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关节炎
1
作者 冯少俊 陈振兵 翁雨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3期24-25,共2页
目的:评价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关节炎患者12例,术后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检查包括手术前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 目的:评价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关节炎患者12例,术后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检查包括手术前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术后患侧X线检查。X线检查观察下尺桡关节愈合及测量尺桡骨间距。Mayo腕关节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DASH问卷调查表行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自我评价。结果:术前腕关节疼痛值在负重后为(39±17),术后疼痛值为(23±13)。尺桡偏活动度术前为(26°±11°),术后为(41°±12°);旋前旋后活动度术前为(84°±21°),术后为(139°±33°)。握力术前为(12.8±3.6)kg,术后为(24.0±7.4)kg。Mayo评分结果术前为(43±13),术后为(73±16),优3例,良4例,中3例,差2例。DASH值术前为(57±14),术后为(31±10)。X线检查12例下尺桡关节及尺骨移植处全部愈合。结论: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关节炎,疼痛明显减轻,旋转活动度和握力增加,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 脱位 关节炎 关节融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梅斌 戴冀斌 +1 位作者 章军建 李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16-218,231,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定向移植后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鼠的旋转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PD模型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 ,然后将神经干细胞悬液立体定向移植到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区 ,测定PD模型鼠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与对...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定向移植后对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鼠的旋转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PD模型大鼠以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 ,然后将神经干细胞悬液立体定向移植到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区 ,测定PD模型鼠旋转行为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后PD模型鼠旋转行为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减轻 6 羟基多巴胺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鼠旋转行为 影响 体外培养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桡神经浅支-头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亚高 魏军祥 +1 位作者 付鲲鹏 洪光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60-160,共1页
自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桡神经浅支-头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桡神经浅支 血管蒂皮瓣 临床应用 静脉营养 筋膜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手部皮肤 营养血管
下载PDF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 被引量:3
4
作者 肖俊 邱继明 +3 位作者 孟成春 周军 李洋军 陈振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并慢性骨髓炎患者11例,其中肱骨6例,胫骨5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回访功能恢复良好,移植骨与受体愈合,无感染,骨不愈...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并慢性骨髓炎患者11例,其中肱骨6例,胫骨5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回访功能恢复良好,移植骨与受体愈合,无感染,骨不愈合等发生。结论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修复是临床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移植 骨髓炎 骨缺损
下载PDF
临时性血管分流术在肢体主要血管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超斌 陈振兵 +1 位作者 王忠仁 李志强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临时性血管分流术在肢体主要血管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3例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其中肢体完全缺血15例。2例在6小时内、14例在6~8小时、7例在8~12小时时限内先后2次进行各约10分钟的临时性血管分流术。结果损伤血管良好修复... 目的探讨临时性血管分流术在肢体主要血管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3例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其中肢体完全缺血15例。2例在6小时内、14例在6~8小时、7例在8~12小时时限内先后2次进行各约10分钟的临时性血管分流术。结果损伤血管良好修复,通畅率100%。所有肢体成活,无感染、肾衰并发症。小腿胫前肌大部分坏死1例,经扩创人工皮覆盖,换药1个月治愈。随访10~15个月,平均12个月,血管损伤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0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7%。结论临时性血管分流术能最早提供缺血肢体有效血循环,是肢体主要血管损伤早期保肢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且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血管分流术 缺血 血循环
下载PDF
