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站式”学生社区视域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翠峰 梁文能 卢朗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三全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 “三全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但当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能够推动“三全育人”,完善协同育人。当前国内已有不少“一站式”学生社区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正在成为“三全育人”实践园地。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为契机,聚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水区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共建、共治、共享、共融”实施路径,并付诸实践探索进行验证,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高质量构建提供成功借鉴与方法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三全育人 实施路径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又 齐康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4期168-173,共6页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2017年12月1日-3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尚智丛,广东省委宣传...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2017年12月1日-3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尚智丛,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书记蒋斌,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等出席了12月2日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他们纷纷对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共同为高等研究所揭牌.哲学与科技高研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主持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 大学哲学 学术论坛 成立大会 研究所 科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高层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2009-2010年第二学期《概论》课程考试卷的分析与思考
3
作者 张潇潇 刘波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8期155-155,157,共2页
本文对华南理工大学2009-2010-2《概论》课考试卷从难度、区分度、信度及效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试卷的质量,指出《概论》与数理化课程试卷在命题、评价机制方面的异与同,对《概论》课以及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命题、评价机制和学生... 本文对华南理工大学2009-2010-2《概论》课考试卷从难度、区分度、信度及效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试卷的质量,指出《概论》与数理化课程试卷在命题、评价机制方面的异与同,对《概论》课以及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命题、评价机制和学生成绩评定等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论》课 试卷分析 数理化 命题
下载PDF
南方谈话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四重逻辑”
4
作者 卢志华 吴国林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2-30,66,共10页
邓小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杰出代表,而南方谈话则是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经典之作。具体来讲,“促改革”化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张力,“抓本质”得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领,“定标... 邓小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杰出代表,而南方谈话则是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经典之作。具体来讲,“促改革”化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张力,“抓本质”得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领,“定标准”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底气,“提原则”划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底线。因而,促改革、抓本质、定标准、提原则可以成为南方谈话文本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四重逻辑。这四重逻辑构成了四重意蕴,它们层层递进、有机耦合、互成系统,有力地凝聚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南方谈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四重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5
作者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1期0127-0133,共7页
本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框架、历史演进、当代价值评估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仅... 本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框架、历史演进、当代价值评估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得到了应用与创新。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贡献中,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均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为推动学说进一步弘扬与完善,文章通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对其理论要义与思想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进而提出推动其应用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社会主义建设 全球化 社会公平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小军 《传承》 2011年第12X期24-25,共2页
在当今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中也涌现了多方面的诚信问题。究其原因,是其尊严和人格的丧失,是在利益驱使下的人性异化、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因此,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 在当今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中也涌现了多方面的诚信问题。究其原因,是其尊严和人格的丧失,是在利益驱使下的人性异化、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因此,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来解释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从人学角度了解人的内心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诚信问题,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大学生 诚信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旭辉 郭国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各种主义的失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才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重塑中国文化内核的科学理论;也是对苏东剧变意识形态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深层... 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各种主义的失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才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重塑中国文化内核的科学理论;也是对苏东剧变意识形态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深层次原因是放松了对意识形态的管制,从而导致其政权合法性的丧失以及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的丧失;更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生态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保证多元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主文化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革命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现代性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星辰 解丽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6,共6页
现代性的全球扩张,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的嬗变既离不开"救亡图存"历史要求的外在推动,也躲不开现代性话语意识形态的内在规约,现代性话语以及对其冲击下的回应、问题中的反思、方向中的展望,也因此成为... 现代性的全球扩张,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的嬗变既离不开"救亡图存"历史要求的外在推动,也躲不开现代性话语意识形态的内在规约,现代性话语以及对其冲击下的回应、问题中的反思、方向中的展望,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一种新视角、新认识。在现代性话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的革命历史嬗变源于中国现代性话语发展的必然,经验教训总结得益于对现代性话语问题的突显与反思,建构方向展望定位为"特色现代性话语"的注重与刻画。这一探索在悠远历史回顾、丰富现实经验、长远发展展望中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话语 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建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1
9
作者 满永 莫岳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为了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推进学科建设,2011年12月24日,《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与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在广... 为了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推进学科建设,2011年12月24日,《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与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在广州联合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以及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述要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社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34,共4页
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视角,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问题,明确常识化的概念,阐述常识化的理由,说明常识化的途径,概括常识化的意义。认为常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和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艺术和根本归宿;着眼于... 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视角,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问题,明确常识化的概念,阐述常识化的理由,说明常识化的途径,概括常识化的意义。认为常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和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艺术和根本归宿;着眼于常理、常情、常态、常年,是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的基本路径。认为常识化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贴近"原则,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形象,也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常识 思想政治教育常识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近年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哲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6,共8页
