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走向21世纪的科学 被引量:25
1
作者 彭纪南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走向21世纪的科学彭纪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中最珍贵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文明中,促进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的融汇,是当今...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走向21世纪的科学彭纪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中最珍贵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文明中,促进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的融汇,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西方后现代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汇
下载PDF
加强诚信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人格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理稳 黄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诚实守信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部分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现实情况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市场经济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途径 ,增强大学...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诚实守信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部分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现实情况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市场经济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途径 ,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 ,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和社会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诚信教育 社会人格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诺贝尔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被引量:6
3
作者 谭斌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6-127,共2页
通过对“美国为什么‘盛产’诺贝尔奖得主”和“中国有利于重大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正逐步形成”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说明什么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 中国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对“双向交流”教学模式的探索———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教改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理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单向注入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这种方式的出路在于改革。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程教学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大力度改革,探索一个适... 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单向注入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这种方式的出路在于改革。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的课程特点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课程教学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大力度改革,探索一个适合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双向交流”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交流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理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6-19,共4页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推动,人文精神的失落则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只有在科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使科学更加人性化,才能实现科学价值的复归,保证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文化 科学文化 科学主义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汇的发展观
6
作者 黄理稳 谢东志 何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4-18,共5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一种新的发展观,既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又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同时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一种新的发展观,既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又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同时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才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生态灾难和道德危机的覆辙,真正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试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薇菡 罗艺方 黄建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5-79,共5页
网络交往在给大学生交往带来方便、高效、快捷、广泛的同时 ,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一些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所产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和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研究网络交往对大学生... 网络交往在给大学生交往带来方便、高效、快捷、广泛的同时 ,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一些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所产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和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研究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心理的负面影响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探讨如何发挥网络优势 ,克服弊端 ,利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往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网络孤独
下载PDF
论科学基金制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建新 马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3-48,共6页
产生于 19世纪中晚期的科学基金制已成为社会进行科技投资的重要形式和渠道,科学基金制集合社会财富支持科学事业的功能,很好地适应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本文在对科学基金制的起源与发展、我国科学基金系统的要素、结... 产生于 19世纪中晚期的科学基金制已成为社会进行科技投资的重要形式和渠道,科学基金制集合社会财富支持科学事业的功能,很好地适应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本文在对科学基金制的起源与发展、我国科学基金系统的要素、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科学基金制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基金 国家创新体系 地位 作用 中国
下载PDF
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薇菡 刘继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2-96,共5页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的沟通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虚拟社会”的网络交往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上网群体中的主力军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交流...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的沟通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虚拟社会”的网络交往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上网群体中的主力军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感情。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不利影响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往 道德品质 负面影响 对策 大学生
下载PDF
论民营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丽萍 段淳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民营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非人性化、非社会化的短期行为,已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树立一种与现代企... 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民营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非人性化、非社会化的短期行为,已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树立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深刻而广泛的责任观,培养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经营管理 社会责任
下载PDF
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凤凉 李泳琦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对网络教育的研究 ,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 ,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对网络教育的研究 ,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 ,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并就网络教育学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教学行为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下载PDF
因特网引发的社会问题探要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纪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9-26,共8页
因特网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为建立一种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全民性的 ,人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引发了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当前因特网发展中需要特别重视 ,并且需要从认... 因特网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为建立一种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全民性的 ,人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引发了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当前因特网发展中需要特别重视 ,并且需要从认识上、技术上、道德法律建设上正确解决的矛盾 ,是如何既能保持因持网本身所固有的基本特质 ,又能妥善地解决好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网络安全 知识产权 隐私权 信息殖民主义 民族文化保护 社会问题
下载PDF
试论岭南建筑及其人文品格 被引量:16
13
作者 唐孝祥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5,共3页
提出“文化地域性格”的概念来界定岭南建筑,并依据建筑美学的适应性原理,从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整体和合的系统思维、勇于创新的创作精神等三个主要方面论析了岭南建筑的人文品格。
关键词 岭南建筑 文化地域性格 人文品格 建筑美学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凤凉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文章具体分析了全国各大学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各种模式 ,对各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并就理工科大学选择综合兼容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国 知识结构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被引量:6
15
作者 左伟清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推...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推进此项工作,要加强舆论宣传,创造学习的风气;要制定推动学习的法律和政策,形成保证和推动学习的体制和机制;培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载体,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网络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小康社会 建设 意义 措施
下载PDF
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及其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克昌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权力是指包括国家政治权力在内的一切社会影响力。事实上只要有群体和组织生活的地方就必定产生权力现象。从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角度可把存在于一个民族国家之中的权力区分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两种类型。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具有... 权力是指包括国家政治权力在内的一切社会影响力。事实上只要有群体和组织生活的地方就必定产生权力现象。从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角度可把存在于一个民族国家之中的权力区分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两种类型。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权力是政治权力的基础,政治权力是社会权力的保障,两者形质相同,存亡相依;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制衡关系。一种社会形态的有序运行过程本质上表现为一元的政治权力和多元社会权力的博弈和统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社会权力 社会控制 政治权力 社会形态 权力理论
下载PDF
广东社会性别观念调查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左伟清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0,共4页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状况调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于2000年12月采取随机抽样和人户访问的方法进行。本文在此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地区的社会性别观念进行独立的描述和比较分析。 社会地位是男女两性社会差异的主要体现,社会性别...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状况调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于2000年12月采取随机抽样和人户访问的方法进行。本文在此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地区的社会性别观念进行独立的描述和比较分析。 社会地位是男女两性社会差异的主要体现,社会性别理论为分析两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参考坐标。“社会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社会性别观念 社会地位 社会性别 比较分析 性别角色期待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阶级属性析疑 被引量:4
18
作者 莫岳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89,共4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知识分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命题受到了质疑。本文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定标准、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经济来源入手 ,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进行再探讨。
关键词 知识分子 阶级属性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科技时代应高扬人文精神 被引量:4
19
作者 谭斌昭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2-36,共5页
本文认为以人文精神约束科学技术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存在尖锐对立的观点欠妥 ,指出在科技时代 ,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共建的观点未能反映时代的特征 。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高扬
下载PDF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纪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2-21,共10页
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融汇在一起 ,这种融汇 ,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的融汇 ,是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有其本体论前提和客观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 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融汇在一起 ,这种融汇 ,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的融汇 ,是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有其本体论前提和客观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生态学与生态运动领域是当今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生态学 生态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