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急性高血脂小鼠模型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朱龙 许航 +1 位作者 叶燕锐 谭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急性高血脂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泰洛沙泊(400mg/kg)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并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辛伐他汀(10mg/kg)、丁酰胆碱酯酶特异性抑制剂四异丙基焦磷酸亚胺(IS... 目的观察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急性高血脂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泰洛沙泊(400mg/kg)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并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辛伐他汀(10mg/kg)、丁酰胆碱酯酶特异性抑制剂四异丙基焦磷酸亚胺(ISO-OMPA)(1mg/kg)和非特异性抑制剂新斯的明(0.5mg/kg),分别分析丁酰胆碱酯酶被抑制的程度以及小鼠血浆中血脂的变化。结果新斯的明对丁酰胆碱酯酶的体外抑制效果是ISO—OMPA的136倍,而ISO—OMPA体内抑制效果强于新斯的明;ISO—OMPA和新斯的明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血清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模型组小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分别为(586.1±99.8)、(277.2±92.7)、(164.6±82.5)mg/dl,新斯的明组与之比较分别下降了19%、15%和6%。结论丁酰胆碱酯酶与血脂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酰胆碱酯酶 高血脂 降脂药
原文传递
大鼠外翻肠囊法研究异甜菊醇钠的吸收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健 邹承娟 +2 位作者 于子桐 谢水林 谭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637-2640,共4页
目的:研究异甜菊醇钠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体外小肠外翻肠囊模型,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法检测异甜菊醇钠,计算异甜菊醇钠的累积吸收量。结果:异甜菊醇钠在体外实验中各个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均有... 目的:研究异甜菊醇钠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体外小肠外翻肠囊模型,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法检测异甜菊醇钠,计算异甜菊醇钠的累积吸收量。结果:异甜菊醇钠在体外实验中各个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均有吸收,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异甜菊醇钠肠吸收的研究,各肠段吸收累积量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甜菊醇钠 外翻肠囊法 超高效合相色谱 吸收速率
原文传递
双峰驼重链抗体组库的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长江 张伟 +4 位作者 李新洋 卢汝学 刘晓 段小波 谭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2期4207-4212,共6页
目的: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了解双峰骆驼循环B细胞重链抗体(HCAbs)组库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方法:通过分离骆驼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m RNA,利用多重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头双峰骆驼的重链抗体可变区进行深度测... 目的: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了解双峰骆驼循环B细胞重链抗体(HCAbs)组库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方法:通过分离骆驼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m RNA,利用多重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头双峰骆驼的重链抗体可变区进行深度测序,分析了重链抗体组库V、J基因组成、重排时末端基因删除数和V-J基因配对率,以及CDR3的长度、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 index)、氨基酸组成分布等基本特征。结果:鉴定出平均每头骆驼130000条有效数据和67561条独特CDR3序列,HCAbs含量较高的V基因为IGHV1S45、IGHV1S50和IGHV1S52,J基因为IGHJ4和IGHJ6,所对应的V-J基因配对含量大于40%;CDR3的长度主要分布在10-30个氨基酸之间,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为丙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CDR3区域70%以上的平均长度为20个氨基酸长度,其中V基因长度为3 bp,J基因长度分布在1-18 bp。结论:双峰骆驼B细胞重链抗体组库由巨大的、不均匀分布(以少数VJ基因克隆占大多数)的和具有高度多样性的多克隆抗体构成,较长CDR3和富含丙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是HCAbs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骆驼 重链抗体 抗体组库
原文传递
高胆固醇饮食的兔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魏红 朱龙 +4 位作者 贺梦影 许航 武杰 段小波 谭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9期5601-5605,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探索高血脂动物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的活性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为Bu Ch E活性作为高血脂疾病标志物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雄性新西兰兔1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只),即普通饲料组(C组)和高胆固醇... 目的:通过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探索高血脂动物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的活性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为Bu Ch E活性作为高血脂疾病标志物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雄性新西兰兔1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只),即普通饲料组(C组)和高胆固醇饲料组(H组)。连续喂养12周,每二至三周称重采血,采用Ellman法检测Bu Ch E活性,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2周后,麻醉兔子开胸采集胸主动脉,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苏丹Ⅳ脂肪染色。结果:兔子喂食高胆固醇饲料12周后,H组动脉出现斑块,C组无斑块形成;兔子在食用高胆固醇饲料的过程中,血浆TC、LDL-C、HDL-C显著升高(P<0.01),而Bu Ch E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分析正常兔子和高血脂兔子血浆Bu Ch E活性与TC、TG、HDL-C、LDL-C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发现均无相关性(r<<1,P>0.05)。结论:本项研究未在正常兔子和高血脂的兔子中发现Bu Ch E与TC、TG、HDL-C、LDL-C存在相关性,说明通过喂食兔子高胆固醇饲料建立的高血脂模型不适合探究Bu Ch E与TC、TG、HDL-C、LDL-C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丁酰胆碱酯酶 血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