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勤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4,共3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明英语学习是一个学生依靠自身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建构知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从而对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提出了...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明英语学习是一个学生依靠自身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建构知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从而对目前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英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套语使用状况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丽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套语作为一种公式化的语言在交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交际中适当使用套语能使语言更准确地道。本文在论述套语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两组语料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套语表达一定交际功能方面同英语母语者之间所... 套语作为一种公式化的语言在交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交际中适当使用套语能使语言更准确地道。本文在论述套语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两组语料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套语表达一定交际功能方面同英语母语者之间所存在的主要差异及相关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深化对套语的系统的研究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套语 心理机制 学习者与母语者 对比
下载PDF
《狂人日记》四篇译文中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朱旭罡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第8期39-40,共2页
《狂人日记》这部小说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也被翻译成了多个译本。本文选取了四个不同的译本,通过对其中具有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的对比,发现中国译者在翻译这些词语上要优于外国译者,能够更切合原意地反映中国文化,且后来的翻译者在质量... 《狂人日记》这部小说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也被翻译成了多个译本。本文选取了四个不同的译本,通过对其中具有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的对比,发现中国译者在翻译这些词语上要优于外国译者,能够更切合原意地反映中国文化,且后来的翻译者在质量上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中国特色词语 译本比较
下载PDF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外宣传解说翻译失误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许明武 王明静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3,共5页
1.引言 “世界遗产”是指依据1972年l0月16日在第1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经过专家实地考察认证并公布的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双遗产。上述三种遗产被统称... 1.引言 “世界遗产”是指依据1972年l0月16日在第1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经过专家实地考察认证并公布的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双遗产。上述三种遗产被统称为“世界遗产”。到目前为止,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严格考察并正式批准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已达到788处,广泛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数目共30处,排名世界第三,包括22处文化遗产,4处自然遗产和4处自然文化双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自然文化遗产 失误分析 对外宣传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 翻译 解说 第17届
原文传递
汉语动词“进行”的理解与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晋红 《外语教育》 2011年第1期152-157,共6页
汉语"进行"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动词,且兼作实义动词和形式动词,常常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觉得难以把握。本文将通过实例让读者对其实义动词和形式动词的用法进行理解和鉴别,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准确的翻译,引发他们对汉... 汉语"进行"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动词,且兼作实义动词和形式动词,常常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觉得难以把握。本文将通过实例让读者对其实义动词和形式动词的用法进行理解和鉴别,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准确的翻译,引发他们对汉英语言的区别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 实义动词 形式动词 翻译
原文传递
“被注视是一种危险”:论《看不见的人》中的白人凝视与种族身份建构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后亮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34,共16页
在种族社会制度下,"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活动,而是包含大量文化、政治和历史信息在内的主体交往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场景来揭示种族权力结构是如何通过视觉来建构和维系的。看与被看实... 在种族社会制度下,"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活动,而是包含大量文化、政治和历史信息在内的主体交往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场景来揭示种族权力结构是如何通过视觉来建构和维系的。看与被看实际是一种主体建构关系。白人一贯处在凝视主体的特权位置上,黑人则是被凝视的对象。这种凝视是充满规训力量的视觉暴力,试图规定黑人身体的意义,主导对黑人他者的想象和身份建构。正如在小说结尾处的地下煤窖场景所预示的那样,只有当"隐形人"不再充当被凝视的对象,争取反凝视的权力,才能为自我身份建构创造出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白人凝视 医学凝视 种族身份 反凝视
原文传递
走向大众的人类学:从分析到叙述——评《魅力人类学——吸引公众的书写案例》
7
作者 王卫平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06-213,共8页
著名社会文化人类学者托马斯·H.埃里克森的作品《魅力人类学——吸引公众的书写案例》关注了人类学作品与读者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以及人类学学者为何未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翻译”为大众青睐的读物,发挥该学科应有的影响。该书将... 著名社会文化人类学者托马斯·H.埃里克森的作品《魅力人类学——吸引公众的书写案例》关注了人类学作品与读者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以及人类学学者为何未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翻译”为大众青睐的读物,发挥该学科应有的影响。该书将社会人类学的诸多议题与人类学书写的困难结合起来,从“复杂性和语境”“快媒体和慢媒体”“叙事和分析”等困难和矛盾问题展开,结合大量书写案例的分析,从中总结出经验和建议。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学学者要发挥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影响,必须放弃单调的分析方法,重新学习叙述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H.埃里克森 人类学写作 写文化 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