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构型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高家合 邓碧儿 +3 位作者 曾秀成 廖红 严小龙 王秀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06-1613,共8页
以17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烟草基因型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培养基栽培试验,研究烟草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构型的关系,为磷高效烟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磷肥能够显著增加各供试烟草基因型的生物量及氮、磷和钾... 以17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烟草基因型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和培养基栽培试验,研究烟草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构型的关系,为磷高效烟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磷肥能够显著增加各供试烟草基因型的生物量及氮、磷和钾的累积量;供试烟草的磷效率和氮、钾累积量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土壤盆栽试验中,低磷条件下的云烟85生物量和磷累积量分别是NC82的4.06倍和3.34倍,氮和钾累积量分别是K358的4.06倍和3.75倍;供试烟草可划分为磷低效低产型、磷低效高产型、磷高效高产型、磷高效低产型等4种类型,其中的云烟85、K326、云烟2号、RG11和红花大金元属于磷高效高产型,是现代磷高效高产品种选育的理想材料.供试烟草基因型的根系形态构型与其磷效率显著相关,与磷低效低产型烟草G28和许金1号相比,磷高效高产型烟草云烟85和K326在高低磷条件下根系均较发达,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均较大;磷有效性对烟草根构型具有调节作用,在缺磷条件下,磷高效基因型具有浅根根构型,而磷低效基因型具有深根根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磷效率 根系形态 根构型
下载PDF
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 被引量:28
2
作者 钟南 罗锡文 +1 位作者 严小龙 廖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6-518,共3页
利用模拟植物形态结构的L系统理论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建立了模拟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并利用随机参数L系统方法对豆科作物根系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 植物根系 L系统 可视化模拟 豆科作物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下大豆根系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泉 尹元萍 +1 位作者 严小龙 廖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21-329,共9页
在田间两种磷水平下,应用大豆RIL群体对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宽、根冠比、根干重和根磷含量等6个根系性状参数和6个涉及植株磷含量、生物量及产量性状的指标进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磷水平下,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根系性状的变... 在田间两种磷水平下,应用大豆RIL群体对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宽、根冠比、根干重和根磷含量等6个根系性状参数和6个涉及植株磷含量、生物量及产量性状的指标进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磷水平下,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根系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土壤磷水平不仅促进了大豆根系形态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根系构型的改变。低磷胁迫条件下,根系性状与植株磷含量、生物量及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并且这些根系性状都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0.47~0.60),可以作为选择指数应用于作物磷营养效率的遗传改良中。在根系性状的6个指标中,以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干重、根磷含量等4个参数与植株吸磷量、生物量及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评价不同磷水平下植物基因型差异的可靠指标,而根宽和根冠比则可作为特定的磷胁迫条件下基因型差异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系性状 磷效率 遗传变异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大豆根系性状和磷效率的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清华 年海 +2 位作者 陈达刚 廖红 严小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3,173,共7页
选用两个磷效率差异明显的大豆品种,在营养液(磷浓度为0,50μM KH2PO4)和田间(土壤有效磷含量26 mg/kg)进行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型的根系性状存在显著差异,F1代的总根长和磷效率都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其超亲优势率... 选用两个磷效率差异明显的大豆品种,在营养液(磷浓度为0,50μM KH2PO4)和田间(土壤有效磷含量26 mg/kg)进行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型的根系性状存在显著差异,F1代的总根长和磷效率都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68%和56%;这些性状F2代的为连续变异,表现出多基因控制的特征,且都存在明显的超亲分离个体。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一般都为两对主基因加多个微效基因控制,而且除根平均直径外(水培中无主基因存在),总根长和根体积的遗传模型在大田和短期营养液条件下基本一致。产量及生物产量与总根长、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和磷效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通过这两个性状也可以对根系和磷效率进行间接选择。大田试验各根系性状和磷吸收效率的遗传力都较高,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对这些性状进行早代选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磷土壤 根系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原位根系CT图像的模糊阈值分割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学成 罗锡文 +1 位作者 严小龙 周荷琴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1-687,共7页
