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核磁共振成像观察人眼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纤维血管化过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刚 张虹 +4 位作者 李贵刚 罗丰年 孙叙清 戴青 张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30-332,共3页
目的:利用增强核磁共振(MRI)动态显像技术监测人眼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完成纤维血管化的时间,对HA义眼座纤维血管化的MRI图像信息和量化数据进行研究,以证实MRI在评价义眼座纤维血管化程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行眼内容... 目的:利用增强核磁共振(MRI)动态显像技术监测人眼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完成纤维血管化的时间,对HA义眼座纤维血管化的MRI图像信息和量化数据进行研究,以证实MRI在评价义眼座纤维血管化程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及一期HA义眼座植入术的患者15例15眼,自第1mo开始,每月1次,连续7次,每次均由放射科医师进行增强MRI的相关检查并计算MRI(VE/VHA)比值(VE为义眼座强化区体积,VHA为义眼座体积)。结果:人眼HA植入术后前6mo间依次比较MRI图像中VE/VHA比值显著增加,第6mo后不再增加。结论: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作为HA义眼座术后血管化程度监测的影像学依据。正常人眼眶内植入直径20mm的HA义眼座在6mo后完全纤维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羟基磷灰石 义眼座 纤维血管化
下载PDF
HD-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厚度对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小兰 郭竞敏 +3 位作者 陆朵朵 李木 张虹 王军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08-613,共6页
目的:评估利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HD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对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例健康个体,26例早期青光眼患者,29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纳入个体均... 目的:评估利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HD OCT)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对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例健康个体,26例早期青光眼患者,29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纳入个体均测量黄斑区GCIPL厚度参数,视盘(ONH)区参数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参数。最后将所有数据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各参数诊断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的AUC值,以比较和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意义。结果:对于早期青光眼组,AUC值最高的为RNFL平均值(0.871)和7∶00位值(0.896),GCIPL各参数也表现出较高的AUC值,其中GCIPL平均值和最小值相应的AUC值分别为0.847和0.812。对于中晚期青光眼组,AUC值最高为盘沿面积(0.992),其次为RNFL平均值(0.991),而GCIPL各参数中平均值与最小值的AUC值分别为0.967和0.983。对于早期青光眼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指标为RNFL平均值(76.9%),而特异度最高的指标为GCIPL平均值(93.5%)。结论:GCIPL作为诊断青光眼的新指标在诊断早期和中晚期青光眼时,具有与RNFL相似的诊断意义。对于早期青光眼,诊断时应重点观察RNFL平均值,而在筛查时应重点观察GCIPL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厚度 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 青光眼诊断
下载PDF
严重PDR玻璃体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的视力对比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祺 冯劼 +1 位作者 程旭康 陈建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04-2205,共2页
目的:观察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手术和全视网膜光凝的视力对比。方法:将我院93例严重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玻璃体切除+剥膜+全视网膜光凝+黄斑光凝;另一组接受全视网... 目的:观察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手术和全视网膜光凝的视力对比。方法:将我院93例严重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玻璃体切除+剥膜+全视网膜光凝+黄斑光凝;另一组接受全视网膜光凝+黄斑光凝,随访1a。结果:术后1a,第一组,视力提高12眼(27.9%),不变11眼(25.6%),下降20眼(46.5%)。第二组,提高14眼(28.0%),不变24眼(48.0%),下降12眼(24.0%)。两组间视力提高比例无差异。但不变和下降比例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于严重的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可能会带来更高视力下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在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眼晶状体中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旭 邹尉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 检测轻、中、重度混浊的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和不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探讨αB 晶状体蛋白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 50 %半乳糖注射液腹腔注射诱发半乳糖性白内障作为实验组 ,依晶状体... 目的 检测轻、中、重度混浊的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和不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探讨αB 晶状体蛋白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 50 %半乳糖注射液腹腔注射诱发半乳糖性白内障作为实验组 ,依晶状体混浊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 ,对照组则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与实验组大鼠同期分为三组。