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以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贾艳飞 丁玥 +2 位作者 王儒卿 任帅 夏雅丝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4,共7页
微观尺度的历史街区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性,而中微观尺度的干预手段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依据形态、产权要素划分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建立中观干预对象,进而构建基于形态管理区的评... 微观尺度的历史街区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历史街区的整体性,而中微观尺度的干预手段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形态管理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依据形态、产权要素划分历史街区形态管理区,建立中观干预对象,进而构建基于形态管理区的评价体系,解析评价因素的差异作用状态,针对性提出各类区域的更新分类模式,并结合襄阳市太平店历史街区的更新实践进行方法实证,是促进历史街区整体性延续、保护与发展协调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更新模式 形态管理区 评价、分类模式
下载PDF
苗族住居文化中的楚风因子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汤诗旷 《建筑遗产》 2018年第3期22-30,共9页
文章试图通过大量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从苗族民间文学中的居住记忆、席居文化、仪式空间与方位、巫文化空间节点和建造风俗等多方面,与历史文献中对楚地风俗的描写进行比较研究,阐释苗族住居文化与古代楚文化的关联,并探究楚风因子在苗... 文章试图通过大量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从苗族民间文学中的居住记忆、席居文化、仪式空间与方位、巫文化空间节点和建造风俗等多方面,与历史文献中对楚地风俗的描写进行比较研究,阐释苗族住居文化与古代楚文化的关联,并探究楚风因子在苗族住居原型空间中可能的残存方式。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苗族在故地生活场景方面可见楚俗的依稀痕迹,其住居文化,如席居传统、祭祀空间与方位、室内外巫术节点以及建造风俗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楚俗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住届文化 楚风因子 古今关联 住居原型
下载PDF
历史维度的乡土建成遗产之概念辨析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20
3
作者 谭刚毅 贾艳飞 《建筑遗产》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民众对乡村和乡土遗产多存在田园牧歌式的想象,但在乡土文化保护和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历史遗产认识上的偏差和现实境遇的尴尬。乡土建成遗产是与时俱进的活态遗产,文章从历史的维度梳理对乡土遗产的认知、辨析其类型和内容要素,并... 民众对乡村和乡土遗产多存在田园牧歌式的想象,但在乡土文化保护和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历史遗产认识上的偏差和现实境遇的尴尬。乡土建成遗产是与时俱进的活态遗产,文章从历史的维度梳理对乡土遗产的认知、辨析其类型和内容要素,并提出保护策略,以期作为指导实践的纲要。在对乡土建成遗产的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乡土建成遗产的类型和要素进行"查漏补缺",从文化的维度论述乡土建成遗产的丰富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乡土遗产,如人民公社、乡村工业、构筑物等,丰富对其类型的分析,明晰其保护的主体性和可持续的保护策略。通过对乡土建成遗产价值的认知,揭示中国乡土建成遗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成遗产 乡土建筑 现代遗产 主体性 价值判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