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早期脑梗死临床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秋艳 臧贺川 +3 位作者 王晓勤 伊红丽 刘斌 张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病例组选择发病早期脑梗死患者 39例 ,男 2 4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9.0± 8.2 )岁。对照组为 40例健康人。所有患者发病 2 4小... 目的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病例组选择发病早期脑梗死患者 39例 ,男 2 4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5 9.0± 8.2 )岁。对照组为 40例健康人。所有患者发病 2 4小时内均完成头颅CT及胫后神经SEP检查 ,全部患者 3天后复查头颅CT。结果 39例脑梗死患者中 ,31例显示异常 ,SEP异常率为 79.5 %。SEP异常与脑梗死部位有关 ,其中丘脑梗死、顶叶梗死、脑干梗死、基底节区梗死 ,凡影响到感觉中枢或感觉传导通路部位的脑梗死患者的SEP异常率高。结论胫后神经SEP在脑梗死早期即可出现波形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神经 体感诱发电位 脑梗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IL-6基因-174G/C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江 王大力 +2 位作者 陈乃耀 刘会英 李春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7-839,共3页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部分人群中IL-6基因-174C/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技术,检测118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1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L-6基因-174C/G多态性位点频率,分析其基...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部分人群中IL-6基因-174C/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技术,检测118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1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L-6基因-174C/G多态性位点频率,分析其基因型。结果脑梗死病例组与对照组IL-6-174G/C基因型全部为GG基因型,均未观察到CG和GG基因型存在。结论唐山地区汉族部分人群中不存在IL-6-174G/C基因多态性,-174位点的变异可能和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没有明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唐山地区 IL-6基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基因频率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吻合大鼠坐骨神经后应用CNTF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内Ca^(2+)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鸿安 程爱国 +1 位作者 张冬艳 白俊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989-2991,共3页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延期手术后对相应脊髓Ca2+作用和脊髓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作用.方法: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后延期即刻、3,7,14,21d后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术,给予CNTF治疗.吻合术后饲养3d后处死检测脊髓Ca2...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延期手术后对相应脊髓Ca2+作用和脊髓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作用.方法: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后延期即刻、3,7,14,21d后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术,给予CNTF治疗.吻合术后饲养3d后处死检测脊髓Ca2+浓度,饲养28d后处死行Tunel染色凋亡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L4~6脊髓神经元形态、神经吻合口部位神经纤维镀银染色形态学观.结果:用药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比未用药组、盐水组少,用药组在3个大组中凋亡数目少且均与其他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组7d凋亡数目较盐水组、非用药组低;Ca2+质量浓度较未用药组、盐水组增幅减低;用药组即刻、3d、14d、21d亚组28d处死时可见部分神经纤维通过吻口,7d通过吻合口更多,但排列不整齐,而未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纤维通过吻口数量较治疗组不明显.结论:坐骨神经在不同时间切断吻合后均可诱导脊髓前角运动运动神经元的凋亡;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后,不同时间窗吻合术后应用CNTF可以降低急性期脊髓组织Ca2+离子水平,可能起到减少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发生、保证周围神经轴索再生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保护 神经元凋亡 周围神经再生
下载PDF
神经梅毒1例的临床影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志刚 王艳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06-1406,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诊断 核磁共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
5
作者 薛新宏 王大力 +5 位作者 彭延波 张江 高素玲 常莉莎 张丽 赵晓晶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05-805,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清
下载PDF
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6
作者 尚淑玲 王大力 +1 位作者 赵晓晶 高素玲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12-313,共2页
①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②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雌激素治疗组(E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测定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 ①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②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雌激素治疗组(E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测定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③结果SO组和E组SOD活性显著高于I/R组,MDA含量显著低于I/R组。④结论雌激素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下载PDF
刺五加与爱维治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观察
7
作者 陈冬 刘昊 王海涛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病 刺五加 爱维治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VEGF、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石秋艳 孙惠芳 +5 位作者 姜进克 张瑞彪 林述凯 李倩 刘超 何俊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rhEPO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rhEPO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治疗组。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FGF、CD34的表达变化,用CD34的表达来反映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3h即有VEGF表达增多,7~14d达高峰;bFGF的表达6h开始增多,72h达高峰;CD34+血管数12h开始增多,14d达高峰。rhEPO治疗组6h~21d时VEGF、bFGF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或P<0.01),且VEGF表达于72h~7d时提前达高峰;12h~21d时CD34+血管数高于模型组(P<0.01),且于7d时提前达高峰。