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融合蛋白2、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焕然 姜广建 +1 位作者 苗丽娟 马立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fn2、PCNA的表达。结果:肺鳞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IOD值...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fn2、PCNA的表达。结果:肺鳞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IOD值)高于腺癌(P<0.01),高分化、中分化的肺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的肺癌组织(P<0.01);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IOD值)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CNA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Mfn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增殖细胞核抗原 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胶质瘤抗原联合超抗原SEC诱导杀瘤性免疫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洪梅 张晓群 +2 位作者 刘亚楠 马志红 张庆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1-303,共3页
目的:使用胶质瘤可溶性抗原(CSA)联合超抗原SEC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杀瘤性免疫细胞,对胶质瘤细胞进行杀伤,探讨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经GSA、超抗原SEC联合处理。流式细胞术(FCM)和细... 目的:使用胶质瘤可溶性抗原(CSA)联合超抗原SEC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杀瘤性免疫细胞,对胶质瘤细胞进行杀伤,探讨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经GSA、超抗原SEC联合处理。流式细胞术(FCM)和细胞毒试验测定效应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结果:经GSA、超抗原SEC联合刺激的淋巴细胞组增殖活性最强,于72h达到高峰,并且上调CD8+T细胞群,联合刺激诱导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结论:GSA与SEC联合应用诱导的效应细胞增殖快,细胞毒活性高,对抗原来源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该实验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可溶性抗原 超抗原 细胞表型
下载PDF
胃癌患者EBV感染潜伏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淑英 朱丽华 +1 位作者 夏庆安 周天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1-832,共2页
目的:研究EBV阳性胃癌中潜伏基因产物EBV编码的小RNA(EBER1)及潜伏膜蛋白LM P1的表达状况。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V阳性胃癌中LM P1。结果:21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23例EBER 1;... 目的:研究EBV阳性胃癌中潜伏基因产物EBV编码的小RNA(EBER1)及潜伏膜蛋白LM P1的表达状况。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V阳性胃癌中LM P1。结果:21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23例EBER 1;EBV阳性胃癌中无潜伏感染膜蛋白LM P1表达。结论:EBV阳性胃癌中缺乏潜伏感染膜蛋白LM 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免疫学 疱疹病毒科感染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患者EB病毒感染对bcl-2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淑英 侯灵彤 周天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9-321,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癌组织中人疱疹病毒4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B细胞淋巴瘤或血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胃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V编码的...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癌组织中人疱疹病毒4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B细胞淋巴瘤或血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胃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EBV阳性胃癌及EBV阴性胃癌标本癌基因bcl-2的表达状况。结果21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23例呈EBER1阳性;EBV阳性胃癌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BV阴性胃癌组,平均面积(avevage area,AA)、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density,MOD)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分别为(67.31±5.95)μm2、17.60±2.80和1.75±0.13 vs(38.1±4.14)μm2、5.000.0和1.35±0.07(P<0.01)。结论EBV感染可能上调了癌基因bcl-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胃肿瘤 癌基因蛋白质类
下载PDF
食管癌抗原联合金葡素诱导杀瘤性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树义 刘洪梅 张庆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体外应用超抗原金葡素C型(SEC)联合食管癌可溶性抗原(TS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毒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TSA、超抗原SEC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体外应用超抗原金葡素C型(SEC)联合食管癌可溶性抗原(TS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毒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TSA、超抗原SEC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和细胞毒试验测定细胞因子含量和杀伤活性。结果:经TSA与超抗原SEC联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在刺激后72h达到峰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C、TSA以及SEC与TSA联合刺激,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从第1天开始升高,在3d达峰值;并且联合刺激的淋巴细胞组诱导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对TSA来源的食管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结论:肿瘤可溶性抗原与超抗原SEC联合应用能诱导效应细胞明显增殖、活化、并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可溶性抗原 超抗原 杀伤活性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sCD23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探讨
6
作者 邹吉敏 袁宝军 +2 位作者 王菊惠 康向辉 马立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清sCD2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2例未经治疗的肺癌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血清sCD23水平,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EB病毒抗体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CD23水平为(60.69&#...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清sCD2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2例未经治疗的肺癌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血清sCD23水平,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EB病毒抗体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CD23水平为(60.69±27.20)U/ml,高于对照组(42.56±14.68)U/ml(P<0.05);血清sCD23水平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类型、TNM分期无关;EB病毒感染组血清sCD23水平(58.67±26.3)U/ml略低于未感染组(73.34±30.19)U/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sCD23水平升高,sCD23可能参与肺癌的免疫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疱疹病毒4型
下载PDF
记忆的分子基础
7
作者 宁树成 张岸平 赵丽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1129-1130,共2页
关键词 记忆 分子基础 神经发生 核糖核酸 蛋白质
下载PDF
乳腺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淑英 曾莉 +1 位作者 曲银娥 夏庆安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6-897,共2页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乳腺癌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7例EBER1表达,阳性率为9...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乳腺癌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7例EBER1表达,阳性率为9.4%;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B病毒感染,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7.84,P<0.01)。EB病毒感染与患者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χ2=0.90,P>0.05)。结论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B病毒 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唐山地区胃癌患者EB病毒感染与p53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淑英 高金兰 +1 位作者 夏庆安 周天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病毒阳性胃癌及EB病毒阴性胃癌患者标本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状况。结果21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胃癌患者石蜡标本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病毒阳性胃癌及EB病毒阴性胃癌患者标本中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状况。结果21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23例呈EBER1阳性;EB病毒阳性胃癌中p53蛋白表达的平均面积、平均吸光度、积分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EB病毒阴性胃癌(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B病毒感染 P53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EB病毒致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淑英 张科 芦薇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EB病毒
原文传递
三联手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莉 李淑英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2-633,共2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三联手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消痔灵注射术、瘢痕支持固定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56例,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56例患者治愈54例,好转2例,治愈率达96.4%。结论三联手术是一种... 目的观察并评估三联手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消痔灵注射术、瘢痕支持固定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56例,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56例患者治愈54例,好转2例,治愈率达96.4%。结论三联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的新术式,近、远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三联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