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义德行的结构——《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道德哲学问题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雷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共8页
《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仁义关系是具体的仁义德行之间的关系。从德行现象来看,父子不相夷,是德行"仁"的基础,父子伦常中的仁与义,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并且,仁义之间,仁是主导。从德行的本体论基础来看,落实... 《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章的仁义关系是具体的仁义德行之间的关系。从德行现象来看,父子不相夷,是德行"仁"的基础,父子伦常中的仁与义,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并且,仁义之间,仁是主导。从德行的本体论基础来看,落实在日常生活伦理关系的行为中的具体结构,即是基于"仁包四端"的仁本体的仁义相反相成的结构。总体而言,仁义相反相成的本源、本体就是仁,仁自身的行为限度,决定了义的存在、持续和施行方式。而仁的行为限度,取决于相应的伦理关系中双方的情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仁义 结构 道德哲学
下载PDF
程颢万物一体论的责任感向度及本体论特质
2
作者 雷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2,共6页
在仁学语脉中,识痛痒是一种责任感,万物一体是"大人责任感的宇宙向度"。尽管一般而言,有责任感,不必然有万物一体,但在程颢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宇宙论前提下,识痛痒责任感可以是万物一体的充要条件。基于识痛痒,还可以考察程颢... 在仁学语脉中,识痛痒是一种责任感,万物一体是"大人责任感的宇宙向度"。尽管一般而言,有责任感,不必然有万物一体,但在程颢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宇宙论前提下,识痛痒责任感可以是万物一体的充要条件。基于识痛痒,还可以考察程颢万物一体本体论的特质。张载的亲子关系而来的万物一体,以及由孟子恻隐之情来扩充,是诉诸情感的路子。与情感路径不同,程颢的识痛痒而万物一体,是体知宇宙生生、一气周流的"识"仁路径。在生生宇宙论视野中,识痛痒是生生之用,可以归属于客观的宇宙运动。在此语境下,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本体论表述,无关乎"物我‘是不是’一体的",而是"以万物为一体",即"以万物为我的事情(责任)"。这沿袭了汉儒训物为事的传统,以及儒家强调伦理责任的现实基调。也说明,万物一体乃是基于我感应世界全体的机能。并且,由程颐指出履行孝道的两种"逃"可知,由于我的有限性,每个我与世界全体感应的渠道、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是于天地大身体中,我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应到、参与到世界全体的机能,这就是我的责任所在,也是"万物一体之仁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一体 生生 责任感 识痛痒 本体论
下载PDF
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人生智慧
3
作者 雷静 《城市国学讲坛》 2015年第1期204-217,共14页
今天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典之一《心经》。《心经》在中国是一个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佛教的经典。虽然《心经》的字数很少,篇幅很短,但是它的义理非常难懂,它是大乘佛法里面的心法,是佛教的上乘经典。按... 今天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典之一《心经》。《心经》在中国是一个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佛教的经典。虽然《心经》的字数很少,篇幅很短,但是它的义理非常难懂,它是大乘佛法里面的心法,是佛教的上乘经典。按照信仰者的说法,《心经》是一部有消灾解难效力的经典。传说当年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时候,一路上历经千难万苦,就是靠《心经》的力量来支撑他的,所以《心经》在佛教徒看来是一部至高无上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智慧 《心经》 般若 佛教徒 中国历史 大乘佛法 唐三藏 义理
下载PDF
刘宗周“一统于万”说的日常品格
4
作者 雷静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儒门的"一贯"宗旨,是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这种日常品格,由孔子发端,至宋明时期,有"理一分殊"及"万物一体",但二说分别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与主体性。晚明大儒刘宗周基于二者,提出"一统于万... 儒门的"一贯"宗旨,是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这种日常品格,由孔子发端,至宋明时期,有"理一分殊"及"万物一体",但二说分别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与主体性。晚明大儒刘宗周基于二者,提出"一统于万"新说,融汇了普遍性与主体性,并在《人谱》等系列作品中,论说了"一统于万"之日常品格的实践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统于万 日常品格 普遍性 主体性
下载PDF
苏东坡《杂记·人物六十七首》中僧人形象研究
5
作者 雷静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1-93,共3页
通过苏东坡文集《杂记·人物六十七首》中记录僧人形象的相关文献,探讨苏东坡品评佛教僧人的标准,并探讨苏东坡在佛教修行方面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 苏东坡 《杂记·人物六十七首》
下载PDF
《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原告人性的实例分析
6
作者 宋跃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6期49-50,共2页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资官司成几何数量增加。从传统哲学的角度分析,是员工人性中恶的因子得到发挥;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分析,是员工经济人角色得到强化。迄今为止,大多劳资官司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败诉为结局,由此,牵制、分散企...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资官司成几何数量增加。从传统哲学的角度分析,是员工人性中恶的因子得到发挥;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分析,是员工经济人角色得到强化。迄今为止,大多劳资官司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败诉为结局,由此,牵制、分散企业管理者的精力,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使作为经济社会中发展动力的企业得到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劳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原告 人性恶 经济人 中小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