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手术效果的提高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芳坚 刘卓炜 李永红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3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根治性膀胱切除(radicalcystectomy,RC)和尿流改道(urinarydiversion,UD)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最终选择。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手术效果 治疗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18)F-FDG PET/CT诊断及评价
2
作者 刘建业 秦自科 +9 位作者 李永红 韩辉 刘卓炜 樊卫 吴沛宏 尧凯 张志凌 蒋丽娟 许镇州 周芳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29例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29例患者在介入、手术及其他治疗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螺旋CT及18F-FDG PET/CT...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29例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29例患者在介入、手术及其他治疗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析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9例中,18F-FDG PET/CT检查诊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26例(89.7%),2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对照手术病理结果,IV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和75.0%;螺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0.0%;而18F-FDGPET/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100%。18F-FDG PET/CT的敏感性高于IVU和螺旋CT(P=0.041vsCT,P=0.036vs IVU),同时特异性也高于IVU和螺旋CT(P=0.041vs CT,P=0.036vs IVU)。结论 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IVU和螺旋CT,为一种有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最后诊断需经手术病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 CT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诊断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芳坚 余绍龙 +4 位作者 熊永红 李永红 刘卓炜 韩辉 秦自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报告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改良措施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多处改良,119例术后共... 目的:报告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改良措施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多处改良,119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0例,其中切口全层裂开5例,再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口漏和狭窄各1例,经再次开放手术治愈;输尿管口粘连8例,经内镜下手术治愈;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经保守治疗得到控制;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2例,需长期服药纠正。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和肾功能不全病例。结论:经改良手术技术和采取预防措施后,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可纠正大部分外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流改道 原新膀胱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2004年和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级预测局限浸润性膀胱癌复发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明珠 郭胜杰 +2 位作者 蒋丽娟 云径平 周芳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比较2004年和1973年WHO肿瘤分级预测局限浸润性(T分期≤pT2b)膀胱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概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1年8月具有完善随访结果的173例局限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目的比较2004年和1973年WHO肿瘤分级预测局限浸润性(T分期≤pT2b)膀胱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肿瘤复发概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1年8月具有完善随访结果的173例局限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估无复发生存率(RFS);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膀胱癌各传统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分级,淋巴结状况,淋巴血管肿瘤浸润情况,术前。肾积水,是否纯尿路上皮癌)对RFS的影响。结果患者5年RFS为84.7%。Cox分析显示,采用2004年WHO分级时,淋巴结阳性(RR=4.573,95%CI:1.469—14.237)、肿瘤分级(RR=9.993,95%CI:1.325~75.390)、术前肾积水(RR=3.207,95%CI:1.209~8.508)是RFS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1973年WHO分级时,淋巴结阳性(RR=9.484,95%CI:3.450~26.074)和淋巴血管肿瘤浸润(RR=3.009,95%CI:1.062~8.526)是RF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2004年WHO分级作为RFS的独立预测因素,较1973年WHO分级更适用于T2b期以下局限浸润性膀胱癌,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以证实其预后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分期 预后
原文传递
