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评价--超声造影、增强CT与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惠宏 谭国胜 +6 位作者 张耀军 裴小青 周建华 冯仕庭 蔡木炎 陈敏山 李锦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检查在评价肝肿瘤VX2肝肿瘤模型射频消融(RFA)疗效方面的作用。资料与方法9只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1周同时作CEUS与增强CT检查,与病理作对照,比较CEUS与增强CT在评价RFA疗效的准确性。结果9只中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检查在评价肝肿瘤VX2肝肿瘤模型射频消融(RFA)疗效方面的作用。资料与方法9只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1周同时作CEUS与增强CT检查,与病理作对照,比较CEUS与增强CT在评价RFA疗效的准确性。结果9只中8只病理发现残留肿瘤灶,1只完全消融,残留灶在CEUS与增强CT上均可见强化。3只炎性反应带能被CEUS正确评价,而增强CT将其中2只误认为是残留灶。1只残留灶位于肋骨下未能被CEUS检出。CEUS、增强CT、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率、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8%、86%,90%、78%、85%,94%、75%、91%。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与增强CT均能较可靠评价RFA疗效,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CEUS与增强CT联合评价可提高评价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肿瘤 超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D133、Nestin在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级别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清平 陈建良 +8 位作者 吴秋良 付军 刘晓梅 陈芙蓉 牟永告 张湘衡 赛克 魏大年 陈忠平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这与脑胶质瘤中存在一部分肿瘤干细胞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Nestin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Nestin在127例脑星形细...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这与脑胶质瘤中存在一部分肿瘤干细胞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Nestin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Nestin在127例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按照WHO2000年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级标准所有标本分为Ⅰ级15例,Ⅱ级42例,Ⅲ级42例,Ⅳ级28例。(2)脑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在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中低表达,在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中高表达,在低级别和高级别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0)。(3)CD133表达与Nestin表达之间有相关性,二者呈正相关(r=0.411,P=0.000)。(4)CD133阳细胞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136、P=0.412),Nestin的阳性细胞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412、P=0.153)。结论:CD133及Nestin在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低表达,在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肿瘤 病理级别 CDL33 Nesin 免疫组化
下载PDF
2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学文 黄子林 +7 位作者 谢传淼 莫运仙 尹韶晗 李立 蔡木炎 李卉 李建鹏 吴沛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胰腺SPT的螺旋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实比例、钙化、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胰腺SPT的螺旋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实比例、钙化、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肿瘤发生于胰头部10例,体部7例,尾部6例,体尾部1例,大部分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有分叶,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2)肿瘤内部可见实性及囊性成分,实性部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与胰腺实质最大密度差出现在动脉期,囊性部分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呈低密度。3)囊性为主型6例,实性为主型8例,囊实相仿型10例。4)8例肿瘤内部可见钙化,其中一例呈蛋壳状钙化,6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胆总管、肝内胆管可见扩张。5)9例患者CT征象见恶性倾向,1例呈弥漫性生长,5例推压、包绕脾血管,2例与肠系膜血管粘连,1例肿瘤包绕右肾静脉,其余15例CT表现为良性,包膜完整,与周围器官、组织分界清楚,术中所见有一定差异。结论:胰腺SPT病理学特点明显,螺旋CT征象有一定特征,肿瘤呈囊实性两部分,血供较为丰富,呈逐渐强化改变,与大多数胰腺癌缺乏血供有较大差别,血浆CEA阴性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CT检查对胰腺SPT的术前诊断、良恶性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冯沿芬 饶慧兰 +2 位作者 吴秋良 雷艺炎 匡亚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寻找其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诊断标记。【方法】HE染色观察10例病例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CD56、CD10、嗜铬素A、突触素、神...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寻找其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诊断标记。