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组织管理本质研究——基于复杂系统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闫旭晖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0-313,共4页
在复杂系统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三种演变规律:一是封闭式系统向无序演进的熵增定律;二是开放式系统向有序演进的自组织与进化机制;三是混沌系统向不确定演进的规律。通过分析这三种演变规律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联系,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进一步... 在复杂系统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三种演变规律:一是封闭式系统向无序演进的熵增定律;二是开放式系统向有序演进的自组织与进化机制;三是混沌系统向不确定演进的规律。通过分析这三种演变规律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联系,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进一步阐明现代组织管理的本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演变规律 管理本质
下载PDF
大学本科课程的系统目标管理研究——以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为例
2
作者 刘益宇 《科学与管理》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历史悠久,在通识教育管理方面独具特色,管理理念和方法成熟而先进,形成了以多元性和开放性为特征的"香港中文大学模式",而这种极具生命力的模式也成为内地高校教育改革学习的极佳范本之一。从系统思考出...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历史悠久,在通识教育管理方面独具特色,管理理念和方法成熟而先进,形成了以多元性和开放性为特征的"香港中文大学模式",而这种极具生命力的模式也成为内地高校教育改革学习的极佳范本之一。从系统思考出发,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思考 通识教育 本科课程 目标管理
下载PDF
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突现分叉机理及其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邝茵茵 范冬萍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0,共5页
运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涨落与分叉机制以及协同作用原理分析公共危机形成的机理。公共危机发生的实质可以看成是社会系统的各种突现分叉。作为系统的突现演化的自组织机制,不仅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对公共危... 运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涨落与分叉机制以及协同作用原理分析公共危机形成的机理。公共危机发生的实质可以看成是社会系统的各种突现分叉。作为系统的突现演化的自组织机制,不仅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也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分叉 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
下载PDF
复杂系统论的方法论性质及其科学—哲学双重性——从协同学的角度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晓平 《晋阳学刊》 CSSCI 2016年第6期79-84,共6页
复杂系统理论不属于一般的经验科学,而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这便决定了它具有"科学-哲学"的双重性质。复杂性主要是关于自组织系统的,而自组织系统有两个基本方面即自组织的过程和自组织的结果;这使复杂性具有另一种二重性... 复杂系统理论不属于一般的经验科学,而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这便决定了它具有"科学-哲学"的双重性质。复杂性主要是关于自组织系统的,而自组织系统有两个基本方面即自组织的过程和自组织的结果;这使复杂性具有另一种二重性,即历时的复杂性和共时的复杂性。哈肯的协同学是复杂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由于哈肯没有明确区分自组织或复杂性的两个方面,致使其理论存在不少含混欠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系统 自组织 协同学 方法论
下载PDF
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捷 《技术经济》 2011年第6期35-38,45,共5页
从制度的视角探讨了区域文化环境的概念和基本组成,分析了区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植性的促进和培育作用;基于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促进交互式学习、推进合作创新、加强知识交流、强化非交易性的相互依赖等方面,对文化环境在... 从制度的视角探讨了区域文化环境的概念和基本组成,分析了区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植性的促进和培育作用;基于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促进交互式学习、推进合作创新、加强知识交流、强化非交易性的相互依赖等方面,对文化环境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文化环境 根植性
下载PDF
社会系统的群体经验过程研究
6
作者 刘益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7-51,共5页
社会系统理论的第三次浪潮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描述社会过程,尤其是描述社会系统的群体经验生成过程,过程思想则为探究这个问题提供了原则性的分析工具。过程思想构建出一种经验分析模型,强调感受经验、... 社会系统理论的第三次浪潮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描述社会过程,尤其是描述社会系统的群体经验生成过程,过程思想则为探究这个问题提供了原则性的分析工具。过程思想构建出一种经验分析模型,强调感受经验、感受经验的传递、客观经验的突现、过程因果效力的建构等层次性特征,以系统群体经验与个体经验的关系互动为基本分析对象,为描述社会系统的群体经验生成及其原因提供一条新的研究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 过程思想 群体经验 过程因果
下载PDF
从硬系统方法论走向整体主义多元方法论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泽榔 范冬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8,共5页
硬系统方法论是一种以整体优化为核心,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克服了硬系统方法论片面追求工具理性的缺点,凸显了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必要。系统方法论的发展显示,采取整体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立场,使用多层次、多维... 硬系统方法论是一种以整体优化为核心,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克服了硬系统方法论片面追求工具理性的缺点,凸显了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必要。系统方法论的发展显示,采取整体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立场,使用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方法论将是解决现实的系统复杂性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系统方法论 软系统方法论 整体主义 多元主义
下载PDF
基于CAS理论的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治理进路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范冬萍 何德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1,177,共7页