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和关节炎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振兵 翁雨雄 +3 位作者 盛斌 沈其孝 黄启顺 王发斌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评价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和关节炎12例。随访内容包括手术前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术后患侧X线片情况。X线... 目的评价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和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和关节炎12例。随访内容包括手术前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术后患侧X线片情况。X线片检查观察桡尺远侧关节愈合及测量尺桡骨间距。Mayo腕关节评分法评价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DASH问卷调查表行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自我评价。结果术后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腕关节疼痛值在负重后为[(39.0±17.0),x±s,下同],术后疼痛值为(23.0±13.0)。尺桡偏活动度术前为(26.0±11.0)°,术后为(41.0±12.0)°;旋前、旋后活动度术前为(84.0±21.0)°,术后为(139.0±33.0)°。握力术前为(12.8±3.6)kg,术后为(24.0±7.4)kg。Mayo评分结果术前为(43.0±13.0),术后为(73.0±16.0),优3例,良4例,中3例,差2例。DASH值术前为(57.0±14.0),术后为(31.0±10.0)。X线片检查12例桡尺远侧关节及尺骨移植处全部愈合。结论Sauvé-Kapandji手术治疗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和关节炎,疼痛明显减轻,旋转活动度和握力增加,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融合术 治疗结果 桡尺远侧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主观功能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娄湘红 陈振兵 +1 位作者 李萍 康皓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313,共1页
手部肌腱损伤在手外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恢复差。目前国内评价肌腱功能恢复的方法就是术后复诊时医生对患者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指定的TAM(手指肌腱功能恢复率),但没有患者的主观评价。
关键词 Ⅱ区屈肌腱损伤 手部肌腱损伤 修复术后 功能恢复率 肌腱损伤修复 术后恢复 主观评价 手外伤
原文传递
手外伤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
8
作者 艾方兴 《保健与生活》 2017年第7期10-10,共1页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双手起到重要的感知、活动、握持、操控等作用。正因为手在人的生活和劳动中使用最为频繁,因而也易受到伤害。据统计,手外伤占人类创伤的40%。而手一旦受伤,将给伤者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致残。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外伤患者 术后 日常工作 手外伤 生活
原文传递
拇指多指畸形Wassel分型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苏森 陈振兵 +4 位作者 黄启顺 翁雨雄 陈江海 季伟 李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以Wassel分型法为依据,分析拇指多指畸形分型的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拇指多指畸形(共325指)的病例资料,针对病例的年龄、性别、左右别、形态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Ⅶ型病指数明显增... 目的以Wassel分型法为依据,分析拇指多指畸形分型的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拇指多指畸形(共325指)的病例资料,针对病例的年龄、性别、左右别、形态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Ⅶ型病指数明显增多,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差异,且有28指特殊病例,无法按现有分型方法分型。结论Wassel各型的比例构成出现变化,现有Wassel分型法不够全面,不能包含临床所见的所有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多指(趾)畸形 临床研究 Wassel分型
原文传递
神经营养因子-3转基因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圣祥 肖颖锋 +1 位作者 王发斌 洪光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转导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后萎缩的效果:为解决失神经性肌萎缩这一难题探索新方法。方法将自制的NT-3腺病毒重组体注入失神经腓肠肌内进行转染,术后第2、7、14、28天经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腓肠肌NT-3蛋...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转导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后萎缩的效果:为解决失神经性肌萎缩这一难题探索新方法。方法将自制的NT-3腺病毒重组体注入失神经腓肠肌内进行转染,术后第2、7、14、28天经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腓肠肌NT-3蛋白密度,术后第14、28天观察腓肠肌大体变化、肌肉湿重、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面积、运动终板密度。结果实验组动物在术后各个取材时段腓肠肌内NT-3蛋白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d和28d,实验组腓肠肌较饱满,有弹性,色鲜红,出血活跃,与正常腓肠肌相比几乎无差别;腓肠肌湿重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终板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将外源性的NT-3基因导入失神经肌细胞内后,能成功地复制和表达,持续产生NT-3发挥其营养作用,从而预防或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变性和运动终板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损伤 肌萎缩 神经营养因子-3 转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细胞外ATP对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新颖 王全震 +3 位作者 王发斌 康皓 陈振兵 洪光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和相应脊髓节段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8只,切断其右侧坐骨神经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56只。