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探索与思考——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十七年“试错”的反思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红 吴琼 《东南传播》 2014年第5期55-58,共4页
本文梳理学者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讨论,总结各高校办学实践中的五种教学模式,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个案分析,探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之路。
关键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专业教育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出版硕士教育实践与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余上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5年第12期20-22,共3页
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的14所高校之一,从2011年开始招生。通过确立稳妥的培养计划、推进具体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充实双导师队伍、加强与出版界的联系等多种方式,华中科技大学对于出版硕士的教... 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的14所高校之一,从2011年开始招生。通过确立稳妥的培养计划、推进具体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充实双导师队伍、加强与出版界的联系等多种方式,华中科技大学对于出版硕士的教育工作已有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硕士 专业硕士教育 文理交叉
下载PDF
思政公选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溢出效应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思政公选课“深度中国”为例
3
作者 屠江川 《高教论坛》 2020年第4期28-31,共4页
“深度中国”是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一门思政公选课,在该课程授课期间,不止一位学生表示“深度中国”改变了其对思政类课程的印象和态度。本文以“深度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溢出效应为研究视角,通过对168位上课学生进行有... “深度中国”是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一门思政公选课,在该课程授课期间,不止一位学生表示“深度中国”改变了其对思政类课程的印象和态度。本文以“深度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溢出效应为研究视角,通过对168位上课学生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发现特定思政公选课“深度中国”不仅在提供学生知识和信息、影响学生态度与看法上实现了良好的课程效果,而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印象和态度明显变好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溢出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 深度中国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
4
作者 张明新 李华君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9-48,124,125,共12页
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促使新闻传播实践和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转型压力。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是改革创新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 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促使新闻传播实践和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转型压力。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是改革创新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近些年来,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越来越明显,但交叉融合的程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队伍与团队建设,探索新兴学科与专业方向,推动融合性课程创新改革,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和育人,深化学科交叉体制机制改革。展望未来,新闻传播学科交叉融合的观念将会持续强化,合作、开放、共享的意识将逐步增强,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将更加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新闻传播学 学科交叉融合 有组织科研 有组织育人
下载PDF
信息科学视野下的传播及传播学研究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少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从信息的观点看,不同形式、内容、范围和层次的社会传播活动一直大量和广泛地存在着,并改变着社会信息的总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最终实现社会信息环境变迁、社会信息资源配置,这是信息社会的特征和要求。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很少关注传播的... 从信息的观点看,不同形式、内容、范围和层次的社会传播活动一直大量和广泛地存在着,并改变着社会信息的总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最终实现社会信息环境变迁、社会信息资源配置,这是信息社会的特征和要求。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很少关注传播的信息特征,而借鉴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拓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理论和方法,还可开辟传播与信息环境优化、复杂社会系统的信息模拟等新的研究领域。反映在传播教育中,应加强信息观念教育,以及信息科学理论和方法、社会计算技术的应用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信息学 传播信息学 社会计算 社会信息环境 传播教育
下载PDF
工程新闻中的科技传播探析——1991年-2008年三峡工程科技创新类新闻报道分析
6
作者 陈少华 覃振欧 凌蓉 《科技传播》 2014年第2期279-281,272,共4页
三峡工程不仅是重大的水利工程,也是重大的科技工程,同时还是一个科技创新工程。三峡工程科技创新类新闻报道是三峡工程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主题较广泛,涉及创新领域、创新活动、创新人物、创新成果、创新应用、创新评价等多个... 三峡工程不仅是重大的水利工程,也是重大的科技工程,同时还是一个科技创新工程。三峡工程科技创新类新闻报道是三峡工程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主题较广泛,涉及创新领域、创新活动、创新人物、创新成果、创新应用、创新评价等多个方面,有助于社会了解三峡工程、支持三峡工程,也有利于向公众普及水利工程知识,激发公众科技创新意识等,但总体上三峡工程科技创新类新闻报道的数量较少,报道体裁和方式不够丰富、报道不够通俗,报道视角等方面还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新闻 三峡工程 科技创新 科技传播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基于439篇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
7
