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的社会建构:西方人文地理学对自然的再认识 被引量:37
1
作者 朱竑 尹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09-1616,共8页
自然的社会建构作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界对自然的再思考,渐成为理解自然与社会互动的重要理论框架,并逐步成为推动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范式。通过梳理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理论源起并对西方涉及自然的社会建构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 自然的社会建构作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界对自然的再思考,渐成为理解自然与社会互动的重要理论框架,并逐步成为推动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范式。通过梳理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理论源起并对西方涉及自然的社会建构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发现,自然的社会建构并非单纯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考察自然的知识生产或价值与意义,还应该关注自然被生产与形构的商品化过程。现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政治与自然、商品化与自然、社会情感与自然以及日常生活与自然四大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国内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社会建构 西方人文地理学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学回归:浅谈“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竑 安宁 《热带地理》 2015年第5期607-609,共3页
自15世纪以来,地理学一直活跃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宏图之中。15世纪早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就创办了地理研究机构,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以获取黄金、奴隶和其它资本。在欧洲国家全球范围内的殖民行为... 自15世纪以来,地理学一直活跃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宏图之中。15世纪早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就创办了地理研究机构,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以获取黄金、奴隶和其它资本。在欧洲国家全球范围内的殖民行为中,地理学无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缘政治 大发 回归 欧洲国家 研究机构 航海活动 全球范围
下载PDF
“非正常”的文化标签下“同志”社会空间的生产——以广州市X公园“同志渔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钱俊希 朱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共9页
性少数群体对于城市空间的利用是城市研究中的新兴话题。这类研究主要探讨"非主流"的社会身份如何通过对特定的社会空间的利用,引发空间意义的生产及社会关系的建构。本文以广州市X公园的"同志渔场"为案例,研究男... 性少数群体对于城市空间的利用是城市研究中的新兴话题。这类研究主要探讨"非主流"的社会身份如何通过对特定的社会空间的利用,引发空间意义的生产及社会关系的建构。本文以广州市X公园的"同志渔场"为案例,研究男同性恋者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与体验。研究认为,X公园的"同志渔场"不仅给性少数群体提供了性身份暂时解放的空间,亦是其不断体验自身"非正常"的身份标签的空间。同志的空间实践体现的不是对于主流的社会规范的抵抗。相反,他们的空间实践是明显地处在"非正常"这一身份标签的作用之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少数群体 社会空间 公共空间 空间生产 空间实践
下载PDF
回汉杂居社区伊斯兰社会文化空间的构建——以滇中纳古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薛熙明 杨茜好 马创 《民族学刊》 2015年第1期71-79,117-120,共13页
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中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的宗教地理研究关注于特定社会情境下族群或宗教团体间所发生的空间冲突和博弈,而缺乏对族际和谐交往过程中的宗教文化空间的研究。通过对滇中纳古镇一... 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中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的宗教地理研究关注于特定社会情境下族群或宗教团体间所发生的空间冲突和博弈,而缺乏对族际和谐交往过程中的宗教文化空间的研究。通过对滇中纳古镇一个回汉杂居社区的考察发现,不但在回族为主体的穆斯林群体内部可以形成稳定的伊斯兰社会文化空间,而且在回汉族际交往的过程中,这一社会文化空间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同时也形成了族际间和平共享公共空间的格局。历史时期的回族文化主体地位,当代回族经济实体的强大,以及回汉在宗教信仰上的相互尊重,都使得伊斯兰文化成为纳古社区的文化表征和化解族际之间文化隔阂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社会文化空间 杂居社区 宗教认同 族群关系
下载PDF
冲突、协商与建构:西方死亡景观研究的文化地理学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蓉 朱竑 李凡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2,共8页