【方法】HE染色观察10例病例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CD56、CD10、嗜铬素A、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α-1抗胰蛋白酶、孕激素受体和E-钙粘素、β-连环蛋白及cyclinD1的表达。另选5例正常胰腺组织作对照。【结果】10例SPN中6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年龄17~41岁,平均29岁。全部病例随访至今均存活,未发生复发或转移。肿瘤组织囊实性外观,镜下呈实性假乳头状结构。10例中,Vim、CD56及PR均弥漫阳性,9例NSE(+),7例CD10(+),6例Syn(+),5例CK及α-AT(+),4例CgA(+)。5例正常胰腺组织E-cadherin与β-catenin均为细胞膜表达,且cyclinD1(-);在10例SPN中,均未见E-cadherin的胞膜表达,仅2例中少数肿瘤细胞核阳性;β-catenin为核/胞浆异常表达;且cyclinD1均为阳性。【结论】在SPN中,E-cadherin为阴性或胞核阳性,而β-catenin呈异常表达;SPN中Vim、CD56、PR、CD10阳性以及E-cadherin与β-catenin的表达情况为该肿瘤诊断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向锦 冯沿芬 +3 位作者 张梅芳 梁建中 匡亚玲 吴秋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病变性质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BML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两名育龄期女性患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5~8... 目的:分析子宫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探讨其病变性质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BML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两名育龄期女性患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5~8年后发生肺部多发性结节,其中例2同时伴有腹壁结节及腹腔播撒性结节。术后所有结节病理检验显示为良性平滑肌瘤,且都呈ER和PR阳性,提示其激素依赖性及子宫平滑肌来源。结论:BML是一种罕见却临床经过比较缓和的疾病,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常有子宫平滑肌瘤切除术病史,几乎都向肺部转移,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支持良性平滑肌瘤及子宫平滑肌来源,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内分泌治疗,患者常可缓解或治愈,很少再次继发转移或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病理学 临床 肺肿瘤
下载PDF
鼻咽原发性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向锦 刘大伟 +1 位作者 张玉 吴秋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M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5例鼻咽EMP进行临床分析、病理检验、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5例鼻咽EMP,男性患者9例,... 【目的】探讨鼻咽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M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5例鼻咽EMP进行临床分析、病理检验、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5例鼻咽EMP,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男女比1.5∶1;中位年龄47岁。影像学资料显示鼻咽黏膜隆起、结节或肿块,未有其它骨组织病变;病理组织学形态呈现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单克隆性,并表达B细胞及浆细胞抗原特性,EBERS原位杂交除1例阳性外,其余14例均阴性。【结论】EMP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头颈部,以上呼吸道尤其是鼻咽部多发,其确诊须综合影像学、实验室检验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呈单克隆性浆细胞特点;EMP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但约13%的病例可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须长期密切随访监测病情的发展;EB病毒在EM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浆细胞瘤 骨髓瘤
下载PDF
PKC信号通路在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与卵圆细胞增殖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向锦 吴秋良 +3 位作者 陈琼荣 匡亚玲 陈健智 赵国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KC-α和C-Jun的表达与卵圆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诱癌剂3-甲基-4-甲基氨偶氮苯(DAB)饲喂SD大鼠构建肝癌模型,分别用斑点杂交检测PKC-α mRNA及用Northen Blot检测C-Jun mRNA在肝癌发... 【目的】探讨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KC-α和C-Jun的表达与卵圆细胞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诱癌剂3-甲基-4-甲基氨偶氮苯(DAB)饲喂SD大鼠构建肝癌模型,分别用斑点杂交检测PKC-α mRNA及用Northen Blot检测C-Jun mRNA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几个阶段(第4周、第8周、第14周、第17周、第24周)的表达,并用薄层色谱仪线性扫描进行半定量。【结果】在第4周,诱癌组肝脏汇管区出现少量卵圆细胞,同时诱癌组肝脏可检测到PKC-α和C-Jun mRNA的表达。更有意义的是,诱癌组PKC-α和C-Jun mRNA的表达强度及卵圆细胞的数量随着实验的进程从第8周开始急剧增加,持续经过第14周并在第17周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同时在第17周出现不典型增生的卵圆细胞及多灶性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细胞癌。在第24周,诱癌组肝脏出现大片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细胞癌,但几乎看不到正常和不典型增生的卵圆细胞,同时PKC-α和C-Jun mRNA的表达强度急剧减弱,因此,在整个诱癌过程中,PKC-α和C-Jun mRNA表达的变化曲线与卵圆细胞的增殖及恶性转化基本一致。【结论】在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卵圆细胞可能是肝癌的始动细胞,PKC-α和C-Jun在卵圆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由此推测PKC-α和C-Jun的过表达是肝癌形成的前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卯圆细胞 PKC-Α C—Jun 干细胞/定向干细胞
