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核医学在临床前分子靶向诊疗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3-715,共3页
核医学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以及诊疗一体化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靶分子与相应分子探针、放射性药物高度特异性结合的优势,可为实现诊疗一体化创造条件。基于抗体、受体、基因或纳米载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分... 核医学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以及诊疗一体化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也是今后核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靶分子与相应分子探针、放射性药物高度特异性结合的优势,可为实现诊疗一体化创造条件。基于抗体、受体、基因或纳米载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及靶向治疗药物有可能为某些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一体化 实验核医学 分子靶向 临床前 靶向治疗药物 分子探针 特异性结合 放射性药物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核医学影像检查的工作流程及防护建议 被引量:22
2
作者 兰晓莉 孙逊 +11 位作者 覃春霞 阮伟伟 胡佳 林静 胡帆 王婷 夏晓天 张永学 安锐 高再荣 吴艳艳 熊莉娟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2019年12月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武汉及全国多地流行。与放射科检查不同,核医学影像检查流程更加复杂、工作场所多、工作人员多,对患者的管理更加复杂,防护要求更高。本文结合SPECT和PET影像检查特点,提出了确诊... 2019年12月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武汉及全国多地流行。与放射科检查不同,核医学影像检查流程更加复杂、工作场所多、工作人员多,对患者的管理更加复杂,防护要求更高。本文结合SPECT和PET影像检查特点,提出了确诊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核医学进行影像检查中防护流程的建议,旨在最大程度减少医护人员感染,有效降低检查过程中病毒传播的风险,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核医学 防护与控制
原文传递
《核医学》线上慕课资源库在核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
3
作者 夏晓天 赵肖雄 +2 位作者 李蕾 覃春霞 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377,共4页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译作"慕课",其作为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实现了医学教育线上全程教与学的融合,带来了医学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首个《核医学》线上慕课资源库不仅是线上教学...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译作"慕课",其作为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实现了医学教育线上全程教与学的融合,带来了医学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首个《核医学》线上慕课资源库不仅是线上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力支撑,进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该文根据《核医学》慕课应用于多校本科生教学的结果,阐述慕课作为线上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知识内化的明显优势,为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远程 教育 医学 本科 核医学
原文传递
分子影像探测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靶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纯宝 兰晓莉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原因,易损斑块的早期检出和准确评价对血管粥样硬化的临床预防和及时干预有重要意义。分子影像能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在易损斑块的早期发现和评估方面优...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原因,易损斑块的早期检出和准确评价对血管粥样硬化的临床预防和及时干预有重要意义。分子影像能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在易损斑块的早期发现和评估方面优势明显。合适的靶点是进行分子探针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不同显像模式的探针应用于易损斑块的探测,其靶点涉及低密度脂蛋白、巨噬细胞、黏附分子、微小钙化、活化酶类、细胞凋亡、增殖基因、整合素、血栓等各个方面。不同靶点的分子探针对易损斑块的探测机制不同。探测效果也各有差异。笔者就分子影像探测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靶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 分子成像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纳米抗体用于分子影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志凌 兰晓莉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2,共5页
纳米抗体作为一种新型抗体片段,保留了完整的抗原结合部位,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等特性,非常适于构建分子探针用于分子影像。体外实验显示,以纳米抗体为基础的分子影像探针与抗原的亲和力可达到nmol水平。在肿瘤... 纳米抗体作为一种新型抗体片段,保留了完整的抗原结合部位,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等特性,非常适于构建分子探针用于分子影像。体外实验显示,以纳米抗体为基础的分子影像探针与抗原的亲和力可达到nmol水平。在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动物模型中,纳米抗体分子探针可高特异性地结合到靶器官,未结合的部分由肾脏迅速排泄,具有较高的靶/血液(T/B)比值,可清晰显示病变组织。经结构改造或化学修饰后,纳米抗体与靶器官的亲和力和滞留量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其在分子影像中的应用。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纳米抗体为基础的分子影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良好应用前景日渐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抗体 分子显像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于聪聪 兰晓莉 张永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5,共5页
