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香黄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胃黏膜保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阳丹 蔡舒 +2 位作者 彭成海 陈树喜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40-448,共9页
本文以老香黄多糖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胃黏膜保护活性。首先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老香黄多糖,进而通过Sevag试剂脱蛋白、DEAE-52纤维柱和CL-6B琼脂糖凝胶柱进行多糖的分离纯化,最后采用乙醇损伤人胃黏膜上皮细胞(Human gastric mucosal epit... 本文以老香黄多糖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胃黏膜保护活性。首先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老香黄多糖,进而通过Sevag试剂脱蛋白、DEAE-52纤维柱和CL-6B琼脂糖凝胶柱进行多糖的分离纯化,最后采用乙醇损伤人胃黏膜上皮细胞(Human gastric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GES-1)细胞模型及GES-1细胞划痕损伤模型探究其体外胃黏膜保护活性。结果表明,老香黄多糖经纯化后共得到6个组分,分别为PFCP、PFCP-1、PFCP-2、PFCP-3、PFCP-2-1、PFCP-2-2。在乙醇损伤GES-1细胞实验中,老香黄多糖各分离纯化组分均能提高细胞活性,增强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减少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黏膜损伤。其中PFCP-2-1(50μg/mL)提高SOD酶活和降低MDA含量效果最佳,PFCP-2-1(5μg/mL)提高CAT酶活效果最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P<0.05),且优于替普瑞酮阳性药物组。在GES-1细胞划痕损伤实验中,老香黄多糖各个组分均能加速损伤区域胃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向损伤区域迁移,恢复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阳性药物的划痕修复率最佳,其次是PFCP-2-1(50μg/mL)组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老香黄多糖PFCP-2-1可能通过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GES-1细胞增殖、迁移发挥胃黏膜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香黄 多糖 GES-1 细胞 胃黏膜保护
下载PDF
GC-IMS技术监测加速破坏条件下苦杏仁挥发性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史珍 杜方敏 +3 位作者 林良静 黄子蕴 石家琦 高向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建立以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监测高温高湿加速破坏模拟条件下苦杏仁贮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的方法。【方法】在温度35℃、湿度80%的条件下将苦杏仁样品分别放置3、4 d,采用GC-IMS监测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鉴定并检... 【目的】建立以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监测高温高湿加速破坏模拟条件下苦杏仁贮存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的方法。【方法】在温度35℃、湿度80%的条件下将苦杏仁样品分别放置3、4 d,采用GC-IMS监测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鉴定并检测了醇、酯、酸、醛、酮、烃、含氮化合物7大类共29种挥发性物质。在高湿高温条件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苦杏仁样品的挥发性物质成分中醇类、酮类物质总体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酸类、酯类、烃类物质总体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苯甲醛含量一直很高,糠醛、乙酸乙酯和麦芽醇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4 d时检出丙酮含量增加了7.2倍。【结论】根据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苦杏仁贮存质量评价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挥发性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不同陈化时间老香黄的差异物质识别及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惠钿 林良静 +2 位作者 陈曦 黄立标 高向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070-5078,共9页
目的 研究老香黄的挥发性物质在不同陈化时间的演变及其差异物质。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潮州老香黄在老化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 目的 研究老香黄的挥发性物质在不同陈化时间的演变及其差异物质。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潮州老香黄在老化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模型对不同年份的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区分和鉴别。结果 共检测出7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8种、萜烯类23种、醇类11种、酸类5种、酮类3种、吡嗪类1种、噻唑类1种、醛类18种,其中的酯类、醇类、酸类随时间显著增加。利用OPLS-DA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alue, VIP)大于1的标准筛选差异挥发物质,陈化的第1年和第2年间,有21种挥发性物质产生显著变化。在第2年和第3年间,有15个挥发性物质产生显著变化。结论 GC-IMS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陈化时间老香黄的显著差异成分,陈化过程中共30种挥发性物质产生显著变化,其中苯基乙醇、α-水芹烯-D、α-松油醇-D、2-蒈烯、三环烯、丙醛、乙酸香叶酯共7个物质在陈化期间持续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香黄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偏最小二乘法 潮汕特色
下载PDF
无花果多糖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惠钿 张逸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6,共5页
探讨无花果多糖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以无花果为试材,通过选用不同树脂去除无花果多糖中的色素,结果表明使用AB-8树脂效果最好;利用3%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选用0.03 mg/mL的NaCl溶液洗脱纯化,使用AB-8柱层析色谱图在管数为10~20,3... 探讨无花果多糖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以无花果为试材,通过选用不同树脂去除无花果多糖中的色素,结果表明使用AB-8树脂效果最好;利用3%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选用0.03 mg/mL的NaCl溶液洗脱纯化,使用AB-8柱层析色谱图在管数为10~20,30~40时出现脱峰,分离纯化完成。通过测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当浓度为2500μg/mL时,无花果超氧阴离子清除效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效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5%和38%。在1000μg/mL浓度下,还原量最大,无花果多糖分离纯化后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无花果产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多糖分离 纯化工艺 抗氧化
