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敏 张再伟 +4 位作者 尹维佳 韩素梅 刘自贵 雷秉钧 徐世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9-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同时对分离培养出的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条件Logisitic回归结果显示 :住院天数、糖尿病、使用呼吸机和激素为医院下呼吸道不动...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 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同时对分离培养出的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条件Logisitic回归结果显示 :住院天数、糖尿病、使用呼吸机和激素为医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是 1.0 3、2 2 .2 1、14 .12、5 .16,95 %CI均大于 1;耐药性分析示 :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 ,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 ;治疗上应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不动杆菌 危险因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大江 王丽春 +4 位作者 王志芬 刘自贵 尹维佳 陈敏 徐世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研究医院内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好发部位、危险因素、药敏 ,了解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 12月 6 1例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内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好发部位、危险因素、药敏 ,了解克雷伯菌属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对我院 2 0 0 0年 1月— 12月 6 1例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及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医院克雷伯菌属感染率为 4.72 % ,好发于呼吸道 (91.0 4% ) ,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 ,感染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大多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或接受过侵袭性操作 ;产ESBLs克雷伯菌属占 2 4.7% ,对 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克雷伯菌属 ,与使用广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长期住院、机械通气治疗、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广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 ,减少侵袭性操作 ,积极治疗原发病 ,加强无菌操作意识 ,有利于预防医院克雷伯菌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克雷伯菌属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大江 刘自贵 +3 位作者 尹维佳 陈敏 徐世兰 王志芬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500-501,共2页
目的 :监测医院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 ,以便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现患率调查优缺点。方法 :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 ,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凡于调查期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均计入医院感染。结果 :调查住院病... 目的 :监测医院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 ,以便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现患率调查优缺点。方法 :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 ,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凡于调查期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均计入医院感染。结果 :调查住院病人 14 95人 ,实查率 95 71% ,查出医院感染 97人 ,114例次 ,现患率 6 4 9% ,例次现患率 7 6 3% ;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腹腔内、泌尿道 ;病原学诊断率为 5 1 75 % ;抗生素使用率6 6 35 %。结论 :控制医院感染除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外 ,尚需加强对接受侵入性诊疗患者的护理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维持患者微生态平衡 ;现患率调查省时、省力 ,但资料连续性较差 ,需重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报告
下载PDF
感染科陪护中预见性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秋月 王丽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1958-1960,共3页
目前我国住院患者的陪护方式以家属陪护和非家属陪护共同组成[1]。家属大多难以提供长期的专人陪护,并且专业知识匮乏;而非家属陪护以护工陪护为主,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对患者病情缺乏基本的认识。目前我国尚无对护工进行专业... 目前我国住院患者的陪护方式以家属陪护和非家属陪护共同组成[1]。家属大多难以提供长期的专人陪护,并且专业知识匮乏;而非家属陪护以护工陪护为主,普遍存在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对患者病情缺乏基本的认识。目前我国尚无对护工进行专业培训和管理的部门,缺乏相关管理制度,以致陪护服务没有相关的规范及标准,服务质量非常堪忧[2]。因此这类患者的陪护问题一直是感染科病房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科 预见性护理 家属陪护 病房管理 文化程度较低 专业培训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依从性 护理管理人员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18
5
作者 蔡琰 范昕建 +4 位作者 吕晓菊 陈文昭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晓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 调查我院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其ESBLs基因型。方法 对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临床分离的 40株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对不同抗生素的MIC... 目的 调查我院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其ESBLs基因型。方法 对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临床分离的 40株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对不同抗生素的MIC值 ,用针对TEM、SHV、CTX 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ESBL基因型。结果  40株产ESBL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 ,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程度高于头孢他啶。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37 5 %、5 7 5 %、90 %、5 2 5 %。除 2株菌外 ,其它 38株菌对亚胺培南敏感。 40株菌中携带SHV、TEM、CTX M型ESBLs的比率分别为 87 5 %、5 0 %、40 %。结论 我院产ESBL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临床上需慎用酶抑制剂复合物及第四代头孢菌素 ,亚胺培南仍是治疗产ESBL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我院存在CTX M酶的流行 ,产ESBL菌绝大多数产SHV型酶 ,有 2 4株菌同时产 2种或 3种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基因型
