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曾一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50-45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经由我科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3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7例,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照组66例,口服右美沙芬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疗...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经由我科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3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7例,口服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对照组66例,口服右美沙芬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咳嗽症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结果 1个疗程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时,复方甲氧那明具有较为明显的止咳、缓解或解除气道痉挛的积极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甲氧那明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右美沙芬
下载PDF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海涛 张景 +4 位作者 何敬堂 李建国 杨宝财 毕艳华 王军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联合缩唇-膈式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的COPD病例45例,设为联合治疗组,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第...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联合缩唇-膈式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的COPD病例45例,设为联合治疗组,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第2天开始应用缩唇-膈式呼吸,共计治疗10d;选择同样病情病例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0d。动态观察两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辅助呼吸肌评分、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2天、第10天pH值、PaO_2、PaCO_2及辅助呼吸肌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肌功能指标(MIP、Pdi、Pdimax、Pdi/Pdimax)于治疗第10天与第2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锻炼不仅未加重呼吸肌疲劳,反而能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功能,同时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并且为缓解期呼吸肌功能锻炼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缩唇-膈式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疲劳
下载PDF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海涛 何敬堂 +4 位作者 赵梅星 李红 李志娟 王建新 张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 目的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CO_2分压(PaCO_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_2、PaO_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2的年后治疗组MIP,Pdi,Pdimax及Pdi/Pdimax,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76±6)cmH_2O,(48±5)cmH_2O,(126±11)cmH_2O,(0.38±0.01),(263±33)m和(2.1±0.9)次/年,与对照组[(72±5)cmH_2O,(45±4)cmH_2O,(116±8)cmH_2O,(0.39±0.02),(244±26)m,(2.6±0.9)次/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2例(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康复锻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肌 呼吸锻炼
下载PDF
家庭氧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红 刘海涛 +5 位作者 何敬堂 檀巨宁 于哲 邱志红 张景 汪涛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1764-176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过长期家庭氧疗(LTOT)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20例COPD患者按照肺功能分级不同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四年后复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及相关生化、动脉血气指标。结...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过长期家庭氧疗(LTOT)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20例COPD患者按照肺功能分级不同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四年后复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及相关生化、动脉血气指标。结果四年后肺功能I、Ⅱ级患者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及日间SaO2有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功能Ⅲ、Ⅳ级患者中上述指标然也有下降趋势,但这种趋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对于所有COPD患者均有益处,尤其对于肺功能Ⅲ、Ⅳ级患者其延缓肺功能恶化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家庭氧疗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炎性因子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健兵 高乐 +5 位作者 马艳艳 盛艳玲 赵建峰 刘颖 董秋立 崔慎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732-73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炎性因子趋势的影响。方法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A组63例,阿托伐他汀口服20mg/d;B组60例,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d,术前2 h...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炎性因子趋势的影响。方法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A组63例,阿托伐他汀口服20mg/d;B组60例,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d,术前2 h追加阿托伐他汀口服40 mg;C组65例,阿托伐他汀口服40 mg/d;D组61例,阿托伐他汀口服40mg/d,术前2 h追加阿托伐他汀口服40 mg。观察围手术期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PCI术后12h炎性因子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3 d炎性因子较术后12h明显降低(P<0.01),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C组与A组,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冠脉介入术所造成血管炎性反应的程度,术前追加阿托伐他汀40mg可加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冠脉介入术 阿托伐他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海涛 何敬堂 +6 位作者 田涛 李志娟 郭志军 杨京卫 张计华 马延 任进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应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石油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急诊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42例患者,其中瑞替普酶组18例,阿替普酶组24例,分别予以静... 目的评价急诊应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石油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急诊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42例患者,其中瑞替普酶组18例,阿替普酶组24例,分别予以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经急诊溶栓治疗后瑞替普酶组溶栓有效率为88.9%,发生轻度出血3例,中度出血1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2例;阿替普酶组溶栓有效率为75%,轻度出血3例,中度出血2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3例。