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自然法与道德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素民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6,共5页
自然法是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建立在前人思想基础之上。自然法是理性受造物所分享的永恒法。它是用来称呼人的理性所宣布的反省的结果、理性藉此而颁示的命令。因此,被称为“自然道德律”... 自然法是托马斯·阿奎那伦理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建立在前人思想基础之上。自然法是理性受造物所分享的永恒法。它是用来称呼人的理性所宣布的反省的结果、理性藉此而颁示的命令。因此,被称为“自然道德律”。伦理自然法与道德价值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在西方自然法观念的演化中,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富于创造性,而且自成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阿奎那 伦理自然法 道德价值
下载PDF
追问宗教起源的发生学意义——麦克斯·缪勒思想中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素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8-213,共6页
麦克斯.缪勒是宗教学的奠基者。《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宗教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无限观念是一个过程。
关键词 麦克斯·缪勒 宗教的起源 比较宗教学
下载PDF
“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素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8-42,共5页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人学"研究进路成为20世纪宗教观理论思考的共同取向。上帝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彼此关联、彼此定义,上帝与宗教贯穿于世界与人生之中。以马丁·布伯与雅斯贝尔斯的思想为代表的"人学"的宗教观本质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即个体性的失落和主体间的疏离,因而成为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对于宗教深刻反省之后的理性表达,并传达出人作为"超越的存在"是指向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对话"关系的"存在"——"人学"和宗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你 超越的存在 人学的宗教观
下载PDF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
4
作者 王刚 刘素民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看来,人类的灾难和社会的不公正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就实现社会公正可资利用的资源来讲,强力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平,但超出一定限度却能导致社会的不公正;理性的增长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公正,但它却是暧昧的... 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看来,人类的灾难和社会的不公正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就实现社会公正可资利用的资源来讲,强力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平,但超出一定限度却能导致社会的不公正;理性的增长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公正,但它却是暧昧的和不可靠的;宗教的大爱思想使它在宗教团体范围内对社会公正的贡献具有纯粹性和慈悲性,但对于更为复杂的社会公正问题却无能为力;暴力革命或借助政治力量都只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手段,而社会公正本身才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布尔:社会公正 基督教现实主义 应用伦理学
下载PDF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的形上架构与神学意涵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素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59,共6页
The natural law of Thomas Aquinas is just like a bridge that builts between eternal law and human law. When we analyze the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ternal, it is connected with ontology, divinity and stability. ... The natural law of Thomas Aquinas is just like a bridge that builts between eternal law and human law. When we analyze the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ternal, it is connected with ontology, divinity and stability. Thomas’thoughts of natural law is basically one part of eternal law that was inscribed on human nature by God. It is God’s wisdom marked in human nature. With the concepts of participation and analogy, Aquinas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natural law where transcendence and immanence become one. In this way, it mirrors the feature of divinity in this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阿奎那 自然法 神学思想 形而上学 人性
原文传递
自然法:“和谐”的哲学基础与价值指向
6
作者 刘素民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7-84,共8页
社会秩序和谐的内在核心要素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应该之法",即自然法理念。自然法因此构成了和谐的形而上学基础。个人自由是社会秩序中的自由,社会秩序是个人自由的秩序。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和谐的实质是道德化的利益关... 社会秩序和谐的内在核心要素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应该之法",即自然法理念。自然法因此构成了和谐的形而上学基础。个人自由是社会秩序中的自由,社会秩序是个人自由的秩序。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和谐的实质是道德化的利益关系。道德化的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本源性、客观性的特征与自然法的属性是一致的。自然法作为一个形上的理念存在是相应于善与公正,而"和谐"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公平与正义,它内在地与自然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旨归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自然法 个人自由 社会秩序
下载PDF
从家文化到家族企业伦理意识——对当代中国家族企业合作伦理意识的评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斌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9-20,共2页
中国家族企业已经历经多年的风雨洗礼,在新的经济技术和政治文化等社会条件和环境下,中国家族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抛弃家族伦理意识的糟粕,保持其精华,并不断吸纳现代企业伦理道德,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历了从计划... 中国家族企业已经历经多年的风雨洗礼,在新的经济技术和政治文化等社会条件和环境下,中国家族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抛弃家族伦理意识的糟粕,保持其精华,并不断吸纳现代企业伦理道德,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全面的市场经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家族企业以自己特有的伦理意识在其经营运作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着重对中国当代家族企业的伦理意识进行评析,从中国传统的家文化这一伦理意识的根源入手,对中国当代家族企业的伦理意识发展迁徙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中国当代家族企业伦理意识的合理内核——合作伦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伦理意识 合作伦理
下载PDF
试论庄子的“飘逸”之风
8
作者 王刚 刘素民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飘逸"气弥漫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各个主要人物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韵味。这种逸风又始终和中国古代士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士人具有逸风,逸风又犹如一股真气环绕着士人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品格。纵观整个中国美学史,逸... "飘逸"气弥漫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各个主要人物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韵味。这种逸风又始终和中国古代士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士人具有逸风,逸风又犹如一股真气环绕着士人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品格。纵观整个中国美学史,逸在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的"逸品"或"逸格",既有其孕育和产生的源头,也有其发展、演变乃至衰落的进程。在其源头处,在老子身上、尤其是在庄子这里,飘逸之风得以充分体现和张扬。不论是就庄子本人还是就他的言论和著作、抑或是他的作品之写作风格而言,无不弥散着浓浓的飘逸之气。本文将主要阐释作为"逸"之源头的庄子的飘逸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美学 飘逸
下载PDF
论宗教的人文价值关怀
9
作者 陈宜轩 刘素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9期107-110,共4页
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道德信仰出现危机的角度,探析基督宗教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价值关怀。宗教的生命力没有在以科技为巨大推动力的现代化进程中消失,相反,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为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和思想文... 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道德信仰出现危机的角度,探析基督宗教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价值关怀。宗教的生命力没有在以科技为巨大推动力的现代化进程中消失,相反,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为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和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彰显出其内在的精神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负面效应 道德信仰危机 人文价值关怀
下载PDF
宽容:宗教自由及宗教对话的前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素民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宽容” 宗教对话 宗教自由 历史语境 宽容态度 行为准则 16世纪 17世纪 法律概念 宗教宽容
原文传递
宽容:在人性比较中透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海怒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宽容” 人性观照 透析 价值准则 价值立场 政治策略 人生态度 语义演变 话语系统 观念史
原文传递
“和谐”的哲学追问与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
12
作者 刘素民 《哲学门》 2006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社会秩序和谐的内在核心要素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然法理念,它深刻地体现为一种个体本性意义上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和谐关系。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和谐的实质是道德化的利益关系。“公平正义”、“自由的秩序”和“道德化的利益关系”... 社会秩序和谐的内在核心要素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然法理念,它深刻地体现为一种个体本性意义上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和谐关系。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和谐的实质是道德化的利益关系。“公平正义”、“自由的秩序”和“道德化的利益关系”从哲学基础、存在状态、实质要求等侧面揭示了“和谐”的本质内涵,它不仅外在地体现出社会秩序整体超越性的意义,更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个体心灵在社会秩序化、和谐化进程中的德性诉求———个体德性只有居于生存论的向度从而获得“近神之居”的支持时,才能在世俗伦理生活中达到道德超越,从而建立起道德化的利益关系。宗教通过提供个体生命意义的解释参与整个社会秩序伦理性意义的资源共建,其当代价值体现在宗教伦理中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各个层次。宗教道德直指和谐社会伦理正当性的基础,宗教因此而成为解读与破译“和谐社会”的重要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自然道德律 “近神之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