下载PDF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产AmpC酶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丁丁 范昕建 +4 位作者 雷秉钧 陈文昭 吕晓菊 冯萍 杨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AmpC酶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用MicroscanWalkAway 40系统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 ,并通过...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AmpC酶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用MicroscanWalkAway 40系统鉴定到种 ,药敏试验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 ,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结果 :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 ,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吡肟 ,12 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C酶菌株共 31株 ,产AmpC酶阳性率占总菌株数 2 4 5 % ,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AmpC酶增高。结论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 ,治疗宜选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AMPC酶 耐药性 研究
下载PDF
某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敏 王志芬 +4 位作者 尹维佳 吕晓菊 徐世兰 过孝静 陈文昭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227-227,共1页
目的 :调查某院同期肝移植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暴发流行情况 ,及时控制流行 ,预防此菌的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对肝移植室半月内出现 4例感染MRSA病人的发病情况、预后及肝移植室的各种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前... 目的 :调查某院同期肝移植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暴发流行情况 ,及时控制流行 ,预防此菌的院内交叉感染。方法 :对肝移植室半月内出现 4例感染MRSA病人的发病情况、预后及肝移植室的各种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例患者先后发病 ,症状相似 ,培养出的MRSA ;从工作人员、病人鼻前庭及病区拖帕上亦培养出此菌。通过抗菌谱分析示细菌来源相同。结论 :肝移植室工作人员要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严格消毒灭菌观念 ,尤其要注重手的清洁消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 预防 消毒 灭菌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敬梅 银玲 +3 位作者 邓蓉 唐秀英 徐辉 高志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溃疡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40例DF溃疡感染患者,均采集溃疡分泌物进行病原学鉴定,评估DF溃疡感染程度,行下肢动脉造影、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14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溃疡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40例DF溃疡感染患者,均采集溃疡分泌物进行病原学鉴定,评估DF溃疡感染程度,行下肢动脉造影、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140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72株,排名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58%)、铜绿假单胞菌(15.12%)、粪肠球菌9株(13.95%)。溃疡感染程度包括轻度48例(34.29%)、中度60例(42.86%)、重度32例(22.86%);单一感染105例(75.00%)、混合感染35例(25.00%),不同感染程度患者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程度患者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F溃疡感染程度是TASC分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DF溃疡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常见,感染程度、感染类型尤其是混合感染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感染 病原菌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637例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各期肝组织纤维化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廖雪姣 何清 +6 位作者 杨大国 艾书玲 唐奇远 敖飞健 白冰 李知玉 赵连三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各期中肝组织纤维化演变规律。方法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描述的CHB自然史分期的血清学特征作为纳入标准,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以及再活动期...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各期中肝组织纤维化演变规律。方法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描述的CHB自然史分期的血清学特征作为纳入标准,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以及再活动期,统计和分析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LT水平、血清HBV DNA、肝组织炎症(G)的变化特点,以及各组肝组织纤维化(S)的演变规律。结果共637例患者,其中男性501例(78.6%),女性136例(21.4%)。免疫耐受期患者101例,免疫清除期患者248例,低(非)复制期患者119例,再活动期患者169例。各期患者的相应肝组织炎症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肝组织炎症较为活跃(χ2=150.424,P<0.0001)。各期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亦有统计学差异,其纤维化程度呈渐次加重的趋势(χ2=141.682,P<0.0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表现为肝组织炎症反复活跃、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性加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自然史 肝纤维化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肠杆菌科产CTX-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琰 范昕建 +3 位作者 吕晓菊 陈文昭 俞汝佳 戚超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了解我院肠杆菌科产 CTX -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 2 倍稀释法测定 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针对SHV、TEM、CTX -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β内酰胺酶基因型;对扩增的CTX M... 目的 了解我院肠杆菌科产 CTX -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 2 倍稀释法测定 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针对SHV、TEM、CTX -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β内酰胺酶基因型;对扩增的CTX M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16株产CTX M酶菌中有15株产2种或2种以上β内酰胺酶。产 CTX- M酶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 81.3%、75.0%、31.3%和 31.3%。结论 产CTX -M酶菌株绝大多数产多种β内酰胺酶,其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水平高于不产 CTX -M型 ESBLs株,耐药表型呈多样性,临床中不推荐使用头孢他啶治疗产CTX M酶菌株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CTX-M酶 Β内酰胺酶 耐药 基因型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重症肺部感染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天勇 卢一平 +5 位作者 王佳 杨宇如 王莉 康焰 薛欣盛 黄安华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85-386,共2页