原位根系CT图像的精确分割是实现植物根系3维重建和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为了对原位根系CT序列图像进行准确、有效的分割,针对原位根系CT序列图像固有的模糊性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直... 原位根系CT图像的精确分割是实现植物根系3维重建和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为了对原位根系CT序列图像进行准确、有效的分割,针对原位根系CT序列图像固有的模糊性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多阈值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直方图分析确定了原位根系3维分割的初始阈值范围;然后通过设计一种模糊隶属度函数,将图像模糊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最后采用最大模糊熵准则,并借助遗传算法寻找确定了一组序列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编程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不仅能更加准确、有效地对植物根系原位CT序列图像进行分割,并可提高图像阈值分割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模糊分割 CT图像 原位根系
下载PDF
根系生物学:农业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被引量:4
6
作者 廖红 严小龙 《科学观察》 2006年第6期47-47,共1页
根系研究一直以来只是作为植物生物学的一部分,由于研究难度和人们的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植物研究的重点大都在地上部,而对根部的研究不太重视。然而,根系是连接土壤与植物地上部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桥梁,一个强壮的根系是支撑和... 根系研究一直以来只是作为植物生物学的一部分,由于研究难度和人们的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植物研究的重点大都在地上部,而对根部的研究不太重视。然而,根系是连接土壤与植物地上部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桥梁,一个强壮的根系是支撑和哺育蓬勃茂盛株冠的基础。近年来国外对植物根系的专门研究日趋重视,从而兴起了一门新的前沿学科——根系生物学(root biology)。从此根系生物学的研究如火如荼,成为农业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人们的关注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学 农业研究 认识水平 物质交换 学科
原文传递
大豆响应低磷胁迫的XTH基因鉴定及XTH38调节根系生长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亚楠 王婷 +4 位作者 欧斯艳 李方剑 黄丽雅 麦翠珊 王金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67-1181,共15页
【目的】鉴定大豆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s/hydrolases,XTHs)基因家族,分析其表达模式和对低磷养分胁迫的响应,初步明确大豆XTH38调节根系生长的功能。【方法】供试大豆品种为粤春03-3(YC03-3),... 【目的】鉴定大豆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s/hydrolases,XTHs)基因家族,分析其表达模式和对低磷养分胁迫的响应,初步明确大豆XTH38调节根系生长的功能。【方法】供试大豆品种为粤春03-3(YC03-3),拟南芥野生型为哥伦比亚(Columbia-0,Col-0)生态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大豆XTH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大豆的XTH家族成员进行进化分析。采用水培方法,设定高磷对照(HP,KH_(2)PO_(4)500μmol/L)和低磷处理(LP,KH_(2)PO_(4)25μmol/L)营养液培养,将大豆幼苗处理14天后,取大豆幼苗的根和叶,使用定量PCR分析幼苗中5个GmXTHs的表达;将在1/2 MS固体培养基上发芽2天的超表达GmXTH38株系和Col-0分别接种到HP、LP、低铁(LFe,Fe 0μmol/L)、中铁(MFe,Fe 50μmol/L)和高铁(HFe,Fe 500μmol/L)固体培养基上,7天后测定GmXTH38株系的侧根长度和密度。【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大豆XTH基因家族共有61个成员,分为3个不同亚组,其中GmXTH38与AtXTH9、AtXTH23位于同一亚组。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GmXTH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器官或组织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GmXTH28、GmXTH38、GmXTH41和GmXTH52受LP诱导表达,特别是GmXTH38在大豆根和叶中的表达均受LP诱导。与大豆一致,LP条件下GmXTH38启动子在拟南芥幼苗根、叶的活动强于HP处理。在高磷和中铁(植物正常生长养分需求量)条件下,拟南芥异源超表达GmXTH38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侧根数目和侧根密度。在LP、LFe和HFe胁迫下,与Col-0相比,超表达GmXTH38拟南芥材料主根变短、侧根数和侧根密度减少;超表达GmXTH38导致Col-0侧根形成对LP的敏感性增加;超表达GmXTH38导致Col-0侧根密度在LFe或HFe胁迫条件下下降程度更明显,超表达GmXTH38增加拟南芥主根生长对LFe或HFe的敏感性。【结论】大豆基因组存在61个XTH成员,分别为GmXTH1~GmXTH61。GmXTH38在大豆根叶均受LP诱导。超表达GmXTH38在正常养分条件下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和侧根数目;超表达GmXTH38改变拟南芥根系在磷铁养分胁迫条件下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TH GmXTH38 低磷 大豆 主根 侧根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生长对低磷和施磷肥的响应
8
作者 逯路文 杨飞 +1 位作者 王倩倩 王秀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524,共9页
[目的]通过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种植玉米,探究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缺磷和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磷吸收、根系性状、菌根侵染率以及根际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2种不同来源的酸性土壤(NX和WY)与2种不同来源的石灰性土壤(SP和CP)进行不... [目的]通过在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种植玉米,探究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缺磷和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磷吸收、根系性状、菌根侵染率以及根际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2种不同来源的酸性土壤(NX和WY)与2种不同来源的石灰性土壤(SP和CP)进行不施磷肥(低磷,LP)与施磷肥(高磷,HP)的玉米盆栽试验,对玉米的植株干质量、磷质量、根系性状(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菌根侵染率、以及根际指标(根际pH、根际磷酸酶活性、根际羧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缺磷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生长,施磷显著增加了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玉米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在2种酸性土壤和CP石灰性土壤中,施磷显著增加了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降低了玉米菌根侵染率和根际羧酸盐含量;施磷显著降低了NX酸性土壤中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和CP石灰性土壤根际pH。