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胸腺的结构、功能与日龄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拥彬 刘德明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小鼠胸腺的结构、功能变化与日龄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日龄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和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数目变化。结果 不同日龄小鼠均可见胸腺细胞凋亡,新生小鼠、第1 4、2 8d小鼠组... 目的 探讨小鼠胸腺的结构、功能变化与日龄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日龄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和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数目变化。结果 不同日龄小鼠均可见胸腺细胞凋亡,新生小鼠、第1 4、2 8d小鼠组间无明显区别(P >0 0 5 ) ,日龄4 2、5 6d小鼠相比于幼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 <0 0 5 ;P <0 0 1 ) ,且T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 <0 0 5 )。结论 幼龄小鼠胸腺功能已成熟,并不随小鼠的发育而增强。至日龄4 2d后,胸腺细胞凋亡明显加快,胸腺萎缩,成熟T细胞减少,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胸腺 结构 功能 日龄 细胞凋亡 T淋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中枢淋巴器官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增强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能保 李辉 +5 位作者 刘向前 孙臣友 陈少容 张敏海 刘少纯 汪薇曦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5-619,共5页
本文观察了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成年 Wistar 大鼠, 将其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睡眠剥夺、噪音刺激和夜间光照4 种应激原, 无规律地交替刺激动物 6 周, 每天6 h, 制作慢性复合应激动物模... 本文观察了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成年 Wistar 大鼠, 将其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睡眠剥夺、噪音刺激和夜间光照4 种应激原, 无规律地交替刺激动物 6 周, 每天6 h, 制作慢性复合应激动物模型。采用 Morris 水迷宫和 Y- 迷宫测试大鼠学习与记忆成绩,并用 Cresyl violet 染色法对大鼠海马结构进行神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应激组动物慢性复合应激后, 在 Morris 水迷宫内寻找隐蔽平台所需的时间(潜伏期)比对照组的明显地短(P<0.05), 表明应激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明显强于对照鼠;在 Y- 迷宫内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地高(P<0.05), 表明应激鼠的明暗分辨学习能力明显强于对照鼠; 应激鼠慢性复合应激后, 其海马结构齿状回、CA3 和CA1 区神经细胞密度极明显地高于对照鼠(P<0.001)。这些结果提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和明暗分辨学习能力。本文并对慢性复合应激模式增强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复合应激 学习与记忆 MORRIS水迷宫 Y-迷宫 海马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NR2A和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程少容 刘能保 +5 位作者 张敏海 刘少纯 李辉 孙臣友 刘向前 汪薇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 CA1 、CA3、齿状回区的 NR2 A和 NR2 B的表达。结果显示 :( 1) Morris水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Y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学会躲避电击的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 2 )慢性复合应激组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NR2 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大鼠 学习 记忆 海马 NMDA受体 NR2A NR2B 表达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皮质酮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及其Ca^(2+)/CaMKII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臣友 刘能保 +7 位作者 李宏莲 张敏海 刘少纯 刘向前 程少容 李晓恒 洪小平 李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3,共5页
 在培养液中加入 10 7、10 6和 10 5浓度(mol/L)的皮质酮,采用MTT染色测定、Fura 2 /AM的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和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及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i和CaMKII...  在培养液中加入 10 7、10 6和 10 5浓度(mol/L)的皮质酮,采用MTT染色测定、Fura 2 /AM的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和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及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i和CaMKII表达的变化规律, 探讨其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Ca2+ /CaMKII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结果发现: 10 6、10 5浓度的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影响较大,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 [Ca2+ ]i分别为 113. 1022±16. 9716、155.3794±20. 7727;CaMKII的表达也明显减少;三者的变化均显著 (P<0. 01 ),而 10 7浓度的皮质酮对上述指标影响不大 (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 [Ca2+ ]i和CaMKII的表达呈现负相关(P<0. 05)。以上结果提示,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效应,浓度越高,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越大,同时也验证了皮质酮是啮齿类动物的主要的应激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CA^2+ 海马神经元 大鼠海马 表达 原代培养 细胞存活率 啮齿类动物 荧光标记 负相关
下载PDF
一种应用振荡切片显示神经元的Cox染色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汪薇曦 杨世明 +2 位作者 叶翠芳 李宏莲 李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捷、简便的大脑锥体细胞和小脑普肯耶细胞的染色方法。方法取猫、家兔、大鼠和豚鼠的大脑和小脑组织,升汞-重铬酸钾-铬酸钾固定液固定、浸染后,部分组织按传统的Cox法制片,即固定后进行火棉胶包埋、滑式切片机切片;部分... 目的探索一种快捷、简便的大脑锥体细胞和小脑普肯耶细胞的染色方法。方法取猫、家兔、大鼠和豚鼠的大脑和小脑组织,升汞-重铬酸钾-铬酸钾固定液固定、浸染后,部分组织按传统的Cox法制片,即固定后进行火棉胶包埋、滑式切片机切片;部分组织用改良法制片,即组织不经包埋而直接进行振荡切片。结果与传统Cox法相比,应用振荡切片的Cox法减少了操作程序,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神经元染色均匀,神经元突起更为完整,小突起细节显示更为满意,且背景浅淡,非特异性沉淀颗粒极少。结论应用振荡切片的Cox改良法快捷、简便,神经元染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Cox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改良 振荡切片 Cox染色法 大鼠 豚鼠
下载PDF
皮质酮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敏海 程少容 +4 位作者 刘能保 孙臣友 李辉 李晓恒 洪小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66-571,共6页
