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血清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业松 李雪梅 王英杰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0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双侧海马CA1区缓慢注射Aβ和生理盐水制成模型。对照组在双侧海马各注射生理盐水2μl;模型组在双侧海马各注射Aβ1~42各2μl;给药组在双侧海马各注射Aβ1...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双侧海马CA1区缓慢注射Aβ和生理盐水制成模型。对照组在双侧海马各注射生理盐水2μl;模型组在双侧海马各注射Aβ1~42各2μl;给药组在双侧海马各注射Aβ1~42各2μl,术前3 d及术后每天用养血清脑颗粒灌胃24mg/kg/d,共灌胃28d。结果:养血清脑颗粒对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Bcl-2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大,但对Bax、casepase-3基因表达有影响。结论:养血清脑颗粒主要通过抑制促凋亡基因Bax以及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Aβ诱导的AD模型大鼠脑海马的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而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药疗法 细胞凋亡 动物 实验 大鼠 @养血清脑颗粒
下载PDF
开滦煤矿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志霞 李宏芬 +2 位作者 任燕 王秀艳 吴寿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开滦煤矿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可能与高血压家族史有关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224例开滦煤矿汉族人AGT基因T704C...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开滦煤矿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可能与高血压家族史有关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224例开滦煤矿汉族人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家族史分析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家族遗传易感性及同AGT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中,有家族史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3%,明显高于无家族史患病率的14.8%(P〈0.01);相对于野生TT基因型,携带有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OR=5.30,95%CI2.40~11.74);而携带TC基因型的患病率虽亦高于TT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研究人群中表现更显著(OR=13.56,95%CI2.96~62.18).结论:遗传因素在开滦煤矿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AGT基因可能是其重要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高血压 家族史
下载PDF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患者体温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广强 王小洁 卢开林 《河北中医》 2009年第12期1859-1860,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患者体温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麝香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患者体温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卒中后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麝香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以入院时所测体温的平均值为基础值,观察每日体温增长情况;治疗前后统计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结果2组治疗第1 d和第2 d体温增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 d后,治疗组体温增长且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可有效控制体温;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所致意识障碍可起到控制体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麝香 郁金 体温变化 中药疗法 卒中 并发症 神经症性障碍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误诊分析(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燕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误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上呼吸道感染 球后视神经炎 首发症状 根性神经痛 急性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自主神经兴奋性在不同部位脑梗死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元小冬 张萍淑 +3 位作者 陈静 葛秀凤 裴唤珍 马英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1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脑梗死时自主神经兴奋性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方法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和健康查体人员共 96例 ,并在左耳给予 30℃水 5 0 ml刺激前庭诱发其自主神经反应 ,于刺激前、后分别测定颅内 9条主要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1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脑梗死时自主神经兴奋性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方法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和健康查体人员共 96例 ,并在左耳给予 30℃水 5 0 ml刺激前庭诱发其自主神经反应 ,于刺激前、后分别测定颅内 9条主要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3结果 刺激前、后测定的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 ,对脑梗死部位与刺激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右大脑前动脉收缩峰速度、年龄、刺激前左大脑后动脉舒张末速度、刺激后右大脑前动脉舒张末速度 4项有明显相关性 (P<0 .0 5 ) ;对刺激后无眩晕组与刺激前左大脑前动脉舒张末速度 3项呈相关性 (P<0 .0 5 ) ;而刺激后出现眩晕组则筛选出刺激后右大脑前动脉收缩峰速度、刺激后右侧椎动脉收缩峰速度及右侧椎动脉舒张末速度、和刺激前右大脑中动脉收缩峰速度等 4项指标显著相关 (P<0 .0 5 )。 4结论 脑血管对于自主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具有很好的协调功能 ,但若病灶影响了右大脑前动脉血流收缩峰速度和舒张末速度、左椎动脉血流舒张末速度和右椎动脉的收缩峰速度可能较易并发应激性自主神经反应 ;左大脑前动脉舒张末速度和右椎动脉的收缩峰速度可能较易并发应激性自主神经反应 ;左大脑前动脉舒张末速度、左大脑后动脉血流舒张末速度较高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前庭刺激 自主神经兴备性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人体神经平衡控制系统电生理改变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元小冬 张萍淑 葛秀凤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62-264,共3页
1目的 研究人体神经平衡控制系统电生理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眩晕之间的关系。2方法 测定 45例健康人员的神经平衡控制系统电生理指标和 9条主要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同时对眩晕病史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 睁眼左面低... 1目的 研究人体神经平衡控制系统电生理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眩晕之间的关系。2方法 测定 45例健康人员的神经平衡控制系统电生理指标和 9条主要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同时对眩晕病史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 睁眼左面低位置时 ,左眼慢相幅度和右耳灌注 44℃水睁眼时 ,右眼快相幅度及双侧兴奋性不对称比 (CP) ,异常时 ,则以非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损害所致眩晕的可能性大 ;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引起位置试验和 /或凝视试验改变 ;大脑前动脉可引起温度试验、凝视试验、位置试验和视动试验改变 ;大脑后动脉可引起凝视试验、温度试验、视动试验变化 ;基底动脉可引起位置试验、凝视试验、温度试验改变 ;椎动脉则主要与温度试验和注视指数有关。 4结论 人体神经平衡控制系统电生理改变与脑血流动力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病因 眩晕 神经平衡控制系统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付国臣 姚林 元小冬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脑缺血/短暂性 影像学 脑血管痰病
下载PDF
神经内科病房空气环境的微生物学特征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7
8
