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宁献王朱权《神隐书》版本与内容述评——兼述华南农业大学藏明初钞本价值
1
作者 杨柳 《古今农业》 2022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明宁献王朱权《臞仙神隐书》有“瑞昌五府”和《格致丛书》两个通行本,两者之间不完全相同,均经后人删改,与原本有较大差异。华南农业大学藏有一套明初手抄《神隐》残卷,该本年代早于通行本,学界尚未关注,疑存世孤本。抄本的版式、卷帙... 明宁献王朱权《臞仙神隐书》有“瑞昌五府”和《格致丛书》两个通行本,两者之间不完全相同,均经后人删改,与原本有较大差异。华南农业大学藏有一套明初手抄《神隐》残卷,该本年代早于通行本,学界尚未关注,疑存世孤本。抄本的版式、卷帙结构、内容等与通行本差异较大,仅“四、五月”月令比通行本多七个小题,154个词条,4081个字。这些缺失部分有助于揭示朱权《神隐书》原书概貌,对深入研究朱权及《神隐书》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权 《臞仙神隐书》 华南农业大学藏抄本 版式与内容
下载PDF
农耕文明视野下的作物起源、驯化与传播--“2022年中国-拉丁美洲农业历史国际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杨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中国与拉丁美洲都是世界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加强中国与拉美农业文明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地农作物起源、文化及农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互学互鉴,且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7月5—6日,由... 中国与拉丁美洲都是世界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加强中国与拉美农业文明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两地农作物起源、文化及农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互学互鉴,且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7月5—6日,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下文简称“华农农史所”)共同承办的“中国-拉丁美洲农业历史国际研讨会”,在线上以中文、英语、西班牙语3种语言进行。来自中国、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济 农耕文明 农业政策研究 作物起源 深度合作 华南农业大学 拉丁美洲 研究生
下载PDF
荔中神品--新兴香荔的发展历史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3
作者 赵飞 张志斌 余宏达 《农业考古》 2020年第6期215-220,共6页
地处粤西的新兴县自古就是著名的优质荔枝产地,新兴香荔则是久负盛名的粤荔名种,曾为皇家贡品数百年。本文在对历史文献与当代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了新兴香荔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并探讨了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关键词 新兴香荔 荔枝文化 贡品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岭南历代农产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岭南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林雅斯 杨露 《古今农业》 2018年第1期115-118,22,共5页
2017年11月24-26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课题组承办的"岭南农业文化遗产学术... 2017年11月24-26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课题组承办的"岭南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博物馆等20余家单位的60余位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三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岭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下载PDF
中拉农业的起源、传播与互动——“中国-拉丁美洲农业历史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5
作者 冯学林 叶纳贤 洪晓璇 《古今农业》 2022年第4期125-128,96,共5页
北京时间2022年7月5-6日,中国-拉丁美洲农业历史国际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和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 北京时间2022年7月5-6日,中国-拉丁美洲农业历史国际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和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共同承办。本次会议全程使用ZOOM视频会议直播,学术报告分别以中文、英语、西班牙语三种语言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会议 华南农业大学 会议综述 拉丁美洲 国际研讨会 研究生 传播与互动 哥伦比亚
下载PDF
南沙沙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探析——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激发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新活力
6
作者 陈志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8-267,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新活力。本文以广东番禺的南沙沙田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对如何激发传统文化遗产新活力作具体实例研究。地处珠江口岸的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沙田区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新活力。本文以广东番禺的南沙沙田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对如何激发传统文化遗产新活力作具体实例研究。地处珠江口岸的南沙,是粤港澳大湾区沙田区的典范。在长期的沙田围垦历史中,南沙人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沙田农业文化遗产,但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传统沙田农耕文化正面临着消失危机,亟需加强传承与保护。而南沙沙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首要的核心任务又在于活化利用,要坚持“利用中保护,保护中利用”的基本原则,可以采取加强宣传与教育、推动沙田农业申遗、强化政府主导与规划引领以及推动沙田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南沙 沙田 活化利用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遗产保护的有益探索——东莞农业局《耕读》杂志述评
7
作者 赵飞 姜苗苗 《古今农业》 2018年第2期114-120,113,共8页
东莞市农业局以"记住乡愁"为己任,高质量编印内部刊物《耕读》杂志,走出了一条发达地区农业遗产保护的新路子,其经验值得肯定与借鉴。本文对前12期《耕读》刊出的部分文章分专题做了介绍,总结了东莞灿烂的传统农业文化。
关键词 东莞 《耕读》 农业遗产
下载PDF
