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沉浸式虚拟仿真商务口译实验教学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1
作者 许春翎 郭琦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文章以华侨大学正在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依托,针对商务口译虚仿课程的沉浸式实验教学展开研究。文章旨在就华侨大学在虚仿项目中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实验目标、人才培养、实验效果等问题做出反馈,提出一定的总结性建议。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商务口译 国际化人才培养
下载PDF
创新创业视域下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2
作者 许春翎 郭琦 《海外英语》 2021年第22期3-4,7,共3页
该文选取《跨文化职场沟通》全英文课程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教育与华侨大学的全英文通识课程建设有效融合。课程组教师把国际学术动态、跨文化商务交... 该文选取《跨文化职场沟通》全英文课程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教育与华侨大学的全英文通识课程建设有效融合。课程组教师把国际学术动态、跨文化商务交际理念和职场沟通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全英文通识课程
下载PDF
符号融合视域下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以“泉州网”短视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瑜 《东南传播》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泉州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于2021年7月“申遗”成功,古刺桐城再一次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选取37段“泉州网”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符号融合视域下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过程,寻找人物/城市特征、故事情节、场景等戏剧... 泉州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于2021年7月“申遗”成功,古刺桐城再一次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选取37段“泉州网”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符号融合视域下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过程,寻找人物/城市特征、故事情节、场景等戏剧性元素,梳理幻想主题,将相似的幻想主题聚合成幻想类型,发展形成闽南文化“故事链”,体现多元化的修辞性视野。在上述闽南文化意象的建构中,多元化的修辞性视野占据主导地位,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相融合,产生文化认同,促进闽南文化意象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意象 符号融合 视觉修辞文化认同 对外传播
下载PDF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探索与路径拓展--以大学英语为例
4
作者 陈天然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8期112-115,共4页
推进外语思政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培养承担中外思想政治文化交流重任的外语人才。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在OBE理论指导下,在教学环境、形式、内容、资源等方面系统探索思政改革实施模式,尝试建立多学科交叉环境下基于“三群一圈”的... 推进外语思政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培养承担中外思想政治文化交流重任的外语人才。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在OBE理论指导下,在教学环境、形式、内容、资源等方面系统探索思政改革实施模式,尝试建立多学科交叉环境下基于“三群一圈”的外语课程思政运行机制,以重构外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拓展思政实践路径,彰显外语教育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进而实现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论 立德树人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学科交叉环境 “三群一圈”
下载PDF
立足侨校侨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对策研究
5
作者 周静敏 张宏文 《英语教师》 2023年第8期30-33,共4页
阐述提升侨校侨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探索提升侨校侨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对策,即明确教学主要目标;立足教材,关注侨生,深入挖掘,巧妙输出;健全完善科学、合理、多维度的成绩评价体系。认为加强侨校侨生大学英... 阐述提升侨校侨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探索提升侨校侨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对策,即明确教学主要目标;立足教材,关注侨生,深入挖掘,巧妙输出;健全完善科学、合理、多维度的成绩评价体系。认为加强侨校侨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感的可靠途径,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校 侨生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性别地理:论美国加勒比裔小说中的跨国家园
6
作者 陈天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8-136,160,共10页
在美国加勒比裔小说中,“家”的空间表征体现为一种非同质性的跨国家园制作过程,它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划分与性别划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跨国移民的家园概念发生在祖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社会场,并不断模糊化;另一方面,性别和地理的... 在美国加勒比裔小说中,“家”的空间表征体现为一种非同质性的跨国家园制作过程,它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划分与性别划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跨国移民的家园概念发生在祖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社会场,并不断模糊化;另一方面,性别和地理的跨国缠绕催生了性别模式的变异,女性移民关于遗忘和记忆的家园叙事呈现出驳色的文本意义:其美国家园绘制彰显了开放性和前进性色调,却在有意无意间保留了加勒比家园底色;男性的家园怀旧叙事则关联家庭私域,呈现出封闭性和降维趋势,表达了主体性退隐或丧失的危机。由此,加勒比裔作家颠覆了男性/公共域和女性/私人域之间的齐整对立,动摇了传统的性别权力结构,再现了跨国空间中新的性别运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加勒比裔小说 跨国家园 性别运作
下载PDF
李泽厚“西体中用”原则下中西融汇之美学建构——以《美学四讲》为中心
7
作者 黎林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迄今为止,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的阐释存在两种偏差。一种观点以国内学者为主,过于强调李泽厚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忽视了对中国美学传统思想的汲取。而另一种观点多见于国外,重视李泽厚美学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吸... 迄今为止,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的阐释存在两种偏差。一种观点以国内学者为主,过于强调李泽厚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忽视了对中国美学传统思想的汲取。而另一种观点多见于国外,重视李泽厚美学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却忽略了其思想中蕴含的道家渊源。以《美学四讲》为中心,可以发现李泽厚美学理论中西方思想和儒道精神互补融汇的特征,其美学理论遵循甚至超越了“西体中用”的原则,在借鉴西方思想、研究路径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儒道文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构建之路。这种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以跨文化视域创造性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立自己学说的实践为今天国内的美学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泽厚 《美学四讲》 “西体中用” 中西融汇 儒道互补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对学习者心理促进作用刍议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琦 许春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1期162-163,170,共3页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诸如实际学时压缩、活动难以开展等问题。为保证教学效果,可以将具有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等特征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视为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并结合当前的大网络环境,通过以最受学生欢迎的社交...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面临着诸如实际学时压缩、活动难以开展等问题。为保证教学效果,可以将具有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等特征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视为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并结合当前的大网络环境,通过以最受学生欢迎的社交软件——微信作为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区域,本文对该活动的可能性及预期进行研究,同时从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入手,从学生的接受意向、网络化英语学习的可行性等角度研究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此形式教学活动存在的优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第二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 学习心理促进
下载PDF
焦虑感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瑜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妨碍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口语讨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焦虑感是最主要的。一是焦虑感影响、干扰语言的连贯表达 ;二是影响短时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是威胁到学生的语言口语表达 ,产生抑制情绪。