作者 许亚茹 郑秀芬 +3 位作者 元小冬 张树春 张淑青 邓红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病房空气中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与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3~1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所有住院患者1149例为医院感染监测对象,选取此病区大、小病房各1个,作为病房空气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对象。结果神经内科病房...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病房空气中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与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3~1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所有住院患者1149例为医院感染监测对象,选取此病区大、小病房各1个,作为病房空气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对象。结果神经内科病房不同月份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率各月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呼吸道78.31%、泌尿道10.84%、胃肠道4.82%,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3.06%,神经内科呼吸道的医院感染率与空气中细菌数量呈正相关(r=0.682,P〈0.05);真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医院感染病原菌与其在空气中的月份分布具有一致性。结论神经内科病房空气中的病原菌数量是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空气中的真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等条件致病菌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空气监测 微生物学分布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亚茹 郑秀芬 +2 位作者 元小冬 袁宝军 张树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神经内科病区1427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研究,按规范采集相应的痰、血、尿等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及药敏试验。...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神经内科病区1427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研究,按规范采集相应的痰、血、尿等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6.73%,医院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58.00%、上呼吸道21.00%、泌尿道9.00%,病原学检查真菌和G-杆菌高于G+球菌(44.73%、42.11%、13.16%,P=0.003);真菌对酮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强,而G-杆菌和G+球菌均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敏感性高。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病原菌以真菌最多见,其次为G-杆菌,真菌性感染治疗首选酮康唑,而细菌性感染则首选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革兰阴性菌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中的分布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亚茹 元小冬 +1 位作者 段海丽 郑秀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790-3792,共3页
目的通过对革兰阴性菌导致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部位与其在患者居住病房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分析,探讨革兰阴性菌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致病作用和传播途径,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12月某神... 目的通过对革兰阴性菌导致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部位与其在患者居住病房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分析,探讨革兰阴性菌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致病作用和传播途径,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12月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对其所住病房的空气和床单位环境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占91.30%、泌尿道占8.70%;41例感染患者发病24 h内的病原学检查中,革兰阴性菌(51.22%),均为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占34.77%,对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占8.71%,对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在病房环境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及少量革兰阴性球菌,且在病房空气、枕头和被子上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引发神经内科患者感染常见病原菌,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能够以病房环境为传播途径感染易感人群,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早期,规范应用常规抗菌药物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革兰阴性菌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原文传递
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狭窄与缺血发作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1
11
作者 袁建新 倪立新 +1 位作者 黄燕冰 侯小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危险信号,但它又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基础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对125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危险信号,但它又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基础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对125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狭窄与临床缺血发作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狭窄 中老年人 发作 缺血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后循环脑梗死 全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9
12
作者 王秀艳 袁建新 +3 位作者 王轶瑾 刘春英 于灵灵 吴寿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及155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329名健康者进...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及155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329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I组和LI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5);hsCRP水平与ACI组年龄、舒张压、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261、0.222、0.261、0.166,均P<0.05),与LI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294、0.456、0.245、0.402,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r=-0.371,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并与其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体外溶栓试验确定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尿激酶用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邓红亮 元小冬 +1 位作者 王广增 姚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溶栓试验确定尿激酶用量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立即应用体外溶栓试验寻找处于溶栓状态的尿激酶用量进行溶栓,以后持续7 d应用尿激酶40万U维持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 目的探讨体外溶栓试验确定尿激酶用量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立即应用体外溶栓试验寻找处于溶栓状态的尿激酶用量进行溶栓,以后持续7 d应用尿激酶40万U维持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测定纤维蛋白原(Fbg)浓度、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ODmax)、FMPV/ODmax.结果溶栓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非溶栓组(P<0.05),<6 h治疗组疗效优于6~24 h治疗组,6~24 h治疗组优于非溶栓组(均P<0.05).Fbg浓度、FMPV、FMPV/ODmax溶栓后开始下降,而于溶栓后24 h反弹达到高峰,随后再下降,于第5 d再次显著升高,与溶栓后其他时间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ODmax无明显变化.溶栓组并发出血1例(2.17%),非溶栓组无出血患者.结论应用体外溶栓试验确定尿激酶用量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激酶 脑梗死 体外溶栓试验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学类型与病房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段海丽 许亚茹 +1 位作者 元小冬 郑秀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类型和病原学特征与其所居住病房环境主要微生物学因素关系,为预防和控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12月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其所住...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类型和病原学特征与其所居住病房环境主要微生物学因素关系,为预防和控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12月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其所住病房的空气和床单位(枕头、棉被)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在1301例患者中,48例并发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76.00%;病原学显示革兰阴性菌构成比(67.65%)高于革兰阳性菌(17.65%)和真菌(14.70%),P<0.01,而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3.53%)和肺炎克雷伯菌(23.53%);而病房环境的菌种分布以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为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等革兰阳性杆菌,各菌种构成比在空气、枕头和棉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病房环境存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成为感染源并以此为传播途径;彻底进行神经内科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强化无菌操作意识是降低神经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病房环境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血尿酸与纤维蛋白原Bβ链基因多态性及其功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淑娟 许亚茹 +2 位作者 元小冬 李静 杨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6-961,共6页