目的 :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 1990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 4 1例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在术后 1月内 9例 ,1~ 6月者 2 2例 ,超过 6月者 10例。结果 :病原学 37... 目的 :分析总结肾移植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 1990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 4 1例严重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在术后 1月内 9例 ,1~ 6月者 2 2例 ,超过 6月者 10例。结果 :病原学 37例痰培养至少有一种致病菌生长 ,2例结核感染 ,12例霉菌感染 ,10例诊断CMV感染 ,4例未检测出病微生物。多数患者均采用二种以上不同的抗菌素 ,结合抗霉菌药、抗病毒药物或磺胺等药物治疗 ,治愈 2 5例 (6 1例 ) ,死亡 16例 (39% )。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 ;致病微生物仍以细菌、霉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占绝大部分 ,主张有低氧血症表现时及早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移植后超过 1月发生肺部感染者 ,若肾功正常 ,应尽早、尽量减低免疫抑制的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重症肺部感染 术后并发症 药物治疗 抗生素
下载PDF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剂与环丙沙星片剂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大江 王丽春 +5 位作者 吕晓菊 张谊之 冯萍 俞汝佳 高燕渝 卢家秀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 19例及环丙沙星片治疗 2 1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 19例及环丙沙星片治疗 2 1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与环丙沙星片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4 .7%和 90 .5 % ,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92 .9%和10 0 % ,细菌清除率为 92 .9%和 1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14 .3%。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强 ,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随机对照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手术处理方式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敬梅 银玲 +1 位作者 邓蓉 唐秀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以及内感染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分别实施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及常...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以及内感染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分别实施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及常规腰椎穿刺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愈率、病死率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病死率以及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术可明显缩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并降低院内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脑脊液漏 手术 院内感染
下载PDF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随机双盲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宗志勇 吕晓菊 +3 位作者 冯萍 王文雅 俞汝佳 张谊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1-593,共3页
目的 用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 ,对前者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采取双模拟包装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 15 0 m g,tid,疗程7~ 14d;司帕沙星 3 0 0 m g,qd... 目的 用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 ,对前者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与司帕沙星采取双模拟包装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 15 0 m g,tid,疗程7~ 14d;司帕沙星 3 0 0 m g,qd,疗程 7~ 14d。结果 共完成 74例 (试验组 3 6例 ,对照组 3 8例 ) ,病种包括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病种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86.11%和 86.84%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6.49%与 88.0 0 % ;细菌阴转率分别为 85 .71%与 88.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1.11%与2 6.3 2 % ;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60株临床致病菌对甲苯磺酸托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均为 83 .3 3 %。结论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较强 ,有较满意的临床和微生物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 司帕沙星 随机双盲对照 治疗 急性细菌感染 评价
下载PDF