关键词 焦虑感 口语表达 负面影响 大学生 英语 课堂教学 过渡语 口语表达 情感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对泉州旅游外宣翻译的功能完善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婷婷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6-132,共7页
泉州拥有极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但互联网旅游外宣现状不尽如人意,其旅游外宣翻译存在明显功能性缺陷,并未展现出网络在外宣方面所独具的优势。鉴于互联网外宣的特点,以及充分考虑传播学视角下影响旅游外宣翻译传播效果的众多因素,旅游... 泉州拥有极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但互联网旅游外宣现状不尽如人意,其旅游外宣翻译存在明显功能性缺陷,并未展现出网络在外宣方面所独具的优势。鉴于互联网外宣的特点,以及充分考虑传播学视角下影响旅游外宣翻译传播效果的众多因素,旅游外宣翻译借助互联网可有效完善其现有功能,使其信息传递更具简洁性、可读性和召唤性,从而达到旅游外宣的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泉州旅游 外宣翻译
下载PDF
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雪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从模因论的视角,将语言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并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对比,认为二者具有吻合之处。分析提出,从模因论的角度来考虑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从模因论的视角,将语言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并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对比,认为二者具有吻合之处。分析提出,从模因论的角度来考虑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拾传统的语言输入手段;充分发挥模因在语言输入到输出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参与真实、有效的语言交际;优化反馈机制等。这些教学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效果,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入,促进有益模因的输出,从而提高话语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 模因 视听说 输入 输出 策略
下载PDF
浅谈任务教学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实践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敏敏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9-91,共3页
随着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深入地开展起来。任务型教学法开始在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中被大量使用。本文重点介绍任务教学法相关理论,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论述对其的创新性运用及其原则... 随着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深入地开展起来。任务型教学法开始在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中被大量使用。本文重点介绍任务教学法相关理论,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论述对其的创新性运用及其原则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改 任务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下载PDF
从“语言磨蚀”理论谈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必要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玉凤 《龙岩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3-95,共3页
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的开设是大学英语教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讨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指出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的开设对于防止大学生的英语磨蚀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语言磨蚀 大学英语 后续选修课
下载PDF
认知负荷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玉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85-86,共2页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适当减轻内在认知负荷;优化教学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减轻外在认知负荷;同时促进自我解释活动,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从而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内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
下载PDF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听说的生态教学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瑜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翻转课堂通过颠覆常规的教学流程完成知识传授的提前与知识内化的优化,使英语听说课的生态转变成为可能。本文结合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依据翻转课堂...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与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翻转课堂通过颠覆常规的教学流程完成知识传授的提前与知识内化的优化,使英语听说课的生态转变成为可能。本文结合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依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探讨建立以生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大学英语听说生态课堂的可行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听说 生态教学
下载PDF
论大学英语校内期末测试性质与误区——兼谈提高其科学性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淑霞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测试作为一种评估手段,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校内期末测试作为标准参照性的课程成就测试,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校内期末测试的性质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提出提高期末测试科学性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 英语测试 校内测试 期末测试
下载PDF
城市政务微信多模态话语结构与传播影响力研究——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惠珍 陈嘉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9-84,共6页
以案例分析法对照研究了若干具有较高传播影响力的城市政务微信之多模态话语结构,发现当前的城市政务微信在多模态话语策略方面存在"音"模态运用不足、"情"模态运用拘谨、"数"模态运用粗糙等问题。政务... 以案例分析法对照研究了若干具有较高传播影响力的城市政务微信之多模态话语结构,发现当前的城市政务微信在多模态话语策略方面存在"音"模态运用不足、"情"模态运用拘谨、"数"模态运用粗糙等问题。政务微信的内容制作者需要加强运用声音、歌曲等"音"模态资源,适当运用表情图片、动图等"情"模态资源,精细化使用统计图等"数"模态资源,以适应当代网民的多模态阅读特征,提升网络执政效能和网络传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务微信 多模态话语 传播影响力 泉州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刍议 被引量:11
18
作者 骆文伟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6-28,86,共4页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着继续深化和加强的问题 ,必须遵循多样化、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和规律 ,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 ,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党性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高校 党组织
下载PDF
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传播动机与传播活跃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利 王玉洁 汤璐 《东南传播》 2020年第8期77-79,共3页
华人华侨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和中介,在增进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对华人华侨中华文化传播动机、活跃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和现居地的华人华侨在传播... 华人华侨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和中介,在增进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对华人华侨中华文化传播动机、活跃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和现居地的华人华侨在传播活跃度和部分传播动机具有显著差异。2."乐趣"和"增进关系"是影响华人华侨中华文化传播活跃度的主要变量。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文化传播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华侨 中华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思考——基于对学习者态度和倾向的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4-88,共5页
以调查大学生群体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态度和倾向为研究目的,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地... 以调查大学生群体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态度和倾向为研究目的,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提出了正确定位、加强口语、争取多方配合和不断创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问卷调查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