大鼠处死后 ,取晶状体作匀浆 ,其上清 (可溶性晶状体蛋白质 )和沉淀 (不溶性晶状体蛋白质 )分别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analysis)检测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实验组含量随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 ,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不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实验组含量随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 ,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αB 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功能参与白内障的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蛋白 白内障 大鼠 半乳糖 对照组 表达 晶状体混浊 不溶性 可溶性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不同能量对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金翼 程旭康 李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78-97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对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解剖学窄房角患者68例136眼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记录术前眼压、术后60min眼压和术中总能量。根据总能量的百分位数,将病例分为高、中、低能量组,记录各组术后眼压升高低...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对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解剖学窄房角患者68例136眼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记录术前眼压、术后60min眼压和术中总能量。根据总能量的百分位数,将病例分为高、中、低能量组,记录各组术后眼压升高低于5mmHg和高于5mmHg的例数。结果:在术后眼压升高例数的比较上,低能量组与中、高能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高能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在一定范围内术中使用总能量越低,术后眼压升高风险越低。但在总能量超过44mJ时,总能量与术后眼压升高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周边虹膜切开术 眼压
下载PDF
人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少芬 毛羽翔 +5 位作者 李斌 张平 郑健樑 罗燕 胡洁 唐仕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背景人视网膜胶质细胞在视网膜增生性疾病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者已成功地培养了人视网膜胶质细胞,但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以达到细胞收获量更大的目的。目的建立快速、收获量大且纯度高的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对目标细... 背景人视网膜胶质细胞在视网膜增生性疾病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者已成功地培养了人视网膜胶质细胞,但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以达到细胞收获量更大的目的。目的建立快速、收获量大且纯度高的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对目标细胞的抗原表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取正常人角膜移植供体眼球分离视网膜组织,采用质量分数2%胰蛋白酶和质量分数0.133%胶原酶Ⅵ用二步法消化获取人视网膜胶质细胞,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人内皮细胞培养液,其中添加内皮细胞生长因子(β-ECGF)和肝素钠,对分离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皿用纤维黏连蛋白(FN)包被以促进人视网膜胶质细胞贴壁。观察收获的目标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活体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常规组织学观察法观察目标细胞的生长,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CD34、Ⅷ因子在细胞中的表达以鉴定目标细胞。结果应用胰蛋白酶、胶原酶二步消化法可成功获取人视网膜胶质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72h贴壁,第9~10天细胞达到融合状态呈花瓣状;常规组织学观察显示细胞核呈鲜亮蓝色,细胞质(盘膜)呈淡红色,培养细胞GFAP、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NSE、S100、CD34、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呈阴性反应。结论应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消化法以及利用10%胎牛血清的人内皮细胞培养基,添加生长因子和肝素钠,并用FN包被培养皿进行体外培养可达到快速、大量分离和纯化人视网膜胶质细胞的目的,鉴定结果提示培养的目标细胞为人视网膜胶质细胞,其形态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具体特点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鉴定
下载PDF
增强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兔眼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纤维血管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刚 李贵刚 +2 位作者 罗丰年 孙叙清 张虹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应用增强核磁共振(MRI)动态显像技术监测兔眼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完成纤维血管化的时间,以证实MRI在评价HA义眼座纤维血管化程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6组,均行单眼眼内容物剜出术及多孔巩... 目的应用增强核磁共振(MRI)动态显像技术监测兔眼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完成纤维血管化的时间,以证实MRI在评价HA义眼座纤维血管化程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6组,均行单眼眼内容物剜出术及多孔巩膜壳内HA义眼座植入术,术后第1、2、3、4、5、6周进行增强MRI的相关检查并计算MRI图像中VE/VHA比值(VE为义眼座强化区体积,VHA为义眼座体积),于每周扫描完毕后处死1组兔,取出HA义眼座进行病理组织学的对照观察。结果兔眼HA植入后前4周间依次比较MRI图像中VE/VHA比值显著增加,而第4周后不再增加;兔眼HA病理检查也发现术后第4周全部植入HA义眼座均完成纤维血管化,HE染色可见致密的胶原纤维形成,以及内含红细胞的新生血管,并且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结论MRI可作为HA义眼座术后血管化程度监测的影像学依据。健康兔眼眶内植入直径12mm的HA义眼座在4周后可达到完全纤维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MRI) 羟基磷灰石(HA) 义眼座 纤维血管化
下载PDF
