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4 位作者 杨京卫 何玉芳 李莉蕊 赛汉 郑春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5-86,9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34例新生儿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测量α、β角,对髋关节进行分型... 目的探讨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34例新生儿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测量α、β角,对髋关节进行分型。结果筛查的1034例新生儿中,DDH 24例(2.32%),其中Ⅱ型21例,发病率为2.03%;Ⅲ型2例,发病率为0.19%;Ⅳ型1例,发病率为0.097%。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新生儿DDH筛查的首选方法,简单安全,是早期发现和诊断DDH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Graf法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维生素B1足三里针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孟繁杰 马顺茂 +2 位作者 刘红磊 任瑞锋 曹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针刺注射维生素B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组(观察组)和维生素B1肌肉注射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1、... 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针刺注射维生素B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组(观察组)和维生素B1肌肉注射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1、3天及7天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对照组CRP术后第3天〔(146.32±5.26)mg/L比(91.18±3.56)mg/L〕、第7天〔(25.46±0.16)mg/L比(7.32±1.08)mg/L〕均较观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对照组与观察组CD3+〔(60.3±5.1)%比(64.9±7.2)%〕、CD4+〔(34.4±3.9)%比(37.4±8.6)%〕及CD4+/CD8+〔(1.36±0.07)比(1.43±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三里穴位针刺注射维生素B1能减轻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的术后炎性反应,保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维生素B1 胃肠道肿瘤手术 炎性反应 细胞免疫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2 位作者 任瑞锋 李敏然 靳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6-829,共4页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32例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分阶段规范化康复治疗:第一康复阶段指术后至术后2周,行超短波治疗...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32例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分阶段规范化康复治疗:第一康复阶段指术后至术后2周,行超短波治疗;第二康复阶段指术后2周至2个月,行红外线偏振光照射结合中频电治疗;第三康复阶段指术后2个月至3个月,行直流电离子导入结合中频电治疗。另外,在二、三阶段以及以后的康复中,结合发音训练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物理康复治疗。以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与声门闭合。结果:治疗组患者病程3个月内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声门闭合完全者达到11例(68.75%),高于对照组5例(32.25%),P<0.05;随访至4个月,治疗组患者恢复达100%,对照组仅有11例(68.75%),P<0.05;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完全恢复。2组的散点回归方程,治疗组斜率(4.0)大于对照组斜率(2.9),治疗组恢复快于对照组。主观嗓音评估中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在第3、4、5个月,治疗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声音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治疗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炜 王全玉 +4 位作者 李晓敏 郝彤 蔺强 任小沧 陈雪霁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 探讨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成拟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病理科收集与保存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60份(观察组)与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60份(对照组),都进行Notchl和c-Met蛋白表达的免疫... 目的 探讨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成拟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病理科收集与保存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60份(观察组)与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60份(对照组),都进行Notchl和c-Met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分化类型、血管生成拟态与预后情况等一般资料调查。结果 Notchl和c-Met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60.0%,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血管生成拟态阳性16例(26.7%);1年生存率为83.3%;Notchl和c-Met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的不同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tchl和c-Met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拟态及预后情况存在明显正向相关性(P〈0.05)。结论 Notchl和c-Met在结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能反应结肠癌组织的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也能影响血管生成拟态及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组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L C-MET 结直肠癌 血管生成拟态 预后
下载PDF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全玉 何炜 +1 位作者 蔺强 李莉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中药 化疗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DNMT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增殖和凋亡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全玉 何炜 +2 位作者 蔺强 李莉蕊 吴振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1855-1858,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DNMT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增殖和凋亡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膀胱癌组织标本80例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80例进行DNMT蛋白免疫组化分析。同时选择ABS-1膀胱癌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空白组加入常规培养基,对...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DNMT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增殖和凋亡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膀胱癌组织标本80例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80例进行DNMT蛋白免疫组化分析。同时选择ABS-1膀胱癌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空白组加入常规培养基,对照组转染50nmol/L的空载体,实验组转染50nmol/L DNMT1 siRNA载体,然后进行肿瘤的增殖与凋亡分析。收集细胞进行DNMT蛋白表达检测。结果:DNMT1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5%,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对比差异明显(P<0.05)。转染后DNMT1在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12±0.014、0.485±0.037和0.100±0.034,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增殖性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与膀胱癌细胞中存在DNMT1蛋白过表达,抑制DNMT1蛋白表达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组织 DNMT蛋白 肿瘤增殖 肿瘤凋亡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全玉 何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120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mg/m2,2次/d,连用14 d后停药...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120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mg/m2,2次/d,连用14 d后停药7 d,21 d为1周期,共2周期。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DT60-66Gy/30-33次,治疗结束4周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6.6%和61.6%(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0.0%和60.0%(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38.3%(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和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多为1-2级,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疗 卡培他滨 老年
