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肝胆管结石症多次手术后合并胆汁性肝硬变门脉高压的处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勇 严律南 +1 位作者 文天夫 姚辉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外科处理方案。方法 对 1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多次手术后并胆汁性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进行了脾切除门奇断流 ,左肝叶切除及肝门原位整形T管引流后随访 1年半 ,无... 目的 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外科处理方案。方法 对 1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多次手术后并胆汁性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进行了脾切除门奇断流 ,左肝叶切除及肝门原位整形T管引流后随访 1年半 ,无胆管炎发生 ,迄今亦无复发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并发症 门脉高压症 胆汁性
下载PDF
对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外科处理的重新认识(附25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刚 刘续宝 +2 位作者 张肇达 严律南 金立人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重新认识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处理,探讨内引流术治疗囊肿伴感染及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996年我科收治的25例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结果:手术治疗的22例中,对6例高度怀疑感染的囊液作了细菌培养,证实2例... 重新认识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处理,探讨内引流术治疗囊肿伴感染及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996年我科收治的25例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结果:手术治疗的22例中,对6例高度怀疑感染的囊液作了细菌培养,证实2例继发感染。18例行内引流,包括4例囊液呈脓样者(其中1例细菌培养阳性),均无并发症,随访1~9年无复发。外引流仅3例(12.0%),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的平均值21.7%(P<0.05)。结论:根据囊肿内容物性状来判断是否继发感染并不准确,既使存在感染,在囊壁成熟的前提下应尽量行内引流,术后并无不良后果。而外引流由于其诸多弊端,应慎重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胰腺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50
3
作者 周总光 曾勇 +6 位作者 杨品华 程中 赵纪春 舒晔 高贤华 严律南 张肇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揭示胰腺微循环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用保留动态信息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 ,对人、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 为揭示胰腺微循环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用保留动态信息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 ,对人、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形态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小叶内动脉与小叶内静脉之间包括了胰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极毛细血管床 ;2胰腺微循环的流向是由内分泌部流向外分泌部 ,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 ;3胰腺小叶多由独支的小叶内动脉供血 ,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间无吻合存在 ,属终动脉 ,这一解剖学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缺血及小叶内灶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 ;4生理状态下胰腺微循环表现为稳定的毛细血管灌注形式 ,灌流量为 1.18± 0 .0 5 nl/m in;急性胰腺炎早期出现 FITC-RBC流量减少、微循环灌流不足和机能毛细血管密度减少 ,提示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微循环 结构 功能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WPY对小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微循环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鹏辉 张肇达 +1 位作者 周总光 蒋俊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胰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中药 WPY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红细胞 ( FITC- RBC)作为示踪剂 ,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检术观察雨蛙素 ( caerulein)诱导建立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早期胰腺... 目的 探讨胰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中药 WPY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红细胞 ( FITC- RBC)作为示踪剂 ,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检术观察雨蛙素 ( caerulein)诱导建立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早期胰腺微循环的改变。同时以中药 WPY颗粒剂作为干预措施 ,观察了对其早期微循环改变的影响。结果 雨蛙素造模后 6小时 ,胰腺微循环中红细胞流速、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小叶间动脉管径均显著降低 ( P<0 .0 1)。经 WPY灌饲后 ,小叶间动脉管、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红细胞流速均有显著恢复 ( P<0 .0 5 )。结论 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微循环障碍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是进一步导致胰腺出血、坏死的主要因素。中药 WPY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病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荧光显微镜检术 WPY 胰腺微循环 急性胰腺炎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胆固醇结石中细菌DNA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伍晓汀 肖路加 +1 位作者 黎介寿 李昕权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67-69,共3页