下载PDF
自编软件在病理资料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匡亚玲 梁建中 +1 位作者 向锦 吴秋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3期126-127,共2页
目的:通过自编软件对病理资料进行管理,提高资料使用率,满足科研教学要求。方法:基于FOXPRO软件自编信息系统,对病理资料特别是文字资料进行录入、查询、统计,运用ICD-0编码系统对疾病在形态上分类管理,用时打印输出病理报告。结果:运... 目的:通过自编软件对病理资料进行管理,提高资料使用率,满足科研教学要求。方法:基于FOXPRO软件自编信息系统,对病理资料特别是文字资料进行录入、查询、统计,运用ICD-0编码系统对疾病在形态上分类管理,用时打印输出病理报告。结果:运用此系统对资料进行管理后,能更加高效地使用病理资料,为资料共享创造条件,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结论:引入计算机系统对病理资料进行管理能提高资料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资料 数据库管理 电子计算机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疗效分析
9
作者 陈艳峰 欧阳电 +3 位作者 罗容珍 张诠 陈文宽 陈福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间3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研究,并分析嗅神...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影响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间3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研究,并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瘤细胞呈小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大小不等的片状或条索状,6例可见典型的菊形团结构,28例行免疫组化染色:NSE24例表达阳性(24/28,阳性率93%),CgA11例阳性表达(11/14,阳性率78%),Syn8例阳性表达(8/14,阳性率57%),S-1005例表达阳性,3例表达弱阳性(8/28,阳性率21%),NF4例阳性表达,(4/9,阳性率44%),Vimentin8例表达阳性(8/17,阳性率47%),CK、LCA均为阴性。本组患者5年总累积生存率为34%。Kadish临床分期A期2例,5年生存率为100%;B期14例,5年生存率为39%;C期18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14%,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手术6例,5年累积生存率为50%;单纯放疗6例,5年累积生存率33%;单纯化疗4例,5年累积生存率0%;手术联合放疗和(或)化疗10例,5年生存率50%,放疗联合化疗8例,5年生存率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生存率差别有意义(P<0.05)。【结论】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尤其是NSE、CgA、Syn、S-100、Vimentin、CK、LCA检测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较优的治疗模式。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鼻咽癌中EB病毒启动子Qp的突变及其功能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宇帆 廖奕佶 +5 位作者 刘文举 花文峰 邓海霞 买世娟 谢丹 宗永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启动EB病毒核抗原1(EBNA1蛋白)表达的EB病毒Q启动子(Qp)的变异特征,比较有第62225位点(g→a)和第62422位点(g→c)两个点突变的Qp与原型Qp(B95.8型)的功能学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扩增29例...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启动EB病毒核抗原1(EBNA1蛋白)表达的EB病毒Q启动子(Qp)的变异特征,比较有第62225位点(g→a)和第62422位点(g→c)两个点突变的Qp与原型Qp(B95.8型)的功能学差异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扩增29例鼻咽癌组织石蜡标本和1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总共43例)中的Qp序列,PCR产物测序后分析其突变情况,统计学分析Qp中的点突变与鼻咽癌的相关性。把突变型和原型Qp分别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检测相对光强度(RLU),比较突变型与原型Qp启动转录的活性。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来比较突变型和原型Qp与Sp1蛋白的亲和力。【结果】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实验,证实Qp的突变与鼻咽癌有密切的相关性(P=0.0395,<0.05)。突变型Qp启动转录的活性明显高于原型(RLU之比约为2.5:1,P<0.05),并且突变型Qp与Sp1的亲和力较原型Qp增强约1.52倍。【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突变型Qp可能通过增强与Sp1亲和力的机制,使其启动转录的活性明显增强。Qp特定位点的突变在EB病毒对鼻咽上皮细胞的感染和转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EB病毒核抗原1 变异型 启动子
下载PDF
乳腺癌差异表达的MicroRNA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秀芳 邵建永 +4 位作者 颜黎栩 李晓霞 杜紫明 邓玲 梁小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77,共6页