朴门永续设计对中国城市生态农业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熊月 刘自强 +1 位作者 赵飞 危晖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45,共9页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生态农业作为一个新兴分支,仍处于初级阶段.朴门永续设计作为一种蓬勃发展、兼容并收的理论体系,对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有潜在的启示作用.本研究总结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生态农业作为一个新兴分支,仍处于初级阶段.朴门永续设计作为一种蓬勃发展、兼容并收的理论体系,对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有潜在的启示作用.本研究总结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城市农业与城市空间环境难以协调、缺乏引导和创新、城市观光农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结合朴门永续农业的发展理念,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和实践体系:(1)充实理论,重视元素之间的互利耦合,借鉴朴门永续的方法,丰富城市农业;(2)充分发挥家庭业余农业的优势,使其更符合市民需求,引导市民健康生活;(3)提出更为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改善民众的生活方式,减少大众对生态农业的误解;(4)拓宽城市社区设计思路,正确引导市民建设业余花园;(5)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现有的城市农场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朴门永续设计方法不仅可以为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启示,也可以通过家庭菜园、城市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传播发展,在人们心中传播服务人类、服务地球、分享盈余的价值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能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互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门永续设计 生态农业 城市农业
下载PDF
新视野下的农业科技史、农村经济史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2016年年会暨广东农史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萍 杨品优 赵飞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132,共7页
2016年6月24-27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华南农业大学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东农史研究会承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与广东农史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农业... 2016年6月24-27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华南农业大学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东农史研究会承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与广东农史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全国各地50余家单位的120余名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此次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农史研究会 学术研讨会 农村经济 文化遗产 广东 年会 华南农业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土壤学重要开拓者邓植仪教授著述补订
10
作者 倪根金 《古今农业》 2023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邓植仪是中国土壤科学的重要开拓者、著名农业教育家,长期执掌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一生勤于著述,遗留了众多著述散落人间。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搜集出百篇前人未提及的邓植仪生前著述,使发现的邓氏著述达160余篇,并对前人整理中的一些失... 邓植仪是中国土壤科学的重要开拓者、著名农业教育家,长期执掌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一生勤于著述,遗留了众多著述散落人间。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搜集出百篇前人未提及的邓植仪生前著述,使发现的邓氏著述达160余篇,并对前人整理中的一些失误进行订正。著述书目不仅展现了邓植仪土壤学研究历程和成果,而且也反映出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及管理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植仪 《土壤学》 科教研究 著述书目
下载PDF
历史时期东莞茶叶种植及茶文化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争春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35-39,共5页
东莞为岭南古邑,东部山体庞大,集中成片,气候适宜茶种植,处于中国四大产茶区的华南茶区范围,适宜乔木、小乔木、灌木茶树品种种植。本文通过查阅地方文献、口述历史、田野考古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历史时期东莞茶叶种植和茶文化史料进行梳... 东莞为岭南古邑,东部山体庞大,集中成片,气候适宜茶种植,处于中国四大产茶区的华南茶区范围,适宜乔木、小乔木、灌木茶树品种种植。本文通过查阅地方文献、口述历史、田野考古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历史时期东莞茶叶种植和茶文化史料进行梳理和考证,为东莞茶产业及茶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东莞 茶叶种植 茶文化 初考
下载PDF
敦煌古藏文《驯马经》中的驯马技术研究
12
作者 谢萍 魏露苓 倪根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1-205,共5页
敦煌文书中古藏文《驯马经》是古代世界珍稀的畜牧兽医文献之一,记载古代吐蕃人的独到驯马手段和丰富经验。他们视马体质强弱循序渐进地训练,根据马身体的反应来调整运动量;驯前有准备活动,驯后有整理运动;还采取措施增大马的胆量,注意... 敦煌文书中古藏文《驯马经》是古代世界珍稀的畜牧兽医文献之一,记载古代吐蕃人的独到驯马手段和丰富经验。他们视马体质强弱循序渐进地训练,根据马身体的反应来调整运动量;驯前有准备活动,驯后有整理运动;还采取措施增大马的胆量,注意马的饮食、调整膘情等。这些措施十分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原理,显示了古代吐蕃人在畜牧业上的聪明才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马经》 吐蕃 运动医学 运动生理学
下载PDF
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院士著述目录订补
13
作者 倪根金 《古今农业》 2018年第4期109-114,共6页
(续上期)128、《稻种类型的分布与稻作区域的划分》,丁颖著,高等教育部全国作物栽培学讲习班印,油印本,1955年12月,28页。案:新增。1957年,129、《多种绿肥、豆类和花生,解决肥料缺乏困难》,丁颖著,《农村科学》2月号(总第11期),1957年2... (续上期)128、《稻种类型的分布与稻作区域的划分》,丁颖著,高等教育部全国作物栽培学讲习班印,油印本,1955年12月,28页。案:新增。1957年,129、《多种绿肥、豆类和花生,解决肥料缺乏困难》,丁颖著,《农村科学》2月号(总第11期),1957年2月10日,第2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区 目录 院士 中国 作物栽培学 稻种类型 讲习班 教育部
下载PDF
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院士著述目录订补
14