目的研究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因素,即给予的不同浓度皮质酮和其它因素分为8个组对照组、10-7mol/L皮质酮组(简称10-7组)、10-6mol/L皮... 目的研究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因素,即给予的不同浓度皮质酮和其它因素分为8个组对照组、10-7mol/L皮质酮组(简称10-7组)、10-6mol/L皮质酮组(简称10-6组)、10-5mol/L皮质酮组(简称10-5组)、10-6+高糖组、10-5+高糖组、10-6mol/L+MK801组和10-5mol/L+MK801组,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方法测量各组细胞存活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象分析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亚基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10-6、10-5浓度的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影响较大,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10-6+高糖组、10-5mol/L+高糖组、10-6mol/L+MK801及10-5mol/L+MK8014个组,分别与相同皮质酮浓度处理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10-6和10-5组海马神经元上NMDA受体亚基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7mol/L浓度的皮质酮对上述指标影响不大。结论过量的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损伤作用,NMDA受体参与了此过程,NMDA受体拮抗剂和高浓度葡萄糖可保护海马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原代培养神经元 海马 NMDA受体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性增强空间学习与记忆时突触素Ⅰ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恒 刘能保 +3 位作者 洪小平 张敏海 刘向前 刘少纯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 观察突触素Ⅰ在慢性复合应激性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大鼠海马各亚区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剥夺睡眠、噪音刺激和夜间光照 4种应激原无规律交替应激动物 6周 ,每天 6... 目的 观察突触素Ⅰ在慢性复合应激性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大鼠海马各亚区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剥夺睡眠、噪音刺激和夜间光照 4种应激原无规律交替应激动物 6周 ,每天 6h ,制作慢性复合应激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Y 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突触素Ⅰ在慢性复合应激性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结果显示 ,应激组动物慢性复合应激后在Morris水迷宫内寻找隐蔽平台所需时间 (潜伏期 )比对照组的明显地短 (P <0 0 5 ) ,在Y 迷宫内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地高 (P <0 0 5 ) ;应激组动物慢性复合应激后 ,其海马齿状回 (dentategyrus ,DG)和CA3区突触素I的免疫反应性明显地强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CA1区突触素I的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这些结果提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 ,突触素Ⅰ在大鼠海马内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复合应激 空间学习 记忆 突触素Ⅰ 大鼠 海马 表达
下载PDF
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fn2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世明 孙瑜 +3 位作者 涂志业 糜涛 陈莉莉 郭小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itofusin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itofusin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EPO治疗组(I/R+EPO)。各组分别于再灌注3h和24h后,剪取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Mfn2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3h和24h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I/R组Mfn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与I/R组相比,I/R+EPO组Mfn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降低。结论EPO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Mfn2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凋亡 Mitofusin2(Mfn2)
下载PDF
在体转染GSK-3β引起tau蛋白在PHF-1位点的过度磷酸化(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宏莲 王少辉 +3 位作者 廖晓梅 王小川 王群 王建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转染GSK-3β对tau蛋白在PHF-1位点磷酸化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随机分为GSK-3β转染组、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0.1μg/3μLGSK-3β-HA质粒和空载体分别注射入大鼠大脑,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 目的:探讨在体转染GSK-3β对tau蛋白在PHF-1位点磷酸化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随机分为GSK-3β转染组、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0.1μg/3μLGSK-3β-HA质粒和空载体分别注射入大鼠大脑,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SK-3β的表达,并应用磷酸化位点特异性抗体PHF-1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转染48h后,GSK-3β-HA表达在转染组;并且在转染区域的神经元内异常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在PHF-1表位)聚积;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与GSK-3β共定位。结论:在体转染GSK-3β引起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机制相关的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这进一步证明了GSK-3β是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的一个关键激酶,并且可作为一个防治与tau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TAU蛋白质类 磷酸化
下载PDF