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CAS)。SES的显著特征是作为适应性主体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所产生的适应性和突现性。SES适应性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恢复力、适应性循环和扰沌,它强调SES的适应性和... 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CAS)。SES的显著特征是作为适应性主体的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所产生的适应性和突现性。SES适应性治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恢复力、适应性循环和扰沌,它强调SES的适应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基于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引发的突现性,是一种强调不断学习以适应变化、增强治理的弹性的可持续发展治理进路。根据CAS理论的新发展,适应性治理理论可以从关注适应性主体间的非线性关系,吸收多层级突现的下向因果关系的观点,增加涨落与混沌边缘的理论视角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适应性治理 CAS理论
下载PDF
复杂系统管理中的功能主义思想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泽榔 范冬萍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66,共6页
功能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心灵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系统科学和系统管理的发展,功能主义形成了黑箱、模型、隐喻与整体优化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系统方法。功能主义思想在复杂性科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复杂系统... 功能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心灵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系统科学和系统管理的发展,功能主义形成了黑箱、模型、隐喻与整体优化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系统方法。功能主义思想在复杂性科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复杂系统管理中,以注重整体与结构、效率与目标、实用与理性相结合为特征的功能主义方法论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系统管理 复杂性
原文传递
复杂系统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其完善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强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5,共4页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以整体论为视角的系统思维方式,提倡从整体上辩证地研究复杂系统内部因果反馈结构。在应对复杂系统管理问题时,系统动力学需要以创造性整体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系统方法论,参考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过程与动...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以整体论为视角的系统思维方式,提倡从整体上辩证地研究复杂系统内部因果反馈结构。在应对复杂系统管理问题时,系统动力学需要以创造性整体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系统方法论,参考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过程与动力学角度共同促成系统学习,重视计算机建模以及不要过分追求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管理 系统动力学 系统思想
原文传递
区域创新系统中科技企业多维交互式学习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捷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99-105,共7页
区域创新系统(RIS)中科技企业的交互式学习如何与动态能力发生作用并影响竞争优势尚未得到现有研究的重视。基于"交互式学习→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珠三角地区313家科技企业的调查研究,在RIS情境中实证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RIS)中科技企业的交互式学习如何与动态能力发生作用并影响竞争优势尚未得到现有研究的重视。基于"交互式学习→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通过对珠三角地区313家科技企业的调查研究,在RIS情境中实证分析了两种动态能力,即联盟管理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在科技企业多维交互式学习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分别发挥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交互式学习 动态能力 联盟管理能力 新产品开发能力 竞争优势
下载PDF
团组协整模型及其对民主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君弟 范冬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9,159,共5页
斯塔福德·比尔遵循富勒有关张拉整体结构的观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组织管理模型——团组协整模型。该模型在组织结构设计与系统沟通中,强调组织成员之间、团组之间的协同效应,将组织内部隐含的潜在多样性最大化地利用和发挥出来,促... 斯塔福德·比尔遵循富勒有关张拉整体结构的观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组织管理模型——团组协整模型。该模型在组织结构设计与系统沟通中,强调组织成员之间、团组之间的协同效应,将组织内部隐含的潜在多样性最大化地利用和发挥出来,促进新思想、新知识的突现以及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的提高。该模型在组织结构设计、自组织管理、心智共享等三个方面对民主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控制论 团组协整模型 民主管理
下载PDF
论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及其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哲学的视野
13
作者 武孝龙 苏贵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6-38,61,共4页
作为社会学巨擘的迪尔凯姆一直秉持着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学主义的立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许多关于社会学和整个社会系统的真知灼见,例如关于"社会事实"的详细论述。本文基于现代系统科学核心之一的复杂系统突现研究,结合"... 作为社会学巨擘的迪尔凯姆一直秉持着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学主义的立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许多关于社会学和整个社会系统的真知灼见,例如关于"社会事实"的详细论述。本文基于现代系统科学核心之一的复杂系统突现研究,结合"突现和层次"等相关概念来揭示迪尔凯姆关于社会事实概念论述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复杂系统突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尔凯姆 社会事实 复杂系统突现 社会系统
下载PDF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科学教育理念与跨学科学习系统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冬萍 杨波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39,136,共6页
世界的复杂性呼唤大科学教育理念。大科学教育是一种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环境(S-T-E-S-E)系统的整体性教育,其目标是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复杂性、具有科学探索动力和创新潜能,能够成为战略科学家后备力量的创新型人才... 世界的复杂性呼唤大科学教育理念。大科学教育是一种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环境(S-T-E-S-E)系统的整体性教育,其目标是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复杂性、具有科学探索动力和创新潜能,能够成为战略科学家后备力量的创新型人才和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大科学教育理念,强调了跨学科概念的重要性。跨学科概念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系统思维,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系统策略(SITL)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教育 核心素养 跨学科概念 系统思维 跨学科主题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市场侵入模式的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33,共6页
