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理工大学百名青年教师典型调查报告
1
作者 陈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我校于1993年11月至12月,分别在13个系,对100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青年教师中,副教授8人,讲师60人,助教32人;中共党员51人,非党群众41人,其它8人;本科毕业21人,研究生毕业59人,... 为进一步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我校于1993年11月至12月,分别在13个系,对100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青年教师中,副教授8人,讲师60人,助教32人;中共党员51人,非党群众41人,其它8人;本科毕业21人,研究生毕业59人,博士毕业17人,博士后2人;30岁以下的50人,31至35岁的29人,36至40岁2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中共党员 博士毕业 骨干教师队伍 问卷调查 人生价值观 政治辅导员 教育工作 政治状况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教大学的教师须具备博士学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教授考察华南理工大学侧记
2
作者 龙永筑 刘继红 《师道(人文)》 2001年第7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钱伟长 高校 教育改革 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 科研工作
下载PDF
关于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调查和思考 被引量:22
3
作者 陶韶菁 王功敏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109,共3页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甚至网络犯罪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甚至网络犯罪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入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失范 调查 思考
下载PDF
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薇菡 刘继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2-96,共5页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的沟通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虚拟社会”的网络交往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上网群体中的主力军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交流...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的沟通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虚拟社会”的网络交往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上网群体中的主力军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感情。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不利影响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往 道德品质 负面影响 对策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丹平 刘妍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367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考察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职业决策困难特点方面,大学生在缺乏职业信息、犹豫不决、内部冲突三个维度上得分均较高;在内部冲突、犹豫...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367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考察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职业决策困难特点方面,大学生在缺乏职业信息、犹豫不决、内部冲突三个维度上得分均较高;在内部冲突、犹豫不决、缺乏获得信息方式上,女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职业决策困难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面,缺乏决策过程知识、缺乏自我信息、缺乏职业信息、缺乏获得信息方式以及犹豫不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可靠信息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决策困难 一般自我效能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继红 李薇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1期49-50,共2页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手段和工具,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手段。人们通过网上交往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发展,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发展,所...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手段和工具,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手段。人们通过网上交往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发展,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发展,所以,网络交往是主体的社会行动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往 大学生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观念 独立自主意识 创新精神 学习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障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红 李薇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主动性 即时性 直接性 互动性 开放性 障碍 对策研究 互联网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组织建设管理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功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2-118,122,共8页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地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多变性等特征日益明显。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形势严峻,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分化一直未消停,高校思想引领的任务繁重且紧迫。其中一... 当前,互联网已深深地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多变性等特征日益明显。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形势严峻,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分化一直未消停,高校思想引领的任务繁重且紧迫。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实体组织主导的校园文化秩序面临着现代网络虚拟组织的挑战。虚拟网络组织冲击和改变了传统实体大学生组织引导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并在深层次上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适应当前网络组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态势,应创新大学生组织建设管理思路和方式,培育符合主流价值的网络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织 建设管理 路径
下载PDF
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广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柯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119,共5页
基于对广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参加网络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深刻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组织提升大学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力... 基于对广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参加网络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深刻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组织提升大学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力,应该搭建虚拟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多元化通道,在大学生网络组织中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大学生网络组织的文化输出功能,提升大学生网络组织的学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织 校园文化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形塑与培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浩 杨怡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8-124,共7页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话语需求的增强催生了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以数字化、即时性、自主性及私人化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以下变化特征:价值取向多元发展、价值追求富有个性、价值评价趋于利己以及价值保持变数...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话语需求的增强催生了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以数字化、即时性、自主性及私人化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以下变化特征:价值取向多元发展、价值追求富有个性、价值评价趋于利己以及价值保持变数较大,其形成过程表现为以公共信息为主导、以群体沟通为助力、以网络舆论为参照和以社会规范为遵循。自媒体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应从社会、政府、高校与个体等四个方面着手:以主流道德文化塑造网络舆论领袖,加强政府对网络文明建设的监管约束,探索有效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价值观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锅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5,共5页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时常披着华丽的文化外衣,隐蔽性、模糊性、欺骗性极强。而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或更多注重意识形态显性灌输,一些高校对文化的作用重视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时常披着华丽的文化外衣,隐蔽性、模糊性、欺骗性极强。而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或更多注重意识形态显性灌输,一些高校对文化的作用重视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高校应构建一个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性渗透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范式,促进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佳的实效,产生共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共生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恒洋 邹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5,共3页