下载PDF
维生素B1足三里针刺对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1 位作者 任瑞峰 孟繁杰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4期2214-2215,共2页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接近一百万新发病例,同时至少五十万患者死亡[1]。术后如何防治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们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后给予足三...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接近一百万新发病例,同时至少五十万患者死亡[1]。术后如何防治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我们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后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足三里 结直肠癌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Notch1和c-Met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炜 王全玉 +6 位作者 刘燕 陈雪霁 王娜 郝彤 蔺强 李小敏 任小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受多方调控。现已发现,结肠癌对现有的大部分化疗具有耐受性。故阐明结肠癌致病因素及其相关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Notch1和c-Met在结肠...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受多方调控。现已发现,结肠癌对现有的大部分化疗具有耐受性。故阐明结肠癌致病因素及其相关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综述Notch1和c-Met在结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结肠癌 肿瘤
下载PDF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超声筛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京卫 刘红磊 +3 位作者 马顺茂 阎文昭 任瑞锋 马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976例新生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Graf法测量髋关节α角、β角判断髋关节发育情况,异常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 976例新生儿中,正常髋...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976例新生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Graf法测量髋关节α角、β角判断髋关节发育情况,异常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 976例新生儿中,正常髋关节953例(97.64%),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发病率占2.36%。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20例(2.05%),半脱位2例(0.205%),全脱位1例(0.105%)。结论在新生儿中进行超声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方法简单安全,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超声检查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早期干预治疗在婴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3 位作者 杨京卫 于阳阳 卢海英 何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对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 the acetabulum,DA)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40例D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早期(出生4周后)给予干预手段(采取屈髋外展操训练结合宽尿布片法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超...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对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 the acetabulum,DA)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40例D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早期(出生4周后)给予干预手段(采取屈髋外展操训练结合宽尿布片法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超声定期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中2个月内DA患儿恢复17例(85.0%),高于对照组11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病程3个月,治疗组恢复20例(100.0%),对照组仅有14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对照组仍有3例未恢复正常。治疗组恢复效果的散点回归方程斜率4.0大于对照组斜率2.9,表明治疗组的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措施能够促进DA患儿的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疾病 发育性 超声检查 治疗
下载PDF
自觉不适儿童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娟 艾军玲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4期2177-2178,共2页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24-hour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在监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10月门诊就诊的25例有自觉不适症状的儿童进行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和DCG检查,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24-hour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在监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10月门诊就诊的25例有自觉不适症状的儿童进行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和DCG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病例中,DCG结果正常11例(44%),异常14例(56%);心电图检查正常23例(92%),异常2例(8%),DCG的诊断率显著高于ECG检查(P<0.01)。结论 DCG可以提高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阳性检出率;有利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同时可以作为患儿预后随访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常规心电图 24 h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红磊 王立丽 +2 位作者 李红霞 杨京卫 朱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CPHD,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CPHD,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血气分析变化情况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增加,右心室射血分数、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明显升高,肺动脉收缩压及舒张末期右心室横径减小,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及舒张末期右心室横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CPHD患者心功能,改善缺氧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辛伐他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气分析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53例分析