下载PDF
模拟破坏苦杏仁和桃仁品质及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史珍 杜方敏 +1 位作者 林良静 高向阳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贮存过程中苦杏仁和桃仁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在温度为35℃、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放置1,3,4 d,测定油脂含量、酸价、过氧化值、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放置4 d后,苦杏仁、桃仁油脂含量分别从原来的59%降至47%和3... 目的探讨贮存过程中苦杏仁和桃仁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在温度为35℃、相对湿度为80%的环境中放置1,3,4 d,测定油脂含量、酸价、过氧化值、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放置4 d后,苦杏仁、桃仁油脂含量分别从原来的59%降至47%和37%;油脂氧化程度不断升高;苦杏仁和桃仁的苦杏仁苷含量分别从67,58mg/g降至55,55mg/g;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模拟苦杏仁和桃仁实际贮存条件的加速破坏试验,可为探讨其品质的变化规律和变质预测提供参考,从控制酶的活性来保障苦杏仁、桃仁和其他富油果仁贮存品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桃仁 品质 高温高湿加速破坏 酶活性
下载PDF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现状和联农带农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惠钿 吴贤奇 +1 位作者 田立 刘少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0期206-207,121,共3页
广东省近两年陆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投入和建设,先后创建100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有一定农业产业基础的有产业特色和规模的农业产区,将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要农业经营主体整合起来,联农带农,带动周边农户,集约农户农... 广东省近两年陆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投入和建设,先后创建100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有一定农业产业基础的有产业特色和规模的农业产区,将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要农业经营主体整合起来,联农带农,带动周边农户,集约农户农田及其他资源,实现有特色的规模化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在联农带农过程中,出现五种不同的模式,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制约、内部不对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现代农业产业园 联农带农
下载PDF
果蔬发酵制品的功效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丁楠 何美珊 +2 位作者 戈子龙 卢承蓉 钟青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2-336,共5页
近年来以新鲜果蔬、食用真菌等为原料,经过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发酵而成的功能性发酵制品在我国发展迅速,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多酚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益生菌、益生元、维生素、矿物质、生物酶等功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消炎抑菌... 近年来以新鲜果蔬、食用真菌等为原料,经过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发酵而成的功能性发酵制品在我国发展迅速,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多酚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益生菌、益生元、维生素、矿物质、生物酶等功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消炎抑菌、改善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解酒护肝等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绿色健康保健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研究和开发功能性果蔬类发酵产品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果蔬发酵制品的功效及其在食品行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果蔬发酵产品应用的广阔前景,以期促进果蔬的综合加工利用及其发酵产业的发展,为高效开发功能性果蔬发酵产品,并实现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发酵 功效 应用
下载PDF
佛手凉果4种食品添加剂的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卓权 刘焕 +3 位作者 麦润秋 杜家慧 陈汉民 柳春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2645-2649,共5页
目的了解佛手凉果食品添加剂的残留水平并评估其人群暴露风险。方法以国标方法测定佛手凉果中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和三氯蔗糖4种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采用点评估方式评价佛手凉果添加剂的暴露水平。结果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 目的了解佛手凉果食品添加剂的残留水平并评估其人群暴露风险。方法以国标方法测定佛手凉果中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和三氯蔗糖4种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采用点评估方式评价佛手凉果添加剂的暴露水平。结果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和三氯蔗糖的残留范围分别为2.03~35.34、0.50~1.89、5.00~803.78和1.25~146.94 mg/kg,4种添加剂的残留量均没超过GB 2760-2014和GB 2762-2017中的相关限量,4种添加剂的风险指数(risk index,RI)均小于1。结论4种添加剂的暴露风险较低,但仍不可忽视在凉果生产消费中对4种添加剂的安全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凉果 食品添加剂 暴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优化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惠钿 谢妍纯 张逸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7-115,共9页
