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时期(1797-1958)西藏地区的雹灾及其应对考述——以西藏地方历史档案资料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倪根金 谢萍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17,234,共14页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高海拔环境与复杂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有地震、干旱、雪灾、洪涝、泥石流、冰雹、霜冻、虫害、瘟疫等,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之一。近年来,伴随...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高海拔环境与复杂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有地震、干旱、雪灾、洪涝、泥石流、冰雹、霜冻、虫害、瘟疫等,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之一。近年来,伴随环境意识的加强和减灾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藏学研究的兴旺,有关西藏历史上自然灾害的研究也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档案资料 历史 雹灾 自然灾害 复杂地形 环境意识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历史时期增城乌榄的种植与利用研究
2
作者 赵飞 倪根金 章家恩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6-221,共6页
增城是著名的"乌榄之乡",明末清初以来,一直保持大规模种植。民国时期,"吾国以广东之增城县栽培最盛"。文章通过系统地收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当代资料,对历史上增城乌榄的种植、栽培技术、加工与食用、雕刻等方面做... 增城是著名的"乌榄之乡",明末清初以来,一直保持大规模种植。民国时期,"吾国以广东之增城县栽培最盛"。文章通过系统地收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当代资料,对历史上增城乌榄的种植、栽培技术、加工与食用、雕刻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城 乌榄 农业遗产
下载PDF
《农业考古》三十年庆
3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19,共1页
春华秋实,三十而立。享誉国内外的大型学术刊物《农业考古》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的喜庆之日。在这大喜之时,请接受来自五岭之南———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同仁的最热烈和诚挚的祝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农业考古》的创始人陈文华先生,1... 春华秋实,三十而立。享誉国内外的大型学术刊物《农业考古》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的喜庆之日。在这大喜之时,请接受来自五岭之南———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同仁的最热烈和诚挚的祝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农业考古》的创始人陈文华先生,1958年毕业于南国名校厦门大学,少年风流、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在"反右"、"文革"中,他曾到农村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华南农业大学 春华秋实 学术刊物 厦门大学 国内外 创始人 再教育
下载PDF
惠阳淡水沙梨栽培历史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飞 倪根金 章家恩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8-165,共8页
惠阳淡水沙梨是华南地区的梨中上品,始种于明末清初,清末至抗战前种植规模及产量都颇大,并销售到广州、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在抗战、农业合作化及"文革"时期,淡水沙梨的种植与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结构... 惠阳淡水沙梨是华南地区的梨中上品,始种于明末清初,清末至抗战前种植规模及产量都颇大,并销售到广州、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在抗战、农业合作化及"文革"时期,淡水沙梨的种植与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结构演变及主产地城镇化进一步侵占了其生存空间,淡水沙梨产业已趋于衰落,致使有了"已不存"的说法。淡水沙梨主要包括青梨、红梨、香水梨、酸梨、木梨、蜜梨等六个品种。前三种栽培经济价值较高,历史上较多栽种;红梨是代表性品种,种植面积最广。长期以来,惠阳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淡水沙梨的栽培技术,主要体现在嫁接与插枝、间种、施肥、疏果与收获、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沙梨 惠阳 农业遗产
下载PDF
敦煌古藏文《驯马经》中的驯马技术研究
5
作者 谢萍 魏露苓 倪根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1-205,共5页
敦煌文书中古藏文《驯马经》是古代世界珍稀的畜牧兽医文献之一,记载古代吐蕃人的独到驯马手段和丰富经验。他们视马体质强弱循序渐进地训练,根据马身体的反应来调整运动量;驯前有准备活动,驯后有整理运动;还采取措施增大马的胆量,注意... 敦煌文书中古藏文《驯马经》是古代世界珍稀的畜牧兽医文献之一,记载古代吐蕃人的独到驯马手段和丰富经验。他们视马体质强弱循序渐进地训练,根据马身体的反应来调整运动量;驯前有准备活动,驯后有整理运动;还采取措施增大马的胆量,注意马的饮食、调整膘情等。这些措施十分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原理,显示了古代吐蕃人在畜牧业上的聪明才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马经》 吐蕃 运动医学 运动生理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和田河流域洛浦垦区垦荒、撂荒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历史资料的信息可视化重建 被引量:7
6
作者 谢丽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44,共13页
本研究以现存民国和田地区洛浦垦区多种地图为基础,充分利用该区档案史料记载的历史地理信息,梳理复原民国时期洛浦垦区的行政区划沿革,以及该区垦荒地、撂荒地的时空变化序列,重建相应的空间格局示意图,为揭示该区民国时期耕地变化的... 本研究以现存民国和田地区洛浦垦区多种地图为基础,充分利用该区档案史料记载的历史地理信息,梳理复原民国时期洛浦垦区的行政区划沿革,以及该区垦荒地、撂荒地的时空变化序列,重建相应的空间格局示意图,为揭示该区民国时期耕地变化的人文因素与自然物理动因因果关联提供空间分析的基础。结果表明:民国洛浦垦区垦荒为外延式开发,垦荒地点主要分布于绿洲主垦区的西北、东北至东部的绿洲荒漠过渡带。垦荒与撂荒斑块叠加度高,证明撂荒地主要为新垦地,垦荒与撂荒强度具有较明显正相关关联。撂荒诱因是人类驱动与自然生物物理效应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洛浦垦区 垦荒 撂荒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