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钇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邱静 张杰魁 +1 位作者 张敏 陈治清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
羟基磷灰石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骨缺损的修复,为提高其骨结合性和阻射性,本研究在合成羟基磷灰石的过程中,将活性高、阻射性强的氧化钇按不同比例加入进行化学合成,得到一种生物相容性好、阻射性强、价格便宜的生物材料。
关键词 氧化钇 羟基磷灰石 骨修复 生物材料 骨缺损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珍珠及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杰魁 陈治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3-68,共6页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珍珠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能、生物安全性、药理作用和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 珍珠 成分 生物医学 中药 动物药
下载PDF
含氨基结构骨修复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敏 陈治清 +4 位作者 邱静 李建 冉均国 郑昌琼 何锦涛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活化处理技术方法获得含有氨基结构的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通过不同时期动态的材料—骨界面扫描电镜观察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对新骨的早期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骨修复材料 氨基结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酯(PHB)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包崇云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综述聚羟基丁酸酯(PHB)的微生物合成概况,结构特点及性能,在医学应用的研究情况,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微生物合成 医学
下载PDF
硬组织替换材料骨界面细胞PKCα介导的信号传递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全利 陈治清 张敏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为阐明骨组织替代材料影响细胞代谢机理,从信号传递角度考察蛋白激酶C,在材料与细胞作用中的地位,本实验将四种骨组织替换材料分别植入SD大鼠胫骨人工缺损处,分3、5、7、9、11天五个阶段观察,运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考察材... 为阐明骨组织替代材料影响细胞代谢机理,从信号传递角度考察蛋白激酶C,在材料与细胞作用中的地位,本实验将四种骨组织替换材料分别植入SD大鼠胫骨人工缺损处,分3、5、7、9、11天五个阶段观察,运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考察材料对界面细胞PKCα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KCα介导的信号传递在材料与细胞作用中只是一种辅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信号传递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弹性模量变化对种植界面力学状态的影响——三维各向异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杰魁 陈治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采用三维各向异性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弹性模量变化对口腔种植体界面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和种植体长轴位移影响。将骨支持组织假设为连续的、非均质的和各向异性的线弹性材料,并设定种植体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区间在1... 采用三维各向异性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弹性模量变化对口腔种植体界面骨支持组织应力分布和种植体长轴位移影响。将骨支持组织假设为连续的、非均质的和各向异性的线弹性材料,并设定种植体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区间在10000~400000MPa。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在给定区间内的变化,种植体界面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和种植体长轴的位移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种植体承受垂直向动态和静态载荷为主时,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由大变小,界面骨支持组织的应力强度也随之由大变小,且当材料的弹性模量在10000~27000MPa时,界面骨支持组织的应力强度相对达到较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组织替换材料 弹性模量 种植体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HA/Ti植入材料的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昌祥 陈治清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0-142,146,共4页