以乳清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为原料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制备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whey protein peptides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WPP-MRPs),并测定其对2,2′-连氮基-双-(3-乙基苯... 以乳清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为原料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制备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whey protein peptides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WPP-MRPs),并测定其对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WPP-MRPs制备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葡萄糖浓度8.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和pH9.0,在此条件下WPP-MRPs的还原力为0.93±0.02。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WPP-MRPs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_(50)分别为(47.15±0.83)mg/mL和(44.28±0.95)mg/mL。结果显示WPP-MRP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肽 美拉德反应产物 优化 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氧化茶多酚对水包油型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惠钿 张逸 蔡清晖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将马铃薯蛋白水解物与氧化茶多酚联用来改善水包油型乳液物理稳定性。测定了乳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电位、粒径以及分层指数。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马铃薯蛋白水解物比使用马铃薯蛋白水解物和氧化茶多酚共同稳定的乳液稳定性差... 通过将马铃薯蛋白水解物与氧化茶多酚联用来改善水包油型乳液物理稳定性。测定了乳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电位、粒径以及分层指数。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马铃薯蛋白水解物比使用马铃薯蛋白水解物和氧化茶多酚共同稳定的乳液稳定性差。氧化茶多酚不仅可以提高乳状液的乳化性和ζ–电位值,而且可以减小粒径,降低乳液的分层指数。因此,氧化茶多酚可以提高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为氧化多酚在乳状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茶多酚 马铃薯蛋白水解物 乳液 物理稳定性
下载PDF
佛手果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惠钿 林思健 +1 位作者 张逸 谢妍纯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3期15-16,共2页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市场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佛手作为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果实被广泛种植。基于此,立足于农产品种植角度,分析了佛手的生物学特征、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
关键词 佛手果 高产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GC-MS和GC-IMS技术分析老香黄发酵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小爱 蔡惠钿 +3 位作者 刘静宜 汤酿 陈树喜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80,共11页
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老香黄发酵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相对风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 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老香黄发酵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相对风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老香黄挥发性组分的气味贡献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电子鼻PCA有效区分了不同发酵时间的样品,老香黄发酵6个月后挥发性组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GCMS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醚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8个种类。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萜品油烯、柠檬烯、异松油烯、1-石竹烯、巴伦西亚橘烯、芳樟醇、α-松油醇、糠醛、麦芽酚、茴香脑、2, 4-二甲基苯乙烯是发酵期间含量较高且相对稳定的14个共有成分。GC-IMS定性检出38种已知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酚类、酸类、杂环类和其它共9个类别。ROAV表明老香黄的主体香气为柑橘香、木青气息、药草香和焦甜香,对老香黄风味贡献程度最大的5个物质分别是香茅醛、壬醛、异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和柠檬烯。发酵丰富了老香黄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其中反式-橙花叔醇、庚醛、糠醛、己醛、异戊醛、3-羟基-2-丁酮、2-乙基呋喃、呋喃甲醇、2-乙酰基呋喃等挥发性成分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香黄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相对风味活度值
下载PDF
潮汕特色佛手香黄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良静 蔡惠钿 +3 位作者 包涵 黄雪盈 陈曦 高向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8-249,共12页
这项研究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不同品牌的潮汕特色凉果佛手香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到8种酯类(6%~12%)、14种醛类(10%~14%)、12种醇类(13%~17%)、3种酮类(3%~5%)、2... 这项研究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不同品牌的潮汕特色凉果佛手香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到8种酯类(6%~12%)、14种醛类(10%~14%)、12种醇类(13%~17%)、3种酮类(3%~5%)、23种烯萜类(49%~72%)、6种酸类(1%~2%)、3种呋喃类(2%~3%)、1种噻唑类(0.4%~0.5%)和1种吡嗪类(0.6%~0.6%),共9类70种挥发性物质。通过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计算分析得到佛手香黄的挥发性主要风味贡献成分(ROAV>1)有香叶醇、香茅醇、芳樟醇、1,8-桉叶素-M、1,8-桉叶素-D、月桂烯-M、甲硫基丙醛、3-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丙醛、甲基-2-丁酸甲酯、苯乙醇、壬醛等。其中,甲硫基丙醛对佛手香黄的风味贡献最大。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品牌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15个标志挥发性化合物(VIP>1)。GC-IMS可以实现对不同品牌佛手香黄进行区分识别,并对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进行快速分析,为佛手香黄特征风味的标志成分定性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老香黄 挥发性风味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PLS-DA
