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对实验性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艳 赵雷 +4 位作者 梅红 彭罕鸣 高源 黄志华 康世秀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人黄素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组、地寨米忪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50mg/kg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淤胆型肝炎动物模型,并给予相... 目的探讨人黄素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组、地寨米忪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50mg/kg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淤胆型肝炎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24、48、72h分别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愉测肌组织中早期生K反应因子1、中性札细片岜趋化因子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俭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技比包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髓过氧化物酶含量。结果(1)造模后24、48、72h,大黄素组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32.8±3.7)μmol/L、(61.0±16.4)μmol/L和(10.8±4.5)μmol/L;直接胆红素分别为(26.0±3.1)0μmol/L、(49.4±18.2)umol/L和(8.0±3.0)μmol/L;ALT分别为(313.7±49.8)U/L、(664.3±96.5)U/L和(200.3±60.3)U/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造模后24、48h,大黄素组的核网千KBp65核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4.1%和9.8%,模型组分别为48.3%和26.5%,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造模后24、48h,大黄素组的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L!噬细胞炎症蛋白2mRNA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值均〈0.01)。结论 大黄素可显著改善实验性淤胆型肝炎大鼠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胆汁淤积 肝炎 核因子ΚB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丁艳 赵雷 +3 位作者 黄志华 梅红 董海峰 董继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各24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mg/kg一次灌胃大鼠...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5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各24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mg/kg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淤胆型肝炎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24、48、72h3个时间点采集标本(每时间点8只),检测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大黄素组24、48、72h各时问点总胆红素[TB,(32.8±3.7)μmol/L、(61.0±16.4)μmol/L、(10.8±4.5)μmol/L],直接胆红素[DB,(26.03±3.10)μmol/L、(49.40±18.16)μmol/L、(8.04±3.0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14±50)U/L、(664±97)U/L、(200±60)U/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8、72h时间点、碱性磷酸酶(ALP)48h、γ-谷氨酰转移酶(GGT)72h、总胆汁酸(TBA)48、72h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均P〈0.05);TB24、48h,DB、ALT24h,TBA24h[(204±55)μmol/L]、72h,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熊去氧胆酸组(均P〈0.05);TB、TBA24、48h,ALT、AST、GGT各时间点,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地塞米松组(均P〈0.05)。各时间点大黄素组的CINC-1、MIP-2mRNA表达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均P〈0.05)。结论大黄素治疗ANIT诱导的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作用以降低TB、DB、ALT最为显著,起效比熊去氧胆酸快,其对ALT、AST、GGT、TBA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INC-1、MIP-2、ICAM.1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肝炎 动物 炎症趋化因子类 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