【目的】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发现与乳腺癌相关的miRNA,为进一步阐明其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收集8例新鲜的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并分离出小RNA进行Cy3荧光标记,将标... 【目的】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发现与乳腺癌相关的miRNA,为进一步阐明其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收集8例新鲜的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并分离出小RNA进行Cy3荧光标记,将标记的小RNA在miRNA芯片上进行杂交反应,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验证miRNAs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对芯片数据进行SAM分析,结果筛选获得16个乳腺癌相关miRNAs,相对于癌旁组织,在乳腺癌组织中9个miRNAs表达上调,7个miRNAs表达下调。其中显著上调的有miR-21,miR-365,显著下调的有miR-497,miR-31。【结论】筛选得到乳腺癌miRNA差异表达谱,其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乳腺癌 MIRNA芯片 实时定量RT-PCR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近似分子亚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耿其荣 刘冬耕 +2 位作者 史艳侠 向锦 吕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8-462,467,共6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近似分子亚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依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水平将其近似划分为Luminal A(ER+和/或PR+,HER2-)、LuminalB(ER+和/或PR+,HER2+)、HER2+(EP-...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近似分子亚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依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水平将其近似划分为Luminal A(ER+和/或PR+,HER2-)、LuminalB(ER+和/或PR+,HER2+)、HER2+(EP-,PR-,HER2+)和Basal-like(EP-,PR-,HER2-)4个分子亚型,各362、107、86和148例,对比分析该4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绝经状态、病理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等临床特征及首次复发时间和部位的特点。【结果】所有703例患者中,Luminal A型比例最高,占51.5%;Luminal B和HER2+型所占比例最少。整体人群发病年轻,90.8%的患者在59岁以下。其中40岁以下患者Luminal A型最多。不同分子亚型病理分级构成差异显著,Luminal A型中,组织学1级患者比例最高,并且T1期肿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亚型,HER2+型则以T4期肿瘤最多。各亚型间淋巴结分布无明显差异,仅在LuminalB和HER2+型出现N3高比例分布趋势。复发转移患者中,Luminal A型首次复发时间最长,HER2+型最短,且HER2+和Basal-like型肺转移率高。与国外报道不同,本研究未显示出各亚型中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结论】蛋白标记近似分子分型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国人乳腺癌具有蛋白标记近似的不同分子亚型,与国外大体相似,Luminal A型临床特征相对较好,HER2+型与Basal-like型具有较高的肺转移率。但仍有不同之处,尤其是Luminal A型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胸腺瘤的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家尧 张卫东 +1 位作者 曾敬 王军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1548-1550,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CT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在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与CT影像学表现,并进行临床分期、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胸膜、心包、肺受侵犯...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CT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在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与CT影像学表现,并进行临床分期、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胸膜、心包、肺受侵犯。A型和AB型胸腺瘤的CT影像学在肿块形态、边缘、密度、增强、局部侵犯和转移方面与B型胸腺瘤和胸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本的手术病理比较,CT对肿块胸膜侵犯、心包侵犯和大血管侵犯的阳性预测率均为100.0%,对包膜不整和肺侵犯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97.4%和90.9%;而在包膜不整、肺侵犯、心包侵犯和大血管侵犯的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0.0%、93.8%、92.5%和92.6%,在胸膜侵犯方面的阴性预测率为28.9%。CT影像表现的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相似,χ2=0.23,P=0.97。结论:A型和AB型胸腺瘤与B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的CT影像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CT影像学对肿瘤包膜不整、肺侵犯、心包侵犯和大血管侵犯阳性预测率高,但对胸膜侵犯的阴性预测率低;采用CT可以准确进行临床分期,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及其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银珍 王芳 +5 位作者 邵琼 张旭 邓玲 汤涛 张晓 吴秋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4-1998,共5页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操作性强、适用于临床实际工作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方法,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的辅助诊断。方法:采用骨架区(framework re...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操作性强、适用于临床实际工作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方法,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B-NHL)的辅助诊断。