主成分分析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根系性状与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根际羧酸盐含量、菌根侵染率与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在高磷条件下,菌根侵染率、碱性磷酸酶活性、根际pH、平均根直径与植株干质量和磷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施用磷肥可促进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磷吸收,玉米对施磷的响应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本底养分含量的影响,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对施用磷肥的响应更加明显。在低磷条件下,玉米主要通过改变根系性状促进磷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酸性土壤 石灰性土壤 磷处理 低磷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磷高效基因型大豆生长和磷吸收
9
作者 黄活志 刘洋 +2 位作者 陈阿 陈康 王秀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4-2365,共12页
【目的】探究供磷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生长、磷吸收以及菌根诱导的磷转运蛋白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AMF与磷效率的关系,为接种AMF提高大豆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究供磷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生长、磷吸收以及菌根诱导的磷转运蛋白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AMF与磷效率的关系,为接种AMF提高大豆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磷高效大豆巴西十号(BX10)和磷低效大豆本地2号(BD2)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低磷和高磷两个磷水平,外源接种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Rhizophagus custos(Rc)两种AMF处理,以不接种AMF为对照(NM)。处理6周后,取地上部和根部样品,测定大豆植株干重和吸磷量、根冠比、菌根侵染率、根系性状,以及菌根诱导的磷转运蛋白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低磷相比,高磷显著增加了大豆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及吸磷量,降低了两个基因型大豆的菌根生长反应(MGR)和菌根磷反应(MPR)。低磷条件下,Ri、Rc处理显著增加了两个基因型大豆的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及吸磷量,增加了磷高效基因型BX10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相应地,两个基因型大豆负责菌根途径磷吸收的磷转运蛋白基因GmPT9的表达显著上调,磷低效基因型BD2中菌根诱导表达的GmPT8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而主要负责根系途径磷吸收的GmPT4的表达量在接种与不接种AMF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高、低磷条件下,不接种AMF的BX10大豆根部干重和根冠比都显著高于BD2;在高磷条件下,BX10大豆根平均直径显著高于BD2。在低磷接种AMF条件下,BX10大豆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都显著高于BD2;在高磷接种AMF条件下,BX10大豆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也显著高于BD2。接种Ri处理磷高效基因型大豆BX10地上部干重、根部干重和吸磷量均显著高于BD2,而低磷接种Ri处理的BD2根系中GmPT8和GmPT9及GmSWEET6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BX10。【结论】高磷显著促进了两个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的生长和吸磷量,但低磷条件下的菌根生长反应和磷反应更高。高磷条件下,接种AMF进一步增加了BX10的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及吸磷量,但对BD2没有作用。在低磷条件下接种AMF,大豆根系可以同时促进根系和菌根途径吸收磷,增加两个基因型大豆的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及吸磷量。与BD2相比,接种AMF对BX10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菌根诱导表达的磷和糖转运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高低,不能直接反映菌根共生系统中磷和糖的分配量的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大豆基因型 菌根生长反应 菌根磷反应 GmPT9 GmPT4
下载PDF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84
10
作者 黎健龙 涂攀峰 +5 位作者 陈娜 唐劲驰 王秀荣 年海 廖红 严小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40-2047,共8页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大豆 间作 微生态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磷有效性对大豆菌根侵染的调控及其与根构型、磷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灵 廖红 +1 位作者 王秀荣 严小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4-568,共5页
