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脑电图λ波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晓璐 孙瑞迪 +3 位作者 罗小青 匡光涛 余晓莉 江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以在婴幼儿脑电图监测中遇到的高大枕区"棘慢波样"λ波为切入点,探讨λ波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例具有高大的枕区"棘慢波样"λ波的5个月~1岁11个月患儿的脑电图,该图形在低频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 目的以在婴幼儿脑电图监测中遇到的高大枕区"棘慢波样"λ波为切入点,探讨λ波的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例具有高大的枕区"棘慢波样"λ波的5个月~1岁11个月患儿的脑电图,该图形在低频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下频繁出现。以IPS作为诱发事件,参考诱发电位的叠加平均处理方式对5例患儿的脑电图进行处理。结果该λ波具有诱发电位性质,即同一患者在不同频率的闪光刺激下得到的叠加平均图形具有潜伏期一致、波幅不同、且与刺激具有锁时关系的特点。结论低频率的闪光刺激是鉴别该λ波的方法之一。该λ波的产生机制是枕叶皮层的视觉诱发电位未经叠加即显示出自发或诱发λ波,可能反映了部分婴幼儿枕叶皮层的高兴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λ波 间断闪光刺激 叠加平均
下载PDF
不同滤片在间断闪光刺激中引起儿童光阵发反应的功率谱分析
2
作者 李承 王晓璐 +2 位作者 匡光涛 刘垚玲 江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实验中对儿童光敏感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32例光阵发反应(photo paroxysmal response,PPR)阳性的3~16岁儿童,分析其在常规白光、红色滤片、黑白点状图... 目的探讨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实验中对儿童光敏感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32例光阵发反应(photo paroxysmal response,PPR)阳性的3~16岁儿童,分析其在常规白光、红色滤片、黑白点状图形滤片下的IPS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数据,提取光驱动反应(photic driving response,PDR)功率,计算PDR的频率分布,持续时间及最大功率。结果红色滤片PDR功率在9~21Hz与常规白光基本相当或高于白光,黑白滤片PDR能量低于常规白光;出现PPR的频率集中在12~21Hz;红色滤片PPR持续时间普遍低于其他2种;除9Hz外,黑白点状滤片诱发的PPR能量较大。结论对于儿童患者,在视频EEG的检查中,红色滤片IPS能够改善患儿眼部不适感,同时提高光敏感的检出率,黑白点状滤片IPS存在较大的漏检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滤片 图形滤片 间断闪光刺激 光阵发反应 定量脑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