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时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祺 冯劼 +1 位作者 程旭康 陈建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时机。方法: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眼,按白内障手术时间分为三组。A组:未行全视网膜光凝;B组:全视网膜光凝≤3mo;C组:全视网膜光凝≥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用OCT评... 目的:探讨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时机。方法: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眼,按白内障手术时间分为三组。A组:未行全视网膜光凝;B组:全视网膜光凝≤3mo;C组:全视网膜光凝≥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用OCT评估术前、术后1,6mo的黄斑厚度、黄斑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6mo,三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0.3%,30.6%,4.4%,B组分别与A组和C组相比,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10.120;P<0.05)。同时,最佳矫正视力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4,12.101;P<0.05)。结论:眼底光凝术后短期内施行白内障手术,有增加术后黄斑水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莹 曾红艳 +1 位作者 赵长松 张倩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球结膜下注射及局部点眼;对照组28例用无环鸟苷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局部点眼。随访1~2年,平均为15个月。结果:治疗有效者治疗组28例,...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球结膜下注射及局部点眼;对照组28例用无环鸟苷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局部点眼。随访1~2年,平均为15个月。结果:治疗有效者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18.12±2.51天)少于对照组(21.54±2.38天)(P<0.01)。治疗组随访25例,复发2例;对照组随访15例,复发5例(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局部用药,对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缩短疗程、预防和减少复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疗效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7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白先枝 周雄武 赵长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中运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23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运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6~24(平均14)mo。结果...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手术中运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23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联合运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6~24(平均14)mo。结果:91%患者术后视力维持不变或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1.03±6.25mmHg(1mmHg=0.133kPa),术后15d,1,3,6mo平均眼压分别为11.78±2.93,12.91±2.36,15.67±3.05,18.23±2.97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前房反应轻,1眼发生前房出血,I,II级浅前房3眼,5眼术中发现小梁网处有微穿孔,但无虹膜膨出,术后15d 20眼均见明显滤过泡,术后3mo6眼滤过泡变得不明显。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中运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完全地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而轻,但远期效果及并发症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小梁手术 丝裂霉素C 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柳 张晓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中的表达及COX 2选择性抑制剂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蛋白 生物素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labellstreptavidinbiotinmethod ,LSAB...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中的表达及COX 2选择性抑制剂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链霉亲和素蛋白 生物素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labellstreptavidinbiotinmethod ,LSAB) ,对 37例RB组织中COX 2的表达进行分析。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HXO RB44,检测COX 2选择性抑制剂NS 398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OX 2在RB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75 .7% (2 8/ 37例 ) ,与RB的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无关 (P >0 .0 5 ) ;NS 398对HXO RB44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及剂量依存性。结论 COX 2可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COX 2选择性抑制剂NS 398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HXO RB44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视网膜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法 细胞增殖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合并小瞳孔极浅前房的残余青光眼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虹 陈晓明 +5 位作者 张秀兰 郭文毅 张虹 黄钰森 吕建华 李建军 《眼科》 CAS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人行虹膜周边切除(开)术后5年以上,就诊时眼压高,前房极浅、瞳孔较小,晶状体混浊。本讨论的目的是关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开)术后的长期随访,提倡残余青光眼的个体化治疗,介绍小瞳... 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人行虹膜周边切除(开)术后5年以上,就诊时眼压高,前房极浅、瞳孔较小,晶状体混浊。本讨论的目的是关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开)术后的长期随访,提倡残余青光眼的个体化治疗,介绍小瞳孔合并极浅前房的白内障手术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外科学 白内障摘除术
原文传递
视神经起始部挫伤一例
13
作者 赵聪玲 罗班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328-328,共1页
患者男,36岁。以“左眼摔伤后视力丧失1d”于2014年2月10日收入我科。患者1d前入厕后站立突然晕倒,当即昏迷,左眼流血,视力丧失伴疼痛、追问病史,患者诉摔伤时面部朝地,水龙头磕及左眼内侧。既往史:患强直性脊柱炎数年,近年来... 患者男,36岁。以“左眼摔伤后视力丧失1d”于2014年2月10日收入我科。患者1d前入厕后站立突然晕倒,当即昏迷,左眼流血,视力丧失伴疼痛、追问病史,患者诉摔伤时面部朝地,水龙头磕及左眼内侧。既往史:患强直性脊柱炎数年,近年来未正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部 视神经 挫伤 强直性脊柱炎 视力丧失 正规治疗 患者 左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