方法:采用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引物FR2、FR3和重链连接区(joining region of heavy chain,JH)引物LJH、VLJH组合、A管+B管模式、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121例B-NHL、58例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cell non-Hodgkin lymphoma,T-NHL)和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石蜡组织进行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分析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在B-NHL组、T-NHL组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中的差异,以及B-NHL中联合应用FR2和FR3与单独应用FR2、FR3之间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的差异。结果:118例成功检测的B-NHL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81%(96/118);54例成功检测的T-NHL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4%(2/54);19例成功检测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未检出IgH基因单克隆重排。B-NHL组与T-NHL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相比,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NHL中,FR2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58%(68/118),FR3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55%(65/118),联合应用FR2和FR3,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出率为81%(96/118),联合应用FR2和FR3与单独应用FR2、FR3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FR2、FR3、LJH及VLJH引物组合、A管+B管模式和半巢式PCR法进行石蜡组织IgH基因单克隆重排检测,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阳性率较高,可用于临床B-NHL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免疫球蛋白 基因重排
下载PDF
超声引导乳腺肿物穿刺活检导致病理组织学诊断低估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邹如海 韩峰 +4 位作者 曹云 黄薇 熊永红 林僖 李安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乳腺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术(US-LCNB)导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原因。方法对拟行手术的271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US-LCNB,将术前粗针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肿瘤标本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8G和16G粗针术前活检所致的病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乳腺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术(US-LCNB)导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原因。方法对拟行手术的271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US-LCNB,将术前粗针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肿瘤标本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8G和16G粗针术前活检所致的病理组织学低估及误诊原因。结果术前对271例乳腺肿物行US-LCNB301次,术前穿刺活检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7%(258/301),病理组织学低估32次(10.6%),误诊11次(3.7%)。其中应用18G针穿刺活检32次,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24例(75.0%),穿刺活检所致病理低估7次(21.9%),误诊1次(3.1%);应用16G针穿刺活检269次,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234例(87.0%),穿刺活检所致病理低估25次(9.3%),误诊10次(3.7%)。因乳腺肿瘤组织成分呈多样性、穿刺取样局限或穿刺者对病灶定位不精准是US-LCNB所致病理组织学诊断低估的原因。结论术前US-LCNB所致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低估是肿瘤组织成分多样性和穿刺取样偏倚造成,并与穿刺活检获得的组织量少相关,可通过增加穿刺次数、应用较粗的活检针穿刺取样以获取满足病理诊断的组织量,降低US-LCNB所致的组织学诊断低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鼻咽、肺双原发癌一例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敬勋 王风华 +6 位作者 黄培钰 张阳 翁洁玲 赵媛媛 蒋玮 薛聪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62.1/100000。鼻咽癌则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肿瘤,在上述流行区其发病率在10-30/100000之间。肺是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主要部位之一,仅是存在单纯肺转移的患者就占所有晚期患者的16...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62.1/100000。鼻咽癌则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肿瘤,在上述流行区其发病率在10-30/100000之间。肺是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主要部位之一,仅是存在单纯肺转移的患者就占所有晚期患者的16%。因此在流行区内,对于鼻咽癌患者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合并出现肺部肿物者,常常需要与原发性肺癌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患者 原发性肺癌 文献复习 病例报告 双原发癌 世界范围 南方地区 远处转移
下载PDF