作者 黄安平 《东南传播》 2021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学位论文能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研究热点、方向和理论前沿。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试图探究2000-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内容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焦点,传播类型和研究对象存在显著... 学位论文能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研究热点、方向和理论前沿。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试图探究2000-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内容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焦点,传播类型和研究对象存在显著相关性;近35%的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研究方法,50%以上的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理论和理论使用,不到5%的学位论文涉及理论贡献;实证研究范式是理论贡献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内容分析 理论贡献 范式
下载PDF
瑟韦斯的发展传播学学术思想述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凌 陈先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89-192,198,共5页
从发展传播学学者杨·瑟韦斯(Jan Servaes)的发展传播学术思想管窥西方发展传播学研究的全貌。从发展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脉络,社会语境,参与传播范式,健康传播五个方面展现了瑟韦斯的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要点和思想体系。
关键词 瑟韦斯 发展传播学 范式 参与传播
下载PDF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角色的重构 被引量:6
9
作者 石长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1-253,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传统的传媒产业格局开始瓦解,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语境下的媒介融合既是一场传媒产业的重构,也注定引发一场引人注目的社会变革。媒介融合不仅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格局和新闻实践,还深层次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传统的传媒产业格局开始瓦解,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语境下的媒介融合既是一场传媒产业的重构,也注定引发一场引人注目的社会变革。媒介融合不仅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格局和新闻实践,还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整个社会。那么,这场由新老媒体的融合所引发的变革带给中国传媒产业怎样的机遇及挑战?媒介融合能否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其最终能否牵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深度变革?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深入探究。为此,本刊特组织了一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及挑战,深入研究了媒介融合对社会各层面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 重构 语境 新闻媒体 现在进行时 《理想》 报纸市场
下载PDF
从传递信息到营造体验:体育传播产品转型初探——基于传播游戏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付晓静 潘陈青 罗幽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7,共7页
传播游戏理论强调传播作为一种主观性游戏的存在,体育传播与此具有天然的契合点。该文在界定体育传播产品内涵、分析传播游戏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传播产品要从传递信息走向营造体验,要开发体育视频资源,利用VR技术增强赛事体验,... 传播游戏理论强调传播作为一种主观性游戏的存在,体育传播与此具有天然的契合点。该文在界定体育传播产品内涵、分析传播游戏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传播产品要从传递信息走向营造体验,要开发体育视频资源,利用VR技术增强赛事体验,借助机器人提升体育信息传播速度,采用数据可视化增强体育传播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游戏 体验 人工智能 产品转型
下载PDF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及其制约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钟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文章从网络传播的不同层面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归结为四种主要类型 :网络信息发布者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 ,指出网络信息传播中道德制约与道德提升的主要... 文章从网络传播的不同层面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归结为四种主要类型 :网络信息发布者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者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 ,指出网络信息传播中道德制约与道德提升的主要途径 ,即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政策法规与道德原则 ,建立网络传播的全球伦理 ,从而在“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 ,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的道德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 道德失范 制约机制 信息传播 评价标准 网络安全
下载PDF
风险传播的“公共新闻学”取向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小平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8期178-180,共3页
在"自反性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构成了媒体的传播语境,传播提高风险的"社会能见度"。风险传播建构了社会对风险争议的容纳力,并体现一种民主对话精神,在新闻传播层面体现为公共新闻学的取向。
关键词 风险传播 公共新闻学 民主沟通
下载PDF
公共关系学学源的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先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公共关系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其研究的现状、特点、知识体系及其局限。公共关系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源于大众传播、定位于组织传播、正转向人际传播的应用传播学,恰恰相反,在关系传播的定位下,公共关系将有可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公共关系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其研究的现状、特点、知识体系及其局限。公共关系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源于大众传播、定位于组织传播、正转向人际传播的应用传播学,恰恰相反,在关系传播的定位下,公共关系将有可能以“元传播”的身份,反过来为传播学提供理论支撑,这将预示着公共关系学科地位的巨大转变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学术渊源 传播学
下载PDF
“革命史范式”和“本体论范式”的转换——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三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151,共5页
对新闻史研究范式尤其是对居主导地位的"革命史范式"的影响和评价的检讨,是近年来新闻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革命史范式"源于特殊时代,因此对它的批评应结合具体的历史场景来进行;新闻事业"本体"的纷... 对新闻史研究范式尤其是对居主导地位的"革命史范式"的影响和评价的检讨,是近年来新闻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革命史范式"源于特殊时代,因此对它的批评应结合具体的历史场景来进行;新闻事业"本体"的纷繁复杂以及对"本体论"解读的莫衷一是,"本体论范式"也难于自圆其说。通过对两个范式的考量发现:构建一个范式来研究新闻史的做法,不符合新闻事业发生与发展的规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在还原历史场景的基础上,以探求历史事实之真和总结新闻史发展的历史规律为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史 研究路径 革命史范式 本体论范式