Prohibitin在低胆固醇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表达上调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培 李永红 +2 位作者 尧凯 刘卓炜 周芳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探讨prohibitin(PHB)表达上调在低胆固醇培养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对前列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PC-3细胞分别培养于普通和低胆固醇培养基中48 h后,real-time PCR鉴定PHB mRNA的差异表达。克隆PHB基因启动子片段,构... 目的:探讨prohibitin(PHB)表达上调在低胆固醇培养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对前列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PC-3细胞分别培养于普通和低胆固醇培养基中48 h后,real-time PCR鉴定PHB mRNA的差异表达。克隆PHB基因启动子片段,构建萤光质粒并转染至PC-3细胞,检测细胞培养基中胆固醇变化对于PHB基因启动子萤光素酶表达影响。结果:低胆固醇培养基组中PHB表达上调约19倍,在低胆固醇培养基的前列腺癌PC-3细胞中PHB基因启动子质粒萤光素酶表达显著增强,同普通培养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PHB在低胆固醇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强,这可能是前列腺癌细胞在不利于增殖条件下的一种自我保护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胆固醇 PROHIBITIN 启动子
下载PDF
关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芳坚 刘卓炜 李永红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3年第2期65-66,共2页
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最终选择。由于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和并发症多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等问题,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既不易为患者所... 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最终选择。由于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和并发症多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等问题,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既不易为患者所接受,也非医生乐而为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也存在争议,即便在美国一些大的医疗中心也是如此,约20%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不清楚。现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淋巴结转移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围手术期死亡率 淋巴结转移 尿流改道 医疗中心 并发症
下载PDF
含中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峰 周芳坚 +5 位作者 刘卓炜 韩辉 秦自科 余绍龙 李永红 侯国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水煎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的体外影响。方法:以高剂量(10倍于大鼠常规剂量)的中药复方S、T、F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大鼠灌胃(中药组,即S组、T组、F组),每天2次,共3天。另以...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水煎剂的大鼠含药血清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的体外影响。方法:以高剂量(10倍于大鼠常规剂量)的中药复方S、T、F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大鼠灌胃(中药组,即S组、T组、F组),每天2次,共3天。另以与中药水煎剂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照。末次灌胃后于60~90min时间段内取下腔静脉血制成血清,用以体外培养PC-3,用MTT法测定培养4、24、48、72h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细胞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光密度随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培养4h,各中药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相互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养24、48h以后,F组、T组细胞存活率分别开始出现下降。培养4、24、48、72h,S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各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F含药血清抑制PC-3细胞增殖,可用于动物实验进一步明确体内有无抗肿瘤作用;中药复方S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3 血清药理学 中药复方 含药血清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凌 刘卓炜 +5 位作者 李永红 侯国良 韩辉 秦自科 张学齐 周芳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09年第2期89-90,125,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0月至2007年12月267例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扫描确定术前分期,采用AJCC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分析术后病理证实有...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0月至2007年12月267例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扫描确定术前分期,采用AJCC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分析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及预后。结果267例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T1aN1M01例,T1bN1M01例,T2N1M03例,T2N2M01例。6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核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4例;肿瘤直径4~10cm(平均7.7cm);均为中央型肿物。清扫区域淋巴结后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复发转移。结论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多为高级别、中央型、体积较大的肾癌,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多数能无瘤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预后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培养液中胆固醇缺乏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董培 尧凯 +2 位作者 李永红 刘卓炜 周芳坚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胆固醇水平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培养于普通和胆固醇缺乏培养液中,再分别加入不同剂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或EGF作用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胆固醇水平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培养于普通和胆固醇缺乏培养液中,再分别加入不同剂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或EGF作用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与普通培养液组比较,胆固醇缺乏培养液组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胆固醇缺乏培养液组细胞增殖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胆固醇缺乏培养液组细胞凋亡率同普通培养液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当加入PDGF或EGF刺激细胞增殖时,普通培养液组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在胆固醇缺乏培养液组脱壁细胞增加,细胞凋亡增多,同普通培养液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显示,同普通培养液组相比,胆固醇缺乏培养液组停滞在G0/G1期细胞增加,而S、G2/M期细胞减少。结论:胆固醇缺乏对PC-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并不是简单增加细胞凋亡,而可能是在不利增殖条件下,PC-3细胞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缺乏 前列腺癌细胞 生长抑制 凋亡