下载PDF
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稳定性分析及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淑惠 杨小斌 +2 位作者 罗旭洸 刘静宜 周爱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6-72,共7页
为实时监测蓝圆鲹鱼油微胶囊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本实验测定了不同贮藏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34%、58%、76%和93%)下鱼油微胶囊的吸湿性和芯材(鱼油)保留率;并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 为实时监测蓝圆鲹鱼油微胶囊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本实验测定了不同贮藏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34%、58%、76%和93%)下鱼油微胶囊的吸湿性和芯材(鱼油)保留率;并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两个指标研究了鱼油微胶囊在不同贮藏温度(4、20、40℃和60℃)下的氧化性,进而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两个氧化指标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变化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低RH(34%)条件下,鱼油微胶囊吸湿速率低,贮藏14 d后其芯材保留率高达90%以上;而在高RH(93%)条件下,鱼油微胶囊的吸湿速率明显高于低RH(34%)的吸湿速率,芯材保留率降至35.28%,甚至出现结块变黏的现象,感官品质下降。通过POV和TBA值两个氧化指标建立的蓝圆鲹鱼油微胶囊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分别为:4℃下可贮藏190.09 d和195.56 d,20℃下可贮藏71.02 d和83.45 d,40℃下可贮藏23.81 d和23.86 d,60℃下可贮藏6.32 d和7.87 d,预测模型准确性高,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都低于10%,说明以POV和TBA值为关键品质因子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4~60℃范围内鱼油微胶囊的货架期,这为蓝圆鲹鱼油微胶囊贮藏及流通智能化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鱼油微胶囊 吸湿性 氧化指标 动力学方程 货架期预测模型
下载PDF
DEHP短期暴露下的大鼠代谢酶及其代谢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卓权 刘瑞菁 +4 位作者 黄少文 贺永健 刘焕 郑冬冬 柳春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3-948,共6页
为探讨短期重复暴露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变化及对肝脏氧化酶和Ⅱ相酶的影响,将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和DEHP低、中、高剂量处理(300、1000、3000 mg·kg^(-1)),每个处理组8只,连续灌胃... 为探讨短期重复暴露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变化及对肝脏氧化酶和Ⅱ相酶的影响,将3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和DEHP低、中、高剂量处理(300、1000、3000 mg·kg^(-1)),每个处理组8只,连续灌胃染毒28 d。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及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氧化指标,以及肝微粒体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UGT1)、肝胞液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GST-pi)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含量。结果显示:DEHP会降低大鼠肝脏的SOD、GSH-Px活力,提高MDA水平,同时会诱导肝脏Ⅱ相酶UGT1、GST和GST-pi含量显著升高。在28 d重复染毒期内,DEHP的代谢产物MEHP在尿液中的含量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过程,且各染毒组均在染毒第7 d时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DEHP对大鼠肝脏造成氧化损伤的同时诱导肝脏Ⅱ相酶含量的升高,其代谢产物MEHP在尿液中含量的变化与DEHP染毒剂量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氧化应激 Ⅱ相酶 代谢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HS-GC-IMS、HS-SPME-GC-MS技术联用分析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挥发性成分差异 被引量:5
16
作者 阳丹 陈小爱 +3 位作者 杨玉洁 蔡舒 陈树喜 周爱梅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3-323,共11页
基于电子鼻、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HS-SPME-GC-MS)分析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区分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能明显... 基于电子鼻、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HS-SPME-GC-MS)分析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区分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能明显区分发酵与未发酵的老香黄,两者风味差异较大,老香黄发酵3年和4年的风味成分最为相似,而其余发酵年份风味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定性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酚类、酸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9类。HS-SPME-GC-MS则一共鉴别出5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醚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8类。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萜品油烯、柠檬烯、异松油烯、1-石竹烯、巴伦西亚橘烯、芳樟醇、α-松油醇、糠醛、麦芽酚、茴香脑、2,4-二甲基苯乙烯为14种共有挥发性成分,经OPLS-DA模型筛选出8种标志性挥发性化合物(VIP>1)。综上,未发酵和发酵1~5年的老香黄风味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的8种挥发性成分为区别不同年份老香黄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香黄 电子鼻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佛手精油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炜超 汤酿 +3 位作者 刘静宜 周爱梅 黄凯信 陈树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1-218,210,共9页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作为壁材,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佛手精油脂质体。