损伤组:坐骨神经离断后不修复。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坐骨... 目的了解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和相应脊髓节段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8只,切断其右侧坐骨神经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56只。损伤组:坐骨神经离断后不修复。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坐骨神经离断修复后.于腓肠肌内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ATP。术中和术后每日用药1次至取材为止。3组分别于手术后12 h、1 d、3 d、7 d、14 d、28 d、56 d时每组各取8只大鼠。测定腓肠肌和L_(4~6)水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a-K-ATPase及Ca-AIPase活性。术后7 d、14 d、28 d、56 d取双侧腓肠肌称肌湿重。结果实验组术后能显著改善ATPase的活性,这种改变与肌湿重的变化相一致.与损伤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细胞外ATP可通过对ATPase的影响,对失神经骨骼肌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功能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ATP 周围神经 靶肌肉 运动神经元 ATPASE
原文传递
骨锚治疗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振兵 洪光祥 王发斌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 评价采用骨锚治疗腕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年9月-2005年12月9例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患者,采用Mitek骨锚修复舟骨月骨间韧带。术后平均10个月获得随访,随访检查包括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X线检查。... 目的 评价采用骨锚治疗腕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年9月-2005年12月9例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患者,采用Mitek骨锚修复舟骨月骨间韧带。术后平均10个月获得随访,随访检查包括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X线检查。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患者自我功能评价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问卷调查表。结果 腕关节疼痛值为21±5.2,术前为43±11;腕关节屈伸活动度为(97±16)°,术前为(60±10)°;尺桡偏为(55±12)°,术前为(32±9)°;随访平均握力为(36±7)kg,术前为(28±6)kg。X线检查结果舟月角为(53±9)°,术前为(80±13)°;舟月骨间隙为(2.8±0.7)mm,术前为(5.1±0.8)mm。Krimmer腕关节评分为(82±12)分,优良率为89%。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值为(23±12)分,术前为(42±14)分。结论 骨锚修复舟骨月骨间韧带能恢复舟月骨稳定性,术后腕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损伤 韧带损伤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Apert综合征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方兴 陈振兵 洪光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Aper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第1次并指分离应在患儿9个月时开始,随后的治疗最好能在5岁前完成。分离手指从边缘的手指开始,再行中间手指。1岁以下患儿采用双侧同时手术。首先重建第1指蹼,随后再同时分离第2和第... 目的探讨Aper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第1次并指分离应在患儿9个月时开始,随后的治疗最好能在5岁前完成。分离手指从边缘的手指开始,再行中间手指。1岁以下患儿采用双侧同时手术。首先重建第1指蹼,随后再同时分离第2和第4指蹼。采用“z”形切口分指,指间背侧矩形皮瓣重建指蹼,游离全厚皮片覆盖皮肤缺损。结果2003年至2012年间5例患者诊断为Apert综合征,其中2例诊断后即行并指分离手术,术后未发生植皮坏死及感染,无病例最终分离5个手指,拇指桡偏畸形和指间关节僵硬均无进一步矫正。术后短期随访,手部外观和功能得以改善,家属对术后外观及功能改善满意,但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Apert综合征手并指严重,需要采取多次复杂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手部外观和功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多发性 APERT综合征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肌源性干细胞及表达
14
作者 陈振兵 聂铭博 +5 位作者 洪光祥 陈颜花 郑怀远 康皓 黄启顺 翁雨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效果及IGF-1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取失神经骨骼肌,分离、接种培养肌源性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用Lipofectamine介导,将重组质粒PAD-CMV-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效果及IGF-1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取失神经骨骼肌,分离、接种培养肌源性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用Lipofectamine介导,将重组质粒PAD-CMV-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GF-1的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内IGF-1及其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在转染2周内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上清液中分泌IGF-1浓度上升,72 h达到高峰为(32.2±5.3)ng/ml,后其浓度逐渐下降。Western blot证实有与IGF-1大小相符条带出现。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证实mRNA表达明显增高,第3天达到高峰。流式细胞检测表明转染后肌源性于细胞S期比例增加。结论PAD-CMV-IGF-1质粒可有效转染肌源性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肌源性干细胞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