结论rhEPO能上调脑出血后VEGF、bFGF的表达,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出血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CD34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斌 李海涛 +3 位作者 李玉荣 张晋霞 刘昊 李世英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特点。方法 应用HDI 5 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 ,观察血管解剖形态 ,内膜情况 ,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 ,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脑梗死组...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特点。方法 应用HDI 5 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 ,观察血管解剖形态 ,内膜情况 ,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 ,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χ2 =97.30 ,P <0 .0 0 0 1)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较对照组严重 (χ2 =6 .4 4 ,P <0 .0 5 )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以颈动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多见 (χ2 =10 .6 0 ,P <0 .0 1;χ2 =9.5 3,P <0 .0 1) ;脑梗死患者梗死侧出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非梗死侧 (χ2 =15 .84 ,P <0 .0 0 1)。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且随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的增加 ,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以颈动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多见 ,无论颈动脉狭窄发生在什么部位均与脑梗死有联系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多发生在脑梗死的梗死侧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脑梗死有同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与后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大力 常莉莎 +2 位作者 赵晓晶 张江 张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58例,男性378例,女性280例,平均年龄(64.03±11.13)岁,按患者脑梗死前是否发生同侧TIA,将其分为无TIA组(536例)和TIA组(122例),...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58例,男性378例,女性280例,平均年龄(64.03±11.13)岁,按患者脑梗死前是否发生同侧TIA,将其分为无TIA组(536例)和TIA组(122例),TIA组又按持续时间分为<5 min组(20例),5~20 min组(68例),21~60 min组(26例)和>60 min组(8例)4个亚组.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后,分析T1A的缺血预适应与TIA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5~20 min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比率较高(82%),Ⅰ级预后(79%),与无TI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1~60 min组、>60 min组和无TIA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较严重,<5 min组Ⅰ级预后(65%),21~60 min组Ⅰ级预后(62%),>60 min组Ⅰ级预后(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IA的缺血预适应与TIA发作持续时间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塞 时间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年龄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强 张瑞彪 +3 位作者 张玉芹 付晓芹 杜伟 王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3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青年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Hp-IgG)抗体及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HpIgG)的阳性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探讨Hp感染及血浆HCY与不同年龄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青... 目的通过观察青年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Hp-IgG)抗体及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IgG(CagA-HpIgG)的阳性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探讨Hp感染及血浆HCY与不同年龄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青年(<45岁)、老年(>60岁)脑梗死患者各40例血清Hp-IgG、CagA-Hp-IgG及血HCY浓度;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老年组血浆Hp-IgG及CagA-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75.0%vs52.6%,65.0%vs37.5%(P<0.05);青年组血浆HCY平均浓度明显高于老年组(48.6±9.5)μmol/Lvs(35.6±7.1)μmol/L(P<0.01),两组之间血脂水平除TG外(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老年脑梗死的发病较青年脑梗死更为密切,并可能影响血TG水平,而血清HCY与青年脑梗死发病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螺杆菌 幽门 半胱氨酸
下载PDF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伊红丽 杜志刚 +3 位作者 王艳玲 张维文 张瑞彪 刘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929-1929,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偏侧舞蹈症 MRI CT
下载PDF
卒中病房护士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桂华 刘惠茹 +2 位作者 张玉芹 付小芹 刘晓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病房护士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脑卒中患者的配偶和/或子女50名,年龄40~60岁,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配偶和/或子女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 目的探讨卒中病房护士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脑卒中患者的配偶和/或子女50名,年龄40~60岁,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其配偶和/或子女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50名接受干预的脑卒中患者配偶和/或子女能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卒中病房护士能干预脑卒中患者配偶和/或子女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病房 一级预防 护士
下载PDF
炎性因子在急性脑卒中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栾丽芹 石秋艳 +1 位作者 张瑞彪 孟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4-336,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多脏器功能衰竭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通塞脉片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伊红丽 杜志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5-1596,共2页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通塞脉片组(35例),血脂康组(31例),对照组(30例),通塞脉片组予通塞脉片,血脂康组血脂康片,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结果:3组均完成了6个月的随诊观察。3组间血脂...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通塞脉片组(35例),血脂康组(31例),对照组(30例),通塞脉片组予通塞脉片,血脂康组血脂康片,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结果:3组均完成了6个月的随诊观察。