正丁醇替代无水乙醇和二甲苯在制作大鼠全胚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世明 李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以正丁醇替代无水乙醇和二甲苯制作不同胎龄大鼠全胚切片的简便方法。方法收集胚龄14d(E14)、E16、E18、E20大鼠胚胎,固定及低浓度乙醇脱水后,部分标本按传统方法用无水乙醇脱水和二甲苯透明(无水乙醇-二甲苯法),另一部分... 目的探索一种以正丁醇替代无水乙醇和二甲苯制作不同胎龄大鼠全胚切片的简便方法。方法收集胚龄14d(E14)、E16、E18、E20大鼠胚胎,固定及低浓度乙醇脱水后,部分标本按传统方法用无水乙醇脱水和二甲苯透明(无水乙醇-二甲苯法),另一部分标本用正丁醇脱水、透明(正丁醇法)。所有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对两种方法从蜡块质量和切片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正丁醇法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标本处理时间容易控制,包埋块的切割性能及对肝脏组织的保存优于无水乙醇-二甲苯制片法。结论正丁醇法步骤简单且制片安全可靠,可替代无水乙醇-二甲苯法制作大鼠全胚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胚切片 正丁醇 无水乙醇 二甲苯 苏木素-伊红染色 大鼠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NR1亚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少容 刘能保 +5 位作者 张敏海 刘少纯 孙臣友 李辉 刘向前 汪薇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w ,然后作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作业测试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 目的 :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1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w ,然后作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作业测试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CA1、CA3和齿状回区内NR1的表达变化。结果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学会躲避电击的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海马内NMDA受体亚基NR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NMDA受体 海马 NR1 学习与记忆 表达 大鼠 亚基 应激 体表
下载PDF
OxLDL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DNA加合物生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世明 王颖 陈莉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oxLDL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以50μg/L oxLDL刺激24、48h后,收获细胞用于后续实验: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DNA加合物εdA水平;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内4-HNE修饰蛋白;③western b... 目的探讨oxLDL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以50μg/L oxLDL刺激24、48h后,收获细胞用于后续实验:①免疫组化染色检测DNA加合物εdA水平;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内4-HNE修饰蛋白;③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4-HNE修饰蛋白水平。结果oxLDL刺激EC及SMC中DNA加合物εdA水平及4-HNE修饰蛋白水平均较未刺激细胞组明显升高。结果 oxLDL诱导的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其继发的DNA损伤可能为oxLDL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脂质过氧化作用 亚乙烯基-DNA加合物 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单层扁平上皮铺片标本制作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世明 张敏海 +2 位作者 张亦农 汪薇曦 王小丽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00-302,共3页
单层扁平上皮在机体内分布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制作高质量的单层扁平上皮教学标本,可使学生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并掌握其基本的形态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机体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满足实验... 单层扁平上皮在机体内分布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制作高质量的单层扁平上皮教学标本,可使学生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并掌握其基本的形态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机体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保证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从动物种属、照射方式、硝酸银浓度、浸染时间等方面对单层扁平上皮铺片制作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扁平上皮 铺片 硝酸银
下载PDF
R6/2型亨廷顿病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翠芳 李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研究R6/2型亨廷顿病(HD)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揭示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利用R6/2型HD转基因小鼠模型,检测正常和HD小鼠空腹血糖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并应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正常和HD小鼠胰岛形态学... 目的:研究R6/2型亨廷顿病(HD)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揭示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利用R6/2型HD转基因小鼠模型,检测正常和HD小鼠空腹血糖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并应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正常和HD小鼠胰岛形态学差异。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R6/2型HD小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胰岛萎缩,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功能指数降低,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正常。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是引起R6/2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糖尿病 胰腺Β细胞 R6/2小鼠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正丁醇在大鼠胫骨癌痛标本石蜡切片制作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世明 刘希江 +1 位作者 曹菲 刘向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制作大鼠胫骨癌痛标本石蜡组织切片的方法。方法取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组和正常组胫骨标本,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加温脱钙联合正丁醇取代传统强酸脱钙、纯酒精脱水和二甲苯透明,制作石蜡切片后HE染色观察。结果两...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制作大鼠胫骨癌痛标本石蜡组织切片的方法。方法取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组和正常组胫骨标本,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加温脱钙联合正丁醇取代传统强酸脱钙、纯酒精脱水和二甲苯透明,制作石蜡切片后HE染色观察。结果两组大鼠胫骨癌痛标本形态结构均保存完整。与传统方法相比,制片步骤简单,脱水和透明时间较为灵活,蜡块切割性能较好。结论 EDTA与正丁醇的联合应用,是大鼠胫骨癌痛标本石蜡组织切片制作适宜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癌痛 乙二胺四乙酸 正丁醇 石蜡切片 HE染色 大鼠
下载PDF
干扰素-λ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仇颖慧 孙琬冰 +1 位作者 张家齐 周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57-563,共7页