羟基磷灰石(H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及与机体的骨性结合性,是金属植入材料的理想涂层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等离子体喷涂、涂覆和烧结的方法将HA 涂覆在金属植入体表面或直接使用羟基磷灰石植入体用于临床的修复重建手术... 羟基磷灰石(H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及与机体的骨性结合性,是金属植入材料的理想涂层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等离子体喷涂、涂覆和烧结的方法将HA 涂覆在金属植入体表面或直接使用羟基磷灰石植入体用于临床的修复重建手术,但均因强度和涂层结合力不足,在应用中受到限制。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将离子注入与物理气相沉积相结合,进行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处理,对制备HA/Ti植入体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本文报导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HA/Ti植入体的设计,并利用世界公认的Trim 96 程序对制备参数进行计算,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材料 离子束辅助沉积 羟基磷灰石 钛合金
下载PDF
一种自制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性能研究(摘要)
8
作者 管利民 吴刚 +2 位作者 刘小青 雷贤康 陈治清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14-114,共1页
作者研制了一种含30~40%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3~8%戊二醛混合物的粘接剂。现就其对牙本质的粘接性能,摘要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取新鲜离体人磨牙制备成平滑的牙本质表面,水洗吹干后分别用:①37%磷酸;②10%柠檬酸与3%三氯化铁... 作者研制了一种含30~40%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3~8%戊二醛混合物的粘接剂。现就其对牙本质的粘接性能,摘要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取新鲜离体人磨牙制备成平滑的牙本质表面,水洗吹干后分别用:①37%磷酸;②10%柠檬酸与3%三氯化铁混合液(简称10-3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粘接性能 三氯化铁 拉伸强度 吹干 混合液 牙面 接触角测定仪 表面处理 自凝树脂
下载PDF
机械振动诱发骨折间微动的体外测量 被引量:1
9
作者 瞿东滨 朱青安 +2 位作者 金明新 狄勋元 江建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在离体防腐尸体湿股骨上,利用应变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机械振动在内固定条件下对截骨骨折间微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测量方法可以满足测量的要求,且证实在髓内固定条件下机械振动可以诱发骨折间微动。
关键词 骨折 微动 加速度 传感器 机械振动
下载PDF
非调和型正畸粘接剂的粘接强度考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管利民 陈治清 +1 位作者 张敏 邱静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7年第2期54-57,共4页
采用一种自制的非调和型正畸粘接剂,考察了牙釉质与正畸托槽在五种实验条件下的粘接抗张强度。结果表明该粘接剂不需调和,操作时间充裕,具有足够的初始粘接强度和长期粘接强度,其平均粘接抗张强度大于7MPa,特别适用于对多个正畸附件的... 采用一种自制的非调和型正畸粘接剂,考察了牙釉质与正畸托槽在五种实验条件下的粘接抗张强度。结果表明该粘接剂不需调和,操作时间充裕,具有足够的初始粘接强度和长期粘接强度,其平均粘接抗张强度大于7MPa,特别适用于对多个正畸附件的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接剂 胶粘剂 牙科材料
下载PDF
钛种植体与骨界面的三维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利民 陈治清 +2 位作者 赤川安正 和田本昌良 佐藤裕二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研究对植入猴下颌骨3个月的纯钛螺旋状种植体与骨的界面结构形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计算机对唇颊面以75μm间隔的系列磨片进行分析和综合,结果得到直观的种植体与骨界面各部位形态的计算机图像,同时获得种植体周围各部位的骨... 本研究对植入猴下颌骨3个月的纯钛螺旋状种植体与骨的界面结构形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计算机对唇颊面以75μm间隔的系列磨片进行分析和综合,结果得到直观的种植体与骨界面各部位形态的计算机图像,同时获得种植体周围各部位的骨接触率。在所考察的三个种植体中,唇侧和上部均有较高的骨接触率,三个种值体全表面的骨接触率分别为38%,50%和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种植体 骨接触率 牙齿种植
下载PDF
人体天然牙骨牙本质界面区元素分布变化的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12
作者 张杰魁 陈治清 +3 位作者 邱静 管利民 张敏 刘小青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2-174,178,共4页
采用电子探针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初步测定了天然牙牙体组织牙骨质牙本质界面区的钙(Ca)、磷(P)和硫(S)三种元素的分布变化特点,以考察人体天然牙硬组织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在骨牙本质界面区的分布变化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骨... 采用电子探针能谱微区分析方法初步测定了天然牙牙体组织牙骨质牙本质界面区的钙(Ca)、磷(P)和硫(S)三种元素的分布变化特点,以考察人体天然牙硬组织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在骨牙本质界面区的分布变化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骨牙本质界面区的Ca、P元素的分布变化波动幅度较小,在骨牙本质界面区牙骨质和牙本质中的Ca、P、S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Ci值都变化不大,提示牙体组织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在骨牙本质界面区的分布未随着牙体组织解剖结构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牙骨 牙本质 电子探针 微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