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凡 姚长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23例(15mg/d)和对照组23例,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基线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23例(15mg/d)和对照组23例,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基线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水平。结果尼麦角林组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13±1.71)分vs(6.70±1.55)分,P<0.01],血清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101.6±53.2)ng/L vs(179.3±49.2)ng/L,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血清P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改善与血清P物质升高呈正相关(R2=0.746,P<0.01)。结论尼麦角林可能通过上调血清中的P物质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P物质 吞咽障碍 尼麦角林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美娥 姚长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4期353-353,361,共2页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癫痫伴抑郁症患者80例,入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1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癫痫伴抑郁症患者80例,入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1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HAMD24项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癫痫发作频率、HAMD评分、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抗癫痫药物联用可明显改善癫痫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癫痫发作,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癫痫 抑郁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失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马莉 胡沛 +2 位作者 陆敏 张苏明 姚长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5-957,共3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通过磁场在脑组织不同区域产生电流以治疗脑卒中后各种神经功能缺失,包括瘫痪、视野缺损,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癫痫。低频rTMS的频率为lHz,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通过磁场在脑组织不同区域产生电流以治疗脑卒中后各种神经功能缺失,包括瘫痪、视野缺损,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癫痫。低频rTMS的频率为lHz,能引起皮层兴奋性减低。相反,高频rTMS的频率为5、10或20Hz,能引起皮层兴奋性短暂增加。本文就近几年rTMS对改善脑卒中后慢性非流利型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治疗 脑卒中失语 重复经颅磁刺激 皮层兴奋性 神经功能缺失 神经系统疾病 RTMS 脑卒中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