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汉琳 叶繁 +2 位作者 李明强 周立文 吴树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2h(T2)和术后24h(T3)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T细胞和NK细胞数量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在T2和T3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T1时点CD3+、CD3+CD4+、CD3+HLA-DR+和NK细胞较T0明显下降(P<0.05),B组于T1时降到最低,A组于T2时降到最低,在T1~T3时点B组各指标明显高于A组(P<0.05),T3时点B组各指标恢复到T0水平,而A组仍明显低于T0水平(P<0.05)。T2和T3时点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辅以硬膜外镇痛比全凭静脉麻醉辅以静脉镇痛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抑制更轻,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免疫 细胞 T淋巴细胞 NK细胞
下载PDF
胸腺肽α_1对神经外科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汉琳 侯熔 +2 位作者 李明强 吴树宁 雷成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33-835,共3页
目的了解胸腺肽α1对神经外科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神经外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麻醉前用胸腺肽α1,对照组未使用。分别于麻醉前、手术1 h、术毕和术后5 ... 目的了解胸腺肽α1对神经外科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神经外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麻醉前用胸腺肽α1,对照组未使用。分别于麻醉前、手术1 h、术毕和术后5 d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CD56+)数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1 h 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术毕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指标有所回升,但研究组回升的幅度较对照组大,术后5 d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均回到麻醉前水平。结论胸腺肽α1减小了神经外科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下降的程度,能明显减轻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分析与临床抉择 被引量:9
3
作者 胡霁 余奇劲 +1 位作者 王晓玲 汪华新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5期34-35,60,共3页
本文系统详细的阐述了妊娠期间妇女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对麻醉的不良影响,指出了剖宫产手术时麻醉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分析了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时所具有的优缺点,最后作者对剖宫产手术时如何合理科学的选择麻醉方... 本文系统详细的阐述了妊娠期间妇女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对麻醉的不良影响,指出了剖宫产手术时麻醉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分析了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时所具有的优缺点,最后作者对剖宫产手术时如何合理科学的选择麻醉方法进行了必要的临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妇女 剖宫产手术 麻醉方法 临床思考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圣平 邹时宏 甘孝红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心钠素(ANP)浓度的影响。方法30例行LC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15例。在手术的不同阶段,抽取静脉血标本...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心钠素(ANP)浓度的影响。方法30例行LC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15例。在手术的不同阶段,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P的浓度,同时记录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和气道的压力。结果麻醉插管后,两组ANP开始下降,气腹后10、30min两组ANP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B两组气道压力较麻醉前均明显上升(P<0.01);气腹后10minA组血压、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5),B组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老年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LC,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 硬膜外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心钠素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袁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术前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常规组采...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术前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常规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炎性细胞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与认知障碍的变化情况,统计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24 h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后3、6 h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后3、6、24、48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炎症反应较小,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概率较低,适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炎性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七氟醚与氯胺酮做基础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胡霁 余奇劲 +1 位作者 王晓玲 周青山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1期43-44,55,共3页
为了寻找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比较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将该类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组(K组)和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基础麻醉组(S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其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 为了寻找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比较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将该类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组(K组)和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基础麻醉组(S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其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S组与K组患儿相比,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K组患儿基础麻醉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明显多于S组,且术后呕吐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S组。因此,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做基础麻醉是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时较为理想的基础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氯胺酮 唇腭裂 手术 婴幼儿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唤醒试验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年云 王力甚 倪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矫形外科学 麻醉 全身 唤醒试验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作用及其S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义龙 姚永远 +2 位作者 贺海明 赵以林 刘高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1723-1726,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作用及对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7月该院骨科82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作用及对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7月该院骨科82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施以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效果、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及镇痛与下床活动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麻醉前后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92.68%(38/41),总有效率为100.00%(41/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1%(26/41)和80.49%(33/41);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88%(2/41),无尿潴留发生[0.00%(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14/41)和19.51%(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明显,麻醉时效性更长,且并发症更少,同时还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对手术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安全性较为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骨科手术