为探讨细菌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从30例胆汁细菌培养阴性的胆囊胆固醇结石中提取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细菌16SrRNA基因片段作为有细菌存在的分子证据。结果显示,26例胆固醇结石中有细菌DNA存在。... 为探讨细菌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从30例胆汁细菌培养阴性的胆囊胆固醇结石中提取DNA,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细菌16SrRNA基因片段作为有细菌存在的分子证据。结果显示,26例胆固醇结石中有细菌DNA存在。提示细菌可能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石 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胆囊结石 DNA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道疾病(附18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程南生 熊先泽 彭其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尤其是乳头旁憩室在并发胆道疾病时的临床诊治问题。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憩室进行分析。总结了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问题,尤其是胆囊胆管术后症状不消失,再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回顾了外...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尤其是乳头旁憩室在并发胆道疾病时的临床诊治问题。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憩室进行分析。总结了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问题,尤其是胆囊胆管术后症状不消失,再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回顾了外科手术问题。结果十二指肠憩室18例,17例位于乳头旁。2/3以上病例年龄大于50岁。16例(88.89%)并发胆管结石,7例(38.89%)曾行胆囊切除或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仍有症状,经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和/或ERCP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16例行不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管结石关系密切;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和ERCP检查是确诊本病可靠的方法;当胆道术后仍有症状或反复发生胆总管色素性结石时,应行内镜或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以除外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之可能;当憩室有合并症发生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兔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血清、胆汁免疫球蛋白和胆囊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勇 肖路加 +1 位作者 姚辉华 何嘉兵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为动态观察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在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将10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10),胆道不全梗阻组(BO组,n=45)和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BOI组,n=45),动态检测... 为动态观察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在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将10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10),胆道不全梗阻组(BO组,n=45)和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BOI组,n=45),动态检测实验组术后3、7、14和20天的胆汁,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胆囊Ig分泌细胞的含量,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实验组各时相血清IgA浓度均明显高于Con组(P<0.001),血清中IgG浓度随结石形成增加而逐渐升高。胆汁细菌培养阴性者胆汁中IgA和IgG浓度高于Con组(P<0.05),胆汁细菌培养阳性者胆汁中Ig浓度略低于Con组。Con组免胆囊粘膜存在少量的Ig分泌细胞,BO组胆囊粘膜IgG和IgA分泌细胞无明显变化,BOI组Ig分泌细胞明显高于Con组(P<0.001),以InG分泌细胞最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兔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血清和胆汁Ig有明显改变,而胆汁中Ig的含量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IgA在成石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钙结石 免疫球蛋白 分泌细胞
下载PDF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的体会(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宁平 卢实春 +3 位作者 陈启勋 夏天 严律南 陈静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44-345,共2页
目的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残留。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我科收治的 5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行病灶肝切除并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应用的近期疗效及术后残石率。结果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8% ,无胆漏、肝衰及手术死亡发生 ,术后B... 目的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残留。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我科收治的 5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行病灶肝切除并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应用的近期疗效及术后残石率。结果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8% ,无胆漏、肝衰及手术死亡发生 ,术后B超、逆行T管造影及术后胆道镜检查证实的即期残石率仅 4% ( 2例 )。结论 减少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关键是术中术后胆道镜的使用 ,肝内及肝门胆管狭窄的彻底处理 ;依据狭窄胆管所引流区域行“根治性”的肝组织切除是取尽结石 ,清除病灶的合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残石 肝切除 胆管狭窄 胆道镜