“三全育人”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全员参与的态势亟待强化、全过程贯穿的设计亟待深化、全方位融合的格局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对此,高校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 “三全育人”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全员参与的态势亟待强化、全过程贯穿的设计亟待深化、全方位融合的格局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对此,高校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统筹各类部门,贯穿两条主线,布局四个阵地,探索“全员化、全程化、全域化”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生 网络安全教育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理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锅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6-127,共2页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遭遇师生认知多元化、信息传播可控性降低、信息获取方式碎片化、个体主体地位弱化等现实困境。对此,可以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格局、宣传主体的业务能力、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全媒体 高校 宣传思想工作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人文精神发展分析
14
作者 吴夏曦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第2期79-81,149,共4页
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着文理工分化办学的特点,并且随着高校在各自特长领域的深入与研究,分化趋势愈加明显,直接导致了文科高校、理工科高校、综合性高校各自的人文精神的异同。就理工科大学而言,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突出,但也存在着... 目前,国内大学存在着文理工分化办学的特点,并且随着高校在各自特长领域的深入与研究,分化趋势愈加明显,直接导致了文科高校、理工科高校、综合性高校各自的人文精神的异同。就理工科大学而言,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突出,但也存在着感性思考、人文关怀的缺失与不足,长久以往将引起高校的发展偏差,以及师生在人格上的失衡。因此,大学的人文精神教育至关重要。着重探讨理工科大学人文精神的发展与特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韶菁 刘涛 +1 位作者 王功敏 柯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4,共7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正确地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用系统科学的结构—功能分析法对网络舆情内部结构和功能导向进行分析,有效地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正确地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用系统科学的结构—功能分析法对网络舆情内部结构和功能导向进行分析,有效地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有利于引导网络舆情朝着理性、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结构—功能分析法 网络舆情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探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柯宁 刘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8-92,118,共6页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媒体融合是当今传媒产业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条件和要求,指出媒体融合是校园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借鉴社会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的经验...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媒体融合是当今传媒产业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条件和要求,指出媒体融合是校园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借鉴社会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校园媒体 媒体融合
下载PDF
泛娱乐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分析及引导路径浅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云昀 蒋问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泛娱乐化现象充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该如何应对,是本文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本文讨论了泛娱乐化的产生原因、主要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认为面对泛娱乐化的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建... 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泛娱乐化现象充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该如何应对,是本文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本文讨论了泛娱乐化的产生原因、主要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认为面对泛娱乐化的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三管齐下同步作用:从媒介角度来说,要提高传播内容的品位,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力,打造自身良好的媒介形象;从高校层面来说,应该做好引导和教育,让大学生远离泛娱乐化的侵扰;从大学生自身来说,需要提高文化素养,以提升学生的辨识力和自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化 高校校园文化 影响分析 引导路径
下载PDF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凸显人文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树道 刘社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强化和优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立足人文性, 改善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这种“人文性”准则是指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上凸显人文关怀理念, 课程设置上体现大文化内涵, 课程建设上突出人文精神内核。
关键词 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 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象传播的新思路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云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1-115,119,共6页
新媒体时代带来全新的媒介格局,高校的形象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形象传播不能因为新兴媒体的强势发展而忽略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要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发挥优势的同时又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打造... 新媒体时代带来全新的媒介格局,高校的形象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形象传播不能因为新兴媒体的强势发展而忽略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要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发挥优势的同时又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打造高校形象传播的全方位深层次格局。本文通过阐释新媒体时代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新媒体对于高校形象传播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而探寻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形象传播的新思路。高校形象传播的新思路是高校形象建设顺时应势的结果,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形象建设 高校形象传播
下载PDF
对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开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当前政府的预算管理体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和不适应。为了弥补市场缺陷 ,政府职能的着力点应由配置转向分配 ,应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入手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因此加快政府预算编制改革 ,建立起与市... 当前政府的预算管理体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和不适应。为了弥补市场缺陷 ,政府职能的着力点应由配置转向分配 ,应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入手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因此加快政府预算编制改革 ,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新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基本框架 预算管理体系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