下载PDF
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多点注射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志 张志发 +1 位作者 王维 彭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全麻后T组在超声引导下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全麻后T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33%罗哌卡因行区域阻滞,每侧肋缘下腹横平面2针6点法联合腹直肌鞘1针2点法注射,双侧容量共60mL;C组全麻不阻滞。记录患者腹壁穿刺前后1、3、5、10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后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T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无明显变化(均P>0.05);C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T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较C组低(均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T组少于C组(P<0.05)。结论全麻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镇痛 胃癌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志 陈锐 +3 位作者 夏维 彭晓红 徐昊 许闫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为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择期行PVP或PKP的患者71例,其中...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为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择期行PVP或PKP的患者71例,其中男13例,女58例,年龄57~93岁,体重46~89 kg,ASAⅠ~Ⅲ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组,n=36),或局部浸润麻醉(C组,n=35)。E组在超声引导下于病椎两侧行竖脊肌平面阻滞,每侧注入0.4%罗哌卡因注射液15 mL;C组患者由手术医生于病椎两侧行局部麻醉,每侧用1%利多卡因15 mL。测试两组患者麻醉后皮区感觉阻滞效果,记录术中其它药物用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PVP/PKP工作套管软组织穿刺时(t2)、套管入椎弓根后(t3)、套管进椎体内时(t4)、球囊扩张时(t5)、骨水泥注入后(t6)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 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有无感觉异常和双下肢肌力,记录开始下地行走的时间;记录有无其它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皮区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段,E组VAS评分均较C组低,两组VA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6时段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补救浸润麻醉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6、12、24 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PVP/PKP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镇痛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62例麻醉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金星 李明强 田时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630-6631,共2页
对我院2003-08~2006-09 62例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麻醉处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肾上腺囊肿/诊断 减压术 外科 腹腔镜检查 麻醉
下载PDF
双侧嗜铬细胞瘤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麻醉体会
12
作者 倪婉 饶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34-2434,共1页
患者男,23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感心悸、气短1年余”入院。患者幼时因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未行治疗。近一年来感活动后,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偶感心悸,气短,无明显胸... 患者男,23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感心悸、气短1年余”入院。患者幼时因感冒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未行治疗。近一年来感活动后,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偶感心悸,气短,无明显胸闷及呼吸困难,不伴畏寒发热,无咳嗽、胸痛,发病以来体重明显降低并乏力,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心率80次/min,血压190/116mmHg,呼吸20次/min,体温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嗜铬细胞瘤 麻醉 双侧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杂音 医院就诊 呼吸困难
下载PDF
麻醉药物防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13
作者 樊晓娜 刘娇 +2 位作者 王黔艳 张双霜 胡霁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366-2369,2376,共5页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因其发生机制复杂、病情严重后果而被广泛重视。近年来,麻醉药物对器官的保护作用成为学者关注及研究的热点,其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调节自噬水平及维持血脊髓屏障完整等多种机制,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运动...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因其发生机制复杂、病情严重后果而被广泛重视。近年来,麻醉药物对器官的保护作用成为学者关注及研究的热点,其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调节自噬水平及维持血脊髓屏障完整等多种机制,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运动神经元损伤。本文就常用麻醉药物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的防治效果、剂量及机制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七氟烷 异氟烷 动物实验 综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倪蓉 韩传刚 王力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7-560,共4页
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是根据体表解剖标志或盲探操作获得针刺的异感来定位目标神经,藉此进行穿刺。这些方法常因解剖变异、肥胖致体表标志不清、患者不能合作等因素,使得神经定位不准确,局部麻醉药无法注射到神经组织周围的理想部... 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是根据体表解剖标志或盲探操作获得针刺的异感来定位目标神经,藉此进行穿刺。这些方法常因解剖变异、肥胖致体表标志不清、患者不能合作等因素,使得神经定位不准确,局部麻醉药无法注射到神经组织周围的理想部位,阻滞成功率常较低。有时需加大药物的剂量或容量,以增加其弥散作用而达到阻滞目的,因此局部麻醉药的用量较大,容易出现毒副反应,误伤神经和血管等,产生较多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 局部麻醉药 体表解剖标志 神经阻滞方法 解剖变异 体表标志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浅低温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汉 程江霞 +1 位作者 赵彬 彭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8,8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浅低温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与单一治疗对中枢神经保护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组(I),浅低温组(T),右美托咪定组(D),浅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H)。建立大鼠脑缺血... 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浅低温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与单一治疗对中枢神经保护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缺血再灌注组(I),浅低温组(T),右美托咪定组(D),浅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定组(DH)。