以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为指标筛选工艺参数和配方参数,确定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并对脂质体的形貌、稳定性进行考察,同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作为壁材,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佛手精油脂质体。以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为指标筛选工艺参数和配方参数,确定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并对脂质体的形貌、稳定性进行考察,同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佛手精油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均质压力120 MPa、均质次数5次、磷脂/胆固醇比例5:1、精油添加量3.5 mg/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183.53 nm,PDI多分散指数为0.147,Zeta电位值为38.75 mV,包封率为47.23%,载药量为1.67 mg/mL。所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贮藏稳定性4℃贮藏30 d,精油保留率为85.03%,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58%、78.02%、70.89%。结论:在均质压力120MPa、均质次数5次、磷脂/胆固醇比例5:1、精油添加量3.5mg/m L的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粒径适中、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精油 脂质体 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 稳定性 表征
下载PDF
GC-IMS评价双螺杆挤压处理对香菇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良静 古汶玉 +3 位作者 甘忠宏 方田 冯培琳 高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7-262,300,共7页
本文以香菇柄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离子色谱技术分析在不同加水量(20%、50%)条件下经双螺杆挤压膨化处理香菇柄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共检测并定性了醇、酯、醛、酮、呋喃类、含硫化合物6大类共35种挥发性物质。香菇柄在120... 本文以香菇柄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离子色谱技术分析在不同加水量(20%、50%)条件下经双螺杆挤压膨化处理香菇柄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共检测并定性了醇、酯、醛、酮、呋喃类、含硫化合物6大类共35种挥发性物质。香菇柄在120℃加20%水的条件下经双螺杆挤压处理后,主要特征风味成分含硫化合物二甲基二硫醚相对百分含量从2.67%增加至3.62%。增加含水量至50%进行双螺挤压,二甲基二硫醚含量进一步增至6.66%;但对于1-辛烯-3-醇影响不显著。利用ROAV及主成分得分分析确定了1-辛烯-3-醇、芳樟醇、正己酸乙酯、丙酸乙酯、正辛醛、3-甲基丁醛、庚醛-M、异丁醛、丁醛、2-正戊基呋喃、二甲基二硫共11种物质为主要香味贡献成分,且感官评价与主成分得分分析显示在120℃加水20%条件下进行双螺杆挤压得分更高,可以增加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释放,改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色谱(GC-IMS) 双螺杆挤压 香菇柄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戊糖乳杆菌DF9对副溶血弧菌群体感应的淬灭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上官文丹 陈可 +2 位作者 陈清莹 张杏果 钟青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2,共7页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为靶标,研究戊糖乳杆菌DF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 inhibitor,QSI)对其的淬灭效果。在确定DF9-QSI对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BB170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亚抑菌浓度的DF9-QSI...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为靶标,研究戊糖乳杆菌DF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 inhibitor,QSI)对其的淬灭效果。在确定DF9-QSI对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BB170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亚抑菌浓度的DF9-QSI对副溶血弧菌QS信号分子AI-2的活性、动力(群集、泳动和蹭行)、生物被膜形成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F9-QSI≤0.8 mg/mL时,其不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长,且可有效降低其AI-2活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运动、生物被膜形成及胞外多糖的产生,呈现浓度依赖性。三种显微结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联合表明DF9-QSI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因此,本研究发现DF9-QSI具有良好的AI-2类QS淬灭活性,为开发一种新型、有效的乳酸菌源QSIs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控制副溶血弧菌QS系统提供潜在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戊糖乳杆菌 群体感应抑制剂 生物被膜
下载PDF
两种抗菌剂对不同温度下形成的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美珊 丁楠 +2 位作者 卢承蓉 上官文丹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4-90,共7页
该研究考察单增李斯特菌在32℃和10℃下生物膜的形成,并以1/2、1、2、4 MIC(minimum inbibitory concentration,最低抑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和84消毒液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膜,以结晶紫染色法、二甲氧唑黄法(XTT法)及叠氮溴化丙锭-荧... 该研究考察单增李斯特菌在32℃和10℃下生物膜的形成,并以1/2、1、2、4 MIC(minimum inbibitory concentration,最低抑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和84消毒液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膜,以结晶紫染色法、二甲氧唑黄法(XTT法)及叠氮溴化丙锭-荧光定量PCR(PMA-qPCR)等方法评估其清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两种温度下均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膜,32℃下形成的生物膜量显著高于10℃;4种浓度薰衣草精油处理3 h对32℃下形成的生物膜的清除率为62%~82%,对10℃的生物膜的清除率为25%~56%;4种浓度84消毒液处理3 h对32℃和10℃下形成的生物膜的清除率分别为47%~78%和36%~56%;4 MIC(6.4%体积分数)的薰衣草精油处理3 h后10℃生物膜的残余活菌数为32℃生物膜的2倍以上。该研究阐明了单增李斯特菌的低温生物膜抗性更强,薰衣草精油对生物膜的清除效果优于84消毒液,对植物精油的应用以及控制单增李斯特菌残留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膜 低温 薰衣草精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