下载PDF
肝癌冷冻治疗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彭方兴 严律南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肝癌 冷冻疗法 研究
下载PDF
胰腺微循环的解剖和生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总光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揭示胰腺微循环的解剖学特征、动力学特点及相关的机能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保留动态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对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 目的:揭示胰腺微循环的解剖学特征、动力学特点及相关的机能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保留动态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对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①胰腺小叶内动脉与小叶内静脉之间包括了胰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极毛细血管床;②胰腺门脉循环流向是由内分泌部流向外分泌部;③胰腺小叶多由独支的小叶内动脉供血,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间无吻合存在,属终末动脉;④生理状态下胰腺微循环表现为稳定的毛细血管灌注形式,灌流量约1.18±0.05nl/min;急性胰腺炎早期出现FITC-RBC流量减少、微循环灌流不足和机能毛细血管密度减少.结论: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形态与机能的基本单位:胰岛-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胰腺小叶内动脉具终末动脉的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紊乱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微循环 解剖 生理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友岱 高宏凯 周总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 ,对涉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受体、作用机理和在急性胰腺炎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 缓激肽、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化氮等在急性...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 ,对涉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受体、作用机理和在急性胰腺炎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 缓激肽、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化氮等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障碍中起一定作用 ,但实验结果并不一致。结论 影响血管活性物质发挥其微血管效应的因素较多 ,其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管活性物质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CCK及CCK受体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嘉林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7年第4期211-213,共3页
胆囊结石病中胆囊动力学异常以胆囊收缩障碍为主,其机制与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水平下降、胆囊平滑肌膜上CCK-A受体数目减少和活性下降密切相关。胆囊结石患者内源性CCK释放不足或相关激素内分泌紊乱是导致血CCK浓度下降的原因;... 胆囊结石病中胆囊动力学异常以胆囊收缩障碍为主,其机制与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水平下降、胆囊平滑肌膜上CCK-A受体数目减少和活性下降密切相关。胆囊结石患者内源性CCK释放不足或相关激素内分泌紊乱是导致血CCK浓度下降的原因;CCK-A受体本身缺陷和与其偶联的G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异常以及CCK-A受体基因mRNA片段缺失约可能造成CCK-A受体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K/CCK-A 受体 胆囊结石 胆结石
下载PDF
灵长类胰岛的引流系统与胰腺的门脉循环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总光 杨品华 +3 位作者 舒晔 程中 冯兴民 王蓉 《中国微循环》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灵长类胰岛引流系统与胰腺门脉循环的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微血管树脂/墨汁灌注扫描电镜/光镜观察、保留动态及组织信息在静态样本的微循环观察法、微循环图象计算机三维重建法 ,对11例男性尸体及40只猴的胰岛血液循环的引流... 目的研究灵长类胰岛引流系统与胰腺门脉循环的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微血管树脂/墨汁灌注扫描电镜/光镜观察、保留动态及组织信息在静态样本的微循环观察法、微循环图象计算机三维重建法 ,对11例男性尸体及40只猴的胰岛血液循环的引流通道及其功能意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血液经胰岛的入岛动脉 (胰腺小叶内动脉的分支 )到达胰岛血窦 (胰岛毛细血管球 )再经胰岛的输出血管 (出岛门脉 )引流至不同区域的腺泡毛细血管网 ,构成了不同特点的胰腺门脉循环。研究者根据不同区域门脉循环的特征对其进行了分类及命名 :①连续型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 :所有灵长类胰岛都具有这类门脉循环。特点是引流系统管径细、行程短、引流至胰岛周围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 ;②聚合型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 :为部分胰岛所有 ,特点是引流管径粗、行程长 ,引流至远离胰岛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 ;③跨越型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 :为部分胰岛所有 ,特点是输出管道越过小叶间隔引流至另一胰腺小叶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 ,而这一小叶往往没有胰岛存在。结论灵长类胰岛完善的引流系统构成了胰腺内 -外分泌完整的微循环联系 ,即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 ;微循环血液流向由内分泌部流向外分泌部 ,提示了胰腺内分泌激素可能是胰腺外分泌腺泡功能活动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微循环 胰岛引流系统 门脉循环 灵长类
下载PDF
胰岛的血液引流与胰腺外分泌的机能和临床意义