以30个不同根构型的大豆基因型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长介质磷有效性对大豆接种摩西球囊霉属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及其与根构型、磷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介质磷有效性显著地影响大豆菌根真菌的接种效果.低磷条件下接种菌根真... 以30个不同根构型的大豆基因型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长介质磷有效性对大豆接种摩西球囊霉属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及其与根构型、磷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介质磷有效性显著地影响大豆菌根真菌的接种效果.低磷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效果明显,菌根侵染率较高,菌根对大豆磷吸收的贡献率较大;高磷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效果不显著,菌根侵染率较低,菌根对大豆磷吸收的贡献率较低.磷有效性和大豆根构型对菌根真菌接种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低磷条件下,中间型和深根型大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浅根型最小.高磷条件下,根构型与菌根侵染率间的关系不明显.根构型和菌根侵染状况对大豆磷效率的贡献存在互利互补关系,磷效率高的大豆基因型一般具有较好的根构型或较高的菌根侵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丛枝真菌 低磷胁迫 根构型 磷效率
下载PDF
酸性红壤中磷高效大豆新种质的磷营养特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程凤娴 涂攀峰 +2 位作者 严小龙 王秀荣 廖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81,共11页
采用一系列磷高效大豆新种质及对照材料,在华南酸性红壤地区3种不同磷水平的代表性土壤上,分春、夏两季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的磷营养特性,探讨了不同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的最佳施磷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磷含... 采用一系列磷高效大豆新种质及对照材料,在华南酸性红壤地区3种不同磷水平的代表性土壤上,分春、夏两季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的磷营养特性,探讨了不同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的最佳施磷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影响酸性红壤地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无论从地上部生物量、磷吸收量还是产量来看,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出高磷>中磷>低磷土壤的趋势。2)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上大豆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等肥力土壤影响较小,而对高肥力土壤,施磷肥反而造成大豆减产;过量施用磷肥会造成大豆对磷的"奢侈吸收"。3)大豆的磷营养特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因而需要不同磷养分管理方式。4个磷高效大豆新种质在低肥力土壤上仅需施用少量磷肥,在中、高肥力土壤上不需施磷即可满足生长需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磷高效品种无论在低肥力还是在中、高肥力土壤上,其纯收入均远高于本地和国家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酸性红壤 大豆 磷有效性 磷高效
下载PDF
不同根构型大豆对低磷的适应性变化及其与磷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62
13
作者 刘灵 廖红 +1 位作者 王秀荣 严小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89-1099,共11页
【目的】探讨土壤低磷胁迫下大豆的根形态、构型适应性变化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大豆生长和磷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具有不同根构型和磷效率的51个大豆品种,分别在广东省博罗县和英德县两个试验点的酸性缺磷红壤上,分春播和夏播两个季... 【目的】探讨土壤低磷胁迫下大豆的根形态、构型适应性变化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大豆生长和磷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具有不同根构型和磷效率的51个大豆品种,分别在广东省博罗县和英德县两个试验点的酸性缺磷红壤上,分春播和夏播两个季节进行田间试验,测定低磷、高磷处理下根形态、构型的差异及其与大豆生长和磷效率的关系。【结果】低磷处理下供试大豆基因型间生物量和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供试大豆基因型的根形态、构型与磷效率密切相关,浅根型大豆根系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分布和较长的总根长,其磷效率和产量最高;低磷条件下,浅根构型和深根构型的大豆基因型根构型可塑性最小,中间根构型的大豆供试材料根构型最不稳定,可塑性最大。【结论】缺磷是供试酸性红壤上大豆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大豆具有适应低磷土壤的遗传潜力;土壤中磷的有效性等环境因素对根构型具有调节作用;具有较好根形态构型的大豆基因型有利于从耕层土壤中吸收有效磷和其它养分,其产量和磷效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低磷胁迫 根构型 磷效率
下载PDF
不定根形成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171
14
作者 王金祥 严小龙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不定根形成的关键是其原基的形成,是一个受激素调控的复杂过程,生长素起关键的调节作用。该文介绍生长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其它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不定根形成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细胞分裂素 复杂过程 激素调控 调节作用 相互关系 生长素 赤霉素 脱落酸
下载PDF
植物根构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8
15
作者 梁泉 廖红 严小龙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5-702,共8页
植物根系具有锚定植株、吸收和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合成和贮藏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根构型是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对植物根构型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根系结构和根系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根构... 植物根系具有锚定植株、吸收和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合成和贮藏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根构型是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对植物根构型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根系结构和根系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根构型的概念及其定量分析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植物根构型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植物根构型 植物根系 根系结构
下载PDF