作者 倪根金 《古今农业》 2018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丁颖先生(1888—1964年)是20世纪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农业科研、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管理,并笔耕不缀,撰写了十分丰富的农学研究、农业教育、政论等方面的著述,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科学家 目录 院士 稻作 农业科研 科技管理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历史上人们对鲎的认识、利用及其在岭南的地理分布变迁
15
作者 倪根金 陈桃仪 《海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180-200,共21页
鲎,剑尾目鲎科海生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四种:中国鲎、美洲鲎、巨鲎和圆尾鲎。在我国,鲎分布于长江以南海域,有中国鲎、巨鲎、圆尾鲎等三种,又名马蹄蟹,民间俗称海怪、鸳鸯鱼、三刺鲎、两公婆、夫妻鱼等。形似蟹,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 鲎,剑尾目鲎科海生动物。目前世界上仅存四种:中国鲎、美洲鲎、巨鲎和圆尾鲎。在我国,鲎分布于长江以南海域,有中国鲎、巨鲎、圆尾鲎等三种,又名马蹄蟹,民间俗称海怪、鸳鸯鱼、三刺鲎、两公婆、夫妻鱼等。形似蟹,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及剑尾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马蹄蟹 剑尾目 美洲鲎 分布变迁 圆尾鲎
下载PDF
西方科学知识的本土化:20世纪30年代广东土壤调查的兴起
16
作者 陈志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土壤调查作为近代农业调查的重要内容,是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进中国的产物。地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广东,为了改良广东的土壤,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土壤调查。近代广东土壤调查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与... 土壤调查作为近代农业调查的重要内容,是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进中国的产物。地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前沿的广东,为了改良广东的土壤,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土壤调查。近代广东土壤调查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与近代全国的土壤调查同步启动,是当时中国开展土壤调查的重要区域。从知识史视角来看,近代广东土壤调查在20世纪30年代的兴起,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从清末民初就开始发生的西方科学知识本土化与本土科学知识累积的复杂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中,既包括了西方土壤科学知识传入下近代土壤学家群体的孕育,亦蕴含了近代知识分子运用西方科学知识对中国本土地质及农业知识的再认识和再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广东 土壤调查 本土化
下载PDF
农耕文化、乡村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现代化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17
作者 李淑洁 杨梦诗 《古今农业》 2023年第3期133-136,80,共5页
2023年1月3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推进乡村现代化学术... 2023年1月3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推进乡村现代化学术论坛”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行政楼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文旅融合 乡村现代化 学术论坛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农耕文化 广东财经大学 会议综述
下载PDF
从采集到栽培:海南茶叶发展史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萍 倪根金 魏露苓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2-230,共9页
海南是我国热带茶区之一,茶史独特。学界对海南茶叶的来源与人工种植时间存有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历史时期海南茶的分布、种植以及对茶的认识与开发利用等史料,认为海南的茶叶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仍... 海南是我国热带茶区之一,茶史独特。学界对海南茶叶的来源与人工种植时间存有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历史时期海南茶的分布、种植以及对茶的认识与开发利用等史料,认为海南的茶叶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仍保留着采集野生茶叶来制茶的古老加工模式,至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人工种植茶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茶叶 发展史
下载PDF
共同的使命——竺可桢、梁家勉交往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根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66,共15页
1956年中国科学院举办的中国自然科学史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使两位从未有过交往的地理学家和图书馆专家在北京相会,从此,共同的目标,使竺可桢和梁家勉越走越近。1961年假参观华南农学院千粒穗成果,竺可桢特意走访图书馆,参观农业历史文献... 1956年中国科学院举办的中国自然科学史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使两位从未有过交往的地理学家和图书馆专家在北京相会,从此,共同的目标,使竺可桢和梁家勉越走越近。1961年假参观华南农学院千粒穗成果,竺可桢特意走访图书馆,参观农业历史文献特藏室,与梁家勉交谈,并开启了两人围绕徐光启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和徐光启研究的飞鸿传书。1964年竺可桢重访特藏室更加深了两人的友谊与信任。在"文革"动乱中,为防止特藏室中3万册古籍遭受焚毁和散失,1970年梁家勉飞书竺可桢,提出将古籍移交科学史研究室以利保护。1972年梁家勉再次飞书竺可桢,建议集中现存科技史老人和科技史古籍于一地开展研究工作,并草拟《对中国科学技术历史遗产工作方面的一点意见》。梁氏两次上书,竺可桢都积极回应,真诚支持。可以说推动中国科技史事业发展的共同使命是贯穿两位先贤交往的一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可桢 梁家勉 交往 科学技术史
下载PDF
新会蒲葵栽培史考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飞 林舒婷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葵乡",广东新会的蒲葵栽培历史悠久。明代至今,新会葵扇广销于天下,清代繁盛时期"约计每年所产不下十万万柄"。清初李定国攻打会城、日军侵占新会,使蒲葵栽培遭受极大创伤,葵扇抽厘、盗匪猖獗、...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葵乡",广东新会的蒲葵栽培历史悠久。明代至今,新会葵扇广销于天下,清代繁盛时期"约计每年所产不下十万万柄"。清初李定国攻打会城、日军侵占新会,使蒲葵栽培遭受极大创伤,葵扇抽厘、盗匪猖獗、会馆盘剥亦曾严重制约其发展;太平天国运动及日军侵华致使葵扇销路受阻,也曾导致新会蒲葵栽培的萎缩。共和国时期,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葵业生产,但错误的农业政策也一度使蒲葵栽培呈现曲折发展之势。当代随着葵扇替代品的大量涌现,致使蒲葵栽培日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会 蒲葵 葵扇 农业遗产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