近年来,影像学探测到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常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明确诊断肿大淋巴结的性质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但是,纵隔解剖结构较复杂,与许多重要的组织、器官关系密切,组织活检较困难,因此纵隔病变的诊断是临床上的难点。目前对于... 近年来,影像学探测到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常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明确诊断肿大淋巴结的性质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前提。但是,纵隔解剖结构较复杂,与许多重要的组织、器官关系密切,组织活检较困难,因此纵隔病变的诊断是临床上的难点。目前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检查手段包括有创性检查和无创性检查。前者包括纵隔镜、胸腔镜、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及食管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 18F-FDG PET/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核素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7
作者 胡闻竹 覃春霞 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 不同分期的预后差异较大, 而其危险度分期系统完全基于影像学判断。核素显像在多种肿瘤的诊断和分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分期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 不同分期的预后差异较大, 而其危险度分期系统完全基于影像学判断。核素显像在多种肿瘤的诊断和分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及分期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显像剂主要包括儿茶酚胺受体类、葡萄糖代谢类、生长抑素受体类等, 该文主要讨论这些显像剂在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99Tc^m-亚锡葡庚糖酸钠结合GGC序列监测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鹏 兰晓莉 +2 位作者 何勇 陈铨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 构建以金属结合肽(双甘氨酰半胱氨酸,即GGC序列)为核素报告基因、人VEGF165为治疗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99Tcm-GH为报告探针,探讨该报告系统监测治疗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pcDNA3-VEGF165质粒线性化后,将金属结合肽GGC序列连... 目的 构建以金属结合肽(双甘氨酰半胱氨酸,即GGC序列)为核素报告基因、人VEGF165为治疗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99Tcm-GH为报告探针,探讨该报告系统监测治疗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pcDNA3-VEGF165质粒线性化后,将金属结合肽GGC序列连于VEGF165基因C端,通过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连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5-VEGF165GGCmotif-IRES-EGFP(Ad5-VIE),同时构建腺病毒包装EGFP(Ad5-EGFP)为对照.以不同感染复数(MOI=0,10,25,50,100)Ad5-VIE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后,用99Tcm-GH为报告探针,研究感染细胞摄取动力学(30,60,90和120 min)情况,以检测GGC序列在MSC中的表达,并与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的VEGF165表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荧光显微镜及实时定量PCR检测EGFP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成组t检验、q检验和直线(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以Ad5-VIE感染MSC后,不同MOI摄取实验结果示细胞对99Tcm-GH的摄取率随病毒MOI的增加而逐渐增加(r2=0.86,P<0.05),并且在MOI=100时达到(7.94±0.75)%;不同时间摄取实验示随99Tcm-GH孵育时间延长,细胞摄取率逐步增高,至120 min时达到(7.72±0.22)%.Ad5-VIE感染组与Ad5-EGFP感染组摄取率在各个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0~54.92,P均<0.05).在mRNA水平上,VEGF165及EGFP表达均随病毒MOI增加而增加(r2=0.99,P<0.05).不同MOI下细胞对99Tcm-GH的摄取与VEGF165蛋白表达呈较好的相关性(r2=0.90,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表明人VEGF165目的 基因在MSC中成功表达.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被感染细胞中的EGFP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的重组腺病毒系统Ad5-VIE感染MSC对99Tcm-GH的摄取与VEGF165表达呈正相关.以GGC多肽为报告基因可以监测治疗基因VEGF165的表达,为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 半胱氨酸 肽类 基因 报告 葡庚糖酸盐 大鼠
原文传递
^99Tc^m-HYNIC-Annexin V动脉粥样硬化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代娟 兰晓莉 +3 位作者 张永学 张国鹏 常伟 张斌青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HYNIC)-膜联蛋白V(Annexin V)显像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价值。方法5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通过免疫损伤血管和12周高脂饮食制备成AS模型(实验组),白兔耳缘静脉按体质量注射^99Tc^m-HYNIC-An... 目的探讨^99Tc^m-联肼尼克酰胺(HYNIC)-膜联蛋白V(Annexin V)显像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价值。方法5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通过免疫损伤血管和12周高脂饮食制备成AS模型(实验组),白兔耳缘静脉按体质量注射^99Tc^m-HYNIC-Annexin V 37MBq/kg,分别行活体和离体血管的^99Tc^m-HYNIC—Annexin V显像。