14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2 位作者 尹东剑 王海刚 孟繁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4706-4706,共1页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减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10-2009-10 53例老年人胃肠道手术病例,术前给予呼吸道准备,术后进行呼吸道管理,做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术后8例出现肺部并...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减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10-2009-10 53例老年人胃肠道手术病例,术前给予呼吸道准备,术后进行呼吸道管理,做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术后8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占15.1%,分别为肺部感染5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患者术前呼吸道准备以及术后呼吸道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呼吸系统 人类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全玉 何炜 +1 位作者 王莉莉 蔺强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322-324,330,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GF及c-Met受体的表达情况,分析微淋巴管密度...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GF及c-Met受体的表达情况,分析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淋巴结有无转移患者的H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5/35)、41.5 %(2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9,P<0.05);c-Me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33/35)、47.7%(3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5).TNM分期Ⅰ+Ⅱ期及Ⅲ+Ⅳ期患者的H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17/35)、69.2%(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4,P<0.05);c-Me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18/35)、70.8%(4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情况结直肠癌患者的L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9、10.08、7.50、5.07,均P<0.05).结论 HGF及其受体c-Met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帮助诊断,并且可以将其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顺茂 冯增利 +3 位作者 刘红磊 任瑞锋 陈咏梅 于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491-1493,1497,共4页
目的 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及新的禁食水方法,即麻醉前6h禁食2h禁水,麻醉前2h口服含50 g... 目的 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及新的禁食水方法,即麻醉前6h禁食2h禁水,麻醉前2h口服含50 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 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前12 h禁食,术前6h禁水.于术前3h、术后第1、3、7天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定量监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HOMA-IR明显高于术前,CD4^+、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治疗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HOMA-IR接近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CD4^+、CD4^+/CD8^+比值水平均接近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预处理可以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时间,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强度,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外科学 胃肠肿瘤/免疫学 禁食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胰岛素抗药性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对防治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3 位作者 尹东剑 孟繁杰 吴挺 高景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98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早期给予氧驱动雾化...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98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早期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不给予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7/50),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2例。对照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1.2%(15/48),分别为肺部感染8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4例,其中2例出现呼吸衰竭1例死亡。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防治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手术期间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超声监测宫颈管长度缩短率联合胎儿纤维结合蛋白预测早产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计华 杨京卫 +6 位作者 王杏芹 张素萍 刘利 马冬霞 闫利红 孙玉红 马虹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经会阴超声监测377例有早产症状的孕22~36周初产孕妇在就诊时、出现早产症状后1周时宫颈管长度,计算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并行宫颈分泌物纤维结合蛋白(fFN)检查。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在16%~60%时,fFN(+)组与(-)组早产率差异有... 经会阴超声监测377例有早产症状的孕22~36周初产孕妇在就诊时、出现早产症状后1周时宫颈管长度,计算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并行宫颈分泌物纤维结合蛋白(fFN)检查。宫颈管长度缩短率在16%~60%时,fFN(+)组与(-)组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时,fFN(+)组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管长度缩短率联合胎儿纤维结合蛋白监测可更好预测早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早产
原文传递
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2 位作者 任瑞锋 彭艳军 曹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3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糖预处理组术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糖预处理组术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于术前3h及术后1,3,7d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1L).6及c反应蛋白(CRP),计算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术前3hFBG、FINS、IL-6、CRP及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FBG、FINS、IL-6、CRP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术前3h,而且除FBG外,对照组明显高于糖预处理组[术后第1天:(39.67±10.37)mU/L比(25.78±12.43)mU/L、(98.67±12.42)μg/L比(65.36±16.72)μg/L、(121.74±11.32)mg/L比(82.18±4.36)mg/L、19.07±5.49比11.67±6.32,术后3d:(24.34±6.78)mU/L比(16.23±7.56)mU/L、(116.43±18.57)μG/L比(78.53±10.38)μg/L、(151.30±10.46)mg/L比(129.29±10.24)mg/L、8.56±2.87比5.12±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预处理组术后7dFINS及HOMA.IR与术前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3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FBG、IL-6、CRP与术前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预处理组无一例患者发生麻醉时误吸。结论糖预处理可以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时间,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强度,改善炎性反应,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糖预处理 胰岛素抵抗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文增 杨京卫 +2 位作者 刘荣红 孟繁杰 曹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698-69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行导管接触性溶栓( CDT )治疗,均行超声引导下患肢胫后静脉穿刺术。结果37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行导管接触性溶栓( CDT )治疗,均行超声引导下患肢胫后静脉穿刺术。结果37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溶栓、抗凝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置管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胫后静脉 穿刺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