死亡景观是当前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990年代以来,在全球对人口老龄化及终极关怀关注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以死亡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本文在对西方地理学者关于死亡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死亡景观这一核心概念进... 死亡景观是当前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990年代以来,在全球对人口老龄化及终极关怀关注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以死亡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本文在对西方地理学者关于死亡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死亡景观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梳理当前文化地理视角下死亡景观研究的三大主题:神圣性构建与世俗化响应、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冲突与协商以及情感空间的建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倾向于将死亡景观放置在广阔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网络中进行分析,并与现代性、文化身份、情感体验与日常生活实践等视角相结合,促进了文化地理视角下死亡景观研究的蓬勃发展。期冀本研究回顾对国内的死亡景观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层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景观 文化地理 现代性
原文传递
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发展与启示——基于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论文统计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竑 郭隽万果 吴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1-1996,共16页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简称为SCG)是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刊物。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辅助运用Citespace、Histcite等分析软件,在讨论社会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关系的基础上,从发文作者、研究区域空间、研...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简称为SCG)是国际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刊物。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辅助运用Citespace、Histcite等分析软件,在讨论社会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关系的基础上,从发文作者、研究区域空间、研究热点、研究理论基础、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及展现形式等方面,对SCG创刊以来所有文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发现:SCG作为一个国际性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刊物,其载文量持续上升且研究区域与文章来源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研究热点方面,由空间、地方、文化等传统话题向物质文化地理学、少数群体及公共政策等方面的转向较为明显,权力、认同、记忆、家、流动性、种族、宗教、性别、音乐、食物、教育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主要采用访谈、民族志(人种志)、参与式观察与焦点小组等资料收集方法和文本分析、分析性比较、例证法等资料分析手段。在资料佐证形式表达方面,相比于中国,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中资料表现更趋于多元,文字资料、照片、地图等都是使用较多的佐证资料。希望通过对西方经典杂志相关文献梳理,从研究热点到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能够对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Citespace软件分析 Histcite软件分析法 研究启示
原文传递
传统节庆、身体与展演空间——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觉量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敏 林钿 +1 位作者 江荣灏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1-684,共14页
采用人文地理学视觉量化的研究方法,结合照片评定、眼动分析及定性分析对广东汕头澄海区上社村传统节庆活动(其"拖神"活动具有鲜明的身体表达特征)的空间进行了解译。研究发现,在传统节庆活动中,身体的仪式化实践和体验可对... 采用人文地理学视觉量化的研究方法,结合照片评定、眼动分析及定性分析对广东汕头澄海区上社村传统节庆活动(其"拖神"活动具有鲜明的身体表达特征)的空间进行了解译。研究发现,在传统节庆活动中,身体的仪式化实践和体验可对特定的节庆时间—空间进行生产和维持,身体成为传统节庆意义生产的最小空间尺度。身体所能感受和分享的节庆情感作用于地方共同感和认同的建构,而持续的身体参与是传统节庆活动得以不断再生产和保持强盛生命力的关键。在具体研究中,照片评定和眼动仪实验等视觉量化方法的使用,通过对地方居民的空间情感体验进行直观而有效的测度,借助眼动轨迹的热点及瞳孔数据,有力地表明在传统节庆的展演空间内外,现场观众和外界"他者"的"凝视"与身体化的感知存在不同,表现出身体的空间差异性。研究对身体地理学内容的拓展和人文地理学新方法的应用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地理学 身体 节庆 展演空间 凝视 眼动仪
原文传递
新生的旅游地: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郑诗琳 薛熙明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70,共12页
