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3a-5p通过靶向作用于S1PR1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君 付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2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miR-33a-5p和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1(S1PR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确认二者的潜在靶向关系并观察miR-33a-5p及S1PR1的表达调控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 目的 初步探讨miR-33a-5p和鞘氨醇1磷酸酯受体1(S1PR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确认二者的潜在靶向关系并观察miR-33a-5p及S1PR1的表达调控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及4种乳腺癌细胞中miR-33a-5p、S1PR1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别预测和鉴定miR-33a-5p与S1PR1基因的靶向关系,并检测miR-33a-5p mimics转染MDA-MB-231细胞后S1PR1蛋白的表达。后将细胞实验分5组:miR-33a-5p对照组(miRNC)、miR-33a-5p模拟物组(miR-33a-5p mimics)、S1PR1空载体组(pLV-NC)、S1PR1过表达组(pLV-S1PR1)以及miR-33a-5p mimics+pLV-S1PR1组,MTT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BL-100比较,miR-33a-5p及S1PR1在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别显著降低和升高(P<0.05;P<0.01),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性(r=-0.994;P=0.006);预测及验证结果显示,S1PR1为miR-33a-5p的靶基因,且miR-33a-5p mimics能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中S1PR1蛋白的表达(P<0.01);与miR-NC组比较,miR-33a-5p mimics显著降低了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P<0.01);与pLV-NC组比较,S1PR1过表达显著增加了细胞增殖、迁移能力(P<0.05;P<0.01);且与pLV-S1PR1组比较,miR-33a-5p mimics能显著逆转S1PR1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 miR-33a-5p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与靶向负调控S1PR1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33a-5p S1PR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温哥华瘢痕量表在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战杰 颜家琪 +2 位作者 杨永刚 石朋飞 江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级进行不同浓度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甲状腺术后颈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术后出现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 目的探讨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级进行不同浓度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甲状腺术后颈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术后出现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瘢痕增生VSS评分,治疗上采用原浓度(1 ml∶40 mg)的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实验组对瘢痕增生进行VSS分级,VSS评分11~15分为A级、6~10分为B级、1~5分为C级。治疗上分别给予曲安奈德及利多卡因1∶1、1∶2、1∶3(体积比)稀释后进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瘢痕颜色评分、瘙痒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瘢痕颜色评分为(1.45±0.20)分和(0.75±0.16)分(t=2.236,P<0.05),瘙痒评分为(0.73±0.36)分和(0.91±0.23)分(t=1.414,P>0.05),有效率为93.3%(42/45)和91.1%(41/45)(χ^(2)=0.1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4/45)和6.7%(3/45,χ^(2)=8.775,P<0.05),复发率为8.9%(4/45)和11.1%(5/45,χ^(2)=0.124,P>0.05)。结论通过VSS对甲状腺术后颈部增生性瘢痕进行分级管理并采用个体化的曲安奈德浓度注射治疗,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显著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 温哥华瘢痕量表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PANDA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环 王龙强 +1 位作者 江学庆 江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ANDA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及干扰PANDAR的MCF-7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ANDA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及干扰PANDAR的MCF-7细胞;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感染PANDAR过表达慢病毒的MCF-7,PANDAR的表达水平为20.05±1.08,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00);而感染干扰PANDAR慢病毒的MCF-7细胞,PANDAR的表达水平为0.16±0.02,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08)。24、48、72 h,PANDAR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活性(0.489±0.067、0.945±0.025、1.236±0.072),均高于对照组细胞(0.385±0.024、0.576±0.059、0.737±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24、0.012);PANDAR干扰组的细胞增殖活性(0.292±0.055、0.371±0.041、0.455±0.068),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30、0.014)。PANDAR过表达组侵袭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8.37±13.08)个比(25.15±6.75)个,P=0.011]。而PANDAR干扰组侵袭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3.35±2.96)个比(50.13±11.87)个,P=0.015]。结论PANDAR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乳腺癌
原文传递
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毛明锋 杨顺实 +3 位作者 刘建新 郑晶晶 姚艳霞 张家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MLN)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观察淋巴结大小、分布区域、边界、纵横比、形态、内部钙化、内部血流等,并将其与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MLN)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观察淋巴结大小、分布区域、边界、纵横比、形态、内部钙化、内部血流等,并将其与病理结果比较,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性淋巴结组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x^2检验.结果超声预测颈部MLN的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5%、92.76%、88.61%、92.71%、88.68%.术前超声预测PTC颈部MLN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6,P>0.05),但两种方法的内部一致性较差(Kappa值=0.023,P>0.05).淋巴结内部髓质消失或偏心、纵横比>0.55、内部微小钙化、内部血流丰富或不规则、淋巴结内部液化坏死、中等回声光团等超声特征在MLN和非MLN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82、43.793、38.996、65.530、22.205、37.611,P<0.01),而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大小、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在淋巴结是否转移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1、2.470,t=1.146、2.296、1.478,P>0.05).颈部MLN的分布区域以Ⅳ、Ⅵ区为主,以中央区分布最多(73.8%),非MLN的分布区域以侧颈区(Ⅰ、Ⅴ区)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493、44.320、7.444、12.976,P<0.05).结论超声对于PTC患者颈部MLN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受体7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家铭 邓雨晴 王龙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95-2298,共4页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67例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病理标本制作石蜡切片,选择同期67例正常甲状...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受体7(CCR7)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67例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病理标本制作石蜡切片,选择同期67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CCR7和D2-40检查。