下载PDF
Prohibitin启动子中胆固醇活性作用位点研究
10
作者 董培 蒋丽娟 +6 位作者 郭胜杰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秦自科 韩辉 周芳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1-1825,共5页
目的:验证抑制素(prohibitin,PHB)基因启动子胆固醇敏感活性作用位点,为PHB在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分段扩增PHB启动子,克隆入pGL3-Basic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至人前... 目的:验证抑制素(prohibitin,PHB)基因启动子胆固醇敏感活性作用位点,为PHB在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分段扩增PHB启动子,克隆入pGL3-Basic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至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再分别培养于低胆固醇培养基和普通胆固醇培养基中,检测PHB启动子各分段重组质粒萤光素酶活性的变化。限定PHB启动子约200 bp的胆固醇敏感启动区域,找出其中的固醇调节元件(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SRE)同源位点并进行点突变,证实PHB基因的胆固醇敏感调控位点。结果:PHB启动子和各分段产物构建质粒完整。与转染完整PHB启动子(pPHB-1192)的PC-3细胞比较,转染pPHB-179(-35/+138)的PC-3细胞萤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点突变位于PHB启动子上的-117到-108 bp的SRE可能位点后,与转染pPHB-1192的PC-3细胞比较,转染SRE点突变的PC-3细胞萤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PHB启动子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活性受胆固醇调节。PHB启动子中对胆固醇敏感的作用位点位于-117到-108 bp的SRE同源位点。PHB可能成为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胆固醇 抑制素 固醇调节元件
下载PDF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0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宝嘉 陈明坤 +3 位作者 叶云林 周芳坚 秦自科 郭素萍 《新医学》 2015年第6期378-382,共5页
目的:总结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85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 Kap-lan-Meier 法以及 Cox 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肿瘤复发率、进展率、保留有... 目的:总结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85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 Kap-lan-Meier 法以及 Cox 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其肿瘤复发率、进展率、保留有功能膀胱生存率、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6~12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失访10例,175例有完整数据,其中153例行保留膀胱治疗,另有22例早期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153例保留膀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年和5年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9%和58.6%;1年和5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3.9%和81.0%。在随访期内保留有功能膀胱生存率为81.7%。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数量、分级、分期是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P 均<0.05);而肿瘤分期是膀胱肿瘤进展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1)。结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进展率高,尤其是多发、高级别及 T1期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高危 复发 进展 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术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镇州 都凤军 +11 位作者 叶云林 徐雪莲 周芳坚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董培 陈明坤 刘建业 邹宝嘉 秦自科 《新医学》 201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被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转移的12例。平均的无疾病生存间期(DFI)为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18%,其中DFI等于或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2年的总生存率(84%)高于DFI小于6个月的同时转移患者(50%)。对比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对患者DFI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尤其是对于DFI大于6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手术方式上,腹腔镜下肾上腺转移切除时安全的、对患者有益的,可作为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瘤 手术治疗 预后 生存时间
下载PDF
尿道髓外浆细胞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建安 秦自科 +2 位作者 周芳坚 韩辉 刘卓炜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1-241,共1页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临床罕见。我科收治尿道髓外浆细胞瘤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2岁。2005年10月在外院行尿道息肉切除术,病理报告示尿道息肉并感染,经我院病理会诊报告为髓外浆细胞瘤。查体...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临床罕见。我科收治尿道髓外浆细胞瘤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2岁。2005年10月在外院行尿道息肉切除术,病理报告示尿道息肉并感染,经我院病理会诊报告为髓外浆细胞瘤。查体:双肾区无叩痛,膀胱区有深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尿道息肉 息肉切除术 病理报告 病理会诊 膀胱区