司帕沙星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多中心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性感染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晓菊 冯萍 +5 位作者 王丽春 俞汝佳 张晋琳 祝彪 毛伯勤 王晓霞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本研究以司帕沙星注射剂与氧氟沙星注射剂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评价司帕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盲法多中心区组随机平行试验设计。司帕沙星 10 0mg或 2 0 0mg ,直接静脉滴注 ,Qd ,疗程 5~ 14天。氧... 目的 :本研究以司帕沙星注射剂与氧氟沙星注射剂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评价司帕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盲法多中心区组随机平行试验设计。司帕沙星 10 0mg或 2 0 0mg ,直接静脉滴注 ,Qd ,疗程 5~ 14天。氧氟沙星 2 0 0mg ,静脉滴注 ,Q12h ,疗程 5~ 14天。结果 :试验组 5 9例、对照组 6 0例 ,两组不同病种感染者的临床有效率为 86 4 4%与 81 6 7%,细菌清除率为 93 6 2 %与 88 0 0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司帕沙星注射液可引起短暂中枢兴奋症状、轻微消化道症状、皮疹及短暂肝肾功能异常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6 7%。氧氟沙星注射液可引起轻微消化道症状、头昏、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 33%,两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试验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光敏反应。结论 :司帕沙星注射液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强 ,使用方便 ,可有效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注射液 氧氟沙星注射液 多中心随机对照治疗 细菌性感染
下载PDF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云清 吕晓菊 +2 位作者 陈勇川 文爱东 陈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00-802,819,共4页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组 115例患者接受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2 0 0mg口服 ,每日 2次 ;对照组 10 8例接受盐酸环丙沙星片 2 5 0mg ,每日 3次 ,疗程 7d~ 14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痊愈率分别为 90 ....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试验组 115例患者接受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2 0 0mg口服 ,每日 2次 ;对照组 10 8例接受盐酸环丙沙星片 2 5 0mg ,每日 3次 ,疗程 7d~ 14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痊愈率分别为 90 .4 %与77.8% ,有显著性差异 (χ2 =6 .74 ,P <0 .0 1) ;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7%与 89.8% ,无显著性差异 (χ2 =2 .85 ,P >0 .0 5 )。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与皮肤软组织轻、中度细菌感染中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生殖道感染中 ,试验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6 .72 ,P <0 .0 1) ,有效率相似 (χ2 =3.0 5 ,P >0 .0 5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种致病菌感染的痊愈率分别为 90 .3%与 79.6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4 6 ,P <0 .0 5 ) ;有效率分别为 95 .1%与 90 .3% ,两者相似(χ2 =1.71,P >0 .0 5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7.1%与 89.2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85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8%和 13.9% (P >0 .0 5 )。结论 :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轻、中度急性细菌感染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替沙星 环丙沙星 临床疗效 细菌学疗效
下载PDF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大江 吕晓菊 +5 位作者 冯萍 王丽春 杨尧 俞汝佳 高燕渝 卢家秀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完成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2 1例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9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完成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2 1例及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9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5 2 3%和 89 4 7% ,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94 74 %和 87 5 0 % ,细菌清除率为 10 0 %和93 7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76 %、 0 ,不良反应轻微 ,无需处理 ,自行复常。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强 ,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药物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下载PDF
去硝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感染4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宗志勇 李大江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去硝化产碱杆菌 木糖氧化亚种 感染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病人术后早期病原学与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琦远 杨家印 +1 位作者 严律南 范昕建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3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的临床特点 ,以助临床处理。方法对 5 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针对感染进行各个系统定期检测 ,观察感染发生时间、部位、病原谱及药物敏感性等指标。结果 5 4例病人中感染率为 5 1 .9% ,2例因感染致死。 89.3 %的...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的临床特点 ,以助临床处理。方法对 5 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针对感染进行各个系统定期检测 ,观察感染发生时间、部位、病原谱及药物敏感性等指标。结果 5 4例病人中感染率为 5 1 .9% ,2例因感染致死。 89.3 %的感染发生在术后 1月内。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鲍蔓 /溶血不动杆菌等。呼吸道感染占 92 .8% ,其中单独呼吸道感染占 4 2 .8% ,呼吸道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占5 0 .0 % ;5 3 .8%的呼吸道感染是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 ,大多伴有真菌感染 ,胆道、腹腔等其它部位感染以单一病原菌为主。病原菌中 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 ,对头孢类和其它大部分抗生素有较高耐药率 ;G-菌对亚胺硫霉素普遍敏感 ,而对其它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结论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是影响存活的重要因素 ,应重视移植术前后对病人的监测和预防性抗生素处理等措施 ;在处理感染病情时 ,应综合考虑病原菌谱、药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病原学 感染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巧 吕晓菊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654-657,共4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广谱抗菌药物 诊断治疗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化疗 器官移植 药物应用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