Ⅲ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即IFN-λ,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其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α和IL-28β)。IFN-λ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IL-28Rα(又称IFN-λR1或CRF2-12)和IL-10Rβ(又称CRF2-4)链组成的异... Ⅲ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即IFN-λ,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其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α和IL-28β)。IFN-λ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IL-28Rα(又称IFN-λR1或CRF2-12)和IL-10Rβ(又称CRF2-4)链组成的异二聚体,IFN-λ结合到受体上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从而发挥与Ⅰ型IFN相似的生物学效应。IFN-λ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等方面。IFN-λ很多生物学活性与临床上应用广泛的IFN-α/β十分相似,但其受体表达局限,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λ 病毒 肿瘤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缝隙连接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昊文 刘胜洪 全小庆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存在于相邻组织细胞间特殊的膜通道结构,相邻的细胞通过缝隙连接进行着信息的交流,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缝隙连接参与了细胞间电信号传递的电偶联和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在细胞的内环境稳定、新陈代谢、增殖和...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存在于相邻组织细胞间特殊的膜通道结构,相邻的细胞通过缝隙连接进行着信息的交流,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缝隙连接参与了细胞间电信号传递的电偶联和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在细胞的内环境稳定、新陈代谢、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缝隙连接表达、分布重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均能影响缝隙连接的功能,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缝隙连接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 重构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微纤维蛋白1在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萍 王宏伟 +7 位作者 李艳萍 程佩萱 张真路 胡秀芬 刘能保 李晓恒 朱少华 郑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检测微纤维蛋白1在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中的表达,探讨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的分子学机制。方法选取因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伴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切取的儿童二叶型主动脉瓣为研究组(男11例,... 目的检测微纤维蛋白1在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中的表达,探讨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的分子学机制。方法选取因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伴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切取的儿童二叶型主动脉瓣为研究组(男11例,女1例,年龄10~18岁,平均16.7岁,其中单纯 AS 3例、单纯 AI 8例、AS-AI 1例),同期、性别、年龄相近、无心血管系统及胶原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患儿的正常三叶型主动脉瓣(健康对照组,男6例,女2例,年龄1~17岁,平均9.1岁)和性别、年龄相近风湿性心脏病患儿的主动脉瓣(风心病组,男13例,女5例,年龄12~18岁,平均16.5岁)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瓣标本中微纤维蛋白1表达,经Image-Pro Plus Version 5.0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灰度值,染色越深,灰度值越小,表明阳性越强。结果微纤维蛋白1在主动脉瓣中的表达平均灰度值为: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组170±10、正常对照组126±8、风心病组73±16,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组微纤维蛋白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风心病组(均 P<0.05),风心病组微纤维蛋白1表达显著高于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 P<0.05)。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中单纯 AS、单纯 AI、AS-AI 微纤维蛋白1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67±6、171±8、168±6,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微纤维蛋白1表达降低,可能由于先天性合成不足和(或)降解过多所致,因而主动脉瓣形态改变、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心脏缺损 先天性 纤维蛋白
原文传递
青少年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fibrillin-1及Ⅰ型胶原的变化
19
作者 黄萍 夏慧敏 +4 位作者 于明华 程佩萱 胡秀芬 刘能保 朱少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1-482,共2页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是人体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2%,常可导致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较高。先天... 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是人体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2%,常可导致主动脉瓣狭窄(As)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较高。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可能存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重构,导致瓣膜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Ⅰ型胶原 叶型 青少年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病变
原文传递
一些细胞因子对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霁函 王珊珊 周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7期886-896,共11页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分化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自我更新、神经病理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可以调节NSCs的增殖,诱导NSCs进行特定分化,这对于治疗CNS损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分化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自我更新、神经病理损伤的修复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可以调节NSCs的增殖,诱导NSCs进行特定分化,这对于治疗CNS损伤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综述了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等常见细胞因子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其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e fi 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促进NSCs增殖,IL-1β、IL-17、IFN-α抑制NSCs增殖。IL-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FN-γ促进NSCs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TNF-α、IL-1β促进NSCs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有些细胞因子仅对增殖或分化有影响,有些细胞因子对增殖和分化均有影响。此外,大多数细胞因子的不同亚型产生的效应大致相同,但少数亚型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因子 增殖 分化 生长因子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