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灾后重建影响研究聚焦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探讨;现有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对灾害... 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灾后重建影响研究聚焦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探讨;现有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对灾害与地方话题亦缺少必要的关注。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案例,通过访谈法,借用地理学"地方"的理论对灾后重建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透视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过程,探寻灾后重建影响下的地方形态、功能、活动和意义的变化。研究表明,白鹿镇的地方重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升级、生活空间的变革、地方产业的转型、地方生活的转变,以及地方特性的重构和地方情感的强化等方面。灾后重建背景下白鹿镇的地方重构实质上是旅游景观、旅游活动和旅游形象对原有乡村景观、活动和形象进行替代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地震"某种程度上成为白鹿镇发展的"契机",借助灾后重建资本和政策的支持,白鹿镇实现了地方的"新生",不仅修复了地震带来的破坏,还突破了原有的土地和景观问题以及地方发展的资金局限,实现了地方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地方重构 新生旅游地 四川白鹿镇
下载PDF
务川龙潭仡佬族民族身份的地方性建构 被引量:4
9
作者 杜芳娟 袁振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4,共7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与恢复是中国民族认同研究的宏观背景,以往研究多强调国家建构的外部视角,较少从民族身份赋予的合理性和正统性背后,结合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视角深入挖掘各相关主体如何参与到民族身份建构的过程。文章采用实地观...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与恢复是中国民族认同研究的宏观背景,以往研究多强调国家建构的外部视角,较少从民族身份赋予的合理性和正统性背后,结合外部与内部的双重视角深入挖掘各相关主体如何参与到民族身份建构的过程。文章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法等对务川龙潭仡佬族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民族学家梳理的"濮―僚―仡佬"的族源承袭为理论依据,又以文字文本为依据发掘了濮、僚、仡佬与朱砂的关系,切合当下龙潭原住民与朱砂的生产生活,并以之建构其"仡佬族"身份。研究结果显示:"朱砂"的地方性参与了民族身份建构,且在旅游背景下地方再造的过程中,政府通过对"朱砂"的文本、祭祀、景观恢复与再造进行了对"仡佬族"身份的二次建构与强化,反映了地方政府主体对朱砂的地方性视角;但如何更好地进行地方再现,对地方文化的发展将有何影响,如何唤起族群真实的情感,官员、宗族精英、普通民众等不同的地方主体何以凝聚,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民族识别 民族身份 仡佬族 龙潭
下载PDF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边界——研究综述与启示 被引量:32
10
作者 唐雪琼 杨茜好 钱俊希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9-978,共10页
边界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边界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空间关系,是解读边境地区社会与文化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由于边界所界定的空间秩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息息相关... 边界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边界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空间关系,是解读边境地区社会与文化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由于边界所界定的空间秩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学界对边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给予了持续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从社会建构的视角重新诠释边界。边界不是地图上僵化的线,它所界定的空间关系与空间秩序,以及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亦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国家与草根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不断再生产与再建构。国家通过边界的营造刻写意识形态与国家认同,而普通社会群体对边界亦有着复杂的响应、调适与抵抗。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变化的大环境中,边界凸显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重新认识边界如何打破旧的空间秩序并划定新的秩序,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边界的内涵、边界的社会文化意义和跨边界实践3个方面出发,阐释建构主义下的边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意义,并挖掘边界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建构主义 边境地区 意义 跨境实践
原文传递
城市舒适物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和政策框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凌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0,共8页