5只未经特殊处理的同种白兔行活体显像作为对照。对实验组兔的主动脉分段后,测定各片段质量和放射性计数,并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像剂注射后2h,实验组兔主动脉可见放射性摄取达峰值,而对照组未见明显的放射性摄取,前者靶/非靶(T/NT)比值(2.70±0.26)明显高于后者(1.30±0.13,t=1.99,P〈0.05)。实验组兔的主动脉血管斑块片段放射性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为(0.075±0.016)%ID/g,明显高于非斑块血管片段[(0.035±0.013)%ID/g,前者是后者的(4.55±0.99)倍,t=4.77,P〈0.001];两者的凋亡细胞指数(AI)分别为(40.53±14.94)%和(11.90±7.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1)。所有血管片段的放射性摄取(%ID/g值)与AI呈正相关(r=0.98,P〈0.001)。结论^99Tc^m-HYNIC-Annexin V可以无创性地检测AS斑块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凋亡 膜联蛋白 V 放射性核素显像
原文传递
核素显像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晓莉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危害人体健康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发现,AS斑块破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常用于AS斑块的诊断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多普勒显像、...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危害人体健康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发现,AS斑块破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常用于AS斑块的诊断技术,如冠状动脉造影、多普勒显像、电子束CT(EBCT)等,均仅能提供斑块的大小、钙化及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等解剖学特征。这些依靠形态学改变的诊断手段只有在粥样斑块足够大、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挥作用,而对斑块性质、组成成分等因素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核素显像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多普勒显像 解剖学特征 形态学改变 人体健康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及常规影像学检查在探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红 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2-505,共4页
早期、正确找到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的原发肿瘤病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CUP患者来说,其诊断及治疗至今仍是临床一大挑战.该文主要综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18F-FDG PET/CT在诊断CUP、指导治疗决... 早期、正确找到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的原发肿瘤病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CUP患者来说,其诊断及治疗至今仍是临床一大挑战.该文主要综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18F-FDG PET/CT在诊断CUP、指导治疗决策及评估预后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未知原发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I型内含子核酶介导靶向CEA双报告基因显像的体外研究
12
作者 张雅婧 陈继征 +4 位作者 高雪梅 胡雪 张晓 梁嘉前 高再荣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CEA的以I型内含子核酶为载体核心介导的生物发光一核素双报告基因显像系统。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靶向CEA的I型内含子核酶及核酶-荧光素酶-胸苷激酶(Rib53-Fluc-tk)报告质粒,采用细胞生物发光等方法检测核酶反式剪... 目的构建靶向CEA的以I型内含子核酶为载体核心介导的生物发光一核素双报告基因显像系统。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靶向CEA的I型内含子核酶及核酶-荧光素酶-胸苷激酶(Rib53-Fluc-tk)报告质粒,采用细胞生物发光等方法检测核酶反式剪接产物的表达;以Iodogen固相氧化法合成131I-氟-碘阿糖呋喃基尿嘧啶(FIAU),行细胞摄取实验。采用两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ib53一Fluc—tk测序正确;乳腺癌细胞MCF-7的荧光素酶比值增高,可达O.64±0.10(n=4);MCF-7细胞转染Rib53-Fluc—tk后的反式剪接产物条带大小为520bp,测序结果正确;pCDNA3.1-CEA及Rib53-Fluc-tk共转人胚。肾细胞293T,可探测到生物发光信号。131I—FIAU的标记率为(64.02±4.79)%(n=3),放化纯为(95.96±1.07)%(n=3),标记产物在人血清中24h的稳定性高。293T单独转染Rib53-Fluc-tk,细胞摄取率仅为(0.31±0.01)%(n=4);293T共转染pCDNA3.1-CEA、Rib53-Fluc-tk质粒,细胞摄取率增加至(1.40±0.06)%(n=4),F=1007.29,t=136.34,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I型内含子核酶为核心介导的靶向CEA的双报告基因系统,并对CEAmRNA进行了生物发光以及细胞摄取的检测,为改善传统报告基因显像的特异性奠定了体外实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报告 阿糖呋喃尿嘧啶 癌胚抗原 生物发光成像
原文传递
1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低磷骨软化症的综合影像分析一例
13
作者 孙逊 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51-752,共2页
患者女,29岁,双下肢乏力、疼痛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并行走不稳。1年后渐出现双侧腹股沟、右大腿内侧牵拉性痛,后渐累及腰椎、胸廓,活动、咳嗽时明显,休息时好转。起病以来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吞... 患者女,29岁,双下肢乏力、疼痛1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并行走不稳。1年后渐出现双侧腹股沟、右大腿内侧牵拉性痛,后渐累及腰椎、胸廓,活动、咳嗽时明显,休息时好转。起病以来无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既往无特殊患病史、用药史及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影像分析 骨软化症 双下肢乏力 低磷 进行性加重 无意识障碍 大小便失禁