3组间血脂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各组自身用药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有显著性(P<0.05),而颈动脉斑块积分在研究6个月时通塞脉片组积分下降,对照组积分增加(P<0.05),血脂康组斑块积分无明显变化。通塞脉片组、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积分(随诊6个月后)与初诊结果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血脂康组与初诊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塞脉片组、血脂康组均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提示:通塞脉片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同时还能延缓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可长期安全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通塞脉片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矽肺模型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涛 刘昊 +3 位作者 颜京霞 田艳霞 江小华 高俊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探讨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在S iO2致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清洁级W 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气管内注射S iO2悬液,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后1,3,7,14和28 d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讨肺间质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在S iO2致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清洁级W 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气管内注射S iO2悬液,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后1,3,7,14和28 d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其MMP-2,MMP-9蛋白及其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①S iO2作用后1 d成纤维细胞MMP-2表达增高,7 d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887倍(t=23.667,P<0.001);MMP-9在S iO2作用后1 d表达增高,7 d达对照组的3.103倍(t=11.399,P<0.001);②MMP-2 mRNA和MMP-9 mRNA的转录从S iO2作用后1 d就开始升高.结论:受S iO2刺激后,肺间质成纤维细胞上调MMP-2和MMP-9的表达,损伤肺泡基底膜,启动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肺间质成纤维细胞 肺间质纤维化 矽肺
下载PDF
自拟中药内服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春青 杜志刚 +1 位作者 叶景郁 张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内服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以左氧氟沙星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144例,其中自拟中药组和左氧氟沙星片组各72例,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第3天进行疗效评价,评价用...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内服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以左氧氟沙星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144例,其中自拟中药组和左氧氟沙星片组各72例,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第3天进行疗效评价,评价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自拟中药组72例治疗后痊愈29例、显效31例、进步9例、无效3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3%和83.3%;左氧氟沙星片组72例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22例、进步26例、无效14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3.9%和44.4%,两组间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中药内服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左氧氟沙星片 慢性盆腔炎 对比
下载PDF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大力 王志文 +2 位作者 王坚 徐应军 蒋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42-744,共3页
目的 探讨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和皮层下运动纤维是否受损 ,1H MRS技术是否适用于监测ALS病情。方法 ALS组为 3 0例ALS病人 ,对照组为 10例健康人 ,测定大脑皮层运动区的NAA、Cho、Cr。结果 ALS病例组中NAA/Cr显著低于对照组 ... 目的 探讨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和皮层下运动纤维是否受损 ,1H MRS技术是否适用于监测ALS病情。方法 ALS组为 3 0例ALS病人 ,对照组为 10例健康人 ,测定大脑皮层运动区的NAA、Cho、Cr。结果 ALS病例组中NAA/Cr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ho/Cr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NAA/Cr下降和Cho/Cr升高 ,提示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存在神经元破坏和皮层下运动鞋纤维鞘膜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病人 大脑皮层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皮层下 质子磁共振波谱 患者 技术 下降 运动鞋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VitB_(12)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樊蕴辉 伊红丽 +2 位作者 李立群 曹国富 沈海涛 《中国康复》 2012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VitB12与血管性痴呆(Va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VaD患者86例(VaD组),非VaD患者87例(非VaD组),健康体检正常者90例(正常组)血浆Hcy、FA、VitB12浓度。并对3组受检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VitB12与血管性痴呆(Va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VaD患者86例(VaD组),非VaD患者87例(非VaD组),健康体检正常者90例(正常组)血浆Hcy、FA、VitB12浓度。并对3组受检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结果:VaD组患者Hcy浓度显著高于非VaD组及正常组(P<0.01)。FA、VitB12浓度与Hcy浓度负相关。血浆Hcy、FA、VitB12水平与VaD、MMSE得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VaD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cy浓度,推荐服用VitB12和FA可预防Va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玉荣 金秀平 刘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 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行TCD检查 ,并与对照组就血流收缩期速度 (Vs)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d) ,平均血流速度 (Vm)参数的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TCD显示糖尿...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 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行TCD检查 ,并与对照组就血流收缩期速度 (Vs)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d) ,平均血流速度 (Vm)参数的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TCD显示糖尿病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 5 3.8%。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且频谱图有特异性改变。糖尿病患者各检测动脉以大脑中动脉 (MCA)、颈内动脉终末端 (ICA)、基底动脉 (BA)的Vm、Vs、Vd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动态检测TCD改变 ,尤其在血流以加速为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