缺磷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于海秋 彭新湘 +1 位作者 严小龙 曹敏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用1/2Hoagland营养液培养磷高效大豆基因型BX10和磷低效基因型BD2,缺磷胁迫15d后测定其光合、光呼吸、暗呼吸的日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上述过程的原因。结果表明:缺磷使两基因型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BX10仍高于BD2(尤其在上午);... 用1/2Hoagland营养液培养磷高效大豆基因型BX10和磷低效基因型BD2,缺磷胁迫15d后测定其光合、光呼吸、暗呼吸的日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上述过程的原因。结果表明:缺磷使两基因型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BX10仍高于BD2(尤其在上午);缺磷对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无规律可循,与Pn的相关性也不显著;缺磷显著降低大豆气孔导度(Gs),并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3,P<0.001)。暗呼吸(Rd)与Pn日变化趋势相近(r=0.706,P<0.01),但缺磷对其影响不大;缺磷下光呼吸(Pr)显著下降,而Pr/(Pn+Pr)在BX10中却相对提高。光呼吸相对加强可能有助于磷高效基因型回补叶绿体光合作用所需的无机磷(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磷 大豆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日变化
下载PDF
磷有效性与植物侧根的发生发育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鹏 区伟贞 +2 位作者 王金祥 严小龙 廖红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400,共6页
文章概述了植物侧根的不同发生发育阶段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磷有效性在侧根发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侧根发生发育 原基 生长素 磷有效性
下载PDF
磷空间有效性对拟南芥根形态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万惠燕 刘嘉杰 +2 位作者 王金祥 严小龙 廖红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5-429,共5页
磷空间有效性显著影响拟南芥主、侧根生长。在均一的磷处理下,极度磷胁迫或过量供磷均会导致拟南芥主根变短和侧根密度降低。在分层的磷处理下,上层高磷下层低磷能明显促进主根伸长生长,提高侧根在高磷区域的密度,说明植物根系在下层低... 磷空间有效性显著影响拟南芥主、侧根生长。在均一的磷处理下,极度磷胁迫或过量供磷均会导致拟南芥主根变短和侧根密度降低。在分层的磷处理下,上层高磷下层低磷能明显促进主根伸长生长,提高侧根在高磷区域的密度,说明植物根系在下层低磷区感受到磷胁迫信号后,可促进上层高磷区侧根的形成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空间有效性 根形态构型 拟南芥
下载PDF
转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烟草对不同介质中植酸磷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孔凡利 林文量 +1 位作者 严小龙 廖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89-2393,共5页
利用转入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的不同烟草株系,分别在无菌培养基、砂培和土培试验中研究了转植酸酶基因烟草对植酸磷的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在无菌培养基试验中,所有转植酸酶基因烟草对植酸磷的吸收利用能力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其生物... 利用转入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的不同烟草株系,分别在无菌培养基、砂培和土培试验中研究了转植酸酶基因烟草对植酸磷的吸收和利用.结果表明,在无菌培养基试验中,所有转植酸酶基因烟草对植酸磷的吸收利用能力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其生物量比野生型提高了3.6~10.7倍,总磷吸收量提高了2.2~4.6倍;在沙培和土培中,转植酸酶基因烟草对植酸磷的吸收利用与野生型相比,生物量和总磷吸收量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转植酸酶基因在无菌条件下可以提高植物吸收利用植酸磷的能力,但是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微生物分解或矿物固定等原因,其作用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研究克服土壤中的限制因素,才能使转基因植物充分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转基因植物 植酸酶 植酸 磷吸收利用 烟草
下载PDF
柱花草适应酸性缺磷土壤的基因型差异及可能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育梅 白昌军 +2 位作者 田江 严小龙 刘国道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1,共6页
通过田间和水培试验,探讨了柱花草适应酸性缺磷土壤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田间试验表明,12个供试柱花草对酸性缺磷土壤的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磷效率的高低.其中头状柱花草(Capitata)、马弓形... 通过田间和水培试验,探讨了柱花草适应酸性缺磷土壤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田间试验表明,12个供试柱花草对酸性缺磷土壤的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磷效率的高低.其中头状柱花草(Capitata)、马弓形柱花草(Fine stem)、Mineirao柱花草(Mineirao)和CIAT1517柱花草(CIAT1517)属于磷低效不敏感型;热研2号柱花草(Reyan2)、热研5号柱花草(Reyan5)、GC1581柱花草(GC1581)和TPRC2001-1柱花草(TPRC2001-1)属于磷高效敏感型;西卡柱花草(Seca)属于磷高效不敏感型,有钩柱花草(Verano)、灌木柱花草(Seabrana)和TPRC2001-2柱花草(TPRC2001-2)表现不稳定.在田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挑选出适应性差异较大的TPRC2001-1、Fine stem和Verano进行水培试验,结果发现,在水培条件下,柱花草的磷效率和磷吸收效率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而磷利用效率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虽然低磷胁迫能显著提高供试柱花草叶部和根部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其基因型差异不显著.表明柱花草对酸性缺磷土壤的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磷吸收效率,而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等磷利用效率指标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酸性缺磷土壤 磷效率 酸性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