原文传递
131^I-FIAU在不同载体介导的HSV1-tk转导心肌细胞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小花 兰晓莉 +2 位作者 王瑞华 刘影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为以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HSV1-tk)为报告基因的核素心脏显像寻找合适的载体并提供依据。方法以胶原酶单次消化法获得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应用重组腺病毒Ad5-HSV1-tk(Ad5-tk)和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包裹的重... 目的为以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HSV1-tk)为报告基因的核素心脏显像寻找合适的载体并提供依据。方法以胶原酶单次消化法获得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应用重组腺病毒Ad5-HSV1-tk(Ad5-tk)和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包裹的重组质粒pDC316-tk(pDC316-tk/lipoplex)将报告基因HSV1-tk转导入细胞,以空载体腺病毒作为对照;采用Iodogen固相氧化法对特异性报告探针氟-碘阿糖呋喃基脲嘧啶(FIAU)进行131^I标记,经Sep-Pak C18反相色谱层析柱纯化后,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比较各组细胞对131^I-FIAU的摄取情况,并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不同载体介导HSV1-tk转导心肌细胞后HSV1-tk的表达。结果131^I-FIAU的标记率为(53.82±2.05)%,放化纯为(94.85±1.76)%,标记物在体外稳定存在;转导后5h,Ad5-tk感染组和pDC316-tk/lipoplex转染组对131^I-FIAU的摄取率分别为(12.55±0.37)%、(2.09±0.34)%,且各时间点摄取率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t=12.978~38.253,P均〈0.01);2种载体介导心肌细胞转导后24h,RT—PCR即可检测到HSV1-tk mRNA的表达,且Ad5-tk感染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DC316-tk/lipoplex转染组(3.11±0.14与1.60±0.05,t=17.663,P〈0.0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中二者阳性率分别为(81.70±0.40)%、(22.06±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7,P〈0.01)。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HSV1-tk感染心肌细胞的效率和对标记探针的摄取率均明显高于脂质体介导组,其可做为活体报告基因心脏显像的载体,可得到更为清晰的显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细胞 培养的 基因 转导 遗传 碘放射性同位素 阿糖呋喃脲嘧啶
原文传递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预定位免疫PET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苑陆杰 李慧玲 +2 位作者 盖永康 张永学 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采用预定位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阴性荷瘤鼠中探索西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Cetuximab)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的可行性。方法:以反式环辛烯(TCO)-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修饰Cetuximab获得Cetuximab-TCO。以2,2′-((6... 目的:采用预定位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阴性荷瘤鼠中探索西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Cetuximab)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的可行性。方法:以反式环辛烯(TCO)-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修饰Cetuximab获得Cetuximab-TCO。以2,2′-((6-氨基-1-(4,7-双(羧甲基)-1,4,7-三氮烷-1-基)己烷-2-基)氮杂二酰基)二乙酸(L-NETA)为螯合剂,制备^(68)Ga-L-NETA-四嗪(Tz)分子探针,测定其标记率、稳定性。体外培养基底样乳腺癌细胞MDA-MB-468(EGFR+)和MDA-MB-231(EGFR-),进行细胞摄取及阻断实验。用Balb/c-nu小鼠建立MDA-MB-468和MDA-MB-231皮下荷瘤鼠模型;将50μg Cetuximab-TCO注入荷瘤鼠体内,经过不同时间(48、36、24和12 h)后再注射^(68)Ga-L-NETA-Tz,利用"TCO-Tz"反应(点击化学特异性结合)实现^(68)Ga-L-NETA-Tz与Cetuximab-TCO的体内连接;进行小动物PET显像及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成功制备^(68)Ga-L-NETA-Tz分子探针,标记率>95%,2 h放化纯>95%。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证实了预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先后加入Cetuximab-TCO与^(68)Ga-L-NETA-Tz后,1 h时MDA-MB-468细胞摄取率可达(0.69±0.04)%。体内PET显像及生物分布实验结果示,提前36 h注射Cetuximab-TCO,MDA-MB-468荷瘤鼠有最高的肿瘤摄取值[(0.77±0.05)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 h]及最佳的靶/非靶比值(肿瘤/肌肉:4.67±0.46);给予过量Cetuximab的阻断组、未提前注入Cetuximab-TCO组及MDA-MB-231组肿瘤未见明显摄取[(0.35±0.01)、(0.39±0.05)、(0.45±0.10)%ID/g;F=15.50,P=0.002]。结论:采用预定位技术,通过先后注射Cetuximab-TCO和^(68)Ga-L-NETA-Tz,在荷瘤鼠模型中成功进行了靶向EGFR免疫PET显像,为单抗免疫PET显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点击化学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乳腺肿瘤 小鼠
原文传递
靶向EGFR可见光量子点用于三阴乳腺癌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文霞 刘振 +3 位作者 盖永康 蒋亚群 苑陆杰 兰晓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0-267,共8页
