞,NGFRp^(75)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并观察不同时期两者嗅鞘细胞的形态差异和生长速度。结果... 目的:对成年大鼠和新生鼠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特征的差异进行观察。方法:使用相同培养纯化方法分别培养成年大鼠和新生鼠嗅球表层中的嗅鞘细胞,NGFRp^(75)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并观察不同时期两者嗅鞘细胞的形态差异和生长速度。结果:均可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但两类细胞在生长特征和形态学上略有差异结论:成年大鼠和新生鼠嗅鞘细胞形态学和生长特征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 成年大鼠 新生大鼠 形态学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治疗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 被引量:17
4
作者 肖传国 杜茂信 +4 位作者 刘钊 李兵 陈朝晖 程平 陈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11期644-645,共2页
目的 :建立“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简称人工反射弧 )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方法 :对 30例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脊髓脊膜膨出患者 ,手术建立人工反射弧。进行术前与术后 6~ 1 8个月的尿动力学比较。结果 :30... 目的 :建立“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简称人工反射弧 )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方法 :对 30例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脊髓脊膜膨出患者 ,手术建立人工反射弧。进行术前与术后 6~ 1 8个月的尿动力学比较。结果 :30例中 1 3例获得了至少 1年的随访。 7例无反射型患者中 4例获得控尿和自主排尿功能 ,尿失禁消失 ,排尿间隔期逐渐延长至 3h以上 ,逼尿肌压由 (1 .37± 0 .78)kPa(1kPa =0 .0 98cmH2 O)增至(3.1 4± 1 .6 7)kPa ;6例高反射型患者全部于术后 1年左右恢复可控排尿 ,剩余尿逐渐减至 (2 2± 1 5 )ml,充盈性尿失禁消失。 1 0例获得膀胱功能控制者 ,直肠功能转为基本正常。下肢功能损伤较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囊肿性 神经性膀胱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血清中抗供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及预测排斥反应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华 魏文宁 +1 位作者 朱明光 邹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体内的HLA致敏状态以及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在预测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供者的HLA特异抗原,用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结合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结果及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行统计分...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体内的HLA致敏状态以及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在预测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供者的HLA特异抗原,用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结合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结果及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移植前血清DSA阳性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63.2%)远高于DSA阴性的受者(14.7%)(P<0.01);术后DSA阳性的受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也升高;DSA随着PRA水平的升高阳性率也增加(P<0.01)。结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对临床筛选供体、预测术后排斥反应及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HLA抗体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壳聚糖膜在大鼠脊髓组织中的降解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 肖传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7131-7134,共4页
背景:以往关于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多局限于神经细胞的体外实验,而壳聚糖在神经系统体内尤其是在脊髓局部的相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壳聚糖在大鼠脊髓组织内的降解率及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 背景:以往关于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多局限于神经细胞的体外实验,而壳聚糖在神经系统体内尤其是在脊髓局部的相容性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壳聚糖在大鼠脊髓组织内的降解率及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6-07在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健康成年SD大白鼠36只,随机分为壳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方法:在壳聚糖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分别植入壳聚糖膜和医用丝线。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1,2,4周测定壳聚糖膜质量,计算降解率;观察2组大鼠植入区局部炎细胞数量变化,评估生物相容性。结果:壳聚糖可在大鼠体内逐渐降解,术后1,2,4周降解率分别为14.8%,18.9%,25.0%。壳聚糖植入局部炎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同属异物炎症反应,并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膜易于降解并与脊髓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可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壳聚糖 脊髓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壳聚糖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7
作者 李伟 肖传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37-2240,共4页
背景:众多研究证实,嗅鞘细胞移植和生物导管在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了壳聚糖在大鼠体内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壳聚糖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 背景:众多研究证实,嗅鞘细胞移植和生物导管在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了壳聚糖在大鼠体内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壳聚糖与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对比观察,于2005-12/2006-05在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将壳聚糖粉溶于10g/L的乙酸溶液中,配制成10g/L的壳聚糖溶液;显微剥离成年大鼠嗅球表面层,按常规方法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实验分为3组,每组10孔。壳聚糖组将制备好的壳聚糖溶液0.1mL加入到培养板中,50℃烘箱至成膜干燥,加入4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乙酸,双蒸水漂洗,晾干即可。多聚赖氨酸组按常规方法赖氨酸包被培养板。未包被组不用任何材料包被。将原代培养的嗅鞘细胞分别接种至壳聚糖包被、多聚赖氨酸包被和未包被的培养板上进行培养。主要观察指标:于培养第3,5天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和增殖状况。结果:嗅鞘细胞可在壳聚糖膜上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及数量与未包被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多聚赖氨酸组相比细胞数量偏低。结论:嗅鞘细胞与壳聚糖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壳聚糖 嗅鞘细胞
下载PDF
大鼠下尿路、腰骶髓脊髓排尿中枢逆行神经追踪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林生 肖传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60-1361,i0003,共3页
目的应用荧光金(FG)、快蓝(F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神经追踪技术研究盆神经节(MPG)、尿道外括约肌(EUS)与骶髓排尿中枢之间的神经通路。方法选用正常雄性SD大鼠,盆神经节、尿道外括约肌、尿道黏膜下、膀胱逼尿肌内注射神经追踪剂... 目的应用荧光金(FG)、快蓝(F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神经追踪技术研究盆神经节(MPG)、尿道外括约肌(EUS)与骶髓排尿中枢之间的神经通路。方法选用正常雄性SD大鼠,盆神经节、尿道外括约肌、尿道黏膜下、膀胱逼尿肌内注射神经追踪剂组织化学反应及荧光显微镜。结果标记神经元在脊髓L6部至S1侧角(以L6多见)可见FB阳性神经元,L6脊髓前角的腹外侧部,即Onuf’s核,同时中间外侧柱(IML)、中央管周围出现FG阳性神经元。盆神经节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发现HRP暗黑色阳性神经细胞和呈蓝色的荧光阳性神经细胞;脊髓L6部至S1灰质后联合核、中央管周围I、ML区同时出现FG、FB细胞,但未发现FG、FB的双标细胞。结论大鼠脊髓内排尿中枢主要位于脊髓L6-S1节段,主要包括支配盆神经节的PGN和支配EUS的前角神经元。灰质后联合核、中央管周围I、ML区内的亦可见少许神经元。盆神经节支配膀胱逼尿肌,是排尿反射的最后一级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 盆神经节 尿道外括约肌 追踪 脊髓前角 排尿反射 SD大鼠 下尿路 腰骶髓 追踪研究
原文传递
肾透明细胞癌脂质代谢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睿杰 刘岳南 章小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7-1022,共6页
肾透明细胞癌作为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具有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的特点。其因特征性脂质异常堆积,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下呈现透明样改变而得名,这种脂质异常堆积的现象与肾透明细胞癌内独特的脂质代谢机制关系密切。这种脂质堆积有... 肾透明细胞癌作为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具有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的特点。其因特征性脂质异常堆积,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下呈现透明样改变而得名,这种脂质异常堆积的现象与肾透明细胞癌内独特的脂质代谢机制关系密切。这种脂质堆积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但是其背后基因表达、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不仅阻碍了肾透明细胞癌的预防干预和早期诊断,而且限制了治疗策略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结合近年来肾透明细胞癌脂质代谢研究进展,为未来的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脂质代谢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