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奎那的自然法作为本性之律的人学内蕴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素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4,共6页
关键词 “本性” “人学” 自然法 阿奎那 内蕴 理论系统 思想体系 世俗生活 永恒法 人定法
原文传递
阿奎那自然法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素民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托马斯·阿奎那这里,自然法如同一座桥梁,其一端架在人定法的这一边,另一端则植基于永恒法的彼岸。一方面,自然法是形上的、神性的、不变的;另一方面,自然法又是形下的、人性的、可变的。自然法可以与永恒法、人定法发生互动,从... 在托马斯·阿奎那这里,自然法如同一座桥梁,其一端架在人定法的这一边,另一端则植基于永恒法的彼岸。一方面,自然法是形上的、神性的、不变的;另一方面,自然法又是形下的、人性的、可变的。自然法可以与永恒法、人定法发生互动,从而呈现“上通下达”、“一体两性”的特征。其实质就是以“形上的”“神圣”精神来指导人“形下的”世俗实践,充分体现出阿奎那思想中“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移和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实现了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 世俗 托马斯·阿奎那 自然法
原文传递
“本觉”逻辑:中国宗教共时态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海怒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本觉”逻辑是中国宗教哲学的主导范式(心性学)的本质架构和理念预设,是儒佛道哲学的“公共模型”,儒佛道哲学的发展史因此呈现为“本觉逻辑”共时态建构史。孟子“良知本心说”及《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是“本觉”逻辑的典范... “本觉”逻辑是中国宗教哲学的主导范式(心性学)的本质架构和理念预设,是儒佛道哲学的“公共模型”,儒佛道哲学的发展史因此呈现为“本觉逻辑”共时态建构史。孟子“良知本心说”及《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是“本觉”逻辑的典范理论。在现代性视域中,“本觉”逻辑被持续重建,并在观念生态学意义上由古典样态向现代样态转变:它一方面被改造为激进的现代性“革命”话语,另一方面则酿就了“西方中心主义”知识体系下的“反转式”现代中国宗教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觉 中国宗教 孟子 大乘起信论
下载PDF
宗教与现代性:“批判佛教”之观念史解读
4
作者 蒋海怒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7-130,共4页
文章对“批判佛教”思潮进行了观念史解读。批判佛教的核心理念是“缘起”-“基体”的对诤,前者被解释为现代性运思方式,后者为“非现代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性觉”观和“如来藏”思想。“批判佛教”主旨是立足于现代性的叙事脉络对东... 文章对“批判佛教”思潮进行了观念史解读。批判佛教的核心理念是“缘起”-“基体”的对诤,前者被解释为现代性运思方式,后者为“非现代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性觉”观和“如来藏”思想。“批判佛教”主旨是立足于现代性的叙事脉络对东亚传统佛教思想失语状况进行反思,并进入到日本社会领域之中,批评了“基体”说的社会取向一“日本主义”、“社会歧视”、“帝制传统”。文章最后探讨了批判佛教的中国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佛教 基体 缘起 现代性
下载PDF
神圣世俗观与现代中国哲学构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海怒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4,共4页
神圣世俗观是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和西方思想传统不同,儒佛道经典哲学在本体论、人生论和修养论层面上片面强调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贯通,消融了神圣域和世俗域的固有界限,表现出形而上学特征。立足于对生活世界的深度阐释,现代... 神圣世俗观是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和西方思想传统不同,儒佛道经典哲学在本体论、人生论和修养论层面上片面强调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贯通,消融了神圣域和世俗域的固有界限,表现出形而上学特征。立足于对生活世界的深度阐释,现代中国哲学构型强调世俗界域中的问题意识,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现代性观念基础上重构形上核心义理架构,进而塑造出现代中国哲学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 世俗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