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全脑缺血前,I组与D组维持大鼠颞肌温度37.5℃,T组与DH组维持大鼠颞肌温度35℃约30min,温度稳定后D组和DH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0μg/kg预处理,于再灌注12h(T1)、24h(T2)和72h(T3)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评分),然后各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干湿重法测量缺血脑组织含水量,每组另取6只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与I组比较,T组,D组,DH组3个时点的NDS评分降低(均P<0.05);右美托咪定联合浅低温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缩小梗死体积(均P<0.01);DH组的髓过氧化物酶(MPO)、IL-6、TNF-α含量降低(均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时神经保护作用优于单一治疗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浅低温 缺血再灌注损伤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正中、桡、尺神经阻滞与单纯肌间沟阻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海 鲍磊 +2 位作者 胡锦涛 焦晶晶 彭晓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肌沟联合腋路正中、桡、尺神经阻滞与单纯肌间沟阻滞的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肘前手术给予0.5%罗哌卡因20mL单纯肌间沟阻滞。另选30例给予0.5%罗哌卡因,肌间沟11mL,腋路正中、桡、尺神经9mL。专人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肌沟联合腋路正中、桡、尺神经阻滞与单纯肌间沟阻滞的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肘前手术给予0.5%罗哌卡因20mL单纯肌间沟阻滞。另选30例给予0.5%罗哌卡因,肌间沟11mL,腋路正中、桡、尺神经9mL。专人评估注射局麻药后10、15min前臂正中、桡、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评分(未阻滞=3,完全阻滞=0)。结果阻滞10、15min时联合组总得分(运动+感觉)11.5(9.7~13.2),6.8(5.5~8.3)较肌间沟组13.8(11.7~15.9),9.4(7.4~11.8)有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阻滞明显提高麻醉效果,使阻滞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阻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撞击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鹏 陈丹丹 +5 位作者 陈彰强 程江霞 秦汉 李霞 杨文超 彭晓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撞击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的保护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胸部创伤模型组(T组)、胸部创伤模型^+右美托咪定处理组(TD组)和胸部创伤模型^+右美托咪定^...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撞击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的保护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胸部创伤模型组(T组)、胸部创伤模型^+右美托咪定处理组(TD组)和胸部创伤模型^+右美托咪定^+育亨宾(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组(TDY组)。C和D组只麻醉不创伤,T、TD、TDY组复制大鼠胸部撞击模型。持续监测五组大鼠创伤后0.5、1、2、4和6h的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IAP),处死前抽取动脉血0.5ml行动脉血气分析;采用免疫组织法检测肺组织NF-κB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浓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PMN),计算肺湿/干比(W/D);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创伤后0.5、1、2h时D组MIAP明显高于T组,创伤后4和6h时D组MIAP明显低于C和T组(P<0.05);创伤后1hTDY组MIAP明显高于,创伤后4和6hTDY组MIAP明显低于C和TD组(P<0.05)。T、TD和TDY组PaO_2、PaCO_2明显低于,pH、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1)。D、TD和TDY组PaO_2、PaCO_2明显高于,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低于T组(P<0.01),T组pH明显高于D组,但明显低于TD、TDY组(P<0.01)。D组肺组织NF-κBp65,T、TD和TDY组肺组织NF-κBp65、W/D和PMN明显高于C组(P<0.05);D、TD、TDY组肺组织NF-κBp65、M/D和PMN明显低于T组(P<0.01);TDY组肺组织NF-κBp65、M/D和PMN明显高于TD组(P<0.01)。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创伤性肺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胸部撞击伤 急性肺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可视喉镜经口明视插管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史艳燕 鲍磊 +3 位作者 赵彬 彭晓红 张传汉 吴明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可视喉镜和传统直接喉镜对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手术患者50例,术前服用同类抗高血压药物。随机分为可视喉镜(A)组(n=25)和传... 目的:观察应用可视喉镜和传统直接喉镜对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全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手术患者50例,术前服用同类抗高血压药物。随机分为可视喉镜(A)组(n=25)和传统直接喉镜(B)组(n=25)。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和5min(Ts)等6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两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A组和B组[(51±10)svs(53±8)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5例需轻压环状软骨以改善声门显露。气管插管后(T3-T5)两组的BP和HR均比T1升高,而且T2-T5 B组的BP、HR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可视喉镜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更小,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是此类患者全麻诱导插管的理想麻醉器械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可视喉镜 气管插管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汉琳 田时明 +2 位作者 吴树宁 李明强 周立文 《西部医学》 2012年第5期903-905,共3页
目的比较等效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液,F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观... 目的比较等效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液,F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观察记录测麻醉前、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小时罗哌卡因的用量和有效按压次数、运动功能的评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S组和F组在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在各时间点S组VAS评分稍低于F组(P>0.05);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S组明显低于F组(P<0.05),有效PCEA次数S组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和3μg/ml芬太尼用于PCEA分娩镇痛都是有效的,但是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罗哌卡因用药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罗哌卡因 镇痛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向强 杨小文 +2 位作者 董爱萍 王荣 王力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对患者部分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27例、房间隔缺损13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前和体外循环(ex...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对患者部分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27例、房间隔缺损13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前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开始时各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对照组行常规ECC。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ECC结束时(T2)、术毕6 h(T3)、24 h(T4)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ECC结束后两组TNF-α、IL-2、IL-10均有明显增高;U组TNF-α、IL-2在T2、T3、T4时点增值较C组为低(P<0.05,<0.01),而IL-10在T2、T3、T4时点增值则较C组为高(P<0.05,<0.01)。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可减少TNF-α、IL-2、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可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ECC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细胞因子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