14
作者 周总光 程中 +4 位作者 杨品华 舒晔 张肇达 高贤华 陈槐卿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0-334,371,共6页
目的 研究胰岛的血液引流与胰腺外分泌的机能联系与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微血管树脂 /墨汁灌注扫描电镜 /光镜观察法、保留动态及组织信息在静态样本的微循环观察法、FITC标记红细胞 (FITC- RBC)荧光活体显微镜观察法以及计算机图像处... 目的 研究胰岛的血液引流与胰腺外分泌的机能联系与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微血管树脂 /墨汁灌注扫描电镜 /光镜观察法、保留动态及组织信息在静态样本的微循环观察法、FITC标记红细胞 (FITC- RBC)荧光活体显微镜观察法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微血管三维重建法 ,对 11例男性尸体、40只猴、2 4只狗、62只鼠、2 4只兔的胰岛血液引流通道与胰腺外分泌腺泡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不同动物的内分泌胰岛血液主要经胰岛的三种类型输出血管引流至不同的外分泌腺泡区域 ,灵长类的部分胰岛血液还引流至邻近的小胰岛 ,研究者根据胰岛引流系统的特征对其进行了分类及命名 :1连续型引流系统 ,所有胰岛具有这类引流 (输出 )管道 ,其管径细 ,行程短、引流至胰岛周围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 2聚合型引流系统 ,为部分胰岛所有 ,其管径粗、行程长 ,引流至远离胰岛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 3跨越型引流系统 ,为部分胰岛所有 ,其输出管道越过小叶间隔引流至另一胰腺小叶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 ,而这一小叶往往没有胰岛存在。 4胰岛 -胰岛型引流系统 ,灵长类部分胰岛的血液通过胰岛 -胰岛型引流通道回流至邻近的小胰岛。结论 胰岛具有完善联系外分泌腺泡的引流系统 ,提示含有高浓度胰岛内分泌激素的胰岛血液可能对外分泌腺泡的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微循环 胰岛 胰腺外分泌 血液引流
下载PDF
明胶海锦动脉栓塞后代谢情况的初步探讨
15
作者 官泳松 陈晓理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23-324,共2页
明胶海绵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栓塞剂之一。一般认为它的栓塞时间比自凝血块要长一些,通常在7到21天被吸收,属于一种中效栓塞剂。我们对原作过明胶海绵块肝动脉栓塞的3例肝癌病人。
关键词 明胶海锦 动脉 栓塞剂 代谢
下载PDF
PECAM-1在炎症微循环损伤中的作用
16
作者 高宏凯 周总光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PECAM-1 作用 炎症 微循环损伤
下载PDF
肌动蛋白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昭 周总光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肌动蛋白 炎症反应 作用
下载PDF
伴发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外科手术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律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71-71,共1页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因此临床上常常遇到患有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人需要施行急症或择期手术的情况;同时也可遇到将急性病毒性肝炎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或亚急性肝炎伴有右上腹痛、肌紧张、深度黄疸的病人误诊...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因此临床上常常遇到患有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人需要施行急症或择期手术的情况;同时也可遇到将急性病毒性肝炎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或亚急性肝炎伴有右上腹痛、肌紧张、深度黄疸的病人误诊为胆道疾病而行手术的情况。遇到上述情况如何处理,如何确定手术适应证及选择手术时机,如何通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而使病人安全承受手术等等,均是外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手术适应证问题急性重症肝炎原则上是手术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外科手术 适应证
原文传递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 被引量:86
19
作者 严律南 张肇达 +2 位作者 刘战培 蒲青凡 刘续宝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仍存争议。作者对该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的119例ANP患者进行分析。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术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仍存争议。作者对该院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的119例ANP患者进行分析。将发病2周以内手术者定为早期手术,2周以后手术者为晚期手术。发现早期手术病例术中病理所见多为局灶性坏死(占75.6%),术后并发症以循环及胰外脏器功能紊乱为主,术后死亡率达28.2%;而晚期手术者多系全胰坏死型(占53.7%),术后并发症以胰周局部脏器病变为主,死亡率降至12.3%。因此作者认为ANP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并对早期及晚期手术的指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外科手术 手术后 并发症 死亡率 ANP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20
作者 周总光 袁朝新 +7 位作者 孙炜 舒晔 胡伟明 田伯乐 李全生 严律南 蒋俊明 张肇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时机与方式。 方法 运用微创外科技术对 13例SAP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其中SAP早期腹膜腔及网膜囊大量积液 3例、胰腺实质及胰周组织不同程度局限性坏死伴感染 4例、胰周囊... 目的 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时机与方式。 方法 运用微创外科技术对 13例SAP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其中SAP早期腹膜腔及网膜囊大量积液 3例、胰腺实质及胰周组织不同程度局限性坏死伴感染 4例、胰周囊肿 (或 )脓肿形成 6例 ,手术方式因SAP不同阶段而异。 结果 ①SAP的急性反应期腹腔粘连轻、腹腔积液未局限 ,腹腔镜扩创引流术快捷、创伤小、术后恢复快。②SAP的亚急性期 ,尚未形成良好的包裹 ,组织水肿 ,腹腔内粘连 ,此期腹腔镜手术显露困难、出血多、时间长。③SAP后期 ,B超定位导向下的腹腔镜扩创引流术安全、快捷、可靠。 13例患者无 1例死亡。 结论 SAP的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开展SAP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SAP 腹腔镜 微创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