目的探索可见光量子点(QDs)作为载体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用于三阴乳腺癌体外和在体靶向显像的可行性。方法水溶性QDs与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反应合成探针QD-Cetuximab,检测其形态、粒径、稳定性和发光特性。培养人乳腺癌... 目的探索可见光量子点(QDs)作为载体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用于三阴乳腺癌体外和在体靶向显像的可行性。方法水溶性QDs与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etuximab)反应合成探针QD-Cetuximab,检测其形态、粒径、稳定性和发光特性。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468(EGFR+)和MDA-MB-453(EGFR-),与QD-Cetuximab和QDs温育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细胞显像和荧光定量分析。制备MDA-MB-468荷瘤裸鼠8只,经尾静脉注射100μl QD-Cetuximab和QDs,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显像结果和探针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电镜下QD-Cetuximab粒径为(40.34±2.44)nm,动态光散射(DLS)结果示其水合粒径为(57.85±4.69)nm,且结构稳定。QD-Cetuximab浓度≤50 nmol/L时,细胞相对存活率>90%;而当浓度增至100 nmol/L,细胞相对存活率降至(72.52±4.91)%。MDA-MB-468经QD-Cetuximab温育后发出的红色荧光比MDA-MB-468用QDs温育和MDA-MB-453用QD-Cetuximab、QDs温育的均强,标准化后的荧光强度定量分析显示QD-Cetuximab组荧光强度是QDs组的5.1倍(863.36/169.97)。流式细胞分析示MDA-MB-468摄取QD-Cetuximab和QDs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t值:12.25~38.11,均P<0.05),25、50、100和200 nmol/L浓度下QD-Cetuximab组的平均荧光强度与QDs组的比值分别为5.4、6.9、7.4和6.2。QD-Cetuximab和QDs探针在体内都主要聚集在肝,在肝发出荧光的背景下肿瘤发出的荧光不明显,但离体瘤组织可见荧光,QD-Cetuximab组和QDs组的离体瘤组织荧光强度分别为(2.46±0.60)×104和(1.29±0.05)×104(t=3.392,P=0.015)。结论偶联Cetuximab的QDs增加了对表达EGFR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的靶向能力;QD-Cetuximab在三阴乳腺癌裸鼠离体成像效果尚可,但需进一步修饰,减少肝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量子点 抗体 单克隆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小鼠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刺激状态Tg预测^131I清甲治疗后Tg水平的价值 被引量:20
17
作者 高再荣 常伟 +4 位作者 崔坤炜 曹卫 曹国祥 黄代娟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预测^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后Tg水平的价值。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8例,其中男28例,女110例,年龄6~70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已行甲...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预测^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后Tg水平的价值。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8例,其中男28例,女110例,年龄6~70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其中102例同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于术后3~4周行^131I清甲治疗。^131I清甲治疗前后定期复查血清FT3、FT4、促甲状腺激素(佟H)、Tg抗体(TgAb)和Tg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行相关分析和两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甲状腺切除术后和清甲治疗后刺激状态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60,P〈0.01),清甲治疗后Tg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术后Tg水平分别为(199.8±327.7)μg/L、(3.5±5.6)μ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7,P〈0.01)。76%(78例)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1%(446枚)切除的淋巴结为阳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与术后及清甲治疗后刺激状态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7,0.633,P均〈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刺激状态Tg可有效预测^131I清甲治疗后Tg水平,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结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降低清甲治疗后Tg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甲状腺球蛋白 碘放射性同位素
原文传递
利用报告基因rNIS监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大鼠心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硕 兰晓莉 +6 位作者 曹卫 曹国祥 张国鹏 张斌青 吴涛 常伟 张永学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钠碘转运体(rNIS)作为报告基因监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移植至大鼠心肌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含rNIS/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rNIS/EGFP),转染rBMSC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表达EGF... 目的 研究大鼠钠碘转运体(rNIS)作为报告基因监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移植至大鼠心肌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含rNIS/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rNIS/EGFP),转染rBMSC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表达EGFP情况.