下载PDF
风险传播视阈下无人机新闻的感官想象与数字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华君 宋梦宇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在高风险的时代大观中,无人机航拍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影像处理等程序,正在新闻传播领域勾勒出一个"无人机新闻"的新景观,为管控突发性公共灾难风险事件提供了新面向的决策机制。在"上帝之眼"的观视视阈... 在高风险的时代大观中,无人机航拍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影像处理等程序,正在新闻传播领域勾勒出一个"无人机新闻"的新景观,为管控突发性公共灾难风险事件提供了新面向的决策机制。在"上帝之眼"的观视视阈下,无人机新闻的信息采集能够在"灾难监狱"外实现对灾难现场的"全景观视",从而开启了人类有限神经系统的感官想象。在数字化的采编实践中,无人机新闻以海量的时空数据信息为叙事素材,以多模态的影像处理程序为技术先决,以文字和图像信息为意义的符号显现,在机械装置的视觉怡情中完成对风险信息的传播与建构。综而观之,无人机新闻的制空优势包蕴了其"超越性"特质,具体体现在其对传统观视形式的颠覆、对传统新闻模式的弥合、对传统数据空间的重置。然而,置身于由技术革新与融合带来的狂欢浪潮与欣喜盛宴之余,技术时代的人却愈来愈沉溺于异化、遮蔽、假象与迷失的困境当中,重新审视人类生存世界的技术命题依然是不容忽视的相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之眼 无人机航拍 无人机新闻 突发性公共灾难 风险传播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中美新闻传播和公共外交的未来——第四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论点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欧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国际经济危机在改变世界的金融业、工业和制造业的同时,也会导致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公共外交和媒体消费等"软"实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若干政治和经济大国未来的关系。来自中、美、英、俄、泰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2名专家、学者... 国际经济危机在改变世界的金融业、工业和制造业的同时,也会导致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公共外交和媒体消费等"软"实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若干政治和经济大国未来的关系。来自中、美、英、俄、泰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82名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在"第四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会议上,以"后危机时代中美新闻传播和公共外交的未来"为主题,展开了关于公共外交的本质与模式、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公众认知与中美关系等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及新环境下公关、广告与传播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新闻传播 国家形象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新文科理念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关键--兼评《新闻传播教育导论》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志武 董红兵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6期117-124,共8页
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开始浮出水面。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了新时代发展新文科的共识、遵循和任务,自此,新文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热... 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开始浮出水面。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了新时代发展新文科的共识、遵循和任务,自此,新文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热议。作为文科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新文科理念是教育与时代、人文与技术融合的要求和体现,它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定位,理清了关系。基于此,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趋向多元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具体改革路径上,应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重置以传播内容为划分依据的专业体系,重构融合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建融通性的师资、学位、评价等创新要素,只有这样,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才能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 改革
下载PDF
媒介的直观——论麦克卢汉传播学研究的现象学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在"麦克卢汉研究"中,有关其思维方法的探讨是一薄弱环节。文章从哲学层面分析了麦克卢汉思维方法的特征,提出可将现象学取作一条对其思维方法加以解释的途径。
关键词 媒介 直观 麦克卢汉 现象学
下载PDF
现象学:一种可资传播学借鉴的哲学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龙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长期以来,在实证学派和批判学派统治传播学研究的背景下,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一直是两大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而在方法论上独立于这两大传统方法之外的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 长期以来,在实证学派和批判学派统治传播学研究的背景下,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一直是两大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而在方法论上独立于这两大传统方法之外的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却始终未能在传播学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本文在对现象学方法加以介绍并阐明其“本质直观”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认为现象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的超越,尤其有助于解决后二者无法妥善处理的“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因此理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被借鉴到传播学研究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传播学研究 哲学方法
下载PDF
问题与方法:中美传播学博士论文研究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振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文章从研究焦点、研究方法、学科交叉以及博士论文与一般学术论文的异同几个方面对167篇美国传播学博士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我国传播学博士论文进行比较,以探视美国传播学博士论文学术思路,期望对我国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传播学博士论文 研究焦点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