两组溶栓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均适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由于瑞替普酶溶栓便捷易行,因而更适合于急诊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纤溶酶联合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海涛 何敬堂 +5 位作者 张景 王军民 郄国玲 王玉青 隋英 李秀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或肺动脉造影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凝治疗组、纤溶酶治疗组、尿激酶溶栓组,分...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或肺动脉造影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凝治疗组、纤溶酶治疗组、尿激酶溶栓组,分别予以单纯抗凝、纤溶酶联合抗凝及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观察治疗10d后的右心功能及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后右心功能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酶治疗组及尿激酶溶栓组与常规抗凝治疗组右心功能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溶酶治疗组与尿激酶溶栓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抗凝治疗组出血副作用与纤溶酶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抗凝和纤溶酶治疗组与尿激酶溶栓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溶栓组有更多出血危险性。结论纤溶酶联合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抗凝治疗 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
下载PDF
396例胸腔积液患者病因诊断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景 朱强 +4 位作者 刘海涛 马龙 何冬梅 姜莲 汪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诊断
下载PDF
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景 刘海涛 +4 位作者 何敬堂 赵梅星 盛艳玲 李红 李志娟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1期3012-301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抗凝组37例、阿替普酶组32例、尿激酶组27例,分别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右...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抗凝组37例、阿替普酶组32例、尿激酶组27例,分别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右心功能变化、血栓再通率、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右心功能均有好转,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与单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栓再通率比较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高于单纯抗凝组(P<0.05),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单纯抗凝组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替普酶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抗凝、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均可以改善右心功能不全,尤其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肺栓塞临床诊治变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海涛 何敬堂 +4 位作者 李红 赵梅星 盛艳玲 李志娟 张景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9期2714-2715,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疗集团所属医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4例肺栓塞患者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卧床≥3d、静脉血栓病史。临床...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疗集团所属医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4例肺栓塞患者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卧床≥3d、静脉血栓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75.6%),咳嗽52例(31.7%),深静脉血栓症状42例(25.6%),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PE三联征"10例(6.1%)。2005年以前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肺动脉造影及尸检诊断,2005年以后主要根据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大面积肺栓塞主要以溶栓为主,次大面积肺栓塞2005年前以抗凝为主,2005年后溶栓为主。结论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对确诊患者应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提高生存率。肺栓塞涉及多学科及领域,应提高临床医师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意识和诊疗水平,规范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造影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家庭氧疗对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梅星 田强 +6 位作者 刘海涛 李红 于哲 李志娟 闫利红 檀巨宁 田涛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3期992-995,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存在睡眠呼吸紊乱(AHI 5~30次/h)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入组病例69例,对照组入组病例69例.给予实验组中的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治疗...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存在睡眠呼吸紊乱(AHI 5~30次/h)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入组病例69例,对照组入组病例69例.给予实验组中的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治疗(吸氧流量1~2 L/min,吸氧时间>15 h/d)+常规治疗,而对照组中的COPD患者仅常规治疗2年.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实验组经长期家庭氧疗治疗2年后SGRQ总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2,P<0.05),其中呼吸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亦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8、33.73,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2年后SGRQ总评分、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4.61、2.23、2.781,P值均>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是延缓COPD患者病情进展、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紊乱 家庭氧疗 圣乔治呼吸问卷
原文传递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海涛 何敬堂 +4 位作者 李志娟 赵梅星 李红 张景 汪涛 《国际呼吸杂志》 2010年第21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 探索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PPV)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呼吸操+HNPPV组(治疗组)26例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30例.分别记录... 目的 探索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PPV)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呼吸操+HNPPV组(治疗组)26例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3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6分钟行走距离(6MWD)、呼吸困难分级、辅助呼吸肌评分、年住院次数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2、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MWD、呼吸困难分级、辅助呼吸肌评分、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2年后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辅助呼吸肌评分、6MWD、每年住院次数,优于对照组[(1.76±0.52)分vs(2.09±0.57)分、(2.44±0.62)分vs(2.96±0.58)分、(262.64±32.98)m vs(244.25±25.83)m、(2.06±0.85)次/年vs(2.62±0.92)次/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死亡2例(2/3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结论 长期应用HNPPV联合呼吸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康复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家庭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不全 高碳酸血症 呼吸锻炼