从2005年开始,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学术研究从文艺美学更多地转向哲学,将马克思的唯物论、人性论、异化论、辩证法、历史观、现代性理论,与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和狭义的浪漫派联系起来,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 从2005年开始,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学术研究从文艺美学更多地转向哲学,将马克思的唯物论、人性论、异化论、辩证法、历史观、现代性理论,与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和狭义的浪漫派联系起来,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国内学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超验 人性 反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左伟清 李际卫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4-88,91,共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将大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将大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指导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从而能够正确认识与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当前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相结合,并把它有机融入民族团结教育中,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现实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民族团结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创新——以《领风者》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昝玉林 涂美焕 《青年探索》 2020年第2期54-63,共10页
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方式,面向青少年以动画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领风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与青少年青春天性""匹配"与"合拍"的大胆尝试,它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方式,面向青少年以动画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领风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与青少年青春天性""匹配"与"合拍"的大胆尝试,它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半结构访谈与弹幕分析,研究探讨了青少年对《领风者》的认同度及其对马克思大众化传播的启示。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观看《领风者》,青少年既真切地感受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又深刻地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进而产生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但是,制作不够精良、理论解说不深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对《领风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必须要精准选择适合青少年的传播内容,要参照青年亚文化构建富有亲和力的话语体系,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的时代感和交互性,打造"寓教于乐"的传播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领风者》 青少年 青春天性 “二次元”
下载PDF
当代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14
作者 吴国林 胡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2,F0003,共10页
物质概念的演变揭示了物质是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指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当代量子科学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阐明了微观物质是实践性、现实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客观实在,且剥离了一切物质属性的物质本身同样具有客观实在... 物质概念的演变揭示了物质是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指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当代量子科学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阐明了微观物质是实践性、现实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客观实在,且剥离了一切物质属性的物质本身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微观物质本身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属性的“本身”,另一种是没有属性的“本身”,即微观物质的“无”。我们不能把客观实在归结为某种不变的性质。“无”不等于没有客观实在性,而是在另一种意义上的客观实在性。量子测量深化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当代量子科学必然蕴涵着我们不能把客观实在性归结为某种不变的性质,当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可能性与现实性并存,实践是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唯一路径。当代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实在 实践性 历史性 过程性 量子科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纠错机制研究
15
作者 金光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7,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探索意味着其过程必会产生失误,有失误就要纠正,从失误走向成功、由失败走向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存在的现状相结合的历史演变路径。自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新思潮的姿态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探索意味着其过程必会产生失误,有失误就要纠正,从失误走向成功、由失败走向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存在的现状相结合的历史演变路径。自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新思潮的姿态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后,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受挫,土地革命时期的转折,延安时期的大发展,直至建国后的曲折发展,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其演进轨迹无不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曲折性,在此过程中也犯了各种"左"倾与右倾的错误,但是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我们党总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化险为夷。善于发现、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错误,不断健全纠错机制,是我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纠错机制 发展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以梁漱溟思想为例
16
作者 张倩 黄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0-36,共7页
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现代新儒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梁漱溟以“文化三路向说”分析世界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接纳马克思主义,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并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中观察中国的社会... 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现代新儒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梁漱溟以“文化三路向说”分析世界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接纳马克思主义,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并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中观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整体而言,梁漱溟经历了从拒斥、批评马克思主义到认同、接纳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并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在现代新儒学“返本开新”的文化主张下进行的,表达出现代新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在承认人的创造性、某些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相通性,可以成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参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三路向说 乡村建设 返本开新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解读
17
作者 熊小果 林高财 《传承》 2013年第6期92-93,共2页
随着劳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急剧变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难免会出现历史局限性。应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克服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科学合理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构建坚实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劳动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按劳分配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纠错机制——以延安整风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甘子成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纠错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纠错动力、纠错任务、纠错方法以及纠错反思四个环节,它们有效地保障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和时代化。其中,延安整风运动、七千人大会、十一届...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纠错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纠错动力、纠错任务、纠错方法以及纠错反思四个环节,它们有效地保障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和时代化。其中,延安整风运动、七千人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纠错机制运行的重要历史事件。而延安整风运动则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纠错机制运行的最典型案例,它所包含的机制运行规律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考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纠错机制 延安整风运动
下载PDF
“三个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性
19
作者 欧阳效升 解丽霞 《管理观察》 2015年第12期178-180,183,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过程。"三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实现途径和现实要求。研究它们之间的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过程。"三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实现途径和现实要求。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对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视野下毛泽东与习近平的人民群众思想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新建 亢升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7-53,共7页
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制胜的法宝,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上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坚持以马克思... 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制胜的法宝,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在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上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毛泽东人民群众思想的活的灵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新的贡献和发展,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共同走向新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习近平 人民群众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