随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的从工业生产角度解释城市增长的模型已显得过时。本文从舒适物的理论视角,分析城市舒适物与西方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出舒适物已成为城市发展及影响城市高端人力资本移入和城市活力的重要... 随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的从工业生产角度解释城市增长的模型已显得过时。本文从舒适物的理论视角,分析城市舒适物与西方城市发展的关系,指出舒适物已成为城市发展及影响城市高端人力资本移入和城市活力的重要变量。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宗教舒适物、人文舒适物、商业舒适物以及如今包括自然、人文、消费和社会的综合舒适物,指出城市舒适物及其理论范式代表着人类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思考和见证,也代表以"人的发展"为尺度下的城市反思。文章最后在分析美国城市芝加哥的基础上,总结了舒适物视角下城市发展的政策转变:从以往将城市作为单纯经济增长的场所和机器变为一个更强调智慧增长的地方,尤其注重其对居民和高端人力资本的吸引力;相对应地,城市以制造生产为主导的活动越来越被消费和审美为导向的活动所代替;城市从注重为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激励转为为大众提供舒适的公共物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舒适物 城市发展 范式 政策框架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方法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空间感知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慧妍 王敏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9-200,共12页
历史街区改造是城市存量规划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议题,近年来以保留现状格局为主的微改造模式被提出,目前其影响和成效被不断地争议与讨论。广州市恩宁路是具有深厚西关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采用视觉方法结合内容分析、符号学及情绪评价解... 历史街区改造是城市存量规划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议题,近年来以保留现状格局为主的微改造模式被提出,目前其影响和成效被不断地争议与讨论。广州市恩宁路是具有深厚西关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采用视觉方法结合内容分析、符号学及情绪评价解读其微改造空间的感知构筑,探讨微改造模式的影响,并试图揭示历史街区改造的感知建构机制。研究表明,微改造片区的感知强度最大,基础需求的满足实现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参与型节庆活动能提升街区的感知度,而肌理维持和文化细节保留能进行历史感传递,促进怀旧情绪的触发。然在微改造模式的材料替换、功能转化等影响下,外来元素介入到感知实践中,导致文化符码和感知构筑的变动。本文尝试在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视觉感知特质提炼的基础上,以情绪评定形式进行改造前、后感知差异的量化探讨,在空间感知的研究领域进行新方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改造 空间感知 视觉方法 历史街区 广州市恩宁路
原文传递
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 被引量:67
13
作者 钱俊希 杨槿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1-1295,共15页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在赋予人类更大...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在赋予人类更大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与压抑。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现代性的束缚,在那些似乎存在于现代性过程之外的、"落后"的地方重新寻找原真性的生存体验。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文以长期留居在西藏拉萨的汉族"藏漂"群体为对象,探讨在中国后改革时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成员如何实现对现代性的"逃离"。"藏漂"群体的身份认同,其本质是对西藏的地方性的建构。这一过程包含两个维度,即对西藏的地方性的想象与表征,以及在日常生活的层面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体验。一方面,"藏漂"通过一系列的表征与话语,将西藏想象为一个与内地在社会文化秩序上截然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体现了"藏漂"群体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展演,对文化身份同样起到重要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认为:"藏漂"对现代性的体验,反映了现代社会内在的矛盾,而"藏漂"对地方性的建构与体验,对理解"他者"与"我者"之间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地方性 认同 “藏漂” 拉萨
原文传递
女性跨国婚姻移民家空间的性别、资源与权力——粤西乡村案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万蕙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09-1922,共14页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空间不仅具有物质属性,也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家庭常被置于社会学的论述范畴,同时,家庭也以空间形式出现,并表征着家庭成员间复杂、细微的权力结构。论文以广东罗定市华石镇中越跨国家庭的家空间为分析样本,以家庭...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空间不仅具有物质属性,也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家庭常被置于社会学的论述范畴,同时,家庭也以空间形式出现,并表征着家庭成员间复杂、细微的权力结构。论文以广东罗定市华石镇中越跨国家庭的家空间为分析样本,以家庭资源中的经济资源、情感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分析框架,并结合家空间的实用性、装饰性和防御性等特点,考察越籍妻子在家空间中的占用、功能划分与使用、美学装饰,以及日常空间实践中自我赋权的方式与机制。研究发现:①为家庭提供主要经济收入的越籍妻子在夫妻权力结构中占有优势,在家空间的设置和安排中持有更多的话语权;②越籍妻子将家空间视为自我情感与认同的表达渠道,通过装饰家居环境以建立起对家空间的控制;③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越籍妻子在公共空间中受到排斥,家空间成为越籍妻子回避邻里交往的防御性堡垒。研究认为女性跨国婚姻移民在家空间中获得了施展个人权力的契机,但其权力仅限于家空间内,现阶段难以拓展至家以外的更大区域。研究结果既是对家的地理学中性别话题的补充,亦是对它的拓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跨国婚姻移民 家空间 空间实践 家庭资源 性别权力 广东罗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