观察两组患者CCR7和D2-40的表达量,分析CCR7、D2-40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CCR7阳性表达率及D2-40标记的MLV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淋巴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及D2-40标记的MLVD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病理类型、淋巴是否转移等组间CCR7、D2-40标记的MLVD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2-40标记的MLVD与CCR7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643,P<0.000),D2-40标记的MLVD与各项目关系应用直线相关分析,D2-40标记的MLVD与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T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CCR7和D2-40标记的MLVD高表达与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趋化因子受体7 D2-40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转移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5、α-干扰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体外转录mRNA组合抑制小鼠乳腺癌的生长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迅 张晓毅 +2 位作者 王龙强 江明 张家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9-621,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IL)-2、IL-15、α-干扰素(IFN-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细胞因子组合体外转录mRNA注射小鼠乳腺癌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转录合成细胞因子IL-2、IFN-α、GM-CSF和IL-15 mRNA组合,并分别...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IL)-2、IL-15、α-干扰素(IFN-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细胞因子组合体外转录mRNA注射小鼠乳腺癌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转录合成细胞因子IL-2、IFN-α、GM-CSF和IL-15 mRNA组合,并分别在体外转染4T1乳腺癌细胞,检测对应蛋白的表达。使用4T1乳腺癌细胞系构建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并对其注射4种mRNA组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注射后第1、4、7、10天小鼠血液中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测量注射后小鼠肿瘤的大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组IL-2、IFN-α、GM-CSF和IL-15的表达分别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IL-2=4.170,P<0.05;tIFN=9.648,P<0.01;tGM-CSF=16.250,P<0.01;tIL-15=13.550,P<0.01)。与对照组小鼠比较,体外转录mRNA组合注射小鼠乳腺癌模型后可见注射细胞因子后,第7天IL-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361.34±9.16)pg/ml和(259.62±17.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6,P<0.01);第7天IFN-α实验组表达量[(81.13±21.1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5.91±12.58)pg/ml,t=6.500,P<0.01];GM-CSF在第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1182.83±42.16)pg/ml和(45.91±762.1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7,P<0.01);实验组中以上3种细胞因子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持续到注射后第10天,但IL-15未见明显升高趋势(P>0.05)。注射疫苗后,实验组肿瘤体积[(1125.13±79.16)mm^(3)]显著小于对照组[(3428.91±73.5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30,P<0.05)。结论IL-2、IL-15、IFN-α、GM-CSF细胞因子的mRNA组合注射小鼠乳腺癌后,血液及肿瘤中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升高,增强并产生持久性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5 Α-干扰素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乳腺癌
原文传递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性及其学习曲线:一项高流量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刘志强 周晨 +4 位作者 周颖珂 魏若征 潘鹏林 勾善淼 吴河水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66-1170,1175,共6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安全性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415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按1∶3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安全性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415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按1∶3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筛选出79例LPD病人和154例开放PD(OPD)病人,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病人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分析LPD学习曲线。结果 (1)与OPD组比较,LPD组病人手术时间延长,术中输血量减少,术中输血比例降低(P<0.05);两组R0切除率、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和30 d死亡、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二次手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生化漏发生率高于OPD组,而B、C级胰瘘发生率低于OPD组(P<0.05)。(2)与LPD组比较,中转开放组病人血管切除比例、术中失血量和输血比例明显增高,但在淋巴结清扫数及恶性肿瘤的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中转开放组败血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其他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术后30 d死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放病例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5.4%(17/48),LPD病例为21.6%(21/89),OPD病例为16.2%(45/278),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LPD与中转开放病例单独进行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学习曲线发现,在第39例完成LPD的学习。结论 在高流量中心可早期开展LPD,其总体费用、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等与OPD相当,且LPD的B、C级胰瘘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 安全性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microRNAs在甲状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毛君 付珺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26-128,132,共4页
甲状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但仍有一些病例有发展为更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阐明甲状腺癌的发生机制是治疗甲状腺癌的迫切需要。甲状腺... 甲状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内分泌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显著上升。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但仍有一些病例有发展为更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阐明甲状腺癌的发生机制是治疗甲状腺癌的迫切需要。甲状腺癌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量的遗传和分子机制的改变,而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s)参与了多种癌症的进展,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miRNAs在甲状腺癌中的调控异常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功能和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 异常表达
原文传递
XRCC1基因rs25487突变与乳腺癌风险的Meta分析
9
作者 邱晶 李海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611-615,共5页
目的:评估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XRCC1)基因中rs25487突变位点与妇女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中外数据库,获取有关XRCC1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用STATA... 目的:评估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XRCC1)基因中rs25487突变位点与妇女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中外数据库,获取有关XRCC1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后共纳入16项研究,其中患病组11075人,对照组1224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Gln突变显著增加亚洲人群的乳腺癌易感性风险(纯合模型:OR=1.32,95%CI:1.04~1.69。隐性模型:OR=1.30,95%CI:1.03~1.65)及绝经后妇女的患癌风险(显性模型:OR=1.11,95%CI:1.02~1.21)。结论:rs25487位点的Gln突变可能导致亚洲人群及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易感性风险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C1 多态性 乳腺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