原文传递
两组中药复方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国良 刘卓炜 +5 位作者 黄剑华 陈晓峰 余绍龙 张志凌 李永红 周芳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两组中药复方对前列腺癌细胞PC-3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临床常用的抗癌中药组成两组复方(复方B: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和莪术;复方C: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莪术、三棱和皂角刺),分别用等量生... 目的探讨两组中药复方对前列腺癌细胞PC-3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临床常用的抗癌中药组成两组复方(复方B: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和莪术;复方C: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莪术、三棱和皂角刺),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和两组复方的水煎剂对成年雄性去势SD大鼠灌胃后取血制成空白对照(A组)和含药血清(B、C组);三组血清加入PC-3的细胞培养液,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差异。建立BALB/C裸鼠荷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两组复方的水煎剂灌胃,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结果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B组的细胞存活率最低,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C组的细胞存活率较B组高,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个复方组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B组和C组的凋亡细胞比例约为30%和10%,均多于对照组。裸鼠体内实验中B组的抑瘤率大于C组的抑瘤率(23%vs.18%),B组的平均瘤重最小,平均肿瘤体积最小;B组的TUNEL阳性率最高,Ki-67阳性率最低。结论两组中药复方在体外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其凋亡,在体内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复方B的抑瘤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药理学 抗肿瘤药(中药) 复方
原文传递
肾细胞癌现代外科治疗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凌 李永红 +10 位作者 陈晓峰 刘卓炜 侯国良 韩辉 秦自科 余绍龙 张学齐 尧凯 叶云林 陈明坤 周芳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758-1759,共2页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常见恶性肿瘤,致死率高居泌尿系肿瘤之首。虽然肾癌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是外科手术在肾癌治疗中还是占主导地位。随着肾癌手术操作的规范化,肾癌的治疗效果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 现代外科治疗 肾细胞癌 泌尿系肿瘤 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操作 治疗效果 肾癌
原文传递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96例报告 被引量:39
16
作者 周芳坚 刘卓炜 +4 位作者 余绍龙 韩辉 秦自科 李永红 王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9-551,共3页
目的总结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96例中移行细胞癌91例,WHO分级Ⅲ级39例、Ⅱ级51例、Ⅰ级1例;鳞癌3例;... 目的总结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96例中移行细胞癌91例,WHO分级Ⅲ级39例、Ⅱ级51例、Ⅰ级1例;鳞癌3例;腺癌2例。肿瘤多发92例(移行细胞癌91例、腺癌1例),单发4例(鳞癌3例、腺癌1例)。TNM临床分期T2N0M0 88例,T3N0M06例,T3N1M0 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9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90—330m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150~1200 ml,输血30例。病理分期T1N0M0 1例,T2N0M0 89例,T3aN0M0、T3aN1M0和L3bN1M0各2例。随访5~58个月,平均31个月。无瘤生存94例,因肿瘤死亡2例。新膀胱白天控尿良好93例(97%),夜间控尿良好80例(83%)。剩余尿量0—80 ml者87例,100~250 ml者7例。主要并发症:切口裂开3例,二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口漏1例,再吻合后治愈;输尿管口狭窄2侧和输尿管口粘连4侧,经内镜下手术纠正;严重肠梗阻3例和慢性酸中毒低钾2例均经内科处理纠正。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原文传递
生活质量评分表在肠代膀胱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辉 周芳坚 +4 位作者 王斌 李永红 秦自科 刘卓炜 陈晓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生活质量(QOL)评分表评估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后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重点了解日间及夜间排尿间隔、排尿时间、尿失禁发生程度,填写QOL评分表;患者均行常规尿动力学检测。分析QOL评分... 目的 探讨生活质量(QOL)评分表评估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后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重点了解日间及夜间排尿间隔、排尿时间、尿失禁发生程度,填写QOL评分表;患者均行常规尿动力学检测。分析QOL评分与排尿间隔、尿失禁程度及常见尿动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22例患者QOL评分0~5分,平均2分;日间完全控尿19例,轻度尿失禁2例、中度尿失禁1例;夜间尿失禁12例,轻度4例、中度3例、重度5例;日间排尿间隔45~210min,平均136min。最大尿流率2.7~22.1ml/s,平均12.9ml/s;最大尿道闭合压33~114cmH2O(1cmH2O-0.098kPa),平均69.3cmH2O,剩余尿量5~300ml,平均91.8ml。QOL评分与尿失禁程度呈正相关(日间:r=0.510,P=0.015;夜间:r=0.911,P〈0.001),与日间排尿间隔呈负相关(r=-0.749,P〈0.001);QOL评分的影响因素包括最大尿道闭合压、剩余尿量及最大尿流率。结论QOL评分可以作为评估肠代膀胱功能的量化指标,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实际控尿能力及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且与常见尿动力学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切除术 原位肠代膀胱 生活质量评分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可士 陈明坤 +6 位作者 周芳坚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刘建业 秦自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27~81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1年者46例(56.8%),≥1年者35例(43.2%)。