目的研究尿酸异常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链-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g含量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1386人,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尿... 目的研究尿酸异常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Bβ链-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g含量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1386人,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尿酸(UA)、血浆Fg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FMPV/Amax等反映Fg聚合功能的指标,并检测FgBβ链6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依据尿酸值将人群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探讨尿酸异常与Fg的关系。结果高尿酸与否人群FgBβ各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54GG型、-455GG型、Bcl-1GG型人群中FMPV/Amax,-249CT+TT型人群中Fg浓度、FMPV、FMPV/Amax,-148CC型、448GG型人群中Fg浓度、Amax均为高尿酸血症组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以有无高尿酸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肌酐、性别、高血压病、体重指数、年龄、FMPV/Amax等指标。结论尿酸可以影响FgBβ链6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对于血浆Fg含量和分子活性功能表达的调控作用;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异常及其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等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纤维蛋白原 Bβ链基因多态性 功能表达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侯晓强 薛飞 +2 位作者 袁建新 倪立新 李壬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方法将72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方法将72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0.5g,2次/d,持续12周;对照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血脂系列等。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hs-CRP、IL-1β、MMP-9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TC、LDLC、ox-LDL、hs-CRP、IL-1β、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颈动脉硬化症患者的TC、LDLC、ox-LDL、hs-CRP、IL-1β和MMP-9水平,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颈动脉硬化症 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
下载PDF
神经内科病房环境的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秀芬 许亚茹 +7 位作者 元小冬 耿贺梅 魏泽林 王建军 袁宝军 张树春 张淑青 邓红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362-336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等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环境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消毒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监测神经内科病房内空气环境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同一医院大病房月平均病原菌数量均高于... 目的分析不同等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环境的微生物学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消毒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监测神经内科病房内空气环境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同一医院大病房月平均病原菌数量均高于小病房(P<0.05),三级医院大、小病房平均微生物数量均高于二级医院的大、小病房(P<0.05);病房患者数量、医院等级是病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因素,但与月份无相关性;菌种鉴定显示G+球菌占71.05%,G+杆菌19.92%、G-杆菌5.26%,G-球菌0.38%,真菌4.51%,它们在4所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分布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等级越高、病房患者数量越多,神经内科病房的微生物数量越多;合理的病房床位设置,严格执行各种消毒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空气监测 微生物分布 菌种鉴定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血脂与纤维蛋白原Bβ链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及对其功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淑娟 元小冬 +2 位作者 许亚茹 李静 杨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血脂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及其聚合功能表达的影响以及与Fib Bβ链-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1 386人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根据血... 目的研究血脂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及其聚合功能表达的影响以及与Fib Bβ链-854G/A、-455G/A、249C/T、-148C/T、448G/A和Bcl-1G/A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1 386人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根据血清TC、TG水平将人群分别分为无高TC组(11 38例)、高TC组(248例)和无高TG组(1131例)、高TG组(255例)。同时测定血浆Fib浓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_(max))、FMPV/A_(max)等指标,并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Fib Bβ链6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高TC组-854变异基因型人群的Fib浓度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人群;高TG组-854变异基因型人群的Fib、FMPV、A_(max)、FMPV/A_(max)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人群(P<0.05);以TC为因变量筛选出性别、C反应蛋白、-854基因型、吸烟,以TG为因变量则筛选出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血糖、性别等指标(P<0.05)。结论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对不同Fib Bβ链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人群影响不同,并通过与其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成为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纤维蛋白原 基因频率 基因型 C反应蛋白质 体重
下载PDF
Fahr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附3例报告) 被引量:9
19
作者 汤建中 张仲慧 +1 位作者 王燕玲 袁建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FAHR病 影像学 基底节 脑实质 脑梗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志霞 吴寿岭 +3 位作者 李宏芬 任燕 王秀艳 王菊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2-724,7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寻找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遗传标记。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寻找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遗传标记。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在研究人群中,AGT基因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3和0.37,其中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9和0.41。CC基因型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达50.00%,明显高于TC基因型组(17.02%)和TT基因型组(16.76%)(P<0.05),此趋势在男性人群中表现更明显(P<0.01)。突变纯合型(CC)与杂合子(TC)、野生型(TT)相比,SBP和DBP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携带AGT基因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个体可能有较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倾向,且在男性人群此趋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