ERCC1 β-tubulin Ⅲ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浙盛 马骏 +2 位作者 侯景辉 罗荣珍 何洁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ERCC1、β-tubulinⅢ在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辅助化疗药物铂类、紫杉类的相关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辅助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β-tubulinⅢ在89例手术完全切除并行含铂辅助化疗的ⅢA~... 目的:探讨ERCC1、β-tubulinⅢ在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辅助化疗药物铂类、紫杉类的相关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辅助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β-tubulinⅢ在89例手术完全切除并行含铂辅助化疗的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行数据处理,回顾性分析ERCC1、β-tubulinⅢ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3.9%。ERCC1表达阴性者在含铂化疗组有更长的无瘤生存期(P=0.000)和总生存期(P=0.000);β-tubulinⅢ表达阴性者在含紫杉类化疗药物组有更长的无瘤生存期(P=0.003)和总生存期(P=0.004)。ERCC1和β-tubulinⅢ表达均阴性者在铂类联合紫杉类化疗组有更长的无瘤生存期(P=0.000)和总生存期(P=0.001)。结论:ERCC1表达阳性、组织病理分化低、全肺切除是影响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ERCC1的表达与铂类化疗相关,β-tubulinⅢ的表达与紫杉类化疗相关,表达阴性者预后较好;ERCC1、β-tubulinⅢ表达均阴性者在铂类联合紫杉类化疗组中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指标 免疫组化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p53和Rb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化程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赖非云 张诠 +4 位作者 陈福进 郭朱明 吴秋良 侯景辉 卿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p53和Rb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原发灶标本中p53及Rb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按显微镜下甲... 目的:通过检测p53和Rb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原发灶标本中p53及Rb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按显微镜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分为Ⅰ型(分化较好型)、Ⅱ型(中间型)、Ⅲ型(分化较差型)三型。结果:1)三型不同分化程度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好,p53的阳性表达率越低,而Rb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b阳性表达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53和Rb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1。结论:p53蛋白的高表达与Rb蛋白的低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向不同分化方向发展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差,p5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而Rb的阳性表达率越低,但两者并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P53 RB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用原代细胞培养和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瑞平 邵建永 +4 位作者 邓玲 曾木圣 宋立兵 李满枝 吴秋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利用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及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以发现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候选基因。方法分别用1例鼻咽癌细胞株C666及5例鼻咽癌培养出的原代细胞和3例鼻咽正常上皮的原代细胞,进行基因... 目的利用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及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以发现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候选基因。方法分别用1例鼻咽癌细胞株C666及5例鼻咽癌培养出的原代细胞和3例鼻咽正常上皮的原代细胞,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并以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芯片结果。结果原代培养的鼻咽癌细胞和鼻咽正常上皮细胞通过细胞角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EBER1原位杂交和EBV-DNA荧光定量PCR证实;鼻咽癌原代细胞和鼻咽正常上皮原代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4例以上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有493个,包括上调基因264个,下调基因229个。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和芯片结果一致。结论用原代培养细胞及人类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构建基因表达谱能够准确、高效地筛选出鼻咽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该基因表达谱的建立为研究鼻咽癌分子生物学机制、鼻咽癌的分子分型和分子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寡核苷酸芯片 基因表达谱 原代细胞培养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新柏超薄细胞涂片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君 何洁华 +4 位作者 罗容珍 梁小曼 黄马燕 邵琼 卢佳斌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涂片 原理 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