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大鼠分为3组,rNIS组大鼠心肌内移植转染rNIS的rBMSC 抑制组大鼠心肌内移植转染rNIS的rBMSC,γ显像前口服高氯酸纳 对照组大鼠心肌内移植未转染病毒的rBMSC.细胞移植到大鼠心肌后,以99TcmO4-作为报告探针对大鼠进行γ显像,随后进行生物学分布实验,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rNI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中CD11b、CD29、CD34、CD44、CD45和CD90表达情况.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用t检验分析.结果 重组腺病毒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高表达EGFP的rBMSC.rNIS转染的rBMSC移植到大鼠心肌后,γ显像能清晰显示移植部位的心肌,心肌/右前肢放射性比值(RUR)为6.7±0.4,对照组RUR为3.0±0.2,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3.生物学分布实验中,对照组心肌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为2.5±0.4,明显低于rNIS组的60.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P<0.001.移植心肌组织中rNIS的基因和蛋白都高表达,而对照组心肌组织rNIS表达较低.移植转染细胞的心肌组织中,CD29、CD44、CD90表达阳性,CD11b表达弱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结论 rNIS可作为报告基因有效监测rBMSC移植大鼠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 骨髓 干细胞 移植 钠碘转运体 放射性核素显像
原文传递
131I-FIAU/TK报告基因系统监测大鼠脑梗死模型中移植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涛 安锐 +2 位作者 张斌青 孙逊 郎军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的检测经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大鼠脑梗死模型中131I一氟一碘阿糖呋喃基尿嘧啶(FIAU)的生物分布及脑组织中胸苷激酶(TK)基因的表达,为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无创性监测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携带TK一内... 目的检测经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大鼠脑梗死模型中131I一氟一碘阿糖呋喃基尿嘧啶(FIAU)的生物分布及脑组织中胸苷激酶(TK)基因的表达,为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无创性监测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携带TK一内部核糖体连接位点一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IRES—BDNF)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Ad5一TK—IRES—BDNF一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将转基因的干细胞分别通过脑实质、侧脑室、颈动脉和尾静脉注射人大鼠脑梗死模型中,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Iodogen固相氧化法标记氟·阿糖呋喃基尿嘧啶(FAU)后进行生物分布研究,计算%ID/g;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定量分析TK基因的表达;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原位移植组梗死侧脑组织中的%ID/g为0.124±0.013,明显高于侧脑室移植组(0.052±0.004)、颈动脉移植组(0.061±0.002)、尾静脉移植组(0.059±0.005)和对照组(0.005±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3~5.652,P均〈0.05),其他移植细胞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94—1.448,P均〉0.05)。所有移植细胞组内两侧脑组织%ID/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04~15.734,P均〈0.05),而对照组两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1,P=0.182)。此外,原位移植组梗死侧脑组织中TK基因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2~12.371,P均〈0.05);且脑组织TK基因表达的相对量与%ID/g呈正相关(r=0.971,P〈0.001);脑组织内TK/[3一actin的比值与%ID/g呈正相关(r=0.899,P:0.002)。结论原位注射是治疗脑梗死的最佳细胞移植途径;选择适当示踪剂,可利用PET或SPECT进行无创性活体监测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基因 报告 阿糖呋喃尿嘧啶 碘放射性同位素 细胞移植 大鼠
原文传递
99Tc^m-MDP SPECT/CT显像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芳 吴敏 +5 位作者 李建新 李晖 方磊 王文志 张永学 邵剑波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显像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经武汉儿童医院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LCH的13例患儿[男8例,女5例,年龄:1~11(4.2...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显像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经武汉儿童医院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LCH的13例患儿[男8例,女5例,年龄:1~11(4.2±2.8)岁]的99Tc^m-MDP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的特点,评估骨骼病灶的部位、数目、影像特征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等。结果在13例患儿中共发现18个骨骼病灶(8个位于椎体,3个位于股骨,3个位于颅骨,2个位于肋骨,1个位于肩胛骨,1个位于坐耻骨);9例患儿骨病变为单发,4例为多发。18个病灶中,有17个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15个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3个可见边缘硬化表现,所有病灶在SPECT图像上均为不同程度的显像剂摄取增高[病灶SUVmax为1.22~15.57(8.67±3.19)]。结论99Tc^m-MDP SPECT/CT显像具有功能与形态影像相结合的优势,在儿童LCH的早期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儿童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99M锝美罗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