原文传递
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敬堂 刘海涛 +4 位作者 张景 田涛 李建国 杨宝财 王军民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8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4例应用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为治疗组,同时以进行长时程家庭氧疗的40例稳定期重度慢性阻... 目的探讨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24例应用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为治疗组,同时以进行长时程家庭氧疗的40例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PaCO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体重指数、PaCO2、PaO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可比性(均P〉0.05)。1年后治疗组PaCO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FEV1%、FEV1/FVC%、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52±8)mmHg(1mmHg=0.133kPa)、(64±7)cmH2O(1cmH2O=0.098kPa)、(33±5)cmH2O、(101±9)cmH2O、0.31±0.04、(35±4)%、(44±4)%、(272±26)m和(2.6±0.8)次/年,与对照组[(57±6)mmHg、(59±6)cmH2O、(31±4)cmH2O、(84±7)cmH2O、0.35±0.05、(33±3)%、(41±4)%、(212±28)m、(3.7±0.8)次/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4),对照组3例(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地提高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肌
原文传递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涛 何敬堂 +5 位作者 田涛 檀巨宁 闫利红 李志娟 邱志红 张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前后高危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的变化,以此评价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高危肺栓塞患者35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14天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 目的分析应用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前后高危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的变化,以此评价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高危肺栓塞患者35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14天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住院期间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溶栓治疗后第1、14天患者的右室左右径(RVD)、右室与左室左右径之比(RVD/LVD)、主肺动脉内径(PAD)、肺动脉收缩压(SP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14天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第1、14天时有效率分别为85.7%、9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出血发生率为17.1%,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为20%,住院期间病死率8.6%。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有效的改善高危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治疗应用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伴有夜间低氧的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疗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红 刘海涛 +5 位作者 何敬堂 田涛 檀巨宁 闫利红 邱志红 赵梅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对于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而无日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保护肺功能,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及整夜多导睡眠检测(PSG),选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 目的:对于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而无日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保护肺功能,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及整夜多导睡眠检测(PSG),选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5~30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家庭氧疗,每日吸氧时间〉15h。对两组患者根据病情每1~3个月门诊随诊1次,两年后所有患者复查肺功能、血气分析、睡眠监测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两年后实验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实验组FVC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两年后实验组的PaO2、SaO2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同时复查PSG发现,实验组患者的AHI较对照组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患者AHI已呈上升趋势,实验组患者的浅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早进行家庭氧疗对于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可以改善其睡眠紊乱情况,延缓肺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氧疗 多导睡眠检测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脑结核瘤的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军民 刘亚茹 +3 位作者 王香云 尹红君 李亚珍 高晓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脑结核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肺栓塞专业培训前后的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敬之 刘海涛 +5 位作者 李红 赵梅星 盛艳玲 李志娟 何敬堂 张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6期8846-8846,共1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师进行肺栓塞专业知识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不同专业医师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状况。方法 2005-01在华北油田医疗集团所属医院进行肺栓塞专业知识讲座,制定肺栓塞诊治流程,分别收集宣教前后全院肺栓塞患者收治科室分布...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师进行肺栓塞专业知识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不同专业医师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状况。方法 2005-01在华北油田医疗集团所属医院进行肺栓塞专业知识讲座,制定肺栓塞诊治流程,分别收集宣教前后全院肺栓塞患者收治科室分布、首诊确诊、误诊状况及肺栓塞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宣教前后肺栓塞确诊人数分别为58例及106例,宣教前后主要发病科室由骨科、普通外科转为呼吸内科、心内科,首诊确诊率前后为34.5%、57.5%,误诊率25.9%、10.4%,宣教前主要诊断科室为心内科、呼吸内科,宣教后为呼吸内科、急诊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培训后问卷调查得分较培训前显著上升。结论通过肺栓塞专业知识培训可以有效地减少误诊的发生,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意识,增加首诊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