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522例临床分析:单中心21年诊断与治疗变迁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志成 梁二鹏 +10 位作者 吴灵敏 范思洋 刘尚雨 沈利水 李国良 丁立刚 郑黎晖 陈刚 樊晓寒 牛国栋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总结过去21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诊疗情况。方法:选取199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的全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共522例。根据患者首次就诊时间分为2010年前就诊患者(简称2010年前,n... 目的:总结过去21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诊疗情况。方法:选取199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的全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共522例。根据患者首次就诊时间分为2010年前就诊患者(简称2010年前,n=141)和2010年及以后就诊患者(简称2010年及以后,n=381)。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不同时间段就诊的ARVC患者接受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在52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3例(71.5%),确诊时平均年龄(39.0±15.1)岁。1996~2017年新就诊患者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多(P<0.01)。(1)患者首次就诊至确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77(30,1096)d,2010年及以后较2010年前时间缩短[244(30,984)d vs.357(31,1400)d,P<0.01]。(2)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137例(26.2%)的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360例(69.0%)患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11例(2.1%)患者接受了心内膜活检。患者行CMR和心内膜活检的比例2010年及以后高于2010年前(74.5%vs.53.9%,P<0.01;2.9%vs.0,P<0.05),行基因检测的比例低于2010年前(22.8%vs.35.5%,P<0.01)。(3)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和胺碘酮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8.5%、35.6%和10.9%,2010年及以后较2010年前高(分别为36.5%vs.7.1%、39.9%vs.24.1%、14.4%vs.1.4%,P均<0.01)。(4)接受导管消融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以及心脏移植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2.3%、19.5%、10.0%,但2010年及以后较2010年前无明显变化(分别为62.7%vs.61.0%、20.5%vs.17.0%、9.4%vs.11.3%,P均>0.05)。结论:AR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在过去的20余年中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导管消融术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基因检测及心肌活检、规范药物治疗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诊断 治疗 变迁
下载PDF
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2
作者 李蒙 《数字化用户》 2020年第18期121-123,共3页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常见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以及运用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和注...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分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常见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以及运用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提醒人们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的能力,同时在遇到突发冠心病的情况下,科学就医和积极治疗,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植入术 治疗 冠心病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在晕厥诊断中的作用
3
作者 周游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1期19-22,共4页
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CM)是一种埋植于皮下持续监测患者心电信息的可程控设备,较动态心电图等传统心电监测设备具有体积小、依从性高、监测时间长、检出率高等优势,可以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目前ICM最常用于不明原因晕厥的... 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CM)是一种埋植于皮下持续监测患者心电信息的可程控设备,较动态心电图等传统心电监测设备具有体积小、依从性高、监测时间长、检出率高等优势,可以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目前ICM最常用于不明原因晕厥的病因诊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 晕厥 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光玲 乔昕悦 +4 位作者 张林虹 于漫 黄莉莉 崔芳芳 杨巧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期24-26,41,共4页
目的采用评分量表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心内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目的采用评分量表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心内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评估,采用房颤特异生活质量量表(AFEQT)对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估,根据PSQI评分将96例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和非睡眠障碍组,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6例患者中,睡眠障碍组患者共62例,占64.58%,非睡眠障碍组共34例,占35.42%;睡眠障碍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使用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均P<0.01);睡眠障碍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治疗焦虑、日常活动及AFEQT总分均明显低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均P<0.05),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线性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AFEQT量表中的症状严重程度、日常活动、治疗焦虑及AFEQT总分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多数存在睡眠障碍,伴有睡眠障碍的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患者,心房颤动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房颤时应注重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采取措施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国际诊断标准要点简介 被引量:7
5
作者 沈玉祥 曾定尹 赵普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心绞痛,这种心绞痛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coronary artery spastic angina,CASA)。根据"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CASA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2种类型。典型CASA即变异性心绞痛。变... 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心绞痛,这种心绞痛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coronary artery spastic angina,CASA)。根据"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CASA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2种类型。典型CASA即变异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在我国较常见,但由于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难以捕获到特征性ST-T抬高心电图改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将急性发病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处理并非少见。病程迁延的慢性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也因较难捕获到一过性ST-T抬高的心电图改变,而长期被漏诊、误诊,甚至被误治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心绞痛 痉挛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诊断 冠状动脉痉挛 标准 国际 血管
原文传递
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患者心肌灌注功能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潘玉坤 孙明华 +5 位作者 王佳佳 谢瑞刚 张继良 李牧蔚 崔静 葛英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心肌灌注功能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意义。方法:自2019年4月至12月前瞻性收集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进行动态CT-MPI扫描,获得每...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心肌灌注功能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意义。方法:自2019年4月至12月前瞻性收集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进行动态CT-MPI扫描,获得每个心肌节段的灌注参数,包括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流量比值(rMBF)、心肌血容量(MBV)、开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EEV)、流量提取乘积(FE)及灌注毛细血管血容量(PCBV)。以SPECT为参考标准,比较大致正常和异常、不同缺血程度、存活与梗死心肌节段参数间差异,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其诊断效能。以冠状动脉造影Rentrop分级为标准,比较CCC良好组和不良组心肌节段参数间差异及其与Rentrop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21例患者。灌注异常组的MBF、rMBF、MBV、FE、PCBV及EEV均低于灌注大致正常组,而TTS及TTP高于大致正常组(P<0.05)。其中MBF的AUC最大,为0.809,最佳截断值为71.75 ml·100 ml^(-1)·min^(-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和0.80。MBF及rMBF随着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降低,但中、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11和0.696)。当鉴别梗死及存活心肌时,rMBF的AUC最大为0.896,最佳截断值为69.1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和0.92。CCC良好组MBF、MBV、FE及EEV明显高于不良组(P均<0.05),但与Rentrop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r|均<0.3)。结论:动态CT-MPI定量参数对CTO患者心肌灌注功能及CCC状态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与CCC Rentrop分级之间相关性较差,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肌灌注显像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红党 张志东 +7 位作者 林洪启 赵亮 邱林 郎志斌 王旭 张加强 程兆云 高传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筛选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心血管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8 h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血乳酸≥6 mmol/L)分为高乳酸血症组和非高乳酸血症组。将单因... 目的筛选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心血管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8 h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血乳酸≥6 mmol/L)分为高乳酸血症组和非高乳酸血症组。将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95例,其中80例发生了术后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2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5 min和术后8 h内大量输血(>1000 ml)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急性心包填塞、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5 min和术后8 h内大量输血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高乳酸血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8
作者 徐红党 赵亮 +3 位作者 林洪启 张加强 高传玉 程兆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1-892,共2页
患者,男性,年龄73岁,体重61 kg。系反复间断性胸痛胸闷半年余入院。TTE检查: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EF 41%;冠脉造影:前降支狭窄75%~80%;对角支狭窄30%,回旋支狭窄40%~50%,右冠狭窄70%;ECG示:窦性心律,HR 56... 患者,男性,年龄73岁,体重61 kg。系反复间断性胸痛胸闷半年余入院。TTE检查: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EF 41%;冠脉造影:前降支狭窄75%~80%;对角支狭窄30%,回旋支狭窄40%~50%,右冠狭窄70%;ECG示:窦性心律,HR 56次/min,ST-T异常;Holter结果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血生化检查结果:cTn 24.18 pg/ml和NT-ProBNP 1984 pg/ml。NYHA心功能Ⅳ级。诊断为:1.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2.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植入术 窦性心律 血生化检查 频发房性早搏 偶发室性早搏 对角支 抢救成功 回旋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