行单侧腹... 目的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27~81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1年者46例(56.8%),≥1年者35例(43.2%)。行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6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75例。按2002年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记录患者年龄、有无包皮过长/包茎史、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形状、分级、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情况和淋巴结大小等指标。结果81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N+42例(51.9%),无淋巴结转移者pN0 39例(48.1%)。G1、G2、G3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78.3%(18/23)和100.0%(8/8),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根据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结果,cN+和cN0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63.5%(40/63)和11.1%(2/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27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4%与92.3%(P=0.00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0%与91.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股沟淋巴结体格检查结果和肿瘤分级是腹股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较低,对淋巴结转移高危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鳞状细胞 腹股沟转移 危险因素 存活率分析
原文传递
后肾腺瘤七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丽娟 张志凌 +6 位作者 李永红 尧凯 董培 刘卓炜 韩辉 秦自科 周芳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后肾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皮质小管发生的良性肿瘤,2002年7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7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后肾腺瘤 临床分析 良性肿瘤 肾皮质
原文传递
483例神经母细胞瘤基于危险因素分层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晓非 甄子俊 +7 位作者 王娟 高远红 刘卓炜 朱佳 张玉 路素英 孙斐斐 黄俊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200,共8页
目的评估和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采用危险因素分层治疗的结果。方法收集2002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483例采用危险因素分层治疗的初诊为N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0例[60.0%(290/483)],女193... 目的评估和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采用危险因素分层治疗的结果。方法收集2002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483例采用危险因素分层治疗的初诊为N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0例[60.0%(290/483)],女193例[40.0%(193/483)];患儿的中位年龄为3.48岁,年龄范围为7 d至18岁;按国际NB分期系统分期,1期19例,2期25例,3期95例,4期334例,4S期10例。按照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N-MYC基因状态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低危组46例[9.5%(46/483)],中危组102例[21.1%(102/483)],高危组335例[69.4%(335/483)]。低危组采用手术+观察或手术+低强度化疗4~6个疗程的治疗方案;中危组采用手术+中等强度化疗6~8个疗程+放疗(按需实施)的治疗方案;高危组2013年前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与"顺铂、依托泊苷"方案交替化疗8个疗程+手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按需实施)+放疗+生物治疗(按需实施)+异维甲酸维持治疗1年的治疗方案;2013年后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与"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顺铂"方案交替化疗8个疗程+手术+放疗+生物治疗(按需实施)+口服化疗药物维持治疗1年的治疗方案。复发患儿采用再次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挽救治疗。结果全组322例行N-MYC基因检测,N-MY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22.4%(72/322),高危组N-MYC基因扩增阳性率为33.8%(72/213)。高危患儿行ASCT仅15例,占4.5%(15/335)。中位随访时间为38.1个月,范围在2.5~208.0个月。低危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6.5±5.1)%和100%,中危组为(79.1±4.3)%和(89.2±3.3)%,高危组为(30.6±2.7)%和(60.3±2.9)%。335例高危组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4期、单纯化疗和(或)腹部原发病灶是影响EFS和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均<0.05)。N-MYC基因扩增阳性和阴性的高危患儿3年EFS为(27.4±6.3)%和(36.7±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N-MYC基因扩增阳性的4期高危患儿3年EFS为(18.7±6.7)%,N-MYC基因扩增阳性的3期和4S期高危患儿,3年EFS为(49.4±1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未行ASCT治疗的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高危患儿,口服异维甲酸维持治疗,3年EFS为(28.0±5.1)%,而口服化疗药物维持治疗,3年EFS为(42.1±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采用化疗+手术+放疗治疗模式的高危患儿,3年EFS为37.1%;采用化疗+手术治疗模式的高危患儿,3年EFS为19.0%;单纯化疗的高危患儿,3年EFS为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3年前后高危组3年EFS为(21.5±4.1)%和(34.9±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年OS为(47.7±4.9)%和(66.7±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危险因素分层治疗低危和中危NB患儿生存率高,高危患儿预后仍差,还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复发患儿挽救治疗仍可有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危险因素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