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现实的企业创新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成本-主流性能"的组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创新侵入市场的模式。持续性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高端侵入的特征,而... 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现实的企业创新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成本-主流性能"的组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创新侵入市场的模式。持续性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高端侵入的特征,而破坏性创新则注重从市场的低端侵入,从侵入模式来分析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也为"在位企业"和新进企业的创新策略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 市场侵入 边缘市场 分离市场
下载PDF
技术及市场环境动荡中企业动态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4,共7页
学习活动是企业培育动态能力的重要机制,基于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过程构建了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概念框架,并基于对珠三角地区223家工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实证检验了动态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探... 学习活动是企业培育动态能力的重要机制,基于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过程构建了企业动态学习能力概念框架,并基于对珠三角地区223家工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实证检验了动态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动态能力在动荡环境中能够体现更大价值这一观点,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和市场动荡对于动态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观点:技术动荡和市场动荡对于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对转化性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没有调节效应,这一结论也体现了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创新模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学习能力 创新绩效 转化性学习 应用性学习 技术动荡 市场动荡
下载PDF
中国股市自组织临界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博文 于天河 +2 位作者 宋莉莉 孙百瑜 张本祥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5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了深入理解中国股市演化的复杂性,在界定了股市自组织临界性重要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趋向自组织临界态的演化过程,发现了中国股市中的幂率关系,从而验证了中国股市中存在自组织临界性,同时指出了股市内部的分形... 为了深入理解中国股市演化的复杂性,在界定了股市自组织临界性重要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考察了中国股市趋向自组织临界态的演化过程,发现了中国股市中的幂率关系,从而验证了中国股市中存在自组织临界性,同时指出了股市内部的分形性与其临界状态的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中国股市的复杂性机制奠定了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临界性 分形 混沌 股市
下载PDF
中国股市的拓扑结构及其复杂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博文 孙百瑜 +1 位作者 刘天立 张本祥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在计算中国股市各股票之间的关联函数的基础上,利用最小生成树方法构建了股市的拓扑结构,从而验证了股市板块内部的共振效应,并发现股市的拓扑结构的连通性分布满足幂律关系。为此,本文从自组织临界性的角度研究了股市的复杂性质,其所... 在计算中国股市各股票之间的关联函数的基础上,利用最小生成树方法构建了股市的拓扑结构,从而验证了股市板块内部的共振效应,并发现股市的拓扑结构的连通性分布满足幂律关系。为此,本文从自组织临界性的角度研究了股市的复杂性质,其所得到的股市整体结构的分形性,将成为股市复杂系统鲁棒性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 拓扑结构 复杂性 分形 自组织临界性
下载PDF
知识网络双重异质性对于科技型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35,共8页
企业知识网络中知识内容的差异和知识来源的差异所构成的知识网络双重异质性会对企业产品创新带来影响。通过对珠三角地区313家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显示: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获取水平对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 企业知识网络中知识内容的差异和知识来源的差异所构成的知识网络双重异质性会对企业产品创新带来影响。通过对珠三角地区313家创新型企业的实证分析显示: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获取水平对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三种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水平还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三阶交互作用;技术和市场知识来源的异质性除了正向影响产品创新绩效,还分别在技术和市场知识获取水平对于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表现出正向的调节效应;管理知识异质性在管理知识获取水平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表现出正向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知识 市场知识 管理知识 知识网络异质性 产品创新
下载PDF
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还原论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本祥 颜泽贤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5年第3期79-83,共5页
还原论问题是哲学界及科学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本文尝试沿着科学进路在特定视角下分析该问题。在把“不可还原”理解为“有新特性且此特性不可预知”的意义上,于复杂性科学视野中存在着一个考察还原论问题的标度阶梯:线性、非线性、不可... 还原论问题是哲学界及科学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本文尝试沿着科学进路在特定视角下分析该问题。在把“不可还原”理解为“有新特性且此特性不可预知”的意义上,于复杂性科学视野中存在着一个考察还原论问题的标度阶梯:线性、非线性、不可计算性,每一个视角下都有其相应的可还原性和不可还原性。可见,复杂性科学进